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徹底涼了!被要求退市!大面積關店只是開始!
作者:知識星球找老齊的讀書圈
瑞幸咖啡自打爆出財務造假醜聞之後,其實就一直在等待著末日宣判,昨天,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下了通牒——瑞幸咖啡必須除牌,也就是要強制退市的意思。公司成立兩年,閃電上市,而上市一年又閃電被退市,瑞幸咖啡勢必會被寫入新時代的大敗局
從市值來看,巔峰時期瑞幸有400億人民幣的市值,而停牌前僅剩下了80億,股價最高的時候達到51美元一股,而現在只有4美元,估計復盤後依然會暴跌。最終退市後,投資者也將血本無歸。而瑞幸咖啡的態度依然是甩鍋,把責任全部都甩到了高管身上,CEO和COO均被停職,成為了替罪羊,董事長陸正耀卻出來當好人,稱自己難辭其咎,說正在反思公司跑的太快,引發了很多的問題。但顯然這個事,明眼人都看的明白,絕不是幾個高管就能決定的。所以對於瑞幸咖啡這種處理態度,大家十分的不滿意。
瑞幸在資本市場遭遇滑鐵盧之後,線下實體業務也開始全面收縮,2019年底,瑞幸有門店4500家,現在要反過來要快速關閉門店了,縮減成本,據說光北京地區就要撤銷80家門店,相當於要關閉五分之一,但這個可能還不是最終數字,隨著來自美國證監會的處罰,以及資本市場的問題暴露,瑞幸的損失可能要大的多。他後面還會面臨來自美國投資者的集體訴訟,申請巨額賠償,前幾天就有消息說,瑞幸咖啡在開曼群島和香港的資產已經被凍結,對此有記者去找公司核實,但是得到的答覆卻不是闢謠,而是不予置評。
瑞幸咖啡的遊戲肯定是玩不下去了,未來必將收縮,甚至會倒下,因為他玩的就是資本遊戲,而不創造單店利潤,所以當火燒連環船之後,資本出逃,必然也就大勢已去,那些之前投入的資本也只能認賠出局,這種財務造假的公司已經不再有未來。不可能再回去上市了,那麼之前拿的那些投資,欠下的那些債務,都要儘快清算。所以關店可能都是輕的,最終應該會走向倒閉。即便要捲土重來,也至少要換個股東,換個實體。現在這個名聲,實在是沒辦法繼續下去了。
去年的瑞幸咖啡,可謂是風生水起,甚至要比肩星巴克,確實也讓我們看到了國產咖啡連鎖品牌崛起的樣子,而他的資本模式,也創造了全新的玩法,老齊當時有個比喻,相當於用股民的錢,補貼大家喝咖啡,然後在用流量,創造多元收入,維持資本市值。反正這套全新的商業模式我們是沒看懂,也一直抱著虛心的態度在學習,但結果卻讓人失望了,最後發現,補貼燒不來多少流量了,最後還是得去虛增收入,這就犯了資本市場的大忌。退市這都是在所難免,涉事人員甚至還要遭受刑事處罰。這個事給我們什麼啟示呢?
首先,生意的本質一個是為他人提供便利,另一個就是順帶產生利潤,現在資本時代,大家太注重前者而忽略了後者,所以才產生了這麼多的大敗局,在資本的掩飾下風生水起,一旦資金斷流就是一敗塗地。企業不賺錢是不道德的,之前聽起來很刺耳,但仔細想想,確實是這麼回事。這就跟人是一個道理,你得自己賺錢,先想辦法養活自己,再為別人服務,人家說你是道德高尚,你不能拿著父母的錢為其他人服務,慷他人之慨。
其次,我們真應該好好學學美國的資本市場,不是要搞註冊制嗎?這次美國就做出了榜樣,你財務造假就必須退市,管你裡面有多少投資者,多大的市值。對比一下,咱們自己卻講了一個笑話,前兩天虛增收入300億的康美藥業,竟然被開出了60萬元的重磅罰單,你還別吐槽,這已經是定格處罰了。有投資者說,這連罰酒三杯都算不上,即便按照新修訂的證券法,財務造假的處罰金額也就從60萬提高到了1000萬,基本還是在你身上摸一下。那麼我們就不明白了,這到底是在處罰造假呢?還是在鼓勵造假呢?這就好比說,你可以隨便攔路搶劫,抓到你就罰款5塊。所以同樣的事情,幾乎同時出現在兩國的股市上,不同的處罰結果,讓我們感受到了差距,在沒有做空機構,沒有退市制度,也沒有重罰的情況下,這註冊制,推得動嗎?要這麼搞,上來的估計全都是大忽悠,很快股市就會變成檸檬市場。然後就是劣幣驅逐良幣。所以這點我們真要學習美國,要對財務造假零容忍,損失再大也在所不惜。該退市就要退市,至於賠償的事情,交給訴訟去解決。
老齊一直說,退市制度改革,關係著註冊制的成敗,就跟大學一樣,你要嚴進可以寬出,但是你要寬進就必須嚴出,你要想支持創新創業,高新技術,降低資本市場的門檻,就必須守住規則的底線。一旦發現造假,就要痛下殺手。這時候咱應該多遵循一些國際經驗,少來點中國特色,河上明明有橋,就不要下水摸石頭。摸著摸著就變成了渾水摸魚,中國人已經夠聰明了,你就不要再給他發揮的空間了。否則以後會有更多人被坑被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