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戀愛關係變淡,是從不再願意分享心事開始的

2020-12-19 騰訊網

文/學乃身之寶

戀愛之初,兩個人可以愛得死去活來,但一旦時間拉長,很多戀情會從原來的絢麗期進入到幻滅期。

如果在感情出問題的時候,雙方沒有好好應對,戀愛就會出現危機。

那麼,怎樣避免戀愛危機呢?

在我看來,戀愛關係變淡,是從不再願意分享心事這個細節開始的。

今天的文章,我們就來說說,這個細節意味著什麼,以及怎樣儘可能避免戀愛危機。

1.說出心聲,代表渴望得到對方的關注

親密關係專家克裡斯多福 孟在《親密關係》一書中強調:最初我們被某人吸引,通常是源於孩提時代沒有被滿足的情緒上的需求,這些需求包括歸屬感和確認自己的重要性。

而我們願意和對方分享心事,說出心聲,就表明我們渴望得到對方的關注,其實就是在確認自己在對方心裡的重要性。

我願意說,你願意聽,這樣的交流就有愛,而當一方不願意說,另一方也不願意聽時,感情就在慢慢變淡了。

就像電影《消失的愛人》裡的尼克和艾米,當他們在溝通中開始出現爭吵,注意力不願停留在對方身上時,就表明兩個人的內心在封閉,誰也不願向對方吐露心聲,婚姻就亮起了紅燈。

一天,艾米下班回家,看見正在沙發上打遊戲的尼克,隨口說了句「還買遊戲?」,此時正在面臨失業壓力的尼克,聽到這句指責的話,馬上用憤怒的語氣回答道「你能在不和我商量的前提下借你父母八十萬還債,而我未經你允許買款遊戲就犯了天條?」

很明顯,尼克想用激怒對方的方式來換取對方的關注,也就是說,尼克希望艾米有事能和自己商量,但他忘記了,這樣的批評和指責並不會解決問題,反而會讓問題越發嚴重。

後來,艾米用溫和的語氣和尼克說「尼克,我不明白,為什麼你要逼著我變成我不喜歡的樣子,變成一個嘮嘮叨叨控制欲爆表的潑婦,我不是那樣的人,我是你的妻子」,而這又是艾米在渴望尼克的關注。

只是雙方說出心聲的方式,並不是對方能夠接受的,所以很難滿足對方「在你心裡,我很重要」的需求。

也就是說,說出心聲,分享細節,一定要注意溝通方式,否則會起反作用。

2.說出真心話,代表願意展示真實的自己。

分享心事,說出真心話,還代表願意展示真實的自己。

每個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認同,包括得到伴侶的肯定,所以很多人只願意讓伴侶看到自己「好」的一面,不願暴露自己「壞」的一面,比如虛榮心、壞脾氣等等,但這些所謂「壞」的東西,是無法消除,一直存在的。

正如心理學家榮格說的,每個人都有一個外顯的人格,而和這個人格對立的那些東西,就是「陰影」,也就是「壞」的東西,它們會藏在人的潛意識深處,很難觸及到。

比如,一個極其外向的人,也有極為內向的時候,如果ta認為內向是「壞」的,就會在伴侶面前一直表現得很陽光,但這樣的人會活得很累,因為ta也有想內向的時候。

換句話說,如果一個人願意在伴侶面前展示真實的自己,不僅讓ta看到自己「好」的一面,還讓ta了解自己「壞」的一面,這樣的愛才牢固,因為真實最能打動人。

有人可能會說,展示自己不好的一面,會被嫌棄,或激怒對方,破壞關係怎麼辦?

確實,做一個「不好惹」的人會有破壞彼此關係的風險,但沒有脾氣的人,老好人,也很難和他人建立深度關係,因為只展現順從,「好」的一面的人,會被認為是沒有原則或界線的人。

知名心理諮詢師武志紅老師認為:「真正的現實是,成年人之間誰也不容易摧毀誰,而當別人感知到你是一個'不好惹'的人,你反而容易得到尊重,也容易收穫好的關係。」

這種好的關係,當然包括優質戀情。

同時,我們也要明白,愛一個人,應是無條件的,並不是只為「好」,而是因為「你就是你」。

3.說出心理話,代表願意陪伴對方。

人,一定處在關係中,只有在關係中,才能證明自己的存在。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談戀愛,很多人是為了應對孤獨,尤其是那些童年被忽視或被冷落過的人,他們就是想在伴侶身上獲得關注和愛的感覺,而願意分享自己的心事,就代表著願意陪伴對方。

