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杜丁)北京市教委日前出臺市屬高校食堂成本核算指導標準,新標準對大鍋菜設價格上限,其中低價菜單價不超1.5元;中檔菜單價不超4元;高檔菜不超6元。該標準適用於學校自辦和企業經營的食堂。
去年7月以來,農產品價格增長,使部分學生食堂壓力增大。為穩定食堂價格,國家、北京市及高校均對學生食堂增加補貼。雖然價格沒漲,但部分學生反映菜量減少,此次市教委出臺的新標準不僅明確限價,也對每份菜的重量做出規定。
新標準對大鍋菜設價格上限,低檔菜需佔20%,每份不超1.5元;中檔菜佔50%,不超4元;30%的高檔菜不超6元。此外,菜品分量必須足量,無汁無湯菜每份5兩至5.5兩;帶汁菜每份5.5至6兩;帶湯菜每份6至7兩。同一學校各食堂須菜名、菜量、菜價統一,質、價、量穩定。
探訪
一葷一素二兩飯六七元
「蒜蓉生菜2元,糖醋裡脊4元,加二兩米飯,共六元五。」昨晚,在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大眾餐廳,男生王正海向記者介紹自己的晚餐。
該餐廳是校內三個食堂裡最便宜的一個。王正海說,一份素菜2元至2.5元,昨晚還有熗炒圓白菜,僅0.8元;常見的便宜菜是醋溜土豆絲,1.2元。葷素搭配的菜一般3至4元,「比如魚香肉絲;貴一些的排骨也沒超6元」。女生劉丹說,一葷一素,二兩飯,總共6、7元。
但多位同學說,一份菜大概3兩左右,具體多少要看一盤菜的量、打菜的人少多等因素,肯定達不到「每份5兩的標準」。
本報記者 魏銘言
(責任編輯:UN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