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其林不是賣輪胎胎的,怎麼成了餐廳等級?

2020-12-27 老魚談世界

在這個機會多多的時代,很多企業不止從事一個行業或者是某一種產品,想要生存下去,就得學會變通。比如一說到格力,我們就會想起空調,但很多人不知道,格力其實也出了一款格力手機。而對於這種跨界行為,很多人都表示不理解。除了國內的,國外的一些跨界也讓人搞不懂。

在觀看有時間的時候,我們會看到某某餐廳會被評為米其林三星或者是米其林5星。這對於餐飲行業的人來說,是一種至高無上的榮譽。但你開車的朋友都知道,有一種輪胎的名字也叫米其林。

這時候很多人就搞不懂,難道鼓搗車輪胎的米其林還研究美食?這會不會有點太重口了?米其林的吉祥物叫必比登,是一個白色的臃腫胖子形象。很多人都聽過《米其林指南》,它的誕生也非常意外。

米其林的創始人看到自己的「遊記」被拿來墊桌角,他們覺得可惜,就把這些墊腳的紙張「高價」賣回去,然後將每個餐廳的優劣勢列舉出來,從此米其林開始大火,很多人想要去某餐廳吃飯時就會先看一下「米其林指南」。

有人覺得,很多企業都是有心的跨越,反而米其林公司的創始人這種無心之舉,反倒是做得非常的成功。雖然米其林餐廳不在米其林,但因為創始人的一個舉動,從而歷史上出現了。你們如何看待米其林的評判標準以及他的車輪胎。你們有沒有誤會過你米其林餐廳就在米其林?

