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缸中沒有食物,魚為什麼「餓不死」?

2020-12-14 騰訊網

我們小區一樓都是帶自家花園的,有一戶做了水池的造型,裡面養了好多漂亮的魚,很是好看。所以我就在想這魚是不是餓不死,也看不到那家人餵食啊。

魚以什麼為食

魚也分很多種類,有肉食性魚類、草食性魚類、雜食性魚類、和濾食性魚類。肉食性魚類以魚類、蝦類為主要食物,是不吃水草的;草食性魚類主要以水草、浮萍、藻類為主要食,代表魚類有草魚;雜食性魚類是指肉食、草食皆吃的魚類;濾食性魚類是以浮遊生物為主要食物,代表魚類有鰱魚、沙丁魚等。

魚到底會不會餓死

那麼我們今天來討論的肯定不包括在大海、大江大河裡的魚,因為這些水中的物產資源豐富,水又是流動性的,所以魚在這些地方生存肯定是不缺食物的。所以我們今天來討論的是湖泊、死水、人類飼養等的魚類。

一般來說,也是不會餓死的。除非給魚類圈在一個特別固定的範圍內,限定的條件也特別苛刻。比如說沒有光照、沒有水流動、沒有下雨、沒有植物、沒有其他魚類的環境等等。這樣簡直就不是給魚餓死的,是給魚鬱悶死的啊。對於魚類來說,他們的成長是不可逆的,如果說嚴格控制它在一個沒有外源性營養輸入的環境中,它會停止生長,慢慢消瘦,最後死亡。

魚不是自養生物,需要通過攝取食物來滿足自身的能量消耗。大家都聽說過魚沒有餓死的,只有撐死的這句話吧?這是因為魚本身是變溫動物,不需要消耗能量去適應周圍環境,新陳代謝率很低,所以即便不餵它,它也能活很長時間。

很多時候,是人以為魚沒吃什麼食物,自然的就活下來了,以為它們都餓不死。殊不知在悄無聲息中,他們在水中獲取了很多人們看不到的食物能量。

魚是怎麼活下來的

俗話說的好,水至清則無魚。水在靜止的環境下,經過陽光的照射,很容易長出青苔,水中有豐富的微生物經過光合作用就產生了青苔。如果限定範圍內青苔量太多的話,會大量消耗水中的含氧量,那麼魚兒生存所需的氧氣就會不足了。魚類的糞便和排洩物也提高了水中的營養成分,促使滋生了很多的藻類。再比如湖泊、飼養池這種很大的範圍內,水中是一定會有水草的,還有一些藻類、微生物等,這些都可以成為魚兒的食物,保證它們不會餓死,維持基本生存需要。

大部分魚都是雜食性動物,除了水中的植物和藻類,室外的水面上空也有很多昆蟲類小動物。比如蛾子,蚊蠅等飛行類昆蟲,一旦掉入水中,就是魚類很好的食物來源。還有一些會在水中產下幼蟲或者卵的動物,比如蚊子會在水中產卵,孵化出孑孓,也是魚類的能量來源。我曾經在網上看過一個視頻系列,即便水中不養魚,就單純的一盆水,經過了長時間的日照和雨水洗禮,除了會發現綠色的青苔、藻類以外,甚至還會發現一些在水中亂蹦的紅色小蟲子。

總結

所有的生物想活下去必須有能量來源,對於魚來說,它也必須攝取食物才能生存下去,否則就會餓死。但是魚類進化到今天,能夠將自己生存所需的能量降到很低很低,只要有點兒吃的東西,吃一頓就可以堅持很久不進食。其實大部分時候只是我們沒有觀察到它吃東西而已,所以家裡養魚的小夥伴們,即便幾天不餵食也不要擔心,它們還是可以活得好好的,偶爾餵一下,控制量就好。

