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腦癱」早期有哪些症狀?過4個月後,家長要注意這些表現

2020-12-10 兩口育兒

照顧孩子是一個精細的活,父母勞累不說,而且還必須花費更多的心力觀察寶寶的每一項活動和身體變化。要想孩子健康平安地長大,對於照顧孩子的父母來說,可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

對於剛出生的小寶寶來說,他們總是喜歡握緊自己的小拳頭,有的人對孩子握緊拳頭的事情很不滿意,總是會不經意地把孩子小拳頭掰開,對於新生兒來說這種現象是很普遍的,家長不需要強制性的去掰開孩子的手指。孩子如果一切發育正常到了一定的月份,就會自主地張開,而且會慢慢學著去抓東西。

朋友王琴家有一個孩子,小寶寶特別招人喜歡,王琴由於家庭經濟條件還可以,所以生完孩子以後就辭職做起了全職媽媽,雙方老人也不需要幫她帶孩子,一家人生活的很幸福。

王琴的孩子和普通寶寶一樣,剛開始都是握緊小手不張開,王琴聽別人說過,剛出生的孩子都是這樣的,沒必要強制掰開孩子的手指。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孩子都七個月了,但是孩子的小拳頭仍然沒有放開。

孩子的奶奶由於在外遊玩了幾個月,回來後就來先看自己的孫子,看到孫子第一眼,發現孩子的小手總是緊握著不放開,孩子奶奶剛開始以為孩子只是這一會握著,過了一會孩子的手仍然沒有放開,奶奶此時有點慌張,認為孩子的情況不大正常,立馬讓王琴帶著孩子去醫院檢查。

檢查後醫生說的話全家人都聽懵了,孩子不是有緊握拳頭的習慣,而是患了一種腦癱,就是因為王琴平常不注意孩子的這個小細節,才導致孩子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對孩子和家人來說都是一個大的遺憾。

對於四個月以內的寶寶緊握雙拳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現象,但是一旦超過了四個月,孩子的小手依然如此,那麼家長就需要注意了,孩子存在腦癱的可能性很大,就需要帶孩子及時去醫院檢查治療。

那麼這裡來給家長普及一下孩子腦癱早期會有哪些症狀呢?

第一、很多腦癱兒笑起來的表情和普通寶寶笑起來表情不一樣,他的表情非常怪異,不是正常寶寶表現出來的那種笑容,家長如果看到孩子有這種怪異的笑容,就是要多加小心了。

第二、如果寶寶過了四個月以後還總是搖頭晃腦,寶寶的頸部和頭部還不能完全支撐起來,寶寶很有可能就是腦癱,很大原因就是因為腦損傷導致的。

第三、有很多腦癱兒的頭圍和普通寶寶的頭圍是有很大區別的,家長要經常觀察孩子的頭圍變化情況,不能忽視這個問題。

第四、超過四個月大的寶寶,如果還是緊握雙拳,那麼寶寶患腦癱的概率也會大大提升。

第五、家長平時沒事就喜歡逗孩子玩,如果孩子反應靈敏,家長也不需要擔心,如果孩子反應遲鈍對,別人的逗弄沒有反應,父母也需要擔心了,要帶孩子去醫院檢查。

第六、很多腦癱兒前期表現都是行為遲鈍,臉上幾乎沒有什麼表情,很少動也很少笑,整個人沒有一點點活力,看上去懶洋洋的,此時的寶寶很有可能是肌張力不足,如果是四個月以上的寶寶,很有可能最終導致腦癱。

第七、對於四個月以上的寶寶,如果還不能自主抓東西,那麼的腦癱的可能性也很高。

第八、有很多具有腦癱症狀的孩子,他們的身體素質都很差,孩子看起來食慾不好,身體非常瘦小,而且整個人就一副營養不良的狀態。

第九、很多腦癱兒的眼神總是很呆滯,如果你和腦癱兒對視的話,你會發現她總是在斜視你,因為他們自己控制不了自己的目光,這也是一種前期的徵兆。

照顧孩子不是想像中的那麼簡單,是一門技術,更是一門需要投入很大精力的技術,其中不得有任何一點點失誤,如果不注意很可能就給孩子造成終生的遺憾,到時候後悔也來不及了。

