小粽葉大產業!秀洲龍泉攜手打造山海協作升級版

2020-11-23 浙江在線

2020-11-04 16:12 |浙江新聞客戶端 |共享聯盟秀洲站 胡佳 記者 鬱馨怡

近日,經評選並報省政府同意,省山海協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通報了15個升級版「最佳實踐案例」。嘉興市秀洲區上報的「『小粽葉』形成『大產業』——秀洲—龍泉粽葉基地產業化助力消薄增收」榜上有名。這也是嘉興市上榜的三個案例中唯一一個來自縣市區的「最佳實踐案例」。

一起來看下這個榮獲省級榮譽的項目。

項目簡介

2019年,秀洲與龍泉正式啟動山海協作粽葉生產基地建設項目,由秀洲區發展和改革局、供銷社、農業農村和水利局發動真真老老食品有限公司等農業龍頭企業與龍泉市供銷社、經濟薄弱村、農戶開展合作,在龍泉市5個鄉鎮11個經濟薄弱村先行試點,開闢約600畝山地,開展粽葉移植與栽培。該項目打通粽葉種植、採摘、加工到定向收購等各個環節,實現企業、村、農戶三方共贏,成為兩地在山海協作結對幫扶消滅薄弱村工作中的生動案例。

具體做法

資金技術雙保障。粽葉種植要有啟動資金投資,這對於年經營性收入低於5萬元的經濟薄弱村來說,是個較重的負擔。秀洲區供銷社通過秀洲區對口支援和山海協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爭取到扶貧項目專項資金60萬元,專項用於補助龍泉市薄弱村粽葉種植及技術培訓等。此外,秀洲區發展和改革局、供銷社專門邀請真真老老食品有限公司技術總監為11個種植村做專題培訓,確保種植環節科學管理。

組織監督雙落實。在獲得資金、技術保障基礎上,秀洲區供銷社委託龍泉市供銷社組織種植村赴安徽等粽葉種植基地實地考察粽葉種植、採摘、加工及市場行情,為相關薄弱村樹立發展信心。同時,落實監督責任,監督龍泉市供銷社召集召開5個鄉鎮及有關村會議,通過充分調查、討論,確定11個村建設粽葉生產基地600畝,並籤訂協議。

建設銷售雙護航。相關薄弱村集體經濟合作社統一流轉土地、統一投資建設,建成後村集體經濟合作社經營或委託承包經營。秀洲區供銷社、農業農村和水利局牽頭促成真真老老公司與龍泉銀啟電子商務籤訂購銷協議,籤訂10年保護價基礎上按市場價收購粽葉購銷協議,解決了粽葉銷售問題,推動項目可持續發展。

主要成效

龍泉當地的村集體通過經營或承包經營粽葉基地增加經營性收入;農戶通過土地流轉租金、基地務工等增加收入;企業滿足了對優質粽葉的需求,實現了產品生產,一舉多得。一期粽葉基地600畝,按照市場價,每畝產值將超過10000元,畝均利潤6000元左右;11個村新增經營性收入360萬元,平均每個村新增經營性收入超32萬元;村民每年可獲得土地流轉租金30萬元以上;每年粽葉採摘、日常管理等可吸收1.3萬餘人次務工,村民可增收156萬元以上。


