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人熱衷學習中文和中國文化 赴韓教中文受追捧

2020-11-26 中國新聞網

  6月27日,韓國總統樸槿惠到達北京,開始了她上任後對中國為期4天(6月27日至30日)的首次訪問。

  這位韓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總統和中國有著很深的淵源。她會說漢語,從小就對中國文化非常喜愛。樸槿惠將中國哲學家馮友蘭的《中國哲學史》視為她在最困難的時候遇到的「人生燈塔」。她在一篇文章中寫道:「中國最具代表性的哲學家馮友蘭先生的《中國哲學史》蘊含著做人的道理和戰勝人生磨難的智慧,讓我領悟到了如何自正其身,如何善良正直的活著。」

  「國之交在於民相親」,韓國民意調查機構「真實計量」發布一項調查結果,顯示74.4%的韓國民眾期待中韓首腦會晤。

  韓國問題專家沈定昌說,經貿合作能帶來繁榮,兩國關係能否持久、長遠發展,根子上還需要加強文化交流,增進國民感情。

  一些韓國學者提出,韓美是軍事同盟,中韓可以建立「人文同盟」,加強文化、人文領域交流。兩國5年前發起的中韓專家聯合研究委員會曾建議,真正讓兩國長久維持並深化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人文交流非常重要。

  清華大學當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博士候選人、韓國留學生金祥圭認為,過去20年的中韓關係過於注重經貿領域,除增進政治互信,今後需要加強人文交流。兩國民意在各自對外決策過程中的作用越來越大,兩國需要彼此開展公共外交,增加普通民眾之間的理解和溝通。這同樣有助於增進戰略互信。

  韓國人熱衷學習中文和中國文化

  語言作為文化的載體和交流的工具,正是加強中韓兩國和人民之間人文交流與合作、加深理解與友誼的橋梁和紐帶。學習不同國家和民族的語言,對於實現各國平等合作、互利共贏,戰勝人類面臨的共同困難,促進人類文明的多樣性發展,推動和諧世界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因此,相互學習各自的語言成為中韓兩國人民加強溝通與合作、增進友誼和了解的共同願望和內在要求。

  據了解,目前韓國已經成為在中國留學生人數最多的國家之一;同時,越來越多的韓國學生願意選擇到中國來留學,學習中文和中國文化,韓國人學習漢語已經形成了熱潮。韓國教育部的數據顯示,去年6月30日韓國假期開始時來華學習漢語的大學生超過了10000人。同期來華學習其他課程的韓國學生人數也大約有7000人, 在韓國,漢語已經取代日語成為第二外語!

  同時,數據顯示,在韓國漢語熱呈現低齡化趨勢。韓國《朝鮮日報》1月17日報導了幼兒園開展漢語教育的盛況。在韓國部分幼兒園,英語和漢語學習者人數之比為4∶6。在幼兒教育階段,漢語大有奪得韓國第一外語地位之勢。

  韓國留學 做漢語老師 學習工作兩不誤

  為了滿足龐大的漢語學習市場的緊迫需求, 韓國教育部門不斷從中國引進漢語教師, 據韓聯社報導,由於把漢語當作第二外國語的需求不斷增多,韓國慶南教育廳今年決定安排中國教師的學校也從去年的9所增加到了今年的16所。

  此外,韓國社會上有許多中文學校開設的漢語進修補習班,大量需要中文講師。而對於中國留學生來講,使用自身的語言優勢去賺取生活費和學費,何樂而不為呢!更何況報酬也不錯,做得好,一個月可以有100萬以上的報酬(相當於人民幣8300元)。

  一年前,準備赴韓留學的劉靜,在出國前3個月到專注國際對外漢語教師培養的機構儒森漢語參加了IPA國際註冊漢語教師的培訓和認證後,現在韓國業餘時間兼職做幾個韓國小朋友的私人家庭教師,教他們學習中文,不僅收入可觀,並且由於其優秀的表現,還被其中一個學生的家長充分喜愛,並承諾她畢業後可以直接到其所在的家族企業的中國市場部門任職。

  教好中文 不簡單

  不過教好中文可不像去餐廳和便利店工作那麼簡單, 並不是會說中文就能夠從事對外漢語的教學工作的, 在這一點上,大部分人都走入了一個誤區,他們多認為進行對外漢語的教授是件很輕鬆很容易的事情,只要能說漢語,會講韓語就能夠做對外漢語老師。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

  中國語言文化博大精深,而對外漢語的教授對象多是對漢語言文化知之甚少的海外群體,小到教育方式、思維方式,大至價值觀、民族文化傳統,都有著天淵之別,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會面臨各種問題。比如,中國語言文字意蘊深遠,在不同的語境下具有不同的含義,這點外國人理解起來就比較吃力;再如,漢語不像英語,很少講究語法的應用,語序的混亂也並不妨礙我們的理解,然而外國人卻正好相反,這就容易在給外國人上課的過程中不能抓住要領,難以傳達精髓。