從這個角度來說,和伴侶敞開心扉,說說心裡話,有治癒童年創傷的作用。因為愛會讓我們找到出路。

陪伴,不是簡單地「在身邊」,而是能夠走進對方的心,真正了解對方的需求,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靈魂伴侶」。

就像榮格說的:「孤獨並不是身邊無人,感到孤獨的真正原因是,一個人無法與他人交流心中最要緊的感受。」

也就是說,愛情中的兩個人,如果能用心交流,可以談論彼此的感受,分享各自的體驗,不僅不會孤獨,還會增進感情,收穫真愛。

總之,如果伴侶之間不願分享心事,那就意味著彼此不再關注對方,也不想讓對方了解自己,以及不願和對方在一起,歸根結底是,愛在減少。同時,我們還要意識到,戀愛中溝通的重要性,不要患上「愛情沉默症」,說出真心話,敢於做真實的自己,讓彼此感受到愛意。

寫在最後:

心理學認為,自我暴露,是人際關係深度的標準。

那麼,我們除了做到多和伴侶分享自己的心事外,還應該做些什麼,才能避免戀愛關係變淡呢?

其一,儘量保持彼此間的新鮮感。

美國心理學家斯騰伯格的愛情三角形理論指出,愛情由親密、激情和承諾三種基本元素構成,但其中激情元素會隨著時間慢慢褪去,感情就容易變淡,所以,為了增加激情,伴侶就需要多創造些新鮮感。比如,雙方嘗試一些新東西,學習一些新技能等等,這些都可以防止愛情變成一潭死水。因為重複,很容易讓人厭倦。

