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著傳統服飾,「演員」們傾情表演。
「離最後的展演還有幾天,大家都卯足了勁加緊排練,一定以最好的姿態出現在群眾春晚的舞臺上。」2月19日,大年初四,在成華區圖書館旁的一間練習室裡,一支老年群眾文化團隊正在排練節目,舉手投足間,儼然已有專業範。
這群老年人是一支名叫「歲月靜好藝術團」的文化團隊成員,在春節前的最後一次總決賽中,她們從60支隊伍中脫穎而出,成功入選成都首屆院壩文化群眾春晚,即將於2月27日出演群眾春晚。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豐富群眾性文化活動。」而滿足文化需求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內容。「這將是一場完完全全由群眾自己發起,自己編演的春晚,大家積極性都很高。」首屆院壩文化群眾春晚籌辦人王剛說,從提出舉辦群眾春晚到推進執行,首屆群眾春晚受到民間文化團隊的熱烈歡迎,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
一邊求助,一邊「先幹起來」
「由於臨時有變,原計劃春節前開演的群眾春晚推遲到2月27日,引起了一系列蝴蝶效應。」這個春節群眾春晚的組織者王剛哪兒都沒去,每天都盯著各文化團隊的排練情況。「好多老年人原本計劃春節後去澳洲、深圳、海南等地度假的,因為節目推遲他們都把機票改籤了。」王剛斜倚在沙發上,習慣性地拉了拉帽簷,這樣可以稍微掩蓋一下他因為欠睡眠的疲態。圍坐在同一張桌子前的,還有助理袁旦,策劃荊楠,他們的手機上插著充電寶,每天要回複數百條群眾留言。
2017年10月,王剛提出了腦子裡醞釀已久的想法,籌辦首屆院壩文化群眾春晚。「過去,我們都是在電視機前看春晚,我們有這麼多的民間文化團隊,何不把這支隊伍拉起來,辦一場自己的群眾春晚呢?」
經過和團隊成員商量,大家拿出了一個標準,既然要辦,那群眾春晚必須要具備幾個要素:一個就是完全是群眾自己「自己編,自己演;演本色,演自己」;其次,要保持較高的水準,「不能丟了我們成都文化團隊的臉面。」想法很好,但大家也清醒地認識到,缺乏資金、沒有人手,工作推進將會特別難。儘管這樣,他們還是決定一邊向錦江區文化館尋求幫助,一邊「先幹起來」。
搞起海選,只因「百花爭香」
錦江區文化館館長張紅波特別支持王剛的這次行動,在張紅波看來,舉辦院壩文化群眾春晚,既可以整合轄區內散落的群眾文化團體,推動社區文化品牌形成,同時還有助於推動群眾藝術團體表演水平提升,打造精品天府文化群眾精品節目。他很爽快地答應,一定力盡所能全力支持。
事情開端出乎意料特別順利,舉辦群眾春晚的消息發出去兩三天,報名就從錦江區拓展到了成華區、青羊區、武侯區、金牛區的文化團隊。
「從報名情況看,群眾對節目的呼聲很高!」原本心裡沒底的王剛,頓時覺得渾身上下都打了雞血。很快,報名的團隊就突破了400支,如何優中擇優,只有一條路——大規模的海選!
很快,在錦江區文化館的幫助下,區外的海選順利拉開了。1月8、9日,海選先後在成華區二仙橋街道綜合文化活動中心燈光球場以及青龍場綜合活動廣場舉行。1月10日,又來到武侯區長壽苑海選,所到之處受到社區群眾的熱烈歡迎。區內,在錦江區文化院壩連續4場海選搞得轟轟烈烈。
在海選轟轟烈烈的光環背後,資金的壓力讓團隊心頭如壓大石。「每場活動光搭舞臺、音響、燈光設備,安保等成本至少也在2萬元左右,這還是能省都省了的花銷。」王剛告訴記者,由於企業贊助沒有到位,這些錢只有他先墊付著,有些至今還欠著,但開弓沒有回頭箭,團隊決定無論如何還是要繼續撐下去。
好在活動進展順利,啟動1個多月來,全市10場海選,吸引登臺參賽節目近500個,覆蓋社區居民10萬餘人次,參與投票達150萬人次。
「可以說是引起了廣泛的關注。」王剛說,雖然遇到許多困難,但看著首屆天府院壩文化群眾春晚取得的成果,團隊成員還是覺得很開心。
拭目以待,27日登臺亮相
經歷緊鑼密鼓的海選、複賽和決賽,終於迎來了勝利前的最大一關。1月31日,以「群藝獻瑞·百花鬧春」為主題的首屆天府院壩文化群眾春晚總決賽暨頒獎典禮在錦江區天府文化院壩舉行,從海選中脫穎而出的60支群眾文藝團隊,進行最後的角逐,獲勝者將參加最後的群眾春晚展演。
總決賽上,60支團隊各顯身手,帶來的歌舞、器樂、曲藝節目紛紛在舞臺上綻放,一展四川群眾文化的風採。但從60支團隊裡選出17支,卻讓評審組實在太為難了,因為要統籌節目綜合效果,最終很多高水平的節目也不得不撤下來。
王剛說,很多高水平的節目撤了下來,但團員們都表示了最大程度的理解,有幾條在節目被撤後發給王剛的信息是這樣的:「有你們的精心安排和辛苦的付出,給大家搭建平臺,才有我們今天的相聚,進不進決賽都不重要,重要是要有歡歌笑語。」「導演做得再好,也眾口難調,請大家理解導演的不易和演職人員的艱辛」「感謝你們給我們這份緣分,從組織籌建到落實,事無巨細讓我們在不經意間收穫無數感動」……像這樣的留言有近千條,充分體現了群眾對這臺晚會的渴望和他們無私的奉獻精神。
總導演葉飛介紹說,當前,還有一個難點,就是要讓這些業餘演員在短時間內提升一些專業技巧。「比如,開場舞裡跪坐的『臥魚』動作對專業演員來說很輕鬆,但對於這些60多歲的老婆婆來說,確實有點難,我們正在根據她們的情況對動作作相應的調整。」省歌舞劇院董事長楊澤平表示,將竭盡所能為首屆院壩文化群眾春晚提供各種支持,力爭完美呈現,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本報記者 陳方耀 攝影 張全能 呂甲
原標題:群眾春晚 「百花」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