相關焦點

  • 米其林問題的續篇,米其林不是賣輪胎的?怎麼和美食扯上關係了?
    話說大概在兩個月之前,嗨哥曾經聊過一次為什麼說米其林評分進入中國就不靈了。只不過之前有一天在和朋友聊天的時候他卻問了我這樣的一個問題——「你說的米其林和那個賣輪胎的米其林是同一家麼?話說他們一個賣輪胎和和美食怎麼就扯上關係了?」
  • 賣輪胎的米其林,和餐廳有什麼關係?
    我們知道,米其林指南一直享有「美食界聖經」的美譽,它對於餐廳的認證就好比金榜題名一樣,許多餐廳和高檔酒店都以在米其林指南上露名而倍感榮耀。被評上星級的餐廳往往會吸引來自國內外的食客光顧。而指南本身也被當作是了解一個地方美食的最絕佳途徑,很多人旅遊之前便會仔細翻看。
  • 什麼叫米其林餐廳?米其林餐廳都很貴?最全的米其林科普貼在這了
    於是他們精簡了內容就有了這本家喻戶曉的《米其林餐廳指南》只要被收錄在這本紅本子裡的餐館就可以被稱作「米其林餐廳」欸,誰也沒想到一個賣輪胎的無心插柳為吃貨的世界豎起了標杆啊~米其林星級餐廳是怎麼評選的「米其林星級餐廳」的評定是從1926年開始的米其林養著一群專業的「美食密探」這幫人平均每年旅行約3萬公裡在不同餐廳用餐約
  • 吃貨必知:賣輪胎的米其林,是怎麼變成評定餐廳星級的評審?
    說到米其林,大概大多數人都會想到米其林餐廳,可是也有人會想到賣輪胎的米其林。而米其林最初做的是賣輪胎的生意,跟餐飲業沒有半毛錢關係,但是一個賣輪胎的公司,是怎麼搖身一變,成為了評定餐廳星級的評審呢?
  • 米其林三星餐廳被吹捧的如此厲害,確定不是賣輪胎的?
    第一次聽見米其林餐廳是在電視節目當中,節目把米其林餐廳講述的如何高大上,裡面的廚師又是如何厲害;這無疑令我產生了探知欲,那麼米其林餐廳究竟是什麼?於是我開始上網查詢------米其林是做輪胎?怎麼又牽扯到餐廳了?按照國人的思維,這個兩個完全是風馬牛不相及的。
  • 米其林起初是做輪胎,怎麼做起了美食?米其林餐廳的評價標準?
    如果你喜歡美食,你應該聽說過米其林餐廳!「米其林」是全世界最好的餐廳保障。但米其林最開始和美食沒有關係,它是靠輪胎起家的,到今天米其林輪胎依然是世界上最好的輪胎之一。米其林不光做汽車輪胎,也有飛機輪胎,協和式飛機的輪胎就是米其林公司做的。好的生意人永遠都是高瞻遠矚的。
  • 米其林餐廳和米其林輪胎什麼關係?為啥美食需要有標準?
    每年米其林餐廳都會走遍世界各地品嘗各個國家的特色美食,然後以他們自己的標準來對世界各地的美食劃分一個等級,這原本就不是一個什么正規的操作,因為用一個標準來衡量世界各國的美食文化,這本身就是一個笑話,每個人的審美和口味都不同,所以米其林也自然無法代表所有人的觀點和口味,然而實際上雖然是個笑話
  • 吃一頓米其林餐廳需要多少錢?米其林餐廳的價格都非常貴嗎?
    食物既有街邊小吃,亦有高級餐廳裡的經典美食,街邊小吃價格便宜,分量充足,高級餐廳除了食物精緻,用餐環境非常好。在世界範圍內的餐廳如何分級呢?什麼樣的餐廳都能叫高級餐廳嗎?在世界級的範圍內,米其林餐廳算是一個廣泛用於評價餐廳等級的一個標準了。吃一頓米其林餐廳需要多少錢?
  • 米其林餐廳的菜到底有多貴,一份盒飯賣到6000元
    聽到米其林餐廳這五個字眼,我腦海裡出現了這幾個形容詞:昂貴、精緻、講究。所以米其林餐廳一直標榜的也是富人餐廳。正是因為如此,米其林餐廳的入選和考核也非常的嚴格。米其林星級是有一批經過篩選的「美食密探」進行評判的,他們被稱作「監察員」。
  • 米其林餐廳的大帽子
    #米其林#120年前,米其林輪胎公司的創始人米其林兄弟對未來吃著火鍋開著車的汽車旅行業相當看好,他們覺得要讓大家都喜歡上去旅遊,旅遊要開車,開車多了輪胎也就換的多,輪胎換得多他們的輪胎生意也就更好了。那麼,讓我們旅行吧,怎麼促使大家去旅行呢,民以食為天,不如把各地的美食餐廳搜羅一下,咱們挨個去吃個遍吧。於是,在萬國世界博覽會期間,他們推出了一本《米其林指南》,就類似於現在的地圖app,裡面有餐廳、地圖、加油站、維修廠、旅館等衣食住行一體化導遊項目,小小的一本方便攜帶。
  • 米其林星級餐廳到底有多好吃?
    對於一個吃貨而言,最終極的「寶典」可能就算是紅皮封面的《米其林指南》了,你可能沒看過,但你一定聽過。那麼以輪胎為主營業務的公司「米其林」怎麼搞起了餐廳推薦?傳說的星級米其林又是如何評級的?米其林星級餐廳又到底有多好吃?與本期Dr.YOU為你解答。
