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香純正,無所不能的調色板,可以調製出不計其數的甘醇的雞尾酒,編制出美麗的異國情調,這就是朗姆酒——在世界歷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的酒精飲料。
這是酒界對朗姆酒的至高評價。
對甘蔗原產地的探索:
首先,小小要告訴你,朗姆酒的原料就是甘蔗,因此,為了找尋到最純正的朗姆酒歷史,我們應當從這款酒原料的歷史進行追尋。
根據很多資料,甘蔗的原產地大概在印度或者紐幾內亞,但由於近代海上事業的發展,種植甘蔗的地區越來越多,
印度和紐幾內亞之後的種植國家按照時間排序分別為:印度次大陸、中國,之後才進入埃及和中東等地方,在最後,甘蔗進入了歐洲,也正是進入了商業氣息比較濃厚的歐洲,甘蔗以及朗姆酒才迎來了一個具有轉折性的發展。

那個時候,威尼斯商人十分熱衷做高利潤的蔗糖生意,但這還不夠,甘蔗真正走紅是在1493年的航海家哥倫布手裡。
他在自己第二次探索新大陸的時候,在身邊帶了幾株甘蔗的幼苗。得益於此,甘蔗從西班牙的維塞利亞傳到了加勒比海的島嶼,
如果你們要更加精準的追究這些地區的話,小小根據資料猜測,這些地方應該在今天的海地島,在歷史上,這個島嶼曾被命名為伊斯帕尼奧拉島。
後來很長一段時間,西班牙的殖民者都在古巴和波多黎各種植甘蔗。

隨著製糖工藝而產生的朗姆酒:
可以這樣說,甘蔗的種植極具侵略意義。可以這樣分析一下:殖民者們通過種植甘蔗、加工甘蔗,然後賣掉蔗糖等一系列的產物,獲得很高的利潤。
在這一系列的產物中,糖漿其實是製作蔗糖的副產物。不過,因為糖漿的色深粘稠、香氣濃鬱的特點,人們開始對這樣的產物進行蒸餾,就算是今天的很多朗姆酒,也都是從製糖的副產物中蒸餾得到的。
隨著近代西班牙實力的漸漸衰弱,英國開始了自己的殖民道路。這個國家的人民也沒有放棄蔗糖的暴利,久而久之,英國就成了那個時代釀造朗姆酒的主力。

相比起英國英國對利潤的純粹追求,西班牙和法國則把朗姆酒當做自己民族酒精飲料的競爭者。之後,英國殖民建立起的「三角貿易」中,朗姆酒更是扮演了貨幣的角色,在與其他酒類競爭的過程中,佔盡了優勢。
朗姆酒進入美洲之後,不管是移民者還是土著居民,都對它十分追捧,但由於後來美國的成立以及奴役交易的廢除,朗姆酒知名度和地位有所下降。
之後美國的《禁酒令》卻成了朗姆酒在美國再一次發跡的契機。因為朗姆酒的生產比其他酒精飲料簡單,所以往美國走私朗姆酒的成本低得很多,所以朗姆酒在美國又一次受到追捧,之後,由朗姆酒調配的雞尾酒也在古巴和美國出現。
補充:「三角貿易」中的朗姆酒
17世紀中葉,當傳染病在加勒比海島嶼肆虐時,種植甘蔗的勞工極具減少,因此,這兒的殖民者開始從非洲運來奴隸,參與甘蔗的加工。

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從美國生產的朗姆酒銷售到非洲,非洲的黑人奴隸被用朗姆酒換到加勒比海島嶼進行種植園勞動,在加勒比海的港口,黑奴又被用來交換蔗糖和蜜糖,這些東西又被運送到盛產朗姆酒的美國。
1808年禁止了奴隸貿易,三角貿易也就宣告完結了,但是這項貿易所帶來的影響卻是十分深遠的,它改變了世界人口的格局,加速了當地土著的衰落和殖民地社會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