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影曾輝煌一時,如今喜歡看港片的觀眾越來越少!

2020-12-27 白白看娛

香港電影最輝煌的時候,是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至90年代末,那時,75後、80後正是上初中、高中的黃金時代。

那時候內地娛樂項目匱乏,電視機尚不能普及,沒有衛視,TVB的每一部電視劇,都能萬人空巷,並且只在沿海電視臺播放。

掏錢買票看電影,更是一件奢侈的事。何況當時的電影,多為國產主旋律。

加上當時沒有電影引進位度,許多香港電影並不能引進內地,美國大片還是遙不可及的事。

錄像廳裡香港電影,成了他們最好的娛樂項目。

雖然錄像廳環境差,效果不好,看的甚至是盜版錄像帶,但是價格便宜,一兩元一張票,可從看幾部與香港同步上映的港片,一天時間就這樣度過了。

相信很多75後和80後,認識劉德華、成龍、周潤發、周星馳、張國榮等一線明星,並不是通過電視,更不是通過電影,而是通過錄像廳。

這些明星的第一代粉絲,也是最死忠的粉絲,就是這樣產生的。

這些巨星如今年近六十,仍能在娛樂圈佔據主導地位,錄像廳的功不可沒。

那時候的香港電影,對他們有著致命的誘惑。當時香港經濟發達,亞洲四小龍之一,內地剛改革開放,百廢待興,通過這些香港電影,他們看到了外邊的花花世界,看到了差距。

很多80後可能從來沒有去過香港,但是提起香港的中環、彌敦道、銅鑼灣,提起香港的維多利亞港,提起香港的李嘉誠等富豪,提起香港的美食和購物中心,甚至從哪裡到哪裡,坐幾路小巴,都如數家珍。

你很難相信,他們從未到過香港,這些都是他們從香港電影中看到的。

香港電影對80後影響之大,由此可見一斑。

香港電影的魅力,一在於明星,當時當真是俊男如雲,美女如雨。

二在於題材的多樣性和開放性。黑幫片、警匪片、功夫片、喜劇片、恐怖片、情色片,都被做到了極致,內地電影很難做到,更別說超越了。

2000年後,香港電影徹底落沒,不僅人才奇缺,數量急劇下降,票房更是低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票房最高的《色戒》,剛過1億。原因是香港上映的是無剪版,吸引了許多內地尤其是廣東人到香港觀看。

即使如此,老一代港主演的港味十足的電影,如劉德華的《掃毒2》,周潤發、郭富城的《無雙》、古天樂的《廉政風雲》等,一旦上映,仍能奪得10億甚至更高的票房。

甚至連王晶的《澳門風雲》,明顯地炒賭片剩飯,依舊票房過10億,不得不說80後的貢獻甚偉。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對香港電影揮之不去的情結。

