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其林三星餐廳被吹捧的如此厲害,確定不是賣輪胎的?

2020-12-27 一桌美食

第一次聽見米其林餐廳是在電視節目當中,節目把米其林餐廳講述的如何高大上,裡面的廚師又是如何厲害;這無疑令我產生了探知欲,那麼米其林餐廳究竟是什麼?於是我開始上網查詢------米其林是做輪胎?怎麼又牽扯到餐廳了?按照國人的思維,這個兩個完全是風馬牛不相及的。

原來,是因為法國米其林輪胎製造商為了讓自家的輪胎賣得更興旺,於是出版關於旅行的《米其林指南》一書,他們將有關旅行的餐廳,旅館,地圖,加油站等資訊融入到書裡;然後公司人員對這些餐廳進行評測,所以米其林餐廳就此產生。所以可千萬別認為米其林是一個餐廳品牌,這是錯的。只要是被米其林收錄到《米其林指南》裡的餐館,都可以被稱之為米其林餐廳。

米其林的的評委是怎樣的一群人

如果說這世界上有最舒服,最安逸的工作,那一定是米其林星評委,他們是以享受吃為主的「工人」也是最神秘的一群人,沒人知道他們樣子,也沒人知道這個群體有多少人組成。

這些「檢察員」的工作:隱瞞自己身份進行單獨行動,在去往酒店用餐時,他們就像雷達一樣四處查看,進入大門的那一刻就開始考察了,對酒店的外觀裝修是否舒適,服務態度好壞,餐具擺放是否合理等進行評測,重中之重的就是食物的味道以及用餐的環境的評測;其中食物佔60%的評分、用餐環境佔20%、服務為10%,剩下的10%是酒的搭配。

經過品嘗後就是在自己的小本本上為這家酒店進行打分,其「苛刻」可以說是對他們最好的概括,保證出現在《米其林指南》上的任何一家餐廳都是經過精心挑選的。

對於普通餐廳,他們每年要進行兩百多次的餐品,一百多次的住宿檢查,對於已有星級的餐廳,「光臨」的更是頻繁,可能會在一年裡,對同一家餐廳進行十多次的檢查。確保《米其林指南》的及時性,準確性。

同時,米其林為了保證絕對的公正和權威,從來不接受任何酒店的贊助,每年還會給檢查員制定新的檢測區域,實現嚴格獨立,神秘的評選。嚴格獨立的評測方式,構成了米其林的世界,評測雖然神秘,卻被世界所認可。

米其林的評級標準

想要獲得米其林星級標準的前提,需要獲得「一副刀叉」的標記這種標記由最高的五副到一副」不等,種標記是指南對餐館的基礎品評標準。

一副刀叉:代表基本環境和用餐基本舒適。

兩副刀叉:代表基本環境和用餐舒適。

三副刀叉:代表基本環境和用餐十分舒適。

四副刀叉:代表基本環境和用餐非常舒適。

五副刀叉:代表奢華的傳統風格。

當餐廳獲得五副刀叉標誌,才有資格獲得星級標準,二星級又分一顆星到最高的三顆星。

米其林三星餐廳的出現就是為了劃出高品質的餐廳,所以評定過程非常嚴格;如果一個檢測員發現一家很不錯的餐廳,就會經常光顧這家店,詳細了解後才能向上級報告,接著會有其他檢測員再次去了解如果意見統一,餐廳的星級便有可能提升,如果不統一,那麼一切又要從新開始。

一顆星★:代表同類飲食餐廳的佼佼者,是值得造訪的餐廳。審核標準一般是餐廳食物的品質,餐廳裝潢,餐桌擺放,上菜順序,以及酒窖的美酒品質來絕對的。

兩顆星★★:代表用餐環境很舒適,廚師的廚藝非常高,對於喜歡美食的人來說,就算是繞路也要去造訪的。兩個星的獲得標準是:餐具的擺放,人員的培訓,各種酒類的知識是獲得第二顆星的前提。

三顆星★★★:至今全世界也只有106家三星餐廳,可以想像三星餐廳的標準之高;這類餐廳是值得安排一趟旅行,去品嘗美味佳餚的,據說有人專程打「飛的」去用餐,想來這家餐廳是有著永誌不忘的美味。

總的來說,想要獲得三顆星,需要從五個方面來評選;1、餐廳裝潢;2、服務態度;3、酒的品質;4、餐具擺放;5、餐廳所使用的原材料、烹飪是否有創新、廚師烹飪的技術,以及是否物有所值。

被評為1星和兩星的餐廳每年都要經過15的的反覆檢查,而三星餐廳被檢查的次數會更多,如果出現任何不足之處還會被降星,一家三星飯店的產生,是需要觀察好多年才能夠確定下來的。所以米其林星不僅食物要絕對美味,更意味著「絕對不能犯錯誤」。