其二,不要把伴侶當親人。

親人和愛人是不同的,其中重要區別是唯一性,也就是說,愛人是需要有種「自己很重要,很特別」的感覺。

就像演員黃磊在採訪中說的,「在婚姻這件事情上愛情必須是基礎,而且永遠得是基礎才叫愛情,才叫婚姻。如果沒有愛情的婚姻,就不叫幸福婚姻了。」

可見,讓愛的感覺一直在,就會很大程度上避免戀愛關係變淡。

其三,意識到感情是需要維繫的。

很多人覺得感情變淡是正常的,因為他們有別人的經驗為自己佐證,但這樣的想法本身就是有問題的,那是在偷懶,或逃避,不負責任。

因為感情是需要雙方一起維繫的,收穫愛情是需要付出行動的。

當然,只有雙方都願意維繫這段感情,才會收穫真正的愛情。

本文完

感謝您的閱讀

相關焦點

  • 心理學:婚姻中讓愛情保鮮的方法,注意細節
    文:陸心說我的心事,說給你聽,點擊右上角「關注」,開啟一段暖心之旅。戀愛時如膠似漆、久處不厭的情侶,為什麼一旦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就會開始對另一方感覺到了厭煩呢?不過,結婚後,隨著情侶關係升級為夫妻,我們在與伴侶相處的時候,就會變得不再那麼注意細節了,我們可以在對方面前絲毫不注意自己的形象,可以不梳洗就上床睡覺,甚至可以在對方面前肆無忌憚地挖鼻孔和放屁,總之,在我們的眼中,似乎夫妻之間,似乎是可以熟悉到不用再注重細節的!
  • 你們的感情一旦變淡了,往往會有什麼樣的表現
    有可能是因為你們性格不合,也有可能是因為你們喜新厭舊,還有可能是因為你們不再願意充分包容彼此,你們開始處處看對方不順眼。兩個人從完全陌生到漸漸熟悉再到彼此相愛,直到相守一生,這需要經歷漫長的考驗,更需要你們為之付出大量的時間和心血。畢竟,這個世界上並不存在不勞而獲的感情,也沒有一勞永逸的感情,更沒有一蹴而就的感情。
  • 夫妻感情,也許是這樣變淡的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男人回家的時候,總是在門口站一小會,都不知道要如何面對家裡人。兩個人在家的時候,除非孩子鬧騰,否則都沒有誰說話了。家裡很安靜,安靜到一根針掉下來,都可以聽得見。各自低頭看手機,或者一個看書,一個呼呼大睡。兩個人相處,越來越沉默,越來越累。2.一個牽掛,一個覺得很煩,後來就不再牽掛。
  • 關係變淡的四種情形,你中了幾個?
    1.關係變淡是因為你失去了利用價值洋洋和天怡兩個人都是主持人,而且是同門師妹,關係非常要好,曾經每天都像長在一起一樣。好到可以每天手拉手一起逛街,一起吃飯,平時各種小禮物往來不斷。後來,我詳細問洋洋怎麼回事,幫她回憶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兩個人突然關係變淡的。經過洋洋的認真思考,最後總結出了原因,那就是,現在的她對於天怡來說,失去了利用價值。剛開始兩個人認識那段時間,洋洋剛剛步入主持行業,活也不多。
  • 戀愛心理學:如何知道對方是否對自己有好感
    今天小編就分享一個戀愛心理學的技巧給大家。原理相似法則(Law of Similarity):人們喜歡與自己相似的人。結果實驗證明,在實驗初始階段,那些住得更近的人相較其他人關係更加親密,彼此生活的物理距離決定了彼此之間是否親密。隨著實驗時間的推進,在實驗的後期研究人員發現,那些在興趣愛好、學歷背景、三觀性格方面相似的人,在最後都成為了好朋友。人們常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 其實,最舒服的戀愛關係,不過是三個字
    安全感,是現代人在愛情中最缺少的一種東西,很多人甘願選擇曖昧或者速食的愛情,其實就是畏懼了付出一切後的無果,或者認真後的走散,因為承受不起結束,所以拒絕開始。若有人跟你同時擁有安全感,想必很多人都願意嘗試著陪伴和依賴,即使生活平淡和簡單,也總會有幸福感可言。
  • 所有關係變淡的原因
    所有關係變淡的原因,不過是一個問得尷尬,一個答得敷衍。一次次失望過後的平靜,失望多了就不再指望了。
  • 初次戀愛指南|戀愛是杯瑪奇朵,有苦有甜需調劑
    在兩性關係中, 過度依賴型伴侶和過度獨立型伴侶都不利於關係的發展。所謂過度依賴型伴侶,表現為渴望他/她隨時隨地都懂你的喜怒哀樂,一旦對方「疏於」愛護;你就開始懷疑自己是否被愛,把質疑當成槍口逼著對方「就範」。因為害怕失去,你還捆綁式、掃描般的追蹤對方一切信息,以此尋找拉近感情的點。
  • 「近9成大學生支持開設戀愛課」 廣西高校師生怎麼看
    如果戀愛也是一門課程,你願意學習嗎?目前,已有多所高校開設戀愛相關課程,當戀愛與課程掛鈎,你覺得自己能拿到多少分呢?大學生對於戀愛課程,有自己的要求和設想,高校現有的課程能滿足這些需求嗎? 「愛情開張需要什麼條件呢?我們一般很多人會認為愛情是一個玄學命題,不是科學。自上個世紀50年代起,科學家們開始研究愛情:愛情是什麼,誰發現了愛情,什麼滋潤了愛情,什麼讓愛情死亡。重要提示——愛情有規律可行。」廣西民族大學網絡通識課《愛情心理學》,探討心理學層面的愛情規律。
