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博會觀察:臺灣漁業如何練就藍色軟實力

2020-12-16 中國新聞網

漁博會觀察:臺灣漁業如何練就藍色軟實力

臺灣館中的這隻仿真大鯊魚,吸引了眾多小朋友。圖片來源:福建日報

  15日,在臺灣達悟族勇士和阿美族姑娘熱情的歌舞中,第七屆(福州)漁博會臺灣館拉開序幕。展館齊集了臺灣各級漁會、養殖協會、大型企業加工廠等40餘家臺灣業者,劃分為漁會形象區、ECFA成果專區、休閒漁業區、世界海洋日特展區四個展區。臺灣「農委會漁業署署長」沙志一表示,此次參展,除了臺灣地道的魚產品,還希望呈現臺灣漁業多元發展的成果,包括海洋保育、休閒漁業,以及扮演了重要橋梁角色的漁會組織等,讓大陸民眾吃得著魚肉還看得到臺灣漁業的豐富內涵。

  漁會組織改變了什麼

  此次前來參展的臺灣展商幾乎都是當地漁會等牽頭組織的,展會也首設漁會形象區,展示了密集而強大的臺灣漁會服務體系。臺灣省漁會總幹事林啟滄告訴記者,臺灣漁會會員有42萬餘人,遍布全臺40個漁區的漁會組織就如同大樹的枝幹一樣,為各地漁民輸送服務,從生產、銷售、深加工,到漁婦家政培訓、漁家子弟的漁業傳承,漁會提供全方位的協助。

  首先,在生產環節,漁會是漁民、漁業公司與臺灣水產實驗所技術對接的主要橋梁。每個月,各地漁會都會邀請漁業專家到當地開設免費的講習會,推廣最新的漁業技術成果,漁業者有任何問題都可以在現場尋求解決。進入銷售環節則更不用自己操心。漁民只需在早市一股腦地把魚運到當地魚市場,漁會將負責把這些魚按照品質分級拍賣銷售,避免了以往散戶賣魚互相壓價的苦惱。此外,暫時賣不出去的魚,漁會會把它冷凍起來,等待該魚種的市場價格好轉再出售,或賣給工廠做深加工,最大程度地保證了漁民的經濟利益。

  在漁會形象區,記者還發現了許多精美的貝殼、魚骨工藝品以及海洋風情的手工包等,這些都是漁村婦女親手製作的。為了給漁民家庭增加收入,這幾年,各地漁會籌組了漁村家政班,專門輔導漁村婦女開展副業,結合鄉土文化製作工藝品或開餐廳烹飪本地料理。來自花蓮的漁媽媽張阿姨告訴記者,現在她的漁餐廳和工藝品的收入每年可以帶來四十來萬元新臺幣,大大改善了家庭的經濟狀況。

  此外,為了讓漁業後繼有人,漁會還非常注重漁民子弟的培養,成立了尋求「手、腦、身、心」健全發展的四健作業組,招募漁村9到24歲的漁村子弟為會員,從小就教授他們漁業知識和技能,體驗漁業活動和文化。這兩年,在高校學成返鄉從事現代漁業的漁家子弟越來越多,給臺灣漁業帶來了新的活力。

  戀戀老漁港和鯨豚新經濟

  在臺灣館休閒漁業區,參展商帶來的海洋旅遊手冊一個上午就被觀眾一掃而空。成熟的臺灣海洋旅遊已經成為臺灣旅遊業的一個重要支柱,也讓大陸遊客感受到不一樣的海洋旅遊文化。

  傳統的旅遊觀念中,海邊旅遊就是吃海鮮,看海摸貝殼,頂多就是再玩玩水上運動。1987年,臺灣逐步開放海洋旅遊,出臺政策鼓勵發展海洋休閒娛樂產業,發展出海上作業觀光體驗、出海賞鯨豚、漁村民宿、海釣、漁業節慶活動等諸多旅遊項目。