對於評上星級的餐廳,可謂風光無限,生意蒸蒸日上了,尤其是三星餐廳,對一家餐館和主廚來說是無限榮耀的事。   

星星除了可以頒給餐廳,帶動餐廳的經濟,還可以用來獎勵廚師,只要廚師獲得一顆星,並且能夠夠維持品質不變,不出意外就可以終生保留這顆星,成為一個三星廚師也是每一個優秀廚師畢生奮鬥的目標。

文章到此就結束了,謝謝大家的閱讀,我是「味道很好」,我會長期分享美食內容,喜歡就點個關注吧!再見。

相關焦點

  • 吃貨必知:賣輪胎的米其林,是怎麼變成評定餐廳星級的評審?
    說到米其林,大概大多數人都會想到米其林餐廳,可是也有人會想到賣輪胎的米其林。而米其林最初做的是賣輪胎的生意,跟餐飲業沒有半毛錢關係,但是一個賣輪胎的公司,是怎麼搖身一變,成為了評定餐廳星級的評審呢?
  • 賣輪胎的米其林,和餐廳有什麼關係?
    這次北京米其林榜單被評選出爐後,米其林餐廳這個概念被更多人所了解,也有不少小夥伴發出疑問,這餐廳榜單的LOGO,怎麼和賣輪胎那個米其林那麼像呢?這兩個看似永遠不搭界的行業,到底有沒有關係呢?米其林這個輪胎人,大家肯定不陌生。
  • 米其林輪胎和米其林餐廳到底是什麼關係?
    米其林是我們已經很熟悉的一個輪胎生產商,從我們的家用汽車到一級方程式F1,到處都有米其林輪胎的身影。 我們也常在一些媒體或視頻中聽到過「米其林餐廳」、「米其林三星」等等,感覺這些餐廳都是一些價格比較昂貴的高檔餐廳。
  • 米其林餐廳還真的和輪胎有關係,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經過一段時間的改進,米其林專門推出了介紹高品質餐廳的紅色封面的雜誌,並在1931年正式確定了三星品質的評級標準,自此以後,一年一次的「米其林餐廳指南」就成了美食界的奧斯卡頒獎禮。至於他們的評審,想必也無需多介紹了,都是一群美食的死忠粉,每天在飛來飛去,以挑剔的味蕾去審視每一家店,而且都是匿名隱身狀態,絕不是我們能夠摸到底的專家。另外,需要說明的就是,米其林餐廳的評定是分為烹飪水平和就餐環境兩方面來說的。
  • 米其林一個「賣輪胎的」如何成了美食專家?
    1889年,米其林輪胎公司在法國成立。當時,汽車還沒有普及,整個法國的機動車數量也就有3000輛左右。於是,創始人安德裡·米其林就想出一個激發大家買車欲望的辦法:推出導遊手冊。大家愛旅遊了,就自然想要買車。車賣得多了,輪胎也就賣得多了。
  • 知道米其林餐廳嗎?就是做輪胎的那個米其林
    但我今天不是說車的。。我想稍微科普一下米其林,就是那個輪胎大王米其林白胖子。。因為前幾天發微博的時候,我發現不少人。。都不知道。。大名鼎鼎的製作輪胎的米其林和餐廳評級那個米其林其實是一家。。背後的聯繫大家知道之後,就會發現其實並不違和1900年的時候,米其林是做輪胎起家的,起源法國。
  • 中國內地首批米其林餐廳問世 三星餐廳僅一家
    (原標題:中國內地首批米其林餐廳問世 三星餐廳僅一家)
  • 米其林不是賣輪胎胎的,怎麼成了餐廳等級?
    在觀看有時間的時候,我們會看到某某餐廳會被評為米其林三星或者是米其林5星。這對於餐飲行業的人來說,是一種至高無上的榮譽。但你開車的朋友都知道,有一種輪胎的名字也叫米其林。這時候很多人就搞不懂,難道鼓搗車輪胎的米其林還研究美食?這會不會有點太重口了?米其林的吉祥物叫必比登,是一個白色的臃腫胖子形象。
  • 賣輪胎的白胖子米其林,用三顆星制定美食標準,憑什麼?
    很多人在看見路邊的米其林輪胎店後,有可能在想,這個白胖子米其林,和餐廳米其林有什麼關係嗎?猜對了,真的有關係,他們就是一家的。一個賣輪胎的,莫名其妙的成了餐飲業的權威鑑定機構,這個跨度真夠大的。跨的大的一般都沒跨過去,而米其林卻風靡至今!
  • 賣輪胎的白胖子米其林,制定了三顆星的美食標準,憑什麼?
    大家看到路邊的米其林輪胎店。都會想這個賣輪胎的白胖子米其林。和餐廳米其林有什麼關係?是的,他們就是一家。可是一個賣輪胎的來用三顆星制定美食標準,到底是憑什麼?其實米其林當時就是想要賣輪胎。米其林兄弟的想法是為了讓大家使用輪胎。
  • 米其林問題的續篇,米其林不是賣輪胎的?怎麼和美食扯上關係了?
    話說大概在兩個月之前,嗨哥曾經聊過一次為什麼說米其林評分進入中國就不靈了。只不過之前有一天在和朋友聊天的時候他卻問了我這樣的一個問題——「你說的米其林和那個賣輪胎的米其林是同一家麼?話說他們一個賣輪胎和和美食怎麼就扯上關係了?」
