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點擊進來的朋友,大家好,我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在農村生活了30多年,對於農村的一些情況非常了解。在我們農村,有很多俗語,這些俗語可是我國文化的瑰寶,雖然他們沒有唐詩宋詞那麼精煉,但是那些俗語,讀起來朗朗上口,言簡意賅,話糙理不糙,用最簡單的語言,講出了最深刻的道理。有些俗語告訴人們做人的道理,有些俗語告訴人們生活的經驗,在生活中,有些俗語確實起到了警醒世人的作用。
家和萬事興,每一個家庭首先要和睦,才能生活富裕,很多人都希望自己的家庭生活幸福快樂,但是在實際生活當中,有很多事情卻事與願違,這主要是由一個人的處事方法決定的,所以要養成良好的品德,知書達理,。老話常說,家有三樣,不富也旺。這三樣到底是哪三樣呢?
第一樣,和
現在很多家庭中都掛著字符,有的字符寫著家和萬事興,有的字符寫著,退一步海闊天空,有的字幅寫著,和為貴忍為高,這些金句,都是告誡人們要和睦相處。一個家庭的運勢與和睦緊密相連,總聽人這樣說,和氣生財。只有一家人和和氣氣,快快樂樂才能有好運,這是最簡單的道理。
村裡有夫妻兩個,因為性格不合,每天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爭吵,男人買一個大半掛跑運輸,一天下來就能掙幾千元,但兩口經常吵架,吵架的時候丈夫都就不出去跑車運輸,妻子也躲親戚家去不回來,這樣下去,天長日久,也沒有人上門找丈夫做運輸生意了。
後來,夫妻倆看到吵架影響家庭生活,主要影響到了家庭收入,孩子上學要交學費,日常正常開支都要花費。夫妻兩個決定不再吵架了,意見不和的時候都退讓一步,商量著解決問題,慢慢地丈夫的生意好起來,幾年的時間,這夫妻兩個就在城裡買了樓房,看來和睦相處真的非常重要。夫妻之間要和睦,要包容和理解,不要爭強好勝,關起門都是是一家人,為一點小事,那麼較真有什麼用呢?
一個家庭裡,和睦相處非常重要,大家都知道,兄弟齊心,其利斷金。也有「夫妻同心,其利斷金」的說法,一個家庭裡,只有和睦,才能有凝聚力,才能營造幸福美滿的生活。我們想像一下,如果一個家庭裡整日吵吵鬧鬧,大仗不打,小仗不斷,一家人在無意義的紛爭之中消耗感情,消耗精力,必然會影響各自的工作和學習,也會影響自己的事業,這是百害而無一利的事情。如果長久這樣下去,別說發家致富了,就算有萬貫家財,也會很快敗落的。
第二樣,德
自古以來,人們就把道德看得非常重要,一個人有良好的品德,就為自己打造了良好的信任,做人做事,要把道德放在第一位,品德和修養是立式傳家的關鍵所在。「德」的意義非常廣泛,在一些日常生活中,一個人有悲天憐人的情懷,有樂善好施的做法,有廣結善緣的愛好,這些都是有德的表現,自己施恩於別人,自己將來必定有福報。
據說,歷史上的朱元璋沒做皇帝的時候,是一個窮人,他家最窮的時候,一家八口人餓死一半,他父母過去的時候,朱元璋甚至沒有安葬父母的費用和墓地。有一個鄉裡的財主,他平時樂善好施,看到朱元璋父母過世非常同情,於是送給朱元璋一片墳地,讓朱元璋安葬了他的父母。多年後,朱元璋平定天下自己做了皇帝,他想起當年那位樂善好施的大善人,如果不是他當初幫助自己,不知道自己的父母將會落到怎樣的結果。朱元璋經過多方尋找,打聽到當年幫助他的好人已經去世,但是朱元璋仍然賞賜他的後人,讓他的後人享受了幾百年的榮華富貴。
雖然,這是一個歷史故事,但是現實生活中類似的事情也是存在的,幫助別人,有時候也是在幫助自己,你幫助過的人,一定記得你的恩情,在以後的日子裡,也會想方設法幫助你的。行春風才會有秋雨,這是最簡單的道理。
第三樣,勤
對於勤奮這個詞,我不需要過多的解釋,大家都能夠明白。一個人想要讓自己生活幸福,首先要勤奮。一個懶惰的人,終將一事無成。
勤勞致富,這是自古以來人們就信奉的道理。作為農民,就要勤奮耕耘,吃苦耐勞,不怕髒,不怕累,努力打拼,在家裡就要好好種地,在外就要好好打工,不能懶惰,天上不會掉餡餅的。作為學生,就要勤奮學習,這樣才有好成績,將來才能考一個好大學,畢業後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改變自己的生活,讓自己有能力養自己,養父母,養老婆孩子。作為工人,要勤勤懇懇的工作,做好本職工作,不遲到不早退,不偷工減料,不藏奸耍滑。
以上是我的觀點,大家覺得有道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