  最具臺灣特色的當屬賞鯨豚。臺灣直面太平洋,離岸不遠就可以達到深海,常有鯨魚、海豚出沒。早期,由於鯨豚會和漁民爭奪漁貨,一直是不受漁民歡迎的,漁民經常會將其驅逐甚至捕殺。但自從開發出賞鯨這個海上旅遊項目之後,漁民就可以駕船帶遊客出海遊玩,鯨豚不但是當地漁民的一項重要收入來源,也成了漁民自發保護的對象。每年臺灣乘船出海賞鯨豚的人數多達100萬人次。花蓮漁會負責人林先生介紹,花蓮石梯漁港是臺灣賞鯨的發源地,遊客搭上漁船沿途不但可以看到壯麗的海岸山脈、隨船嬉戲的小型鯨豚,運氣好的話,偶爾還會發現珍貴的大型鯨類。而到了晚上,遊客還可以去海上牧場夜釣魷魚,現釣現吃,鮮美至極。

  此外,近幾年,臺灣為了控制近海捕撈的數量,一些老舊漁港由政府改造,開發成為功能多元的休閒觀光漁港,有以直銷海鮮著稱的蘇澳漁港、地質風貌聞名的野柳漁港等。新北市的淡水漁人碼頭原只是普通的生產型漁港,這幾年,漁人碼頭不但修建了330多米的木棧道、堤岸咖啡長廊,引入國際五星級飯店,還打造了全臺網絡票選前三名的「情人約會地」——情人橋,發展出碼頭藝術集市、水岸文化音樂祭等。臺灣金馬獎獲獎電影《不能說的秘密》男女主角在這裡相戀,讓漁人碼頭一舉成為全臺最知名的看夕陽談戀愛的休閒旅遊地。

