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聽見米其林餐廳是在電視節目當中,節目把米其林餐廳講述的如何高大上,裡面的廚師又是如何厲害;這無疑令我產生了探知欲,那麼米其林餐廳究竟是什麼?於是我開始上網查詢------米其林是做輪胎?怎麼又牽扯到餐廳了?按照國人的思維,這個兩個完全是風馬牛不相及的。
原來,是因為法國米其林輪胎製造商為了讓自家的輪胎賣得更興旺,於是出版關於旅行的《米其林指南》一書,他們將有關旅行的餐廳,旅館,地圖,加油站等資訊融入到書裡;然後公司人員對這些餐廳進行評測,所以米其林餐廳就此產生。所以可千萬別認為米其林是一個餐廳品牌,這是錯的。只要是被米其林收錄到《米其林指南》裡的餐館,都可以被稱之為米其林餐廳。
米其林的的評委是怎樣的一群人
如果說這世界上有最舒服,最安逸的工作,那一定是米其林星評委,他們是以享受吃為主的「工人」也是最神秘的一群人,沒人知道他們樣子,也沒人知道這個群體有多少人組成。
這些「檢察員」的工作:隱瞞自己身份進行單獨行動,在去往酒店用餐時,他們就像雷達一樣四處查看,進入大門的那一刻就開始考察了,對酒店的外觀裝修是否舒適,服務態度好壞,餐具擺放是否合理等進行評測,重中之重的就是食物的味道以及用餐的環境的評測;其中食物佔60%的評分、用餐環境佔20%、服務為10%,剩下的10%是酒的搭配。
經過品嘗後就是在自己的小本本上為這家酒店進行打分,其「苛刻」可以說是對他們最好的概括,保證出現在《米其林指南》上的任何一家餐廳都是經過精心挑選的。
對於普通餐廳,他們每年要進行兩百多次的餐品,一百多次的住宿檢查,對於已有星級的餐廳,「光臨」的更是頻繁,可能會在一年裡,對同一家餐廳進行十多次的檢查。確保《米其林指南》的及時性,準確性。
同時,米其林為了保證絕對的公正和權威,從來不接受任何酒店的贊助,每年還會給檢查員制定新的檢測區域,實現嚴格獨立,神秘的評選。嚴格獨立的評測方式,構成了米其林的世界,評測雖然神秘,卻被世界所認可。
米其林的評級標準
想要獲得米其林星級標準的前提,需要獲得「一副刀叉」的標記這種標記由最高的五副到一副」不等,種標記是指南對餐館的基礎品評標準。
一副刀叉:代表基本環境和用餐基本舒適。
兩副刀叉:代表基本環境和用餐舒適。
三副刀叉:代表基本環境和用餐十分舒適。
四副刀叉:代表基本環境和用餐非常舒適。
五副刀叉:代表奢華的傳統風格。
當餐廳獲得五副刀叉標誌,才有資格獲得星級標準,二星級又分一顆星到最高的三顆星。
米其林三星餐廳的出現就是為了劃出高品質的餐廳,所以評定過程非常嚴格;如果一個檢測員發現一家很不錯的餐廳,就會經常光顧這家店,詳細了解後才能向上級報告,接著會有其他檢測員再次去了解如果意見統一,餐廳的星級便有可能提升,如果不統一,那麼一切又要從新開始。
一顆星★:代表同類飲食餐廳的佼佼者,是值得造訪的餐廳。審核標準一般是餐廳食物的品質,餐廳裝潢,餐桌擺放,上菜順序,以及酒窖的美酒品質來絕對的。
兩顆星★★:代表用餐環境很舒適,廚師的廚藝非常高,對於喜歡美食的人來說,就算是繞路也要去造訪的。兩個星的獲得標準是:餐具的擺放,人員的培訓,各種酒類的知識是獲得第二顆星的前提。
三顆星★★★:至今全世界也只有106家三星餐廳,可以想像三星餐廳的標準之高;這類餐廳是值得安排一趟旅行,去品嘗美味佳餚的,據說有人專程打「飛的」去用餐,想來這家餐廳是有著永誌不忘的美味。
總的來說,想要獲得三顆星,需要從五個方面來評選;1、餐廳裝潢;2、服務態度;3、酒的品質;4、餐具擺放;5、餐廳所使用的原材料、烹飪是否有創新、廚師烹飪的技術,以及是否物有所值。
被評為1星和兩星的餐廳每年都要經過15的的反覆檢查,而三星餐廳被檢查的次數會更多,如果出現任何不足之處還會被降星,一家三星飯店的產生,是需要觀察好多年才能夠確定下來的。所以米其林星不僅食物要絕對美味,更意味著「絕對不能犯錯誤」。
對於評上星級的餐廳,可謂風光無限,生意蒸蒸日上了,尤其是三星餐廳,對一家餐館和主廚來說是無限榮耀的事。
星星除了可以頒給餐廳,帶動餐廳的經濟,還可以用來獎勵廚師,只要廚師獲得一顆星,並且能夠夠維持品質不變,不出意外就可以終生保留這顆星,成為一個三星廚師也是每一個優秀廚師畢生奮鬥的目標。
文章到此就結束了,謝謝大家的閱讀,我是「味道很好」,我會長期分享美食內容,喜歡就點個關注吧!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