相關焦點

  • 寶寶得了腦癱早期會有哪些表現?最早多大可以發現?
    寶寶得了腦癱早期會有哪些表現?最早多大可以發現?根據調查,我國腦癱發病率0.18%~0.4%,大多數的患兒就是因為沒有在早期發現,從而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當然,現在隨著腦癱科普知識的宣傳,越來越多的家長也開始關注這個疾病。
  • 家長注意:寶寶出現這些表現,要高度警惕是腦癱!
    「軟」是腦癱兒早期表現 腦癱即指出生前到出生後一個月內各種原因所致的、非進行性腦損傷所引起的中樞性運動障礙與姿勢異常,部分合併智力障礙、癲癇、感知覺障礙及其他異常。
  • 寶寶6個月前,如果有這些表現,可能是「小兒腦癱」,家長別忽視
    小景去年12月底生的寶寶,由於疫情的原因,出院後一直是自己和丈夫在家帶娃,因為夫妻倆也是初為人父人母沒有什麼帶娃經驗,回到家後一邊視頻求助家人,一邊看一些育兒書籍。今年的5月假期過完疫情逐漸結束,小景每天都帶寶寶到樓下曬太陽,和鄰居寶媽們進行交流。
  • 寶寶很愛笑會是腦癱嗎?這些跡象家長一定要注意!
    寶寶一笑,父母就覺得世界都亮了起來,面對寶寶愛笑的情況很多父母也會過得很開心。但是有些人聽說寶寶太愛笑也不是什麼好事,一旦寶寶太愛笑的話,有可能他的身體也存在著一些異常,比如腦癱。
  • 寶寶滿月愛蹬腿是腦癱嗎
    核心提示:滿月的寶寶愛蹬腿不能斷定寶寶就是腦癱,因為很多發育正常的寶寶也會出現蹬腿的現象,腦癱兒對家庭的危害比較大,早期腦癱有很多症狀會出現,例如經常容易驚醒,哭鬧不止,3個月抬不起頭來,4-5個月身體挺不直,反應遲鈍,手指握拳不會張開等等,如果出現以上這些症狀家長朋友要注意了。
  • 家長們注意啦!輕度腦癱寶寶有這幾種表現,您知道了嗎?
    現在都提倡優生優育,從備孕開始,爸爸媽媽就會高度重視,從各種孕前檢查到產檢再到懷孕期間的各種預防措施,都是為了生下一個健康的寶寶。但是,還是會有極少數寶寶出生後存在身體或者是智力方面的障礙,像輕度腦癱寶寶在出生後才能檢查出來。那麼,輕度腦癱寶寶有哪些表現?
  • 小兒腦癱早期症狀有哪些?如何讓寶寶避免患上腦癱?蔣貴明主任給出...
    寶寶的出生,對於每個家庭來說都是幸福的開始。每位準媽準爸都渴望生一個健康的寶寶,但不幸的是,現實生活中總有一些不健康的寶寶出生,如小兒腦癱。 小兒腦癱早期症狀 1.太鬧人:易怒、持續哭泣、睡眠不安等。
  • 兒科主任:寶寶這幾種不正常表現,可能是腦癱,家長別忽視了!
    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每個剛出生的寶寶都是家庭中的寶,孩子剛出生,父母都沉浸在幸福的時光裡,但是寶寶的生長發育是不容忽視的,可能有些孩子剛出生就有腦癱的症狀,很多父母沒有及早的發現和察覺,耽誤了最佳治療時間,孩子腦癱有幾種不正常的表現,家長們都知道嗎?
  • 小兒腦癱的黃金治療時期是什麼時候?家長們要注意啦!
    腦癱的「黃金治療期」界為0-6個月,這是因為人類各系統中以神經系統發育最早,半歲前寶寶腦的發育迅速,未成熟腦受損傷後在結構和功能上都有很強的適應和重組能力,可塑性最強。那麼,腦癱寶寶的臨床症狀有哪些?1、頭圍異常:頭圍是腦的形態發育的客觀指標,腦損傷兒往往有頭圍異常。
  • 肌張力異常就是腦癱嗎?如何早期診斷小兒腦癱?小兒腦癱專家翟向京...
    近年來小兒腦癱發病呈逐年上升趨勢,目前中國估計有700萬以上的腦癱患兒,而這當中絕大部分都錯失了最佳治療時機。腦癱是一個讓人談之色變的疾病,而且腦癱形成時期廣泛,影響形成的因素眾多。很多家長過於擔心,一旦發現寶寶一丁點的「異常」表現,家長都會擔心不已。
  • 一個月寶寶腦癱最典型症狀是什麼
    核心提示:腦癱的會給孩子的健康成長帶來很大的傷害性,更是會給整個家庭的幸福帶來了一定的影響,腦癱會讓孩子出現了智力下降等症狀,為此在孩子出現了腦癱的時候,一定要及時的去接受正規治療,以免治療不及時會給身體健康帶來更加嚴重的傷害性。
  • 1個月寶寶怎麼排除腦癱