相關焦點

  • 2017海峽漁業周·漁博會:「馬祖藍」碰撞「福州藍」
    2017海峽漁業周·漁博會:「馬祖藍」碰撞「福州藍」 2017-06中國(福州)國際漁業博覽會?亞太水產養殖展覽會馬祖館舉行開幕式。 記者劉可耕 攝   中新網福州6月30日電 (記者 林春茵 劉可耕)藍眼淚、蔚藍海岸、馬祖老酒……馬祖70餘個觀光旅遊和漁業項目30日亮相2017海峽漁業周·中國(福州)國際漁業博覽會·亞太水產養殖展覽會,為「海上福州」帶來別樣「馬祖藍」。
  • 2014福州漁博會觀察:到海底「尋寶」去
    2014福州漁博會觀察:到海底「尋寶」去 2014年10月27日 15:52:00來源:福建日報 經過30多年的發展,漁業交流合作已成為閩臺經貿交流與合作的重要領域之一。本屆中國(福州)國際漁業博覽會(以下簡稱「漁博會」)共吸引了臺灣16個漁會組織、20餘家漁業公司參加,推動了閩臺漁業交流合作的進一步發展。  臺灣漁會的秘密  此次前來參展的臺灣展商幾乎都是當地漁會牽頭組織的,展示了密集而強大的臺灣漁會服務體系。
  • 臺灣漁業界青睞海峽漁博會
    中共福州市委書記楊嶽參觀第八屆海峽(福州)漁業博會上的臺灣館時,笑呵呵地為產自海峽對岸的「建榮魚鬆」打起了廣告。  由國家農業部、福建省政府共同主辦的海峽漁博會13日在福州啟幕,80餘位臺商入駐展會搶商機,1500平方米的展區佔據境外展區將近大半,風格多樣的臺灣魚產品伴手禮受到民眾熱捧。
  • 如何防止臺灣海峽漁業資源枯竭? 臺灣專家:發展休閒漁業
    東南網7月3日訊(海峽導報駐福州記者 林芹)2日,第十二屆福州漁博會完美謝幕。本屆展會共吸引來自33個國家和地區的520多家協會和企業參與。其間舉行的全球漁業交流合作會議,160多位漁業界代表一起為漁業可持續發展出謀劃策。臺灣彭湖科技大學教授胡俊傑表示,發展休閒漁業是防止臺灣海峽漁業資源枯竭的良方。他說,臺灣海峽漁業資源是兩岸共有的寶貴財富,但是,其漁業資源正在面臨過度捕撈的危機,兩岸的合作應該從漁業育苗、保種開始,資源是個基礎。
  • 2019漁業周·漁博會明日開幕 帶您搶先探館
    福州新聞網5月29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黃凌/文 葉義斌/攝)2019海峽(福州)漁業周·中國(福州)國際漁業博覽會將於明日在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開幕,展會為期三天,展示面積4.6萬平方米。右邊的8號~5號展館分別為福建現代漁業館、深遠海養殖裝備展示館、「稻田養魚」示範展示館、閩臺休閒漁業館等4個形象展示專館,參展商正忙碌於最後的展館裝修。
  • 160斤龍膽石斑魚 亮相第七屆海峽漁博會
    本屆漁業周、漁博會由農業部與福建省政府共同主辦,福州市政府、農業部漁業局、省海洋與漁業廳、省臺辦承辦。農業部總經濟師于康震,省委常委、福州市委書記楊嶽,省委常委、副省長張志南出席開幕式。本屆漁博會亮點頻頻,臺灣館和金魚展區最為火爆,許多市民排隊爭吃160多斤的龍膽石斑魚,紛紛爭購臺灣特色水產品;首屆世界金魚大賽揭曉,20多條獲獎金魚共拍出百萬元。
  • 2014海峽(福州)漁業周·中國(福州)國際漁業博覽會
    四、創新辦展思路 2014海峽(福州)漁業周·中國(福州)國際漁業博覽會將於10月23日-26日在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舉辦。計劃展示面積4.6萬平方米,設有形象館、水族館、綜合館、國際·臺灣館等,重點打造福州金魚文化專區、臺灣漁業專區、東協漁業專區,充分展銷漁業精品設施,大力開展漁業交流合作,展示漁業經濟文化,努力打造成「立足海西、聯接兩岸、服務全國、面向世界」的漁業品牌盛會。
  • 海峽漁博會昨開幕 市民爭嘗百餘斤大石斑魚
    >)9月16日訊 昨日上午,我國南方地區規模最大的漁業盛會——2012海峽(福州)漁業周暨第七屆海峽(福州)漁業博覽會在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開幕。本屆漁業周、漁博會由農業部與福建省政府共同主辦,福州市政府、農業部漁業局、省海洋與漁業廳、省臺辦承辦。農業部總經濟師于康震,省委常委、福州市委書記楊嶽,省委常委、副省長張志南出席開幕式。 本屆漁博會亮點頻頻,臺灣館和金魚展區最為火爆,許多市民排隊爭吃160多斤的龍膽石斑魚,紛紛爭購臺灣特色水產品;首屆世界金魚大賽揭曉,20多條獲獎金魚共拍出百萬元。
  • 第七屆海峽漁業博覽會臺灣館啟幕
    中新社福州9月15日電 (郭熙嬋)金門石蚵、烏魚蛋卷、龍膽石斑……15日,在第七屆海峽漁業博覽會臺灣館的開幕式上,這些平常只聞其名不見其物的「臺灣特產」,紛紛現出「真身」。來自臺灣各級漁會、養殖協會、企業等超過40家漁業相關業者,匯聚本屆漁博會,在未來三天將為福州市民呈現一場炫目的「寶島鱻宴」。  迄今為止,臺灣館已連續三年入駐漁博會,規模愈辦愈大,記者在現場看到,在館內設有的160個展位前,人潮湧動。  來自臺北的陳一竤是第一次來漁博會設攤。借著漁博會的平臺,陳一竤表示,希望能讓更多大陸人了解蝨目魚和它的附屬產品。
