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事美學|茶人心語,閃耀茗天!

2020-12-18 茶駝

茶,神奇而又親切,藉由一杯茶,我們能和陌生人對坐暢聊,也能與親朋舊友談心話敘。一杯茶湯裡,不止盛載茶的浴火重生,也見證著茶人的成長。一杯清茶,溫暖一片人心。今天,一起跟上茶人蒲雄斌的腳步,藉由一場茶席的美學足跡,聽茶席心語,見人與人、人與自然的對話——

結緣香茗

「都說茶是天地之靈物,

世人取其芽葉將茶入道,

用心守候孕育出這世間最天然的飲品,

而我與茶的對話從兒時就開始了……

入席溫壺

作為福建人,我知道很多小孩都是在茶香中長大的。父親是一位地道的茶葉經銷商人,在父親殷切期待的目光中,也因自己從小對茶就有份特殊的情懷,高考畢業那年,我毅然填報了茶學院,自此便正式開啟了我的學茶之路。」

茶之馨香

「大學的學茶,

讓我深切感受到中國茶文化的博大,

我們的茶文化哪怕是放到世界上,

也一點兒都不會黯然失色,

就如我今天表演所用到的青花杯。

說到青花瓷,它可是中國在世界的一張名片,那小小杯盞上的天青色煙雨,不知氤氳了多少文人墨客的心。

來賓賞茶

今天所用鬥笠杯器型更有利於在細品茶湯後回味杯香,這如同我眼中的祖國,它不言不語,卻自有一番雋永的大國風範。杯器雖簡,卻蘊含著傳承了近千年的中國茶禮、人情。」

風雨磨礪

「如果說大學是一個習茶人的搖籃,

那麼步入社會就是茶人夢的歷練與綻放。

你還記得自己第一次給陌生人泡茶的畫面嗎?

你還記得第一次被茶客問倒的是哪一個問題嗎?

現在想想,這些其實都是我們必須親身去經歷的,就如我手中的這把小銀壺,哪怕有高貴華麗的出生,也須經歷茶與水的不斷磨練,他日方能蛻變成茶佳器。銀壺泡茶能夠提高茶湯甜度,降低苦澀,使茶湯柔和,用於衝泡今天的正山小種紅茶再合適不過了。

提壺注水

世界紅茶在中國,中國的紅茶在世界。桐木關作為世界同緯度自然生態最好的產茶區,也誕生了世界級紅茶的工藝。正山小種獨具特色的青揉工藝,讓許多愛茶人領略到制茶人的匠心獨運。茶湯香甜,茶色紅亮,甘醇佳韻,令人著迷。」

細微美好

「沒有哪位茶人天生就適合開茶店、

經營茶空間,從茶藝師的實習肇始,

每天的日常清潔和物品擺設都是必修課。

慢慢地我才明白:

細節決定成敗,

正是細微之處的美好成就了將來茶席上的美學。

分茶湯

自古好茶之人皆好茶器,今天我選用的是德化白無把公杯,內壁輕薄而通透,更能彰顯茶湯色度。配以亞麻茶席布,色澤沉穩耐看而不喧賓奪主,只靜靜烘託器物之美。

我們以宋代的《瑞鶴圖》作此次茶席主題,希望能夠帶領大家回到北宋政和二年正月十六的那天。有官員向宋徽宗報告:數十隻仙鶴在宣和門上空盤旋飛舞,不肯離去。一時之間,全城的官員百姓爭相觀望。宋徽宗認為仙鶴是祥瑞之兆,一定會給國家帶來好運,當場揮毫潑墨,畫出了流傳千古的《瑞鶴圖》。直到今天還有很多茶人喜歡這畫中仙鶴自由翱翔的樣子。」

回甘之味

「後來的後來,

我的習茶之路並沒有按照人生的劇本在走,

曾經無數次幻想,

學茶歸來能親手為父親泡上一壺好茶。

當我完成學業並投身茶事,父親卻已因病離開……每次端起茶杯,茶湯入口,腦海中總會湧起遺憾:若是父親還在,他一定也喜歡這茶。記得父親泡茶時總說:茶會苦澀一時,不會苦澀一輩子。這也許就如我手中的這杯紅茶,入口微澀,但卻滿滿的香和甜。我想這正應了那句「初品不懂茶中意,再品已是茶中人了」。