    核心提示:1個月寶寶怎麼排除腦癱?首先,在出生前、出生時或出生後不存在以下高危因素,如早產兒、低出生體重兒、缺氧缺血性腦病、低血糖等。其次,沒有以下臨床表現。如哺乳困難、異常哭鬧或異常安靜、好打挺或易角弓反張,在受到聲音驚嚇和體位轉換時,雙上肢呈擁抱狀異常強烈,均屬於腦癱的高危表現。如有以上表現,要及時帶寶寶到醫院進行評估,必要時給予早期的幹預和康復治療。
  • 輕度窒息會腦癱嗎?兩個月寶寶腦癱的症狀是什麼?
    嬰兒腦癱,簡單的來說就是孩子在出生前,或者是出生的過程中,再有就是孩子在早期發育的時候,由於一些特殊的原因而造成腦損傷所引起的疾病。孩子出現腦癱的情況危害是比較大的,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生長發育,甚至容易出現智力低下的現象,因此發現孩子有腦癱問題,父母應該及時帶孩子去做檢查並治療。
  • 懷疑寶寶腦癱,那麼腦癱會有什麼特徵?今天育兒專家告訴各位答案
    腦癱的相關診斷:腦癱診斷除了有腦損傷之外,還有以下這4點需要注意:1、運動發育落後;2、肌張力和姿勢的異常;3、主動運動減少或者是出現異常的運動;4、反射性的異常等。那麼這四種表現就真的可以說明寶寶是腦癱嗎?
  • 寶寶出生6個月後還緊握拳頭,可能是腦癱的預兆,2歲前幹預還有救
    造成這一悲劇的主要原因就是由於嘟嘟媽的疏忽大意,新生兒抓握反射一般到4個月左右就會完全消失,一旦超過這個時間,就有可能是腦癱預警,需及時去醫院治療。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患有腦癱的人數已經超過1000萬,其中兒童和青少年用戶約佔800萬人左右,且每年會增加4~6萬人。
  • 兒科醫生:新生兒這幾個表現要當心,有可能是「腦癱」的症狀
    宮內窘迫、早產、出宮後窒息、重症感染、低血糖昏迷、顱內出血···很多種原因都會導致新生兒的腦體被損傷,嚴重時即為腦癱。新生兒得了腦癱對於父母來說可是個大問題。新生兒有這幾種表現,那很可能是得了腦癱,父母們要注意觀察。
  • 寶寶腦癱有哪些前兆?遇到這4點,趕緊給他檢查
    而新生兒腦部損傷是最不容易察覺的一種病症,許多寶爸寶媽都是在孩子嚴重的時候才發現寶寶患有腦癱的。那麼如何在家就可以判斷寶寶有腦癱的這種病症呢?接下來就看一下寶寶腦癱都有哪些前兆。不好好吃奶的表現是新生兒即使不喜歡吃奶,但是吃奶的時候是非常有力的,而不是綿軟無力的。餵奶困難的表現症狀就是嘴沒有吸力,有的甚至出現吞咽困難的情況,一定要在觀察一下孩子有沒有其他症狀。
  • 肌張力異常會影響寶寶運動發育!有這些症狀的孩子可要小心了
    門診有很多家長,一聽寶寶「肌張力異常」,就擔心緊張的不行,不斷地問我:寶寶肌張力異常嚴重不?是否是腦癱?寶寶肌張力異常是病嗎?實際上,肌張力是肌肉細胞相互牽引產生的力量,是肌肉靜止鬆弛狀態下的緊張度,可以維持身體的各種姿勢和正常運動的基礎,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因為某些原因,寶寶可能會出現「肌張力過高」或者「肌張力過低」的情況,即肌肉十分緊繃或者特別鬆弛。
  • 小兒腦癱4大表現
    檢查肌張力時要注意,一些年齡較大病程較長的患兒,由於關節攣縮,以致關節活動受限,不要誤認是肌張力增高。  三、姿勢異常  腦癱患兒異常姿勢多種多樣,與肌張力異常及原始反射延遲消失有關。正常小兒4~5個月時頭即不再明顯後垂,兩上肢能主動屈曲。3~4個月以後的腦癱小兒可表現為軀幹拉起,但頭後垂;一側下肢伸直,足蹠屈;雙下肢均伸直伴足蹠屈;一側上肢正常,呈屈肘動作,另一側伸直;牽拉時不經坐的過程直接成為直立姿勢;頭極度後垂,脊柱背屈。  4.直立位 正常3~4個月的小兒當扶其腋下呈直立懸空位時,表現為雙下肢屈曲,6個月扶成直立位時,下肢能支持體重。
  • 寶寶腦癱就一定會智力低下?先別急下結論,聽聽兒科專家怎麼說!
    腦癱患者是不是都智力低下?腦癱其實是指在孩子腦發育早期因為各種原因造成的腦損傷,腦癱主要其實是運動異常,主要表現為孩子有些動作不能完成,並不完全會智力低下。哪些因素導致腦癱?(3)孩子在母胎期間,窒息、缺氧、顱內出血、中樞神經系統感染、這些先天性腦發育缺陷也是造成腦癱的常見病因腦癱患兒都有哪些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