  • 大連獐子島漁業亮相海峽(福州)漁業周
    中廣網大連9月22日消息(記者張四清 通訊員孫坤) 由國家農業部、福建省政府聯合主辦的「2011海峽(福州)漁業周暨第六屆海峽(福州)漁業博覽會」日前在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舉辦。據介紹,海峽漁博會是東南沿海規模最大的漁業博覽會,對兩岸的漁業經貿合作、漁業資訊的交流等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 福州漁博會:臺商品兩岸關係「四味」
    出席福州「漁博會」馬祖專館開幕典禮的馬祖縣長劉增應現場推介馬祖老酒。 記者劉可耕 攝出席福州「漁博會」馬祖專館開幕典禮的馬祖縣長劉增應、馬祖知名人士陳雪生等馬祖嘉賓共同舉杯慶賀。 記者劉可耕 攝傳統舞獅躍梅花樁精彩表演,為福州「漁博會」馬祖專館開幕助興。
  • "漁博會"八百名特搶風頭 零關稅臺灣水產漁利
    記者殷正明  晨報訊2006上海「漁博會」昨天在世貿商城開幕,海內外800多種名特水產競相出彩漁博會,不少是名稱尚未譯成中文的船捕海鮮,其中60%是引進新技術加工的精品魚蝦。上海水產行業協會秘書長範守霖說,本月開始,在展會上亮相的大多數名特水產就將入市零售。
  • 2020海峽(福州)漁業周·中國(福州)國際漁業博覽會在福州舉行
    今年漁博會現場(央廣網記者 張子亞 攝)央廣網福州9月5日消息(記者張子亞)2020海峽(福州)漁業周·中國(福州)國際漁業博覽會昨天在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開幕。本屆漁業周·漁博會立足常態化疫情防控新形勢,創新辦展模式,推出「線上+線下」的雙線會展模式。
  • 2020漁博會迎來多個「首次」,市民可雙線共享「山珍海味」
    海峽之聲廣播電臺9月3日福州消息(記者 陳蔚)記者3日提前走進2020海峽(福州)漁業周•中國(福州)國際漁業博覽會的現場,探訪各大展區,替市民朋友搜羅了「第一手」的展會信息。
  • 開洋看海,吃鮮賞「漁」 2018海峽(福州)漁業周漁博會將於6月1日...
    2018海峽(福州)漁業周•中國(福州)國際漁業博覽會•亞太水產養殖展(以下簡稱「本屆展會」)將於2018年6月1-3日在福州海峽會展中心盛大舉行。本屆展會以「開洋看海,吃鮮賞『漁』」為主題,由福州市人民政府、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廳、福建省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中國漁業協會主辦;福州市海洋與漁業局、福建省漁業協會、福建省水產加工流通協會承辦;福建薈源國際展覽有限公司(福州漁博會)執行承辦。2018漁博會新聞發布會今日在福州市政府新聞發布會廳召開。
  • 開洋看海 吃鮮賞「漁」 2018福州漁博會亮點搶鮮看
    本屆展會以「開洋看海,吃鮮賞『漁』」為主題,展會規模達到60000平方米,漁博會展區設置主題形象展區、國際展區、海鮮食材展區、海洋與漁業人才展區、水產加工展區、遠洋漁業純天然產品展區、漁業機械設備展區、福州金魚及休閒海洋漁業展區、臺灣展區、金魚大賽比賽及展示區等十大展區,亞太水產養殖展獨立設置展區。
  • 舟山漁博會:口福耳福眼福一起享
    東方網11月15日消息:舟山群島·第一屆中國國際漁業博覽會將於明天上午在朱家尖舟山海洋科技館開幕。記者日前從漁博會組委會了解到,此次漁博會共推出219個攤位,展品涉及水產加工食品、漁業機械設備、漁業養殖及設備、海洋生物、海洋保健品、休閒漁業等,開幕當天,市民可以免費入場,品嘗最新的海鮮製品,了解最前沿的科技設備,選購優惠的海鮮大禮包,並能免費觀賞到一臺有濃鬱海味的漁歌邀請賽。   本次漁博會由舟山市人民政府、中國漁業協會、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共同主辦。
  • 福州成中國「漁業品牌之都」
    「漁博會」)在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啟幕。本屆漁博會以推動「一帶一路」和「海絲」建設為主題,首設「海絲」專館,邀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漁業官員、駐華領事館代表,33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多家企業和協會前來參會參展,展品達2000多種。
  • 連江丁香魚入選福建十大漁業品牌 將亮相漁博會
    今年4月,連江丁香魚入選福建十大漁業品牌。連江丁香魚也將亮相6月1日~3日舉辦的2018漁業周·漁博會。工人正在對丁香魚進行二次烘乾在連江信洋水產有限公司,董事長顏開仁介紹「這條全自動生產線可以將丁香魚進行清洗、烘乾和二次烘乾,之後再用特殊機器進行分揀,挑選出不動規格的丁香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