1604477556000

相關焦點

  • 小粽葉促成大產業!秀洲山海協作案例獲評全省「最佳」
    圖片源自視覺中國11月4日,記者從嘉興市秀洲區發改局獲悉,全省山海協作升級版經評選及報省政府同意,全省15個案例獲評為山海協作升級版「最佳實踐案例」。秀洲區上報的「『小粽葉』形成『大產業』——秀洲—龍泉粽葉基地產業化助力消薄增收」榜上有名,這也是嘉興市上榜的三個案例中唯一一個來自縣(市、區)的「最佳實踐案例」。以山為舷,以海為泉,打造山海協作升級版!此次上榜案例是2019年由秀洲區與龍泉市共同啟動的山海協作粽葉生產基地建設項目。
  • 義烏—蓮都攜手打造山海協作升級版
    6月20日,義烏——蓮都山海協作聯席會議在麗水市蓮都區召開,雙方攜手同心,共同籤訂「2020年打造山海協作升級版合作協議」。蓮都區委書記徐光文對代表團的到來表示歡迎,並簡要介紹了蓮都區經濟社會發展情況、義烏——蓮都山海協作產業園建設及兩地山海協作開展情況。他表示,兩地自2013年攜手同心以來,充分發揮各自優勢,深入謀劃推進了一批標誌性項目,從2018年的「三園三館」,到2019年的蓮都大廈科創飛地、消薄產業園、科技創新研究院和鄉村振興示範點,兩地協作取得了初步成果。
  • 台州:立足區域特色 攜手打造「山海協作工程」升級版
    隨著「山海協作工程」的推進,我市南北差距逐漸縮小,區域均衡發展邁上了新臺階。近年來,我市圍繞打造「山海協作工程」升級版的目標,立足區域特色產業,借力山海優勢,通過實施「農旅+工旅」模式,大力推進北部地區城市旅遊發展。
  • 仙居、玉環:聚力打造山海協作工程升級版
    「山海協作工程」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期間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工程,是「八八戰略」的重要內容和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重大舉措。仙居與玉環,一北一南,一山一海,山海相呼,情感相依,資源互補,有著廣闊的合作空間、美好的合作前景。自2004年開始,我縣與玉環市就建立了山海協作結對關係,至今已有15個年頭。
  • 通衢之州續寫山海協作新篇
    截至去年底,衢州6個省級山海協作產業園(示範區)就已累計開發土地面積25平方公裡,引進項目129個,實際到位資金195億元。「未來,我們將進一步加快打造產業承接高地,努力構建起核心產業領頭、特色產業互動的產業發展新格局。」衢州市山海協作辦相關負責人說。
  • 武義海寧聯手打造全省山海協作樣板區
    山海協作工程就是發揮海的優勢,「滋潤」山的未來,形成陸海統籌、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武義和海寧的山海協作產業園項目,正是沿循著這個目標而萌芽壯大。2018年,武義-海寧山海協作生態旅遊文化產業園從無到有,正式成立,受到了省、市、縣各級領導的認可肯定。它歷經了什麼風雨,它又將帶著武義中部數萬百姓走向怎樣的美好明天?
  • 山海協作丨王斌達率黨政考察團赴玉環考察
    10月16日,縣委副書記、代縣長王斌達率黨政考察團赴玉環對接山海協作相關工作,副縣長陳偉鷹及相關單位負責人參加考察。玉環市委副書記、市長周陽陪同考察。在玉環時尚家居小鎮,考察團參觀了小鎮客廳、玉環家創綜合體等區域,詳細了解玉環支柱產業的新舊融合以及玉環未來產業布局等規劃發展情況。走進文玲書院,考察團參觀了葉文玲文學多媒體展覽館、楚門古鎮風貌展示廳等展館,感受小鎮古樸風情和人文傳承,以及玉環在補齊文化發展短板,重塑海灣城市文化品格方面取得的成效。
  • 這是一場相隔250公裡的「蜜戀」 走進武義看「山海協作」
    2003年,一項以「政府推動、企業主體、市場運作、互利雙贏」為原則,事關全省發展大局的「山海協作工程」,在浙江的綠水青山之間鋪開。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通過產業轉移、人員流動、資金扶持等多種形式,協同破解全省區域發展的協調性問題。2018年5月,全省山海協作工程推進會進一步提出,要打造山海協作工程升級版,實現更高質量的區域協調發展。
  • 仙居—玉環山海協作生態旅遊文化產業園入選全省打造山海協作升級...
    近日,浙江省山海協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了《關於山海協作升級版「最佳實踐案例」評選結果的通報》,其中仙居玉環合力打造的生態旅遊文化產業園為案例的《高起點規劃 高標準建設 推進產業園高質量發展》榜上有名。仙居——玉環山海協作生態旅遊文化產業園成立於2017年,核心區規劃面積10平方公裡,計劃投資325億元,著力打造產業融合創新示範區、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建設全省最美大花園「花骨朵」。目前已成功創建首批國家級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國家4A級景區、省級特色小鎮,正在謀劃創建國家級旅遊度假區。