相關焦點

  • 香港電影的港味到底是什麼?為什麼如今的港片再也沒有港味了?
    一、最能代表港片「港味」還得屬警匪片 港片的味道,是專屬於港片的特色,其它任何地方,哪怕是內地電影,也根本拍不出來的那種感覺。 香港電影的黃金年代,新人輩出,流派紛呈,迸發出了無限的想像力和無窮的生命力,時人稱之為「盡皆癲狂,盡皆過火」。
  • 香港電影你覺得沒落了嗎?原因是什麼?
    香港電影最輝煌時,由於題材涉及黑幫、賭片、三級片等原因,加上受合資片限制,所以很少能夠被引進內地,內地市場的票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大多數內地觀眾看香港電影,是花幾塊錢在街邊、火車站的錄像廳實現的。而香港電影早已經江河日下,從輝煌時的每年400多部電影,下降到現在每年二三十部。香港電影是整個行業萎縮。二、人才提起香港電影明星,恐怕很多人能脫口而出數十個,甚至上百個。
  • 2020香港電影能找回90年代的輝煌嗎?劉德華的《拆彈專家22》炸了
    2020電影行業進入衰退期,其中影響更大的是香港電影,曾被世界認為東方好萊塢的香港,如今怎麼了?20年的衰退萎靡讓很多觀眾開始放棄香港電影,今年上映的幾部港片讓我們炸了,看到了香港電影的實力,劉德華 劉青雲 吳彥祖 周星馳 甄子丹 謝霆鋒等都拿出自己的實力,周星馳林超賢邱禮濤陳木勝導演證明著香港電影的輝煌,今年由成龍電影配角太保主要的一部特殊電影《叔叔》,獲得了很多金像獎獎項。
  • 港片巡禮聖地「中國冰室」倒閉,這狀況像極了如今的香港電影
    這個冰室之所以為人所熟知,是因為在港片最繁華的時代,有太多的電影中留下過它的身影。 有人數過,旺角中國冰室曾在港產片中出現十二次,包括《PTU》、《江湖告急》、《全職殺手》、《濠江風雲》、《廟街的故事》、《新不了情》、《旺角揸FIT人》、《性工作者10日談》、《迷離夜》、《西環的故事》、《我愛你》和《飛一般愛情小說》。
  • 有希望「拯救港片」的7部電影:每一部都引領了一個短暫的潮流
    大約從1994年開始,輝煌一時的香港電影便開始出現疲態,到2000年前後,港片在年產數量、年度票房、質量水平等各個方面都已呈現不可逆轉的全面衰落之勢。導演王晶曾將這種衰落的原因,歸結為臺灣電影市場的崩潰和大陸電影市場的尚未崛起。
  • 香港電影黃金時代,她們曾是半壁江山,現如今她們過得怎麼樣呢?
    香港電影作為華語電影得先驅者,也在80、90年代達到了最輝煌的時期,香港那時的巨星也是紅遍亞洲,而且那個年代美女輩出,香港電影裡的美女環肥燕瘦,各有不同,也是她們造就了香港電影當時的繁盛。不少港片都有下面這幾位美女,她們之中你更喜歡誰呢?
  • 2019年香港電影總結:港片未末日,古天樂宇宙逆改天命
    當港片重新煥發「港味」,就連好萊塢大片也被比了下去。①拯救港片的「古天樂宇宙」香港導演王晶在2017年接受「梨視頻」採訪時說過一句很令人傷感的話。「我覺得早就沒有香港電影了,只有華語電影,純香港電影根本活不下去。」
  • 雞公碗與公仔麵:香港電影輝煌時代的經典記憶
    中國網4月21日訊(記者曾鑫)日前,周星馳導演的電影《美人魚》票房已近34億大關。無論電影最終票房幾何,都已經創下了內地的票房新紀錄。考慮到當年我們欠星爺的電影票,以及曾經被譽為"東方好萊塢"的香港電影的輝煌,這一成績並不令人意外。上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香港電影創造了無數經典,甚至一度可以與好萊塢交相輝映。
  • 王晶「肥貓」談港片沒落:香港電影和我們都還在!我是充滿了懷疑
    愛是因為王晶早些年拍的一些電影的確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歡樂,恨的是近年來的王晶爛片頻出,圈錢無數。作為香港電影的代表人物之一,很自然就會被人問及香港電影的問題。王晶與香港演員「肥貓」鄭則仕表示,請廣大觀眾放心:「香港電影和我們一樣,都還在。」香港電影在肯定是還在,但是究竟是那種存在,還真的是值得思考一下。
  • 能稱得上港片巔峰的十部電影,你都看過?
    《奪帥》這部電影,我相信看過的人都知道,首先演員陣容豪華,洪金寶,吳京,任達華三位影帝級人物的演技比拼,影片中「忠信義」這個組織的實力在香港黑幫中獨領群雄。 在兇險黑社會世界裡,爾虞我詐 、弱肉強食。江湖恩怨每每以血腥暴力解決。可以說這部電影是港片中的巔峰經典。
