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圖書館之城,就是倡導全民閱讀,提高市民素質,讓大家通過讀書為靈魂點起一盞明亮的燈!」廣東省東莞市圖書館館長李東來對記者說。近年,東莞市、鎮、村三級共投入70多億元,建成公共圖書館(室)509個,博物館30座,文化廣場511個,形成市、鎮、村三級公共文化設施網絡體系。
<新聞聯播>:廣東東莞推動圖書館數位化建設,實現圖書館公共服務全覆蓋。
東莞打造「圖書館之城」文化資源共享紀實
點起一盞明亮的燈
「永不關閉的圖書館」
12月5日,明媚的陽光灑在東莞圖書館南門外天井一角。53歲的陳海峰先生走到一臺自助式ATM圖書借閱櫃員機前,取出借閱卡插入,按下圖書選擇按鈕,櫃員機內的機械手按照指令,徐徐將選中的301號圖書《抗震風採》送出來。拿到書,陳先生開心地說:「這樣的自助圖書服務機,讀者自己操作,借還快捷方便,創新了文化服務,可以促進大家多讀書、讀好書。」
「東莞創新服務形式,2007年12月推出全國第一家圖書館ATM(圖書自助服務站)。每臺圖書館ATM設備能容納500—1000冊圖書。目前,全市已推出5臺圖書館ATM。」東莞圖書館副館長杜燕翔說。
杜燕翔帶領記者走進南門外的自助圖書館介紹說:「2005年9月,東莞還全國首創無人值守『永不關閉的圖書館』。自助圖書館內設有自助借還機1臺,藏書1萬餘冊,在主館閉館期間提供自助借還和閱覽服務。自助圖書館,使圖書館真正實現了365天開館,24小時開放。」
一張證走遍49個圖書館
一輛改裝後的麵包車,變身成了「流動的圖書館」。東莞在讀者服務上,變原來的「等讀者進館」為「吸引進來,傳播出去」:圖書流動車穿梭於全市31個鎮區的各處廣場、社區、企業間,每天三四個點,成為市民和外來工「身邊的圖書館」。
「憑一張借書證,你可以到全市免費開放的49個圖書館『泡』上一天。」東莞莞城圖書館館長王玥熱心地向記者介紹說。東莞圖書館總館和48家圖書館分館,早已實現了無障礙、零門檻進入。作為市一級的圖書館,東莞圖書館在全國率先實現了基本服務的全部免費。目前,全市圖書館分館和文化共享工程基層服務點遍布城鄉街區,覆蓋到各個村(社區)、企業、學校。 >>>[詳細]
東莞創建全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紀實
「書店辦得像米店一樣多」
「你看書,政府埋單」
東莞圖書館館長李東來說,東莞圖書館需要轉型,從資料存儲中心轉變為市民的學習中心。圖書館ATM機是東莞自行研發的設備,可放置於「城市的任何一個角落」,讀者可以方便地借到自己想要讀的書。莞城圖書館開通了24小時電話服務,市民可以隨時撥打莞城圖書館的服務電話諮詢圖書、續借圖書,還能了解圖書館的最新活動信息。
「讀書像吃飯一樣方便」
東莞大朗圖書館推出「新書薦購」服務,購啥新書,讀者說了算!一位來自湖南的讀者李先生正在圖書館準備的「好書薦購」本上填寫自己的薦購書目,「特別想看《朱鎔基講話實錄》,很欣賞他說話的風格,但是一套四冊要差不多200塊錢,對於打工一族的我來說有點兒貴,捨不得買。」李先生讚賞地說,「市民除可到圖書館現場填寫『好書薦購』」本子外,還可以通過E-mail、發簡訊等方式進行好書薦購,市民隨時隨地都可以推薦自己想看的新書」。
「書館遍布城鄉街區,讀書像吃飯一樣方便。」不管新莞人還是老莞人,大多數是「洗腳上田」不久的農民,普遍感到需要學習。「書店辦得像米店一樣多」,150萬種圖書、1萬種電子期刊、2800萬篇學術論文、1萬部視頻、2000門網絡課程……東莞市民足不出戶,就可以享用這些網絡資源。 >>>[詳細]
東莞:公共文化服務提升幸福指數
「圖書館之城」成東莞文化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