  • 山海協作 溫州實踐丨平陽-樂清念好山海經 夯實小康路
    平陽與樂清的山海攜手,經過多年的演繹,愈發成為溫州的一個獨特旋律。根據2018年浙江省提出的打造「山海協作」升級版的部署要求,兩地錨定「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目標,共同「掀開」新一輪、深層次的協作發展。這邊是「山」,那邊是「海」,平陽與樂清的「山」呼「海」應,不是簡單的輸出與接納,而是依託自身優勢,圍繞產業合作、平臺建設、精準幫扶、體制機制等方面,讓合作不斷「加碼」升級。
  • 書寫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新篇章——山海協作台州篇
    本期推出的是台州市山海協作的典型經驗。一起來看看吧~台州因山得名,向海而興,但也存在南北發展差異大、沿海和山區發展不平衡的突出問題。為此,台州緊抓山海協作工程,把「山」的特色與「海」的優勢有機結合,打開了要素雙向流動的通道。
  • 福建:深化山海協作 增強協調發展
    自此20餘載,一任接著一任,福建「山」與「海」譜寫了一曲攜手互助、優勢互補、共奔小康的動人樂章。 2012年以來,福建省石獅市與政和縣兩地過產業協作、資金幫扶、人才交流、智力支持、鄉鎮結對等方式,細化協作幫扶措施,深入推進山海協作,助力區域協調發展。新華社發(顏華傑 攝)本文轉自【新華網】; 12月4日,來自政和縣的村民楊珊在石獅一家服裝加工廠車間包裝西褲。
  • 開啟山海協作新徵程!江山市黨政代表團赴下城區開展山海協作考察...
    開啟山海協作新徵程!據悉該公司是一家國內從事品牌農業追溯體系研究與信息化建設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致力於為品牌企業、行業協會、第三方認證機構、政府主管部門提供標準化服務、信息化服務、大數據服務、運營服務等於一體的農食產品質量保障體系建設解決方案。
  • 晉江舉辦山海協作特色農產品展銷對接活動
    山海合力,協作共贏!10月18日至19日晉江市在福建省力豪現代農業有限公司舉辦晉江長汀上杭三地山海協作特色農產品展銷對接活動和晉江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展示中心、晉江市山海協作優質特色農產品展示中心揭牌儀式。
  • 秀洲高質量推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
    同時,今年旅遊日,秀洲區文旅局創新採用網上直播的形式,在全區範圍選取了清池溫泉酒店(景區+酒店)、王店鎮南梅村(3A景區村莊)、雅瑩大雅家(工業旅遊示範點)三處各具特色的秀洲文旅產業旅遊點,以主播與旅遊點解說員在現場逛景點直播講解的形式,推介秀洲旅遊。
  • 玉環市黨政考察團來仙居對接山海協作工作
    11月16日,玉環市委書記林先華率領黨政考察團來仙居縣就進一步加強兩地開展山海協作工作進行考察對接
  • 問海借力,滬享龍泉:龍泉「搶灘」大上海推介好山好水好產品
    上海與龍泉,一個臨海、一個靠山,兩座城市「山海相逢、山海相牽、山海相聯」。近年來,隨著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進入「快車道」,龍泉正以更加積極有為的姿態,充分運用「問海借力」金鑰匙,主動與上海市奉賢區、寶山區以及上海各領域加強緊密合作,探索優勢互補、功能聯動、優勢共享的山海協作新路,著力建設長三角地區詩畫山水後花園、特色文化展示窗、健康生活體驗地,爭當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快馬」。
  • 「山海協作」促「消薄」 浙江仙居締結「仙玉良緣」
    張光劍 攝中新網台州12月24日電(記者 潘沁文 通訊員 張光劍)冬日裡,在浙江台州仙居的巍巍群山中,仙居-玉環山海協作生態旅遊文化產業園、山海協作援建項目景東村等一系列山海協作項目的施工現場,一派火熱繁忙的景象。隨著「山海協作」號角不斷吹響,來自台州玉環的「海風」一次次掠過仙居的山野,為仙居注入了新活力。
  • 「山海協作」架起幸福橋
    「鄉村振興關鍵是產業振興,這需要整合各方力量,但力量從哪裡來,可以問海借力,用好『山海協作』這一平臺,找來資金、人才、觀念和技術,發展產業促增收。」於是,金竹鎮抓住嘉興南湖區結對遂昌縣的機會,積極和縣農業農村局對接,最終將南湖區結對村放在了茶竹嶺村。  村裡要發展,沒有資金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