  • 《拆彈專家2》口碑爆棚,劉德華、劉青云為香港電影提供了出路
    這些年香港電影近乎走向了末路,越來越多的人質疑王晶「港片的出路究竟在哪?」如果將這個問題放在八九十年代,王晶或許會給你來一句你怕不是傻了吧?又或者根本不會搭理你。這些年香港電影的產出量越來越少,對於有才能的導演而言能展現自己能力的機會越來越少;為了能夠存活下去許多人被迫轉行,能夠沉下心來,全心全意地創作電影的編劇屈指可數。這時橫空出世的《拆彈專家2》給這些處於困境中的編劇提供了思路,電影應該精益求精把精力都放在細節上,由走量向求精發展。
  • 為什麼港片中的「黑幫」喜歡吃便宜的盒飯?3個觸目驚心的原因!
    為什麼港片中的「黑幫」喜歡吃便宜的盒飯?3個觸目驚心的原因我不知道為什麼,不管是在80年代還是90年代香港電影,還是如今21世紀的香港電影,黑幫題材是觀眾喜歡的。關於《黑幫》題材的電影,小編也是十分青睞。
  • 生在臺灣紅在香港的6位影星,有的是人氣打星,有的是實力派影帝
    內地電影、香港電影、臺灣電影作為中國電影的三大組成部分,在不同的時期彰顯著各自的作品魅力。近年來,隨著內地電影市場的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內地電影作品,開始受到觀眾們的喜愛。而在70年代,臺灣電影憑藉獨特的文藝氣息,在國際影壇也享譽一時。
  • 港片中的4位澳大利亞打星,過招成龍、李連杰,一位還是世界冠軍
    八、九十年代的香港電影,憑藉其獨特的魅力,在國際影壇享譽一時,還受到了不少國際影迷的喜愛。出於對香港電影的喜愛,也有不少外籍演員投身到了港片的拍攝之中。在八、九十年代的港片銀幕之中,不少澳大利亞的打星身影活躍。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香港電影中的那些澳大利亞動作影星。
  • 那位捧紅周潤發的風雲導演已逝,港片風雲時代也隨風而逝了
    林嶺東曾是香港與吳宇森徐克杜琪峯齊名動作片導演,他火的時代,正是港片80、90年代的風雲歲月,但他遠走好萊塢,港片風雲漸漸散去,後來他淡出香港電影界十多年,再歸來拍攝《謎城》、《沖天火》,江湖已經不再是他的江湖,而港片也早已風流雲散
  • 肥貓鄭則仕談香港電影落寞,全程透露著心酸,港片跟自己慢慢變老
    肥貓鄭則仕談香港電影落寞,全程透露著心酸,港片跟自己慢慢變老想起香港電影,在最鼎盛的時期,應該就是八九十年代了,那時候香港電影在整個亞洲都是非常有影響力的,而當今很多香港演員,都是在那時候出道開始拍戲,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香港電影在21世紀已經落寞了
  • 香港電影在非洲,麵粉袋上的電影文化
    在香港電影最輝煌的時候,有東方好萊塢之稱,香港電影之風除了吹遍東南亞市場外,在遙遠的非洲也有一批熱愛港片的影迷。非洲人眼裡的香港電影是怎麼樣的呢,讓我們跟隨當年非洲畫手的手繪海報去感受一下,港產片在非洲的宣傳方式。
  • 王晶:是爛片之王還是救了香港電影?中國人最恨的胖子
    他叫王晶,有人說他是爛片導演,看王晶的電影,就像往腦袋裡倒垃圾,買票看他的都是傻子,可是每年爛片那麼多,為什麼大家就只罵王晶呢?80年代電影只要掛個王晶的名字,就必定賣座,但很多同行卻說他的電影太低俗,缺乏深度,一點藝術情懷都沒有。可進入90年代,外國電影進入中國,港片市場受到劇烈衝擊,那些同行寧願在家坐吃等死,也不願意拍電影,賠的血本無歸。
  • 豆瓣評分8.4,香港電影的輝煌永遠定格在了92年,賀歲片鼻祖!
    香港電影是一代人揮之不去的經典,港片不僅僅是一代人的經典,還是一代人的回憶。說起香港電影的習俗,那必須是每年一次的賀歲片,每當數位香港大咖一起出演喜劇,這個場面也是極為罕見的。但是香港的賀歲片論最經典的只有周星馳和張國榮出演的《家有喜事1992》。
  • 看香港電影新浪潮
    香港電影新浪潮的電影帶有濃厚的都市色彩,並流露出強烈的本地色彩,這跟導演們在香港成長、受西方教育有很大關係。新浪潮興起之前,本地電影並未能從本土觀點看本土問題,由於電影的創作仍掌握在本來的電影作者手上, 導致嚴 重地與生活脫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