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側彎患者治療前後對比。
脊柱側彎患者治療前後對比。
紅網時刻12月24日訊(通訊員 姜旭彬)據流行病學一項調查顯示,脊柱側彎在我國青少年人群的發病率約2%-4%,部分地區竟高達5.6%,比國外水平高出近一倍,且不斷的呈上升趨勢,8歲以前,男女發病率比為1:2,8歲以後則為1:8。
脊柱側彎已成為繼肥胖、近視後,我國兒童青少年健康面臨的第三大「殺手」。從2019年開始,國家衛健委在全國學生常見病和健康影響因素監測中,已將脊柱彎曲異常作為一個檢測指標。
脊柱側彎臨床表現為軀幹雙側不對稱:雙肩不等高、一側背部或腰部隆起、胸廓不對稱、腰線不對稱等,少部分孩子可能有腰痛症狀。較瘦孩子容易被發現,側彎嚴重者中女孩多於男孩。脊柱側彎的大多數病例為輕度,但隨著兒童的成長,一些脊柱畸形繼續變得更加嚴重,嚴重的脊柱側彎可能會導致殘疾。特別嚴重的脊柱彎曲會減少胸部的空間,使肺部難以正常運作。
目前國際針對脊柱側彎三種治療方法
脊柱側彎有多種治療方法,包括外科治療、矯形治療、康復訓練、藥物治療、中醫按摩、針灸等,但國際公認的有效治療方法有外科治療、外科矯形手術和運動康復。
整體而言,矯形器治療適合較年輕、較年輕的特發性脊柱側凸患者;外科治療則適用於年齡較大、程度較重、骨骼僵硬的側彎患者。
人們試圖利用矯形器早期矯正脊柱側凸,但舊矯形器的效果並不顯著,而脊柱側彎手術的矯正涉及大脊柱,活動範圍可能導致脊柱內的脊髓或某些重要血管牽拉。此外,在矯正過程中,由於涉及多個脊柱固定,因此在此過程中可能同時存在一些血管和神經的損傷。施羅斯脊柱側彎運動康復治療通過旋轉呼吸法糾正脊柱旋轉並增加肺活量,同時通過骨盆的矯正、呼吸技術的穩定等距收縮來幫助恢復正常的脊柱位置,在日常生活的非治療期間也能改善患者的不良姿勢。
如何訓練脊柱側彎?
1.改變呼吸方式
脊柱側彎導致的胸廓變形,易壓迫心肺,引起呼吸障礙。教導呼吸練習的考量,除了冠狀面還需加入旋轉面的概念,對角線的方向增加胸廓的活動,讓被壓迫的縮短的範圍可以得到舒展,被過度拉長的緊張的一側可以找回彈性。
2.改善不良姿勢
姿勢不良與脊柱側彎可互為因果,並惡性循環。非遺傳基因導致的脊柱側彎尤其和姿態不良有絕大的關係。多活動平面的運動,例如SPS螺旋鏈練習可以預防長期不良習慣帶來的錯誤姿態。尤其是在快速成長的青少年發育期間,骨骼發育經常快於肌肉發育,適當而有規律的體育活動可以幫助他們找到身心的平衡。
3.改善肌力不平衡
SPS螺旋鏈動作可以很有效地進行對稱性訓練,改善身體功能、緩解症狀、避免脊柱側彎的惡化。
家長們也不用過度擔心,只要發現及時,治療得當,目前40°以內的脊柱側彎都可以獲得良好的矯正效果。一般1-2天有明顯效果,1-3個月可以看到明顯矯正對比,90%以上的青少年兒童輕度脊柱側彎矯正後和正常孩子幾乎沒有任何差別,早發現早治療是應對脊柱側彎的最佳出路。
湖南華醫金良脊柱側彎矯正中心是湖南首家運用施羅斯體操矯正方法,集矯正、科研、教學、預防為一體的現代化脊柱側彎專病中心,同時,華醫金良「德國施羅斯脊柱側彎矯正體系」,目前在臨床運用上已經較為成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突破了以往脊柱側彎矯正手術創傷性大、恢復周期慢;單一支具或理療等保守治療效果差等弊端,在配合後期脊柱側彎專項愈後管理體系,能夠有效保障患者療效。
湖南華醫金良脊柱側彎矯正專家範志奇表示,療效是醫療的生命線,中心專家團參與研發的專為青少年兒童脊柱側彎患者的,整合德、美、中前沿醫學理念和技術,在精準影像學檢查基礎上,結合脊柱整復、筋膜修復、科學鍛鍊等為一體,有效阻止脊柱畸形進展,恢復脊柱力線平衡,快速矯正脊柱側彎,取得了豐碩的治療成果,獲得了患者的深度信賴和業內高度肯定,讓脊柱側彎矯正達到專業水平,真正做到專業化、個性化、系統化、規範化科學矯正脊柱側彎。
湖南華醫金良脊柱側彎矯正中心在這裡呼籲廣大家長,一定要對孩子的脊柱發育情況引起高度重視,一旦發現孩子有高低肩、長短腿、含胸等情況,要儘早去正規醫療機構檢查,明確原因,及時就診。因為青少年兒童脊柱側彎治療的黃金時間就1-2年,超過45°以後基本上只有手術治療一條路可行,手術難度大、併發症多、花費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