  • 戀愛從笨拙送花開始 見面三次即確定戀愛關係
    第三次,兩人即確定了戀愛關係。  令佟晨潔印象最深的是謝暉的送花方式。佟晨潔回憶說:「謝暉送第一束花的方式比較特別,先問你家有花瓶嗎?又指指車後的一束花說,你看這花挺好看的,可惜快敗了,你能想想辦法處理一下嗎?我當時愣了半天才反應過來,他其實是想送花給我。但是送花哪有這樣說話的,真是又好氣又好笑。第二天更有意思,他買了花瓶和花,對我說『家裡放點花有益空氣清新,要不你拿回去試試?』
  • 愛情心理學:戀愛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你感受過沒?
    戀愛最痛苦的並不是分手,而是交往後卡在一個時期,上不去,下不來,如鯁在喉。分了吧捨不得,繼續相處又總溝通無效,明明彼此都有抱怨,但就是憋著,打死都不會坐下來心平氣和地聊一聊,互相為彼此改變。於是兩個人貌合神離,漸行漸遠,多數的情侶關係就是在這樣的狀態下結束的。
  • 沒有愛情灌溉的花朵終會枯萎,當感情變淡,分手不會毫無徵兆
    當我們喜歡上一個人,在路邊即使看到一件很有趣的小事,第一反應都是會拍下來講給他聽,希望他可以分享我們人生中的喜悅,也渴望自己把生活中的所有美好都賦予給另一個人。所以說總有一些人會在愛情中說突然不喜歡對方,這其實並不是一種毫無徵兆的分手。每個人的愛情都是一個漸漸積累的過程。
  • 戀愛心理學:小情侶約會,一周見面幾次合適
    青春裡最美好的記憶,莫過於戀愛的美好時光。在慵懶的午後,一個會心的眼神,一個溫暖的微笑,都足以讓人回味半生。01「你太黏人了,談個戀愛一周見面七次,你沒有自己要做的事情嗎?」最近,收到一位粉絲的求助。原因很簡單,戀愛中的男女如果頻繁見面,兩個人熟悉了以後,過了熱戀期,彼此的吸引力也會減弱,感情自然會變淡,甚至還會產生矛盾或者移情別戀。戀愛心理學,有一個「半糖主義」。愛情就像吃糖,吃多了,就不知道珍惜了。如果隔一段時間吃上一顆,心理上會因為感到滿足而珍惜彼此的存在。
  • 男人主動跟你分享4個隱私,關係就不純潔了,潛臺詞是「想娶你」
    但再多的悔恨,都難以挽回錯過的時光和感情。那麼,我們到底該如何辨別男友是否愛自己呢?其實,可以通過一些細節來發現,如果男人願意主動跟你分享下面這4個隱私,說明在他內心,跟你的關係已經不純潔,潛臺詞是「想娶你」。
  • 金瀚張芷溪戀情被曝光後火速承認,男方公開戀愛關係代表了什麼?
    顯然是戀情被曝光後大方承認了自己的戀愛關係。 金瀚這一舉動,讓很多網友震驚的同時,也收穫了不少的好感,認為娛樂圈的男明星願意公開戀情是一種有擔當的行為。畢竟之前也有過很多愛豆,戀情一被曝光就立馬否認,而金瀚這種行為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 《婚姻心理學》:男人不願意付出的原因,在於女人做錯了一件事
    然而,恰恰是因為這種錯誤的想法,使得兩個人之間的關係失去平衡,導致最後男人更加不願意付出,而女人則因為得不到回報而心生怨恨。霍妮在《婚姻心理學中》中提到過這樣一個例子,亨利和愛麗絲是一對夫妻,兩個人都深愛著彼此,然而結婚一年後,亨利就開始把自己的全部心思用在工作上,逐漸冷落了愛麗絲。
  • 心理學:男人不願意和你交心,不是不愛你了,而是你沒找到方法
    這個時候女人很容易陷入,胡思亂想的狀態中,並且第一反應會認為這個男人已經不愛自己了,越是這樣想,越是讓彼此之間的關係陷入惡性循環中。 萬事萬物都有兩面性,換個角度來看,一個男人不願意對你交心,不一定是不愛你了,很可能是你所用的方式與之內心的想法背道而馳,才產生這樣的結果。
  • 有了這四個行為,才算確定了戀愛關係!
    戀愛導語:剛開始進入好感階段的男女,應該都會有這樣的困惑,尤其是沒有過戀愛經驗的男女。對於這個界定都有些模糊的意識,又怕自己誤會對方的心意,又怕自己錯過了對方的誠意,到時候把關係弄得很僵,連朋友都做不成。那麼怎樣才算是確定了一段戀愛關係呢?
  • 《從結婚開始戀愛》暖心收官 演員金澤未來可期
    近日,芒果TV熱播劇《從結婚開始戀愛》收官,該劇自10月29日播出以來頻頻霸榜,各大榜單均榜上有名,演員金澤更是憑實力出圈,飾演的霸道總裁鹿亦堯的形象深入人心,是對國內青春偶像甜劇傳統男主形象的全新升級。
  • 心理學神奇愛情測驗:讓陌生人快速愛上你的36個問題
    結果發現:在完成了36個問題後,有30%人表示他們與一起參加測試的實驗對象的關係已經超過了他們目前和別人的任何一段;並且,有35%的實驗者在實驗結束後開始約會。更有意思的是,其中一對實驗參與者在實驗結束後的六個月就結婚了,還邀請了當時所有參與實驗的人參加了他們的婚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