相關焦點

  • 水缸內的鯽魚幾年不死,魚為什麼會「餓」不死哪?
    有網友發出這樣的疑問「小時候水缸裡有一條鯽魚,從來沒有餵過它,它也沒有長大,到現在已經有十來年了,還好好的在水裡。魚為什麼就「餓」不死呢?這些小魚我們從來沒有主動的去餵過,但是貌似它們一直都不會死亡,這也給了我們「魚不會餓死」的跡象。但事實真會如此嗎?其實這背後的原因很簡單,魚和所有其它物種一樣,都是可以被餓死的,只不過我們養的魚體型都小,食物量需求也並不高,放在露天的院子裡,難免會有一些昆蟲小動物來襲,不小心墜入缸內,最終腐化也就成為了魚兒的食物。
  • 魚為什麼「餓」不死?
    小時候家裡有個小魚缸,我爸養了好幾條魚,出差後就沒人餵魚了。好幾天後發現魚也還好好的,沒死。魚難道「餓」不死嗎? 魚是會餓死的 魚並不是餓不死的,只是魚比我們想像中更抗餓,可能一兩個星期不給魚食物,魚還能生存下來,但是如果是幾個月不給魚吃東西,那魚很可能是會餓死的。
  • 魚為什麼餓不死呢?老師傅給你分析其中的緣由
    他養的這些魚從來不餵食,養魚的水都變成了綠色。換水全靠下雨時接的雨水,不過這群小魚除了沒有見長以外,倒是活的都挺歡實。從我搬到這個小區到現在能有十多年了,這群小魚也一直都在。魚為什麼「餓」不死我們這裡的農村有個講究,以前沒有自來水的時候,都是自己家裡或者村裡幾戶人家打井共同使用。井打好後肯定要抓幾條鯽魚和鯉魚放進去,一是,鯽魚和鯉魚合稱「吉利」。二是,如果井水不能飲用時,這幾條魚就會死。也起到一個安全預警作用。
  • 水缸中沒有食物,為什麼魚不會被「餓死」?
    我們小區一樓都是帶自家花園的,有一戶做了水池的造型,裡面養了好多漂亮的魚,很是好看。所以我就在想這魚是不是餓不死,也看不到那家人餵食啊。魚以什麼為食魚也分很多種類,有肉食性魚類、草食性魚類、雜食性魚類、和濾食性魚類。
  • 魚不吃不喝到底能活多久?丟水缸裡的魚,為何一年不餵也不會死?
    在老家時喜歡釣魚,經常在屋子後的水缸中丟幾條小鯽魚,那個水缸常年有水,有時候是活水,因為下雨,有時候又是死水,因為很久沒下雨了,裡面的魚也從來都不餵食,但一直都活的好好的,只是長也長不大,死也死不了!這魚為什麼就「餓不死」呢,真的喝水就可以了嗎?印象中的魚還真是這樣,清澈無比的水中魚兒遊來遊去,也沒見它們吃什麼,但一直能活著!實在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當然我們相信這野外再清澈的水中,它也有食物來源,只不過我們沒看到罷了!但在家裡的水缸中,為什麼也能活?不餵食,魚到底吃什麼?
  • 魚為什麼餓不死?不投餵飼料和食物能活多久?
    魚為什麼餓不死?魚不吃東西最終也會餓死,不過短時間之內是不會餓死的。俗話說得好魚兒離不開水,魚蝦一天都離不開水,需要氧氣才能夠活下來。但是魚很長時間不投食也可以存活很長的時間。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1,大部分魚都是冷血動物少部分魚蝦屬於變溫動物:人類屬於常溫生物,恆溫是27°,因此客觀來說,人體內部的新陳代謝速度比較快,營養物質的流失速度比較快,因此,人的飢餓感比較明顯。俗話說一日三餐不吃,連走路的力氣都沒有。
  • 農村大水缸中放的魚,幾年都不餵,為何還能頑強地生存?
    那個時期,周圍的鄰居幾乎使用的全是地下水,家裡也都有這樣的大缸,不過有的家裡在缸中會放一兩條魚,由於缸中的水是用來飲用的,因此這些魚並不能像現在這樣得到定期的投食,但長期下來缸中的魚並不會餓死,只不過個頭長不大,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 金魚養在水缸就不會死?看看一位魚友的經歷,有很多其他因素
    家裡陽臺上有一個40釐米高,內口徑28釐米的老式水缸,用了一個3W的加氧泵,沒有過濾系統,平時都是用水桶接自來水放一兩天,然後一周左右換一次水缸的水。3、4月份時天氣不熱的時候買的魚。十六條5釐米左右的鎏金金魚,和三條8釐米的蘭壽,一起放在水缸養著,5月份一天出門不在家,加氧泵忘記打開了,回來後19條金魚全翻肚死了。現在又買了十幾條5釐米的鎏金,七條8釐米的蘭壽,分散在水缸和水桶裡養的,沒有過濾,只有加氧泵,三四天換一次水,是全部換掉的那種。
  • 魚兒真的餓不死?以謠傳謠真的要停止了,好魚一定是餵出來的!
    所以可以知道觀賞魚沒有餓死的這句話完全就是謠傳!要我說好魚就是餵出來的,接來下養魚人就和大家聊一聊觀賞魚餵食的那些事:為什麼會有人說觀賞魚只有撐死的,沒有餓死的?金魚的肚子在死亡的時候鼓的老大,毫無疑問是撐死的。後來我就聽說了魚只有撐死的,沒有餓死的這句話。之後我爸爸給我又去買了幾條金魚回來這次我就不餵食了,果然這次的金魚被我飼養了一個多月才死亡。之後我就深信觀賞魚確實餓不死,如果經常餵食反而還養不好。也就在這種思想下,我來來回回養了十幾批魚兒。
