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快到了,端午節有佩戴香包這一說發是避邪,一說是為討吉利。傳說屈原投江時正值夏天,蚊蟲四飛,民眾唯恐屈原遺體遭叮咬,紛紛用艾草點燃,以煙燻蟲,後有人建義,何不以布包檀香。後來,人們用針線縫好香包後,再串以布繩,緊掛頸間,人人一串,蚊蟲汙物不敢近,相傳下來,端午做香包就成了中國傳統習俗。
早期的香包作法簡單,造型單調,小小一方布能包住檀香末即可。後來為了美化,開始講究布料及造型,由最具涵意的粽子形狀發展成各式動物,葫蘆等等造型。
目前純手工香包已不多見,不如自己動手縫製,為自己、為孩子、為情人製作一個香包,裝進你的心意,讓這個端午節充滿溫情……
步驟:
準備,布頭,針,線,香料,填充棉,絲帶,剪刀
1,將布料剪成扇形
2,將扇形相對,絲帶對摺放中間,絲帶頂端對準布料的尖角,開始縫合
3,返過來的樣子是不是很像帽子呢
4,塞入填充棉和香料
5,收口的時候把布邊折一點,這樣分出來才美觀
6,從布邊裡面入針
7,抽緊後的樣子,針腳均勻才更好看
8,從葫蘆中間略下的地方抽腰,稍微緊一點就是葫蘆
9,打結固定,一定要縫結實
10,最後,加上一個漂亮的絲帶,打一個蝴蝶結
無論是整塊,還是小塊布料拼布做成的葫蘆
都很好看的呦~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沒有傘的孩子努力奔跑吧)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 寶寶知道 帳號,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