  可見,對外漢語教學也是一件很有技術含量的工作。對於遊歷在外的廣大海外學子而言,在出國留學之前先參加系統的對外漢語培訓,如儒森漢語的國際對外漢語教師培訓課程,並取得國際廣泛認可的IPA國際註冊漢語教師資格證,對日後國外的學習和生活、工作都是很有必要的。

相關焦點

  • 考IPA對外漢語教師資格證到韓國教中文
    考IPA對外漢語教師資格證到韓國教中文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3.10.30 星期三     「原來我一直都很快樂,簡單的快樂。」
  • 今天,海外的中國孩子如何學習中文 | 三明治
    在中國待了 12 年,熱愛中國文化,尤其對成語感興趣,讀了很多中國成語的書,還寫過一篇關於中國成語的文章,大致內容是,對老外來說,在中國做生意要懂得文化。他曾定下目標與兒子一起學中文。可被兒子超過後,很快失去了興趣。
  • 日宇和島市16名中文學習者手工製作中文教科書
    中新網5月8日電 據日本新華僑報網報導,當前,隨著中國經濟騰飛以及國際化趨勢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對學習中文和中國文化帶有濃厚的興趣。近日,日本愛媛縣宇和島市的16名中文講座聽課人員在中國國際交流員的指導下,手工製作了中文教科書。
  • 激發中文學習興趣 文化互動進課堂
    &nbsp&nbsp&nbsp&nbsp視頻中展示茶藝&nbsp&nbsp&nbsp&nbsp相關國際中文教育專家表示,中國茶文化、武術等課程一直以來都頗受海外中文學習者青睞,如何由線下搬到線上,還能保證教學效果,是擺在國際中文教師們面前的一道難題。
  • 日韓文字都起源於中文,那他們學中文就更容易嗎?沒想的那麼簡單
    很多人都能在日文和韓文中看到熟悉的漢字,並且這些漢字的意思正如我們所想的是一個意思,例如日本企業一般都叫株式會所,某某食品株式會所這樣理解,但是這些都是日文裡的,叫法也是日文叫法,不是純正的中文,而很多日本人和韓國人都會學習中文,大街上也能看見中文培訓班,那麼日本人和韓國人是怎麼學習中文的呢
  • 日本網友:為何日文發音與中文有點像?只因中國有一方面比日本強
    其實很多對日本文化比較感興趣的朋友一定會發現一個事實,那就是一大串的日文中,我們總是能夠看到夾雜著幾個漢字,如果你細心一點的話,甚至會發現這些語句的讀音甚至都與中文有些類似,那麼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日本網友在國外歷史論壇提出這一疑問:「為何日文發音與中文有點像?」
  • 美劇裡出現中文熱 吃中餐穿唐裝受中國劇迷歡迎
    大家都愛學中文    除了中國元素的植入,美劇中的主角們也開始學中文、秀中文了,這讓一直身處英語學習過程中的中國網友們由衷地喜悅與感嘆。更受中國美劇迷熱烈歡迎的還有描繪美國學霸生活的《生活大爆炸》,在第一季的17集當中,謝爾頓和他的小夥伴們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漢語學習運動。謝爾頓的中文發音被網友稱為「又萌又雷」,搞笑的同時,那句經典的「哎呀,嚇死我了」被網友贊稱「簡直是太地道了!」
  • 北外馬來西亞留學生辦中文學習班 助非華裔學中文
    來源:中國僑網中國僑網10月14日電 據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報導,馬來西亞的Arina Safwah曾在北京外國語大學留學,回到馬來西亞後與同學一起創辦了Jom Mandarin組織,幾人一起編寫中文教材,幫助身邊的人學習中文
  • 韓國小學生和初中生中文競賽線上舉行
    新華網首爾12月2日電(記者 耿學鵬)第13屆韓國小學生和初中生中文競賽決賽近日以線上方式舉行。本次比賽有來自韓國全國大約300名小學生和初中生參加,經過預賽後44名選手闖入決賽。在決賽的激烈角逐中,來自光州光山中學的申鈗雅獲得初中組冠軍,來自首爾地區的兩名小學5年級學生片晟赫和樸娥永分獲小學A組(有在中國一年以上學習經歷)和B組冠軍。中國駐韓大使邢海明在決賽上視頻致辭說,中韓兩國是近鄰,有著數千年悠久交流互鑑歷史,是名副其實的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
  • 聯合國慶祝"中文日" 更多中文拼音"侵入"英語
    4月20日是第五個聯合國中文日,也是中國農曆的「穀雨」。在2010年,聯合國第一次慶祝中文語言日,旨在加強六種官方語文在聯合國的平等使用。   據聯合國網站介紹,自20世紀70年代中文被確定為聯合國的工作語言以來,中文在聯合國受重視的程度比過去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 學習中文普通話國語拼音