  • 水缸裡的秘密
    水缸裡的秘密  釋戒嗔  有天早晨,戒嗔和往常一樣在院落中清掃著落葉,卻見智恆師父匆匆從房裡出來。見到掃地的戒嗔,智恆師父忽然沒頭沒腦地扔了句「別動院子裡的水缸」,話一說完,智恆師父便下山去了。
  • 闢謠:俗語「撐不死雞,餓不死狗」?論狗子定時定量吃飯的重要性
    老年間民間有俗語「撐不死的雞,餓不死的狗」,不知道各位有沒有聽過。現在很多中年以上的人們都應該對這句話有印象吧。這個俗語的由來,是因為老年間的鄉村,家家戶戶散養的雞,每天從早到晚一直在不停地吃東西,家家戶戶散養的看門狗,每天主人也不餵什麼食物依然生龍活虎。
  • 為什麼說使用陶瓷缸飼養金魚,比起水缸來差了好幾個檔次?
    青苔沒長成,極易養出來一缸綠水為什麼今天談到這個問題,是因為有一位魚友在室外設置了一個陶瓷缸,想要用來飼養金魚,而養魚老道也不防實話實說,我開店的時候,最後魚店裡剩下來三個陶瓷缸,我一個也沒要,全部送人了,我寧可留下這個天天漏水的水缸來飼養金魚,這不是腦子有病嗎?
  • 養的金魚為什麼那麼傻,吃魚糧吃到最後把自己撐死
    魚和水草共養,一定要考慮你的水缸容積,水草和魚不能太多一條黑的,一條黃的,一條紅的,是在我加入水草之後死的,當時判斷是由於水草太多,魚缸太小,缺氧導致的。現在看來應該並不是,具體什麼原因,咱們待會兒再說。我是怎麼發現的呢?
  • 農村俗語:「撐不死的雞,餓不死的狗」,為什麼這麼說?
    生活中我們每個人的命運都是不同的,即使我們處於相同的情況下,所以很多時候不要抱怨我們更應該是加強自己,這裡就給大家說說生活中一些不同的俗語;餵雞1、「撐不死的雞,餓不死的狗」,這句話說的是雞吃東西沒有完,撐不壞的;很多時候我們會看到雞一直在吃,所以很多人會抱怨雞太能吃了;而養狗的則不同的感覺,很多人因為家裡條件有限都不給狗吃飽
  • 第一次飼養觀賞魚,我們應該這樣去想,它怎麼還不死呢?
    很多魚友不是在玩魚,而是被自己的觀賞魚給玩了,確切的說是被逼瘋了經常遇到某些魚友來訴苦:老道,這個魚我是玩不轉了,被它們給煩死了,無論我怎麼精心照顧,它們到頭來還是一個死,反而我室外水缸裡飼養幾條破魚,半個月不管它們,它也沒事,一直活得很好,我都不知道該怎麼養魚了。
  • 為什麼農村院子中都會放一個水缸?還稱它「門海」這是啥意識?
    為什麼農村院子中都會放一個水缸?還稱它「門海」這是啥意識?中國自古就很信風水,在生火中一切的事物都會喝風水聯繫在一起。即使在如今高科技發達的時代,風水這一說法還是一直存在的。在國內旅遊,看過無數的寺廟但凡有點歷史的,我們都會發現在寺廟大雄寶殿的前面一定會有兩盆放滿水的大水缸。即便是今天的農村,我們也還能看到大水缸的身影。這些都是和風水有關。俗話說,「藏風聚氣,得水為上」,但是在很多的中國家庭中,能滿足這樣條件的自然是很少了,所以很多農村就會在自家的門口擺放一些水缸、魚缸之類。要是說到擺放水缸最多的地方,非紫禁城莫屬。
  • 村裡的舊水缸,放進一段藕根,開出滿滿的蓮花
    有過農村生活經驗的人都知道,原來吃水都靠人力拿擔子挑水,幾乎家家都有大水缸。後來通了自來水,水缸都沒有人再用了。舊水缸扔掉怪可惜的,現在要拿錢買還買不到,不如利用它種些水生植物。挖好以後放在太陽下曬幾天,把裡面的小蟲子徹底曬死。蓮藕種植的時間春末夏初,5~6月份是種植蓮藕的最佳時節。水缸、塘泥準備好後,我們就要準備種蓮藕的藕根了。
  • 沒有魚缸不能養魚?有些可以、有些必須在魚缸裡養,這是為什麼?
    適合其他容器飼養的觀賞魚我們這裡所說的其他容器,無外乎塑料箱、整理箱、泡沫箱、水池、帆布池或者鍋碗瓢盆、泥瓦缸和水缸,如果上升到陶瓷缸,估計這位哥們的夫人也未必同意,可能又沒有地方放置了。那麼,在上述的這些容器中,大多數魚友飼養的無一例外就是金魚。
  • 為什麼看很多人用水缸養鯽魚不投食,鯽魚生活得很好?
    鯽魚同樣是有什麼吃什麼,如果餌料充足,或者小魚小蝦充足,鯽魚就會吃這些東西,如果生活的地方沒有魚蝦和大量的浮遊動物,就會以有機質殘留物和水藻為食。即便不吃不喝10天左右,也照樣不會餓死,只不過會停止生長而已。
  • 民間做魚「奇」方:魚離水幾天不死,沒有冰箱不臭,沒有調料不腥
    飯店做的魚是好吃,但如果脫離了現在的高科技產品,如冰箱等,還有一些新型調料,那就未必了!可以說,有一些技術是現在飯店做不到,而以前沒有這些產品的民間卻做的非常好!他們能夠在沒有任何工具和專門去腥味或者專門做魚的條件下,把魚做的非常好吃,而且保鮮也不必冰箱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