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豬被馴化了,美洲野牛為啥沒有?

2020-12-17 蝌蚪五線譜

在被人類馴化的14種大型動物之中(平均體重45公斤以上),牛亞科動物有5種,佔大型馴化動物的35.7%。現代的各種家牛,比如黃牛、水牛、犛牛、峇里牛、白肢野牛,都是由野生的牛類馴化而來。它們的祖先也曾剽悍好鬥,但經過長年的選育,這些牛在體型、性情、產肉產奶量等方面都與野生祖先產生了巨大差異。它們被人類馴化,成為了溫馴的家畜,為人類提供奶水、肉食、皮張和畜力……

可以說在馴化之路上,牛亞科動物成績斐然。但令人疑惑的是,曾經廣布北美的美洲野牛、遍布東歐的歐洲野牛,同樣也是牛亞科動物,為何古代人沒有馴化它們呢?

美洲野牛和歐洲野牛外形相似,但基因差別很大。不過,它們二者雜交能產生具有生殖能力的後代。

「馴服」和「馴化」的區別

遠古時期,野牛數量眾多,可供人類馴化的機會並不罕見。但時至今日,所有關於馴化野牛的努力都徒勞無功。可能有些人會說,北美的印第安人有過養野牛,擠牛奶、吃牛肉的事跡,這難道不是馴化的成果嗎?但類比一下野豬和家豬的區別,我們就不難發現,印第安人飼養的野牛,體態和性情幾乎與野外的同類沒有差別。它們還遠不是溫順的家畜,只是被人類「馴服」了,而不是「馴化了」。

同樣是自古常見的野生動物,為何野豬被馴化了,野牛卻沒有?野牛馴化的技術難點在哪裡?

第一塊「絆腳石」是它們巨大的體型。

美洲野牛身長約為2.5米,肩高約1.7米,體重可超過600公斤。歐洲野牛(低地亞種)的體型更大,身長約為3米,肩高約1.8米,體重可達1000公斤,它是歐洲現存最重的陸生動物。巨大的體型是一種威懾,讓大多數食肉動物對野牛望而卻步。想要捕捉、圈養這類巨型動物,不要說在刀耕火種的古代,即便是在持槍實彈的現代,也是相當危險的。

即便從剛出生的小牛犢開始飼養(初生體重約為20千克),你很快也會發現,野牛不是省油的燈。出生三個月之後,小野牛的體重便會翻倍,2-4年左右性成熟,它們體重飆升到400公斤以上。隨體重上漲的還有野牛的食量。一頭成年雄性野牛每天要吃32公斤草料,食量遠在家牛之上。在野外,野牛會佔有廣闊的家域以確保食物充足(家域可能彼此重疊)。而想要人工馴養,草料是不得不考慮的成本之一。

野牛具有驚人的速度和敏捷,這是馴化的另一重障礙。

野牛體重近噸,身材魁梧,它們的肩胛骨之間有肌肉包裹的胸椎棘突,這讓背部看起來異常高聳,前半身比後半身更大,四條牛腿相比之下就顯得很細了。但是,如果你僅從側面觀察就斷定野牛是個胖子,那就大錯特錯了。野牛的身體是「扁平」的,臉對臉從正面看過去,你會驚訝於它們的身體左右很窄,比想像中瘦很多。這種側面和正面的視覺差異是一種進化策略,不僅保留了野牛巨大的外形輪廓,威懾側方的捕食者,還極大限度地保留了野牛的速度和敏捷性。

生活在森林之中的歐洲野牛,長期在植被茂密、地形複雜的環境中進化。它們能在「立定起跳」的情況下,跳過3米寬的河流,躍過1.8米高的障礙物。一般牛羊用的矮柵欄根本擋不住它。美洲野牛生活在北美的大平原地區,主要在草原、灌叢之中活動。為了躲避捕食者,它們能以每小時60公裡的速度奔跑,鐵絲圍網若不經加固,也難以抵擋它們的衝撞。在沒有鋼製圍欄的古代,想要捕捉、圈養野牛,難度可想而知。

歐洲野牛、美洲野牛都有陰晴不定的暴脾氣,它們會攻擊任何看不順眼的東西,這使馴化工作更加困難。

雖然在大多數情況下,野牛是平和、淡定,慢節奏的動物。可一旦有什麼事撥動了它們敏感的神經,這些龐然大物就會毫無預兆地發起攻擊。1980年到1999年間,美國黃石公園野牛傷人的數量,比熊傷人的數量還要多。一些受傷者傷情嚴重,被牛角刺傷或者被撞骨折。

有位博物學家曾描述:「野牛是好鬥、危險而野蠻的動物。」特別是在發情期季節,每年的夏季到秋季,雄性與雌性合為一群,公牛們摩拳擦掌,蠢蠢欲動。激烈的鬥毆在雄性之間時有發生,不論是牛角角鬥,還是頭部衝擊,威力都是巨大的。在這個時候接近暴躁的野牛群絕非明智之舉,野牛衝擊進攻時,兩隻犄角輕易就能將人頂飛,如同挑飛一個沙袋。