    學習中文普通話國語拼音 兒童啟蒙 大小: 36.6 MB
  • 漢語學習者:請叫我中文名字
    「我想要一個真正的中國名字」   如果你在大學校園裡結識一個外國留學生,十有八九他會告訴你他的中文名字,並強調說:「請叫我的中文名字。」事實上,一般外國人在剛開始學習中文的時候,往往都會給自己起一個中文名字。這樣既可以激發自己學習中文的興趣,又可以使自己儘快融入中文的語境當中。
  • 雙語啟蒙,釐清中文和英文思維方式和學習順序
    有些家長為了給孩子英語啟蒙,而暫時擱置中文,是很可惜的。認為反正中文到了學校也會學到,在學前少教一些也沒事。這種想法只是從語言的角度考慮,而忽略了學習語言背後的作用。語言思維是文化的體現,中文和英文代表的是東西方兩種典型文化,他們的思維方式都具有代表性。
  • 文字與知識傳承:中文學習效率是英文兩倍?中文是如何做到的?
    而且從事科研的美國本土人越來越少,美國的科研機構大量充斥著中國人、印度人、韓國人、日本人、南美人、東南亞人,如果沒有這些外來人才的支撐,美國所謂的科研第一強國的大廈早就轟然倒塌了!美國人的學歷和素質不成比例,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原因我認為是「英語」的複雜性,讓普通美國人獲得知識變得非常困難!
  • 為什麼韓國人身份證上,都要加一個中文名字?其實他們也不想
    看起來很有文化的樣子,當然,誰都知道現在的韓國人能認識且會讀會寫這句話的實在是少數,韓國人早就用他們自己後來發明的文字取代了千年以來漢字在他們國家的地位。但是他們也無法把漢字的影響力徹底消除,這戰鬥機上的漢字就是其中一個例子。還有一點就是他們韓國人的身份證上都是有用漢字書寫的名字的。韓國人也不是沒有自己的韓文名字,為什麼他們的身份證上一定要加上中文名字?
  • 《聖誕奇妙公司》導演秀中文 聖誕童話受追捧
    阿蘭-夏巴在現場大談幕後有趣的故事,向觀眾解答了關於「綠色聖誕老人」的來源等問題,並大讚中國電影產業領先全球,表示自己也是中國文化的粉絲,還在現場用中文祝觀眾「聖誕快樂。」導演與到場小觀眾合影導演籤名背板拍照 阿蘭-夏巴中文祝福「聖誕快樂」 「綠袍精靈」還原聖誕老人真容《聖誕奇妙公司》是法國喜劇大師阿蘭-夏巴執導的最新奇幻巨製,他在片中也飾演了主角聖誕老人。在電影映後的見面會上,阿蘭-夏巴現身引發全場觀眾的熱切追捧。
  • 紐西蘭「中文周」啟動 中國文化走入尋常百姓家
    中國僑網10月19日電 據紐西蘭天維網報導,隨著中國和紐西蘭兩國人文交流的不斷深入,紐西蘭國內講中文、學中文的熱情也在不斷攀升。從當地時間10月16日開始,紐西蘭進入「中文周」,各地掀起一股學習中文的浪潮。  當地時間10月16日晚,紐西蘭奧克蘭孔子學院舉行十周年晚宴。當晚,奧克蘭各學校的中文教育者、學習中文的學生代表,以及來自政界和商界的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慶祝這個紐西蘭中文教育進程中的裡程碑。
  • 赴韓整容失敗的中國女孩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2008年起,五一不再有七天,真正的「整容周」只剩下十一,國內整容也逐漸被受更多人追捧的「赴韓整容」所取代,在遍布韓國大江南北的大幅整容廣告上,一度為滿足中國遊客需要而貼心地加上了中文。在赴韓整容最興盛的時期,韓國整形醫院裡最常見的外國客戶基本都是中國人,在整容一條街狎鷗亭洞,說中文的女性戴著口罩纏著繃帶頗為自然地走在街頭,「稍具規模的整形醫院全都配備了中文翻譯,就連周邊餐館70%以上都有懂中文的服務生。」在韓國留學的學生做起了整容翻譯兼中介,輕輕鬆鬆便能拿到50%的高額提成。
  • 為什麼韓國身份證上,還有中文名字?看完真心感到自豪!
    作為一個和中國隔海相望的小國,在很多領域卻有著不低的成就。除大家熟知的電子及汽車產業以外,韓國的造船工業也很發達。近幾年韓國的醫療美容也是越發受到追捧。很多去過韓國的朋友都能發現在韓國道路旁的路牌指示牌上面,鋪麵店招上面都能看見很多漢字是一種普遍的現象,韓國人不僅在這些地方使用我們的漢字,就連政府內的機要文件都是需要用到漢字的,包括每一個韓國人的身份證,也都有專門的用漢字標示出每個人的姓名。韓國人既然有自己的語言韓語和自己的漢字,為什麼還用這麼頻繁的使用中文漢字呢?
  • 環球時報:Lingo Bus在線教育助推海外中文學習熱潮
    「越來越多的西方精英家庭正在尋找擁有大學學歷的中國保姆和教師,只為儘可能早地為孩子們創造漢語語言環境」,日前,《環球時報》報導了西方家庭重視孩子中文學習的現狀,並指出在線少兒中文平臺Lingo Bus等機構正在助推海外中文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