  • 米其林餐廳還真的和輪胎有關係,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經過一段時間的改進,米其林專門推出了介紹高品質餐廳的紅色封面的雜誌,並在1931年正式確定了三星品質的評級標準,自此以後,一年一次的「米其林餐廳指南」就成了美食界的奧斯卡頒獎禮。對於烹飪水平等級的劃分也如輪胎人一樣,十足的萌。至於他們的評審,想必也無需多介紹了,都是一群美食的死忠粉,每天在飛來飛去,以挑剔的味蕾去審視每一家店,而且都是匿名隱身狀態,絕不是我們能夠摸到底的專家。
  • 這家餐廳獲「米其林餐盤餐廳」殊榮
    福德匯·止觀小館 喜獲「米其林餐盤餐廳」殊榮 是東北三省唯一一家獲此殊榮的餐廳 延伸閱讀 米其林餐廳的由來及等級:1900年的萬國博覽會期間,米其林公司的創辦人米其林兄弟看好汽車旅行的發展前景。他們認為,如果汽車旅行越興旺,他們的輪胎就會賣得越好,因此,他們將餐廳、地圖、加油站、旅館、汽車維修廠等等有助於汽車旅行的資訊聚集在一起,出版了隨身手冊大小的《米其林指南》一書。
  • 世界上最便宜的米其林餐廳,要把包子賣去紐約
    在創辦添好運之前,他在米其林三星餐廳,香港四季酒店擔任點心主管。添好運算是他的個人創業項目。 世界上最便宜的米其林餐廳,以賣包子而聞名的「添好運」要去紐約開分店了。2009 年,麥桂培在香港創立了添好運。麥桂培出生在香港的廚師世家,15 歲就開始學習製作點心,尤其擅長製作粵式點心。
  • 六千元米其林餐廳,上菜樹葉和草,網友:不是給普通人開的餐廳
    六千元米其林餐廳,上菜卻是樹葉和草,網友:果然不是給普通人開的餐廳一說頂級美食,大家都會想起米其林,但米其林本身不經營餐廳,是賣輪胎的,他只是一個美食鑑賞,會對符合他要求的參與,授予米其林餐廳的稱號和星級。
  • 米其林餐廳中最奇葩的美食「油炸空氣」,在中國竟然只賣幾塊錢
    米其林餐廳中最奇葩的美食「油炸空氣」,在中國竟然只賣幾塊錢 要是問起餐飲行業的標杆是什麼?相信很多人第一想到的就是米其林餐廳了,畢竟米其林餐廳可是千挑萬選出來的,就是在我們這麼大的中國也就只有幾家能被評為米其林餐廳。為了成為米其林餐廳也是很多餐廳跟廚師共同努力的一個目標,只要能評選上米其林餐廳,就能吸引來無數的吃貨。
  • 這種東西在中國很常見,到國外後賣到高價,還成米其林餐廳招牌菜
    這種東西在中國很常見,到國外後賣到高價,還成米其林餐廳招牌菜。估計很多人都認識圖片當中這一種東西吧,在中國這個國家裡面非常的常見,其實就是豬這一種動物的皮膚呢。豬皮上有著非常多的毛,而當這些毛全部清理掉的時候,就可以把它烹飪成一道味道美味的美食出來,最關鍵的是,營養價值還非常的高,每天吃上一些,能夠起到美容的功效呢。
  • 米其林餐廳,原來你是這樣的
    這是一篇米其林餐廳科普文沒錯了。米其林餐廳,就是被收錄在《米其林指南》中的餐廳。但米其林與任何餐廳都沒有直接關聯。《米其林指南》不只收錄星級餐廳,也包括必比登美食推介(這個在後面會講到)等。《米其林指南》將星級授予那些特別優秀的餐廳。那為什麼要出這本《米其林指南》呢?
  • 首版《北京米其林指南》發布,你了解米其林餐廳嗎?答案就在這裡
    11月28日,首版《北京米其林指南》發布,公布了米其林一星、二星、三星餐廳共23家,其中米其林一星餐廳1家,米其林二星餐廳2家,米其林三星餐廳20家。雖然常聽說米其林餐廳如何如何,很多人只是莫名覺得很厲害、遙不可及,那到底米其林餐廳是怎麼來的呢?和米其林輪胎有關係嗎?評選標準都有哪些呢?那些光鮮亮麗的米其林餐廳在食客們眼中反響如何呢……這篇文章,都能告訴你。
  • 中國人眼中的「垃圾」風靡美國,三天就成了米其林餐廳的招牌菜
    我以前已經不是以前的那個中國了。經濟在國際上也有了非常大的提高,而這也讓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對中國的關注也越來越高了,這也使得我們中國的美食在外聲名遠揚,很多中國的美食已經走向了世界,也受到了很多外國食客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