此外,較長的生育周期也是野牛馴化中的一個問題。

雖然理論上說,野牛的孕期大約9個月,雌性每年能生下一隻小牛(一胎一隻)。但從野外觀察的結果來看,常見的生育周期是2-3年,比家牛要慢,這使育種的周期也不得不延長,飼養成本上升。

綜合一系列負面因素,我們不難看出,野牛雖然體型巨大,魁梧有力,是具有潛力的肉用、役用動物,但它們的馴化成本很高。遠古時代,野牛的數量眾多,肉和皮張可以通過狩獵獲得,而馴養則顯得不那麼緊迫了。更何況,還有其他易於馴化的牛亞科動物作為備選呢。

從古至今,人類都將野牛作為狩獵對象,這在考古發掘中找到了諸多證據。不過,我們也可以追問一句,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對於野生動物的管理、飼養能力都在提高,古能實現的野牛馴化,在現代能否成功呢?如今,科學家們正在積極嘗試美洲野牛與歐洲野牛、野牛與家牛之間的雜交,希望以此改良野牛的體型和習性。也許在不遠的將來,人類對野牛的利用和飼養將會迎來進一步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Desmond Morris. Bison.[M].UK:Grantham Book Services, 2015:21-24.

[2] Magorzata Krasińska,Zbigniew Krasiński. European Bison: The Nature Monograph[M].DE:Springer-Verlag,2013:8-15.

