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海峽(福州)漁博會昨開幕,臺灣館和金魚展區最火爆,市民爭購臺灣特色水產
海峽都市報(微博)9月16日訊 昨日上午,我國南方地區規模最大的漁業盛會——2012海峽(福州)漁業周暨第七屆海峽(福州)漁業博覽會在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開幕。本屆漁業周、漁博會由農業部與福建省政府共同主辦,福州市政府、農業部漁業局、省海洋與漁業廳、省臺辦承辦。農業部總經濟師于康震,省委常委、福州市委書記楊嶽,省委常委、副省長張志南出席開幕式。
本屆漁博會亮點頻頻,臺灣館和金魚展區最為火爆,許多市民排隊爭吃160多斤的龍膽石斑魚,紛紛爭購臺灣特色水產品;首屆世界金魚大賽揭曉,20多條獲獎金魚共拍出百萬元。
昨日還舉辦了中國—東協漁業投資與貿易洽談會、亞太水族聯盟會議、遠洋漁業合作圓桌會議、兩岸三地全國海釣錦標賽,此外還舉行了漁博會重點項目籤約,籤約項目38項金額102.7億元,在歷屆漁博會中首次突破百億大關。
亮點1
臺灣館重點推廣「漁文化」,臺灣特色水產很搶手
昨天,最熱鬧的展館當屬臺灣館。臺灣館以臺灣少數民族南島文化與「寶島漁宴」為主題,館標設計將「鱻」字以3條飛魚圖像作替代,象徵鮮滿寶島之意。當本屆漁博會開幕式完後,臺灣館就傳來了一陣陣歡歌笑語,這是臺灣達悟人傳統的勇士舞與阿美人的少數民族熱情舞蹈引起的歡呼聲。
據臺灣水產協會理事長沙志一介紹,這是他們身著達悟人的傳統服飾與頭飾進行掛飛魚乾的豐收儀式。據臺灣館主辦方介紹,此次臺灣館除了介紹臺灣漁業產品外,更為注重的是推廣臺灣的漁文化。
鬼頭刀魚鬆、鮭魚酥、旗魚鬆、飛魚卵香腸、水晶水管……昨日,臺灣館展出的各種臺灣特色的水產品,備受市民青睞,引來許多人爭購。
亮點2
現場烹製分食1米多長龍膽石斑
本屆漁博會最大、最引人關注的一條魚——巨型龍膽石斑,在萬眾期待中,終於亮相了。昨日中午,重達160多斤、1米多長的龍膽石斑,由7名壯漢抬到臺灣館的表演舞臺上。龍膽石斑之大令人驚嘆,一位5歲多的小女孩張開雙臂都沒魚身長。
在將巨型龍膽石斑平放後,專程從臺灣趕來的刀工師傅上臺為觀眾表演了一場刀工秀。只見該師傅一手按住魚頭,一手持刀,先割下兩邊魚翅,然後切下魚頭,隨後從魚身中部穩穩剖開。不到15分鐘,一尾巨型龍膽石斑在師傅精緻的刀功下「四分五裂」,魚身每個部位分盛不同盆裡,刀工師傅嫻熟的刀法博得現場觀眾的一片喝彩。
隨後,兩位廚師在市民的注視之下,拿著煮熟的石斑魚,一邊手起手落在各個小碟裡抓放佐料,一邊對著話筒講解料理製作方法。據了解,為了讓市民更快地學會龍膽石斑料理的製作方法,臺灣館主辦方還向市民發放魚料理的創意食譜單。
很快,簡易的龍膽石斑料理就製作完成,在工作人員的安排下,龍膽石斑被分為一個個小碟,市民按順序一個個品鑑。因人較多,有些市民擔心吃不到來自臺灣主廚料理的龍膽石斑,開始瘋搶,導致現場一度有些混亂。據粗略統計,共有百餘個市民第一時間品嘗到了臺灣龍膽石斑魚料理。
亮點3
金魚展區異常火爆,90歲阿婆坐輪椅來觀賞
昨日上午,福州海峽會展中心3號館人頭攢動,異常熱鬧,許多市民湧向金魚展區,目睹評選出來的世界冠軍金魚、亞軍金魚、季軍金魚的「美貌」,不少市民紛紛拿出相機、手機拍照。
記者看到,擺在金魚展區最中間位置的總冠軍琉金組冠軍的金魚特別大,紅白相間,慢悠悠地在大魚缸裡遊來遊去。
「我前兩天看到報紙關於世界金魚大賽將在今天揭曉的消息,所以今天推著輪椅,送90歲的奶奶來觀看。」市民周海暉說。
在昨日下午舉辦的獲獎福州金魚拍賣會上,獲得冠軍的20尾金魚中,福州地區的18尾金魚打包拍賣,被18號買主以100萬元拍得。
亮點4
阿拉斯加野生海產品首次亮相漁博會
你見過近10斤重的巨型螃蟹嗎?你吃過美國阿拉斯加野生三文魚嗎?昨日,在漁博會展會上,來自美國阿拉斯加的野生三文魚、黑鱈魚、大比目魚,以及各種巨型蟹類產品首次在漁業周、漁博會亮相。
昨日,美國阿拉斯加海產市場協會中國代表處的姚女士介紹,美國阿拉斯加海產首次來福州。
據介紹,阿拉斯加是世界上最大、產量最高的商業漁場之一,阿拉斯加的海產品都是天然和野生的,沒有人工養殖,在阿拉斯加私自養殖是犯法的,那裡的海產品都有嚴格的監管體系,不準隨意捕撈。
亮點5
福州榮獲「中國魚丸之都」師傅現場教市民做魚丸
昨日,中國漁業協會授予福州市「中國魚丸之都」稱號,這是目前全國唯一的「中國魚丸之都」,去年福州年產魚丸超17萬噸,佔全國產量的30%以上。同時福州市還被中國遠洋漁業協會授予「中國純天然水產品產銷基地」稱號。
昨日的福州魚丸館內,福州魚丸製作師傅按傳統工藝,現場展示福州魚丸從材料選擇、材料處理、成形到蒸煮的全過程,教市民製作魚丸,供市民現場品嘗。
(記者 闕文龍 蔡鎮金/文 張超暉/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