來賓請茶

中國茶的未來,也是我們年輕一代茶人的未來。我們堅信中國茶的未來一定會在世界閃耀光芒,讓世界每一位愛茶人都品著同一杯好茶——中國茶。」

起身行禮

「如果有生,我還是一樣會選擇做茶,因為茶滋養了我們的身體、魂靈,讓我們共同攜手努力,共同期待中國茶閃耀茗天。」

編輯:慄子茶

來源:茶駝《茶業用品》

相關焦點

  • 山東茶人齊聚五龍潭共賞佳茗
    4月16日,由深圳市華巨臣實業公司舉辦的「泉城.茶事一」無我茶會公益活動在泉城五龍潭畔舉辦。該日,湘益茯茶山東營銷中心總經理胡建、御龍井山東經銷商繆顯國等50餘名愛茶人齊聚五龍潭,聽泉煮茗,焚香撫琴,聞香試茶,為春意正濃的濟南又添幾分亮色。焚香撫琴淺甌吹雪試新茶  布置茶席、茶人籤到、煮水備茶、止語聽琴,一道道流程有條不紊地進行。待茶藝師焚香煮茗之後,茶人們便開始甄泉鑑茶。其中,茶人們自由分組,席地而坐,每組茶人配有一名茶藝師泡茶。
  • 《松風煮茗:婺源茶事》:與一片葉子結緣
    配得上乾坤的葉子,只有茶。茶,注入無華的水,人的一生就可以在一杯茶裡修行。一個地方更是如此,有了茶風茶俗,就有了生活的意境。」這是我寫在《松風煮茗:婺源茶事》一書中的起始文字,循著這樣的路徑,我開始「去追溯遠古的一縷茶香與以茶為禮的風俗淵源……儘管場景是以波紋的形式漫開的,抑或來路是片段式的,但絲毫不影響它相沿成俗,在時光深處散發的獨特地域色彩,以及與中華茶文化的一脈相承」。
  • 李玉剛茶人身份首亮相?召集十五位茶人舉辦茶事雅集,弘揚茶文化
    近日,李玉剛攜手茶事導演梁明毓共同策劃,與銀漢晴、李清海、馬洪然等多位著名茶人,於北京玉空間舉行了一場浸沒式茶事雅集——【玉毓生輝-念】獻禮中秋國慶。活動吸引數百人積極參與,在文化圈掀起了不小波浪。青年藝術家李玉剛熱衷藝術舞臺,同時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踐行者,出道以來他便始終秉承「傳統文化當代表達」的初心,並因此創辦了多元文化體驗空間「玉空間」,將其對傳統文化的熱愛與痴迷從舞臺藝術延伸至生活美學。而此次玉空間的活動也是為了呼籲人們重視傳統節日的儀式感,從而提升生活品味與文化自信。
  • 茗星私享丨黃志芳:對茶不得有絲毫馬虎,是茶人最基本的原則
    「誤入茶途,卻在道上找到未知的自我。」是黃志芳給自己茶與人生的總結。黃志芳說,從懵懂少年至今已過不惑之年的他,在茶途上走過了二十二個春秋,見證了茶行業在近幾十年發生的大小變化,從市場的冷清,到茶者熱捧。
  • 道二三茶事
    茶之飲茶文化的哲學不僅是單純的唯物主義,或是唯美主義。它同時蘊含了茶人對茶的信仰,表達了茶人對自然的見解和尊敬。幾千年來的茶文化使得國人擁有了極為舒適的喝茶美學,和茶文化的鋪墊。從舊時王侯將相的琴棋書畫詩酒茶,到走入尋常百姓家的柴米油鹽醬醋茶。茶和它的文化從大雅之堂進入市井街巷。或許很多茶友會質疑茶人們是否小題大做,或許會有疑問區區一杯茶竟然有如此多文章。
  • 茶傳媒報導:北京雅生活對話臺灣雅生活,十方茶席感知東方美學
    茶傳媒——中國茶領域第一原創媒體8月21日下午,一場雅致、極致的美學盛宴在北京老舍茶館舉行。說是美學盛宴,一點不誇張。人美。席主介紹:江小玲,臺灣凍頂品牌商圈理事 茶學苑茶藝推廣執行長四季茶席·夏事茶人:駱慶芳(臺灣)
  • 「這就是文人」國內首個24節氣生活美學沉浸展圓滿落幕
    12位茶人,15位藝術家,聯袂呈現二十四節氣裡的人文生活方式。時空交錯,穿越古今。人在景中走,如在畫中遊。文人的視角,讓中正平和,氣韻生動的大美中國文化從空間陳設及互動文化體驗裡更具象。本次展覽包含二十四節氣人文展、「文人之道」生活美學論壇、二十四節氣主題茶會、文人體驗課、非遺祈福音樂會、人文雅集、國風音樂會等。
  • 成都行歌 茶事雅集
    焚香、瓶供、品茗在現實和心靈上得以雙重棲息的雅集抬頭見樓宇林立、冬雨霏霏「悠然聽風竹林下,曲水流觴敘幽情」怕只能是痴人說夢了卻不想收到一封邀請函——《成都行歌》茶事雅集>茶人靜候多時滾水入壺肉桂香微撩鼻尖出湯色金黃而清澈啜飲一口
  • 東協茶人的狂歡,我們十周年再會 | 第9屆南寧茶博會圓滿落幕
    主要參展商:普洱茶:大益、瀾滄古茶、七彩雲南、古韻流香、歲月知味、陳昇福元昌、五正熟茶、滇南古韻、勐傣、佤山映象、元鴻、藝雅堂、德定福、味茗堂、老皮、國漢、羅氏、易武金濤、賽雲、醉柑香、有茗天、勐品等黑茶:白沙溪、益陽茶廠、趙李橋、雲上