  • 很多食客把它吹捧為米其林餐廳
    明閣餐廳在寧波也算是大名鼎鼎,早些年文化廣場的明閣常去,它的精緻的套餐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還有性價比超高的廣式點心自助。很多食客把它吹捧為米其林餐廳,其實是一個誤解,香港的明閣確實是米其林餐廳,但國內首版是2016年推出的《米其林指南2017上海》,到2018年有了廣州,2020年有了北京,所以其他城市是沒有米其林餐廳的。
  • 賣輪胎的米其林,憑什麼做出享譽世界的餐飲指南?
    2016 年,三星主廚Benoît Violier在家中舉槍自盡,年僅44歲。警方認為,他在父親離世與保星雙重壓力之下,選擇了輕生。有趣的是,這樣一份對於餐飲行業而言舉足輕重的美食指南,卻是由一家賣輪胎的公司——米其林製作出來的。這讓人不禁要問:賣輪胎的米其林,為什麼?又是怎麼做出享譽世界的米其林餐飲指南的?
  • 米其林起初是做輪胎,怎麼做起了美食?米其林餐廳的評價標準?
    如果你喜歡美食,你應該聽說過米其林餐廳!「米其林」是全世界最好的餐廳保障。但米其林最開始和美食沒有關係,它是靠輪胎起家的,到今天米其林輪胎依然是世界上最好的輪胎之一。米其林不光做汽車輪胎,也有飛機輪胎,協和式飛機的輪胎就是米其林公司做的。好的生意人永遠都是高瞻遠矚的。
  • 吃貨必看:米其林一、二、三星餐廳到底有什麼區別?
    微信公眾號:酒百科(baikejiu)米其林輪胎公司想必大家都知道,他們的標誌就是這樣一個可愛的大胖子,人送外號「輪胎大白」,其實他有自己的名字「必比登先生(Bibendum)」。米其林輪胎先生以他迷人的微笑,可愛的形象,成了該公司個性鮮明的象徵。
  • 你並不了解米其林:為賣輪胎而生卻成了全球食客必備美食指南公司
    米其林輪胎:米其林集團是全球輪胎科技的領導者,逾百年前於法國的克萊蒙費朗由一對兄弟安德烈·米其林(Andre Michelin)和愛德華·米其林(Edouard Michelin)創立了米其林輪胎公司。在漫長的歷程中,米其林集團自1889年發明首條自行車可拆卸輪胎與1895年發明首條轎車用充氣輪胎以來,在輪胎科技與製造方面發明不斷。
  • ...唯一的三星餐廳是一家粵菜-米其林 七福 老正興菜館 粵菜 餐廳...
    本市唯一一家米其林三星餐廳花落唐閣,另有7家餐廳被授予二星餐廳稱號、18家中外餐廳摘得一星。另外,還有25家平價餐廳上了「必比登美食推介」榜單。  評級分舒適度和星級兩項  昨天,不少網友都「圍觀」了米其林餐廳公布的直播,有人感嘆道:「為什麼要叫這個名字呢?讓人總想到輪胎。」立刻就有網友回復他:「本來就是一個集團。」
  • 水土不服還是代溝:米其林餐廳評級的故事
    米其林三星,在中國以外的其他國家,幾乎是對一家餐廳的最高讚譽了。全世界範圍內只有六十八家米其林三星餐廳。即便是拿到米其林一星,對很多餐廳來說也是莫大的榮耀。但這個評級方式在中國卻似乎遇到了麻煩。在號稱「美食帝國」的中國,能夠拿到米其林評級的餐廳非常少,即便拿到的也未必會被大眾接受。前段時間還發生過拿了米其林評級的餐廳遭遇美食名人集體吐槽的事件。何以如此呢?米其林三星在中國的失利,到底是因為水土不服還是代溝呢?咱們得從米其林餐廳評級的來歷說起。
  • 2017年米其林上海指南發布,唯一的三星餐廳是一家粵菜
    原標題:2017年米其林上海指南發布,唯一的三星餐廳是一家粵菜讓人總想到輪胎。」立刻就有網友回復他:「本來就是一個集團。」在米其林的中國官網上,也幾乎都是輪胎的內容,只有注意到右上角的一排小圖標裡有棵「小椰樹」,點進去才能看見「米其林地圖與旅遊指南」的分頁面。其實,米其林指南最初的誕生,恰恰也與「輪胎」有關。如今,米其林星級評分可以說已成為全世界引人注目的飲食評分系統,已來到28個國家及地區中評選最優秀的餐廳及酒店。
  • 你如何看待米其林餐廳的評選標準?
    被視為餐飲界奧斯卡的米其林餐廳評選來到中國之後,竟然成了大眾用餐的排雷名單,我要吐槽,您完全不懂中國菜,還是專心去賣輪胎吧,這個米其林啊,還真是那個賣輪胎的米其林,19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