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前幾天用測孕紙測出兩道槓,跟全家人說了之後,全家人都非常的開心。想想日子,基本自己停經已經有四五十天了,大概懷孕有6周多,打算一起去醫院測一下,排除宮外孕的可能再看一下寶貝在自己肚子裡發育是否完善。
排了很長時間的隊終於輪到他,結果不到十分鐘就流著淚出來了。醫生說沒有檢測到胎心胎芽,小李頓時慌神了,就怕最後保不住孩子。
醫生建議小李過一段時間之後才去檢查,再去複查的時侯成功檢測出來了胎心胎芽,小李非常開心。
很多情況下,孕媽們對於胎兒的胎心胎芽的情況知道的並不清楚,其實在一定程度上,胎心胎芽是能夠反映出胎兒在母親腹中的健康狀態的。所以孕媽們必須要及時的關注才可以。
什麼是胎心胎芽?
1、胎芽
胎芽是懷孕八周之前,人們對胚胎的一種稱呼。這個時期,孕卵各個器官方面的都已經開始發育,此時胎芽的大小如小海馬那麼大。
基本上,在懷孕30至40天形成的是胎囊,而在40至60天這段期間內,形成的便是胎芽。醫生會建議在此之後10天內再進行B超檢測。
2、胎心
胎心是胎兒在子宮內心臟跳動的聲音,測胎心主要是為了了解胎兒在子宮內部的發展情況。
基本上,胎心的檢測時間是在懷孕後60天,所以這個時候醫生在建議來進行B超檢測。此時的胎芽與胎心都已經生長完成,一次檢測便能夠檢測出來胎兒的狀況。
但有的時候很多孕媽反應根本檢測不出來胎心胎芽,這個又是一種怎樣的情況呢?
檢測不出胎心胎芽是為什麼?
1、時間不對
有的孕媽過於擔心自己的胎兒在腹中出現發育不良的情況,所以在懷孕40天之前就去做檢查或者40到60天之內做檢查,這個時候檢測不出來胎心胎芽是很正常的。
孕媽之間的身體素質不同,有些孕媽胚胎著床較晚,所以導致胎兒的生長發育周期延遲,到最後胎心胎芽的生長緩慢,出現檢測不出來的情況。
2、胚胎發育不健全
如果是在合理的時間去檢查,發現還是沒有胎心胎芽,那麼很有可能是因為胚胎發育不良而引起。
胚胎發育不健全對於孕媽來說是非常恐怖的一件事情,孕媽需要及時的去注意。當第一次第二次做檢查時,發現依然沒有胚心胚芽,一定要注意。聽取醫生的囑咐看如何彌補才能夠讓胎兒健全的在體內發育。
3、出現了異位妊娠
簡單理解來說就是出現了宮外孕的可能。這個時候,胎兒沒有正確的著床於子宮內部,而是在宮外進行生長。醫院都檢測只能檢測出在子宮內部胎兒的胎心胎芽,而一旦出現了宮外孕的可能,就無法檢測出來胎心胎芽。
這個時候要去醫院做細緻的檢查,如果真正的是因為宮外孕而沒有看見胎心胎芽孕媽和家人們就一定要注意了。
宮外孕是非常恐怖的,不僅會引起胚胎死亡,還可能威脅孕媽的生命。 當醫院判定沒有看見胎心胎芽的確是因為異位妊娠的話,要及時的做手術避免日後帶來的危害。
當然也有很多情況是胚胎發育正常,但還沒有檢測出胎心胎芽。很多情況不一樣,孕婦不要緊張,放寬心,聽從醫生安排做複查工作就可以。在平常生活中也有很多方法都可以幫助到胎心胎芽。
有助於胎心胎芽生長的方法
1、孕媽不要偏食
很多孕媽在懷孕之後,因為自己胃口特別不好,所以出現了偏食的現象。孕媽在懷孕之後建議不要偏食。飲食要做到儘可能的廣泛性多樣化,這樣才能夠為胎兒的生長提供一定的能量和物質基礎。
2、多吃高蛋白的食物和水果
胚胎的發育問題和孕媽一定是有很大關聯的。平時孕媽要注意均衡營養,高蛋白的食物和水果能夠為胚胎的發育提供較大的能量。
像牛奶,瘦肉,雞蛋等基本上是日常必備,而且如果可以的話,讓家人多為孕婦們準備一些有營養的湯,這樣不僅能夠滿足孕媽所需的營養,也能夠促進胚胎的健康成長。
3、孕媽積極做鍛鍊
很多時候我們都認為孕媽在懷孕期間只需要坐著就可以,運動會出現流產等事故。但其實適當的鍛鍊對於胚胎發育成長來說是有很大好處的.
在孕媽鍛鍊的過程中,體內的血液循環更加旺盛,這個時候體內產生的某種激素也是有利於胚胎的。
像散步,孕婦操,遊泳等運動孕媽們都是可以積極的去鍛鍊的,增強心肺功能,增加身體柔韌性,也能夠為日後的分娩做準備。
所以說適當的鍛鍊也可以在一定基礎上為胚胎的發育提供能量。胚胎發育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孕媽們必須要時時刻刻關注,並及時的去為其做輔助才可以。只有孕媽及時的去讓自己變得更好,才能夠讓胎兒在體內發育的更好。
懷孕是一個非常神奇的過程,從一顆小小的受精卵開始,最後變成大人抱在懷裡的嬰兒。這個過程中孕媽需要注意的事情非常多,但我相信每一個孕媽也都是非常開心的去關注自己寶貝在體內的生長,非常期待的去等待著寶貝的出現。
家庭中出現一個這樣的小可愛是非常開心的一件事,家人肯定都希望能夠早日看到這個寶貝的情況,才會出現很多孕媽做檢查過早但是卻看不到胎心胎芽。
孕媽和家人們一定要耐心等待,在合適的時間段內去檢查,並且再次進行複查,這樣才能夠真切地反映出胚胎在體內的發育程度,具有較大的真實性。
孕媽們飲食方面一定要在胚胎發育初級階段就開始注意,不要酗酒,儘可能的去按照自己平常的習慣去生活,這樣才能夠讓自己的寶貝順利的出生。
聰明的父母都會關注J媽學堂,每日分享孕產育兒小知識。
有愛的父母都會分享這篇文章,讓更多的人受益。
圖片全部來源於網絡,如果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