  • 茗聚泉城 共贏天下
    本屆茶博會是一場集中展示我國茶業整體水平和發展趨勢的茶業盛會,在大家體驗中國茶文化的同時,提升了參展茶企品牌知名度,促進了茶葉消費,為買家與茶企之間搭建一站式茶產業交易平臺,推動茶文化和茶產業穩健發展,是一場北方最具影響力的、茶人廣泛參與和深度互動的茶業嘉年華。
  • 清茗韻壽鄉 古茶煥新生
    本報訊 昨日上午,一場以「茶意壽鄉,一盞清茗·蕉特潤心」為主題的「蕉特」名茶新聞發布會在廣東(蕉嶺)鄉建館舉行。這標誌著誕生於1960年的「蕉特」名茶,將以經典味道、全新形象加入「嘉應茶」隊伍,助力大健康產業發展。 此次新聞發布會由廣東(梅州)大健康高科技產業園主辦。「蕉特」名茶,是蕉華特級茶的簡稱,產於蕉嶺華僑農場的寨背茶場。
  • 一葉香茶連兩岸 兩岸茶人共話「國茶復興夢」
    兩岸茶人共敘茶緣茶情。兩岸茶人親切合影。                茶為國飲,一葉香茶連兩岸,從上世紀80年代末至今,30多年的時間,茶推動著兩岸交流與合作。以「兩岸茶界,一味同心」為主題的2019年兩岸茶人高峰對話在漳州職業技術學院(天福茶學院)的「唐山過臺灣」石雕園松茗屋中開啟。兩岸茶人一起圍爐而坐,共話「國茶復興夢」。
  • 茶空間:重建生活美學
    現今的大陸如同30年前的臺灣,中產階級興起,對生活情趣的精緻化追求開始回落到日常質地,生活美學開始興盛。以禪為核心的日本茶道,繼承的是宋茶道的點茶形式,至今仍有許多借鑑宋代的茶器具;而臺灣的文人茶人是在講究茶葉、茶具、泡茶工夫的工夫茶茶藝基礎上,借鑑了日本的茶道流派,並從宋明代茶事中獲得綿綿不絕的滋養,往茶藝裡頭注入了精神和美感,從而提出臺灣茶道。
  • 鳳慶縣崟森茶業有限公司:相逢茗蓬茶,唇齒留香韻深長
    鳳慶縣崟森茶業有限公司:相逢茗蓬茶,唇齒留香韻深長 2020/11/24
  • 第二屆呼和浩特茶博會邀你慕「茗」而來
    9月18日,以「名茶雅器 美學盛會」為主題的第二屆呼和浩特茶產業博覽會暨2020年鹹寧·赤壁青磚茶文化節在內蒙古國際會展中心開幕!展會現場,人流如織,茶香四溢,各大展商展位人氣爆棚,慕「茗」而來的市民、愛茶者絡繹不絕。
  • 安化茶人⑤丨鄧秀:茗品百味 安化茶人的文化「美」
    【編者按】茶人,謂之精於茶道或採茶、制茶之人。在「黑茶之鄉」安化,堅守著這樣一群人,他們,致力於安化黑茶的傳承與創新,執著於安化黑茶文化與品牌推廣;他們,因安化黑茶而創造出豐厚的生命意義,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稱謂「安化茶人」。
  • 茶美學|像經營自己的人生一樣經營自己的茶席
    茶圈美學,無處不在上一回,我們有講到茶罐美學,為大家搜羅了一系列美到窒息的茶罐(這些美到窒息的茶罐,用一輩子我都不捨得扔) 。這回,我們給大家講講茶席美學,愛茶之人會像經營自己的人生一樣經營自己的茶席。想知道一個茶人審美能力如何,看看他的茶席便可知一二。
  • 茶人茶話︱柳蘇:香港茶事
    大的叫樓,小的叫室,也有風雅一點叫茶居、茶寮的。廣州有有名的陶陶居,香港有名氣不小的翠亨木村茶寮。酒店、飯店也可以「飲茶」,著名的大酒店如香港、半島、麗晶、文華、希爾頓……但全都是大旅館,卻無一處不有茶廳、茶座,有的是供應中茶,有的是西茶,有的是中西俱備。不是旅館的酒店、飯店、酒樓、酒家,當然更有茶可飲了。
  • 仲夏茶事 | 茶米來了 & 季野會心茶道文化」兩岸交流茶會
    「茶米來了 & 季野會心茶道文化」兩岸交流茶會,如期而至,來自兩岸的近200位茶人,因茶相遇在武夷山 陶然有山,陶然自得,有山有水,品茗論道。辦茶會,對茶人來說,是極為認真的事,本次茶會由「茶米來了」與「季野會心茶道文化」,精心準備。
  • 駿德茶業兩人榮獲中國茶區"十佳匠心茶人"稱號
    中國網11月15日訊 11月14日,由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廣東省茶文化研究會聯合主辦,武夷山市茶業同業公會承辦的中國茶產區武夷紅茶和巖茶「十佳匠心茶人」在朱子杯鬥茶賽上進行表彰,駿德茶業董事長梁駿德、總經理梁添夢榮獲中國茶區「正山小種十佳匠心茶人」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