作者:張楠

相關焦點

  • 《荒野大鏢客2》美洲野牛在哪刷新 美洲野牛刷新位置全介紹
    導 讀 《荒野大鏢客2》中的美洲野牛是數量很多的動物,很多玩家都不太清楚美洲野牛的刷新位置在什麼地方,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玩家
  • 成年野豬和成年野牛對決,誰更厲害?
    當然,家豬和家牛都是人類花費了數千年的時間馴化而來的,在野外,它們未被馴化的祖先也仍然存在,它們就是野豬和野牛,它們與家豬和家牛不同,野豬和野牛無論是體型還是兇猛程度,都對人類存在著非常大的威脅,那麼,當野外一頭成年野豬和一頭成年野牛相遇,它們之間的重量級賽事,誰會取得最後的勝利呢?
  • 《荒野大鏢客2》美洲野牛在哪 美洲野牛獵取攻略
    導 讀 荒野大鏢客2中的美洲野牛都在哪有,很多小夥伴可能都不太了解,下面九遊小編就為你們帶來了荒野大鏢客
  • 《荒野大鏢客2》美洲野牛狩獵攻略 美洲野牛位置分享
    導 讀 荒野大鏢客2美洲野牛在什麼位置?
  • 紀錄片.最後的美洲野牛
    【紀錄片.Smithsonian.最後的美洲野牛.The.Last.Buffalo.2016】美洲野牛(Bison,又稱Buffalo)是北美洲體型最大的哺乳動物和世界上最大野牛之一,可維持每小時本片講述在不到一百年的時間裡,野牛數量從三千萬頭驟降到數百頭的原因。
  • 《食史百味》印第安人的生命之源:美洲野牛
    布法羅,俗稱北美野牛、美洲野牛。以前在美洲的大平原上,棲息著數量最高達6000萬頭的美洲野牛,但自從歐洲人踏上美洲大陸以後,這種大型動物的命運就永遠的改變了。
  • 對美洲野牛你了解多少?我猜這些你不知道
    其是北美洲的新移民,它們源自歐亞大陸的歐洲野牛,後來遷移至白令海峽。在冰川紀,大量的水流被凍成冰川,導致海平面下降,露出了亞洲和美洲之間的白令海峽的洋底大陸。有許多亞歐大陸上的動物就通過這塊洋底大橋橫渡到美洲,野牛也是其中之一。到了1萬年前,氣溫又開始上升,冰川融化,整個白令海峽又被海水淹沒。
  • 認識獅子、犀牛、美洲野牛等動物玩具
    認識獅子、犀牛、美洲野牛等動物玩具 2020-12-02 10:33
  • 印第安人的食物—美洲野牛,一種直接影響印第安人的動物
    印第安人的食物—美洲野牛,一種直接影響印第安人的動物在北美洲有一種大型哺乳動物叫做美洲野牛,在這裡,它的天敵很少,雖然說毒蛇、棕熊之類的也會攻擊他們,但是對於野牛而言,他們最大的敵人卻是人。因為印第安人的食物就是美洲野牛,這是一種直接影響了印第安人的動物,我們去了解一下他們之間的故事。最初這裡生活著很多頭野牛,他們認為野牛是相當神奇的,野牛在這裡是他們一切的象徵,在他們的文化裡能看到各種各樣的野牛,而且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野牛也能為他們提供一切所需。
  • 9歲女孩闖入美洲野牛領地,被野牛頂飛,所幸受傷不嚴重
    黃石國家公園根據今日俄羅斯電視臺在7月23號的相關報導,7月22號,在美國的黃石國家公園,有一名9歲的小女孩闖入美洲野牛領域,被憤怒的公牛挑飛,女孩落地後,所幸沒有生命危險,只是受了點輕傷和驚嚇公園內有超過70種的野生哺乳動物,代表的有美洲野牛、灰狼、黑熊等,都是攻擊力極強的猛獸。根據不完全的統計,每年在黃石國家公園都會發生野生動物傷人的事,嚴重受傷的可導致死亡。
  • 美洲野牛,曾統治北美地區,卻被從7000萬頭屠殺到只剩325頭!
    美洲野牛,是美國的「國獸」,地位和白頭鷹等同。在美國黃石國家公園,一年四季都可以看到成群的美洲野牛。若公園裡的公路出現堵車,基本拜美洲野牛所賜;若出現動物傷人現象,也基本是野牛所為,而且責任還不在它。這算不算是一種膨脹了?
  • 盤點動物界的八大野牛殺手
    野牛是動物界的龐然大物,其龐大的體型、尖銳的角和蹄子以及好鬥的性格,令許多掠食者敬而遠之。當今世界上馬類、鹿類和羚羊類的殺手——豹、美洲獅和非洲獵犬都拿野牛們沒辦法。然而,大自然中總是一物降一物,野牛這種巨獸也有剋星。
  • 旅遊:黃石國家公園,美洲野牛集體向北遷徙,賞黃石大峽谷風光
    作為世界上第一個國家公園,它在保護野生動物包括美洲野牛方面有著巨大而顯著的作用。如今,根據並不太準確的統計,在黃石國家公園生活著大約4000頭美洲野牛。當然,這個數據比起美洲野牛最繁盛的時期顯得微不足道。
  • 印第安人的糧食——美洲野牛,一種直接影響印第安人命運的動物
    北美野牛 美洲野牛的天敵很少,雖然灰狼、毒蛇、美洲獅、棕熊和郊狼等野獸都會攻擊野牛,但野牛最大的天敵卻是人類,而且是最徹底、最嚴酷的天敵。
  • 美洲野牛和馬肉軟嫩,亞伯丁安格斯牛肉可生吃,神戶牛肉柔滑多汁
    美洲野牛和馬肉軟嫩,亞伯丁安格斯牛肉可生吃,神戶牛肉柔滑多汁這篇文章裡面的神戶牛肉你一定聽說過,有朝一日就去日本試一下吧,然而馬肉是比牛肉更甜的肉類美食。美洲野牛:人們通常提起的野牛或者美國野牛,實際上指的就是美洲野牛。
  • 國外54歲女硬要跟美洲野牛玩自拍!結果慘遭對方狠摔、撞致昏迷
    ▲美洲野牛是北美體型最大的陸地哺乳動物。(示意圖)美洲野牛具攻擊性,民眾遭野牛攻擊的事件頻傳。南達科他州的卡斯特州立公園(Custer StatePark),近日發生一起野牛衝撞民眾意外,一名女子熱情地想要跟野牛自拍,卻意外惹怒對方,當場遭到攻擊,造成女子方重傷昏迷,連褲子都被撕爛扯下來。
  • 美國獨特風景的一部分:野牛
    美洲野牛是美國的象徵之一,在美國歷史上,與白頭鷹一樣,可以在各種硬幣和旗幟上找到它們的形象。最近,一些人認為把新大陸的水牛稱為野牛更為準確,因為它與舊大陸的兩頭水牛不屬於同一屬。南非野牛 水牛 印度野牛 美洲野牛還有一種歐洲野牛,雖然被海洋隔開,但看起來很像美洲野牛或水牛,基本上被認為是同一種動物。東半球的「水牛」是非洲的野牛和亞洲的家養水牛。
  • 野豬並沒有瀕臨滅絕,甚至局部還泛濫成災,為什麼還要加以保護?
    2020-12-21 20:13:44 來源: 可樂雞翅遊戲娛樂 舉報   野豬並沒有瀕臨滅絕
  • 動物:野牛是種怎樣的動物
    導語:野牛也被稱為美洲野牛和美國水牛,雖然野牛隻認為是非常遠親水牛和水牛中發現的非洲和亞洲分別。野牛是最大的一個種類的牛,在全球擁有成年野牛一般長到2米以上。如果棲息在較冷的地區,野牛通常有長毛的頭髮,而在較溫暖的氣候中,野牛的頭髮較短。
  • 明明像「青蛙」,為啥叫「野牛」?是不是因為它是「野牛蛙」?
    這玩意兒名叫「野牛」,你看它張著嘴,瞪著大眼睛,活脫脫就是一隻大青蛙!明明是口吐蓮花的青蛙,為啥叫野牛呢?呃,想了哈,這估計是牛蛙,因為是野生的,所以叫野牛蛙,簡稱就叫野牛了。但圖95隻裝四臺,野牛卻要裝五臺。發動機貴不說,燒油也厲害,噪音更是大得不得了。據說坐在上面的人都有點受不了,所以,我們現在改造小一號的野馬了。嗯,當初花高價引進來的,說不造就不造了?其實,我們要的只是他的發動機嘛,有了發動機,是不是就可以造圖95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