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阿哩
最近田亮在社交平臺曬出了女兒森碟運動的視頻,瞬間登上熱搜第一,引無數網友感慨,大家紛紛驚呼:
「天啦,這還是當年那個愛哭鼻子的小姑娘嗎?」
「森碟現在已經這麼高了嗎?」
「這驚人的腿肉線條,真真真太美了啊。」
距離《爸爸去哪兒》第一季播出7年過去了,當年的小不點嘉賓恍惚間一夜長大成人。
《爸爸去哪兒》可謂開創了我國親子綜藝的先河,在這檔綜藝中我們見到了很多可可愛愛的星二代,其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當屬田亮的女兒森碟和黃磊的女兒多多。
當年上節目時森碟只有5歲,剛開始時經常一連哭三四個小時,所有人都束手無策。
後來逐漸跟大家熟悉和適應後,就展露出女漢子的一面,不怕苦不怕累,飛奔起來更是連男孩子都追不上,被網友戲稱為「風一樣的女子」。
第二季中黃磊的女兒多多闖入全國人民的視野,當年的多多只有八歲,卻十分乖巧懂事,不僅認真照顧弟弟妹妹,而且情商非常高,但也正因為這份與年齡不相稱的懂事,多多屢次被噴上熱搜,冠上心機、成熟、大小姐等稱號。
而如今七年過去了,這兩個小姑娘都變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自從節目結束後,田亮有意減少女兒的曝光,所以大家對森碟的印象還停留在那個「愛哭鼻子的小女孩」裡,但實際上今年已經12歲的森碟,早已經是個元氣滿滿的活力少女了,也完全繼承了爸爸田亮的運動天賦。
從小森碟就在父母的帶領下,嘗試了很多運動,跳水、滑板、網球、短跑、滑板、衝浪、攀巖、遊泳,當然她最喜歡的還是網球。
最近有網友爆料,森碟現身職業網球選手的俱樂部,已開啟職業網球之路。今年澳網賽中,森碟還有幸和澳洲傳奇巨星休伊特切磋球技。
除了驚人的運動天賦,更讓人意外的是才12歲的森碟身高已經1米7了,連爸爸田亮都叫她「小巨人」,也難怪有網友感慨,「看著你長大,結果身高還沒有你高」。
無獨有偶,變化驚人的還有黃多多,當年的乖小孩越來越「不乖」,8歲塗口紅,9歲打耳洞,11歲被網友發現無名指上帶著小戒指,現在更是頭髮顏色黃色、紫色來回換。
但這依然不影響多多變成了「別人家的小孩」,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演話劇、寫劇本、翻譯英文小說、為外國動畫片配音、設計衣服、學烘焙、做手工……堪稱多才多藝的小學霸,不僅如此,連多多連身高也暴風增長,走在了同齡人前面。
去年有網友曬出小提琴大師呂思清與多多的合照,網友們驚訝地發現,才13歲的多多身高已經將近1米7了,一雙大長腿更是矚目。
照片中多多穿的平底鞋,站在1米81的呂老師旁邊,也只不過低半頭而已,可以目測出多多身高在170cm左右,在同齡人中也是很高的了。
對此網友們紛紛感慨,明星家的孩子是有什麼長高秘籍嗎?12歲的森碟和13歲的多多,都是怎麼長到1米7的?
其實孩子的身高與很多因素有關,比如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遺傳。
世界衛生組織公布過孩子的身高預測公式,女孩身高(CM)=(爸爸身高+媽媽身高-13)÷2±7.5cm;男孩身高(CM)=(爸爸身高+媽媽身高+13)÷2±7.5cm,由此可見父母身高的遺傳因素的確對孩子身高影響很大,但並不是唯一因素,後面的±7.5cm表示後天因素對身高的影響。
實際上孩子的身高,父母遺傳佔到70%,但後天的30%也有可能拉開20多釐米的差距。也就是說,父母可以從飲食、運動、睡眠、情緒方面後天幹預孩子的身高。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孩子的飲食和運動。
葉一茜曾經曬出過女兒的食譜,滿滿的一張紙上寫著各類原材料以及詳細的做法,在這些食材中,幾乎一大半都是高鈣食物,想必這也是森碟能夠長高的一大原因。
黃磊被譽為「黃小廚」,廚藝了得,經常在社交平臺曬給多多準備的餐食,每一餐都葷素搭配,而且高鈣、高蛋白等肉類居多,尤其是多多喜歡吃牛肉,黃磊就變著花樣給女兒做。
牛肉裡含有很高的鈣質,而鈣又是促進孩子骨骼生長發育必不可少的元素,多吃鈣含量高的食物,有利於孩子的身高發育。
想要孩子長高,就要保證孩子均衡飲食,攝入足夠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及維生素,另外鈣、磷元素及維生素D作為骨骼的重要物質基礎,對身高的影響不言而喻,所以每天的蔬菜、肉蛋奶、谷雜糧等粗糧都是必不可少的。
另外,運動刺激生長激素分泌。
森碟繼承了爸爸的體育特長,有很強的運動天賦,各種運動都手到擒來,所以從田亮曬的女兒運動照片看,和很多因青春期猛增身高后肌肉單薄的孩子不同,森碟肌肉線條優美,一看就是長期運動的結果。
而多多也是個健身小達人,肩部線條特別漂亮,可以看到很明顯的肌肉,小腹也非常緊實,沒有一絲贅肉。
由此可見,適當的運動也是一種最積極、最有效、最經濟的促身高的手段,而且運動還可以消耗多餘脂肪,在快速生長期可預防肥胖。
孩子可以進行縱向運動以及對膝關節、踝關節、脊柱有適宜刺激的運動,如跑步、跳躍、踢毽、跳繩、球類、遊泳等。但切記運動一定要適度,過度的運動不僅不利於長高,還會損傷身體。
除此外,為了讓孩子達到理想的身高,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也很重要,絕大部分的生長激素是在晚上熟睡狀態下分泌的,深睡眠的時間越長,那麼生長激素的分泌就越活躍;還有後天幹預身高的時間也不容小覷,父母們一定要抓住孩子身高最佳幹預期3歲-12歲,若等到孩子成年骨骺已經閉合,再怎麼努力也白搭了。
身高這件事,七分靠遺傳,三分看努力,如果父母身高不夠,後天努力也能挽救孩子的身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