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蔣介石駐渝四大官邸

2020-12-19 上遊新聞

從1938年12月8日,蔣介石協同夫人宋美齡抵達重慶,至1946年4月30日飛離重慶,他在渝度過了近八年的抗戰歲月。

曾家巖官邸:外事活動重要場所

曾家巖官邸位於今天重慶市渝中區中山四路上,現在的重慶市委大院內。原為國民黨將領許紹宗所建,因許紹宗號「堯卿」,故此屋又稱「堯廬」。旁邊的德安裡103號,則是宋美齡的居所,故稱「美齡樓」,也是蔣宋夫婦外事活動的重要場所。

抗戰時期的曾家巖官邸晝夜戒備森嚴,要持特別限期通行證才可入內。許多重大的政治、軍事、外交決策,都在這裡醞釀和實施。由於日機晝夜轟炸,官邸大院內還建有防空洞。美齡樓後來是重慶市委研究室的辦公樓,如今成為重慶市的抗戰重點歷史建築。美齡樓下面有株大橡樹,至今枝葉繁茂,為蔣介石、宋美齡手植。

黃山別墅:居住時間最長

上世紀初,重慶富商黃德宣在長江南岸購得一片無名荒山禿嶺,並在此修建別墅,培植花園。他去世後,長子黃雲階繼承家產,修建宅邸,「黃山別墅」之名由此而來。

國民政府遷渝後,日軍飛機不分晝夜地空襲重慶。而黃山一帶,崇山峻岭,林木茂盛,藏於樹叢中可不露一絲痕跡。於是,侍從室向黃雲階租賃此處,作為軍事委員會及蔣宋夫婦辦公、寓居之地。

蔣介石黃山別墅舊居雲岫樓

與此同時,日機並沒有停止對到重慶的大轟炸。即便在山腹中修築了防空洞的黃山別墅也並不安全。

1941年8月30日,蔣介石正在黃山別墅主持軍事會議。上午九點半,警報聲響起來。隨後,日機飛至,投下了數枚炸彈,衛士班唐班長及一名便衣衛士殉難,四人受傷。蔣介石與參會人員慌忙躲入防空洞。日機對準防空洞投彈時,宋美齡正在防空洞的北洞口讀法文詞典,與日軍的炸彈擦身而過,詞典被炸成了兩半。

根據後來日本陸軍航空隊第三飛行集團團長遠藤三郎回憶,他從離任的義大利駐華大使口中知道了黃山別墅的具體位置,才制定了直指黃山別墅的空襲計劃。

如今,黃山別墅是蔣介石在重慶的四大官邸中,唯一對公眾開放的一個,並建成了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

蔣介石和宋美齡在黃山別墅防空洞前

小泉官邸:臨時休閒與宴請之所

小泉官邸位於重慶巴南區南泉鎮往西1.5公裡處,花溪河畔百米外。

1938年秋,國民黨中央政治學校從南京遷到重慶南溫泉,蔣介石同時也兼任學校校長。蔣介石是以黃埔軍校校長起家的,他很熱衷於校長這一職務,常去訓話和主持典禮。教育長陳果夫特意在此建了一幢西式平房,供他臨時休息或住宿。

南泉一帶風景秀麗,當時林森、孔祥熙、陳立夫、陳果夫等都在這一帶建了別墅。蔣介石有時會在此休閒並舉行宴請交際活動。

小泉官邸

林園:重慶談判時毛澤東曾下榻

林園位於重慶西郊的沙坪垻區山洞雙河街、歌樂山南麓峽谷中。1949年之後,林園成為部隊院校所在地,屬軍事管理區,沒有對公眾開放,依舊保持著神秘。

1938年,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在重慶近郊修建官邸。11月,官邸主樓落成,國民政府主席林森入住其中。1943年8月1日林森病逝,官邸因此更名為「林森陵園」,簡稱「林園」。1943年夏天之後,蔣宋夫婦入住林園官邸。

林園內有四幢小樓,一號樓為蔣介石住宅,人稱中正樓。二號樓為宋美齡居住,人稱美齡樓。二號樓也曾作為當年國民政府迎接國賓的高級賓館使用。1945年「重慶談判」期間,毛澤東、王若飛等即在該樓居住過三個晚上。三號樓即馬歇爾公館。1945年12月,美國總統特使馬歇爾來渝調停國共爭端,曾下榻於此。四號樓為林森公館。林森辭世後,蔣介石將此樓作為「林森紀念堂」。

1946年3月15日,蔣介石在林園官邸陪宋美齡度過了她在重慶的最後一個生日。4月30日,蔣介石在去渝前數小時曾緩步覽視官邸房舍,並於林園陽臺上小憩片刻,午後3時,由林園驅車直赴機場,登機離渝。至此,蔣介石與宋美齡離開了生活近八年的陪都重慶。

林園蔣介石公館

(微渝中)

原標題:抗戰時蔣介石駐渝四大官邸

相關焦點

  • 重慶黃山蔣介石官邸——為抗戰時期蔣介石的主要官邸之一
    黃山官邸依山傍水,位於一座陡峻的山峰頂部,是一片中西兼具有磚砌瓦頂三閣式建築群,本是蔣介石、宋美齡的避暑山莊,後成為抗戰時期蔣介石的主要官邸之一。主要建築為雲岫樓和松廳,雲岫樓是一個中西結合的三層磚木結構小樓.兩側林木茂密、蒼松翠柏遮天蔽日,四周山崖陡峭,前後石梯相連,登樓遠望能夠一覽青山秀色,現在在別墅二樓臥室、辦公室、會客室裡,分別展出了蔣介石在黃山工作、生活的歷史圖片和重要文稿等重要文史資料。因為這裡峰頂懸崖上,山勢高峻,樹木蔥蘢,群山疊翠,風景秀麗,並且周圍雲遮霧繞,故又有「雲觸」之名。
  • 蔣介石、宋美齡在重慶的官邸: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
    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位於南岸區南山生態帶黃山景區內,文物遺址面積4053平方米。是為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在原「重慶黃山陪都抗戰遺蹟」基礎上修繕而成,於2005年重新對外開放。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是集抗戰遺址與原生態自然景觀於一體的綜合旅遊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一個有著豐富人文資源、自然資源和旅遊資源的綜合性抗戰遺址博物館旅遊景區。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現保存有15處文物建築遺址,是中國西南地區近現代建築發展變革的例證之一,對於研究上世紀重慶近現代建築的發展歷史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 蔣介石在重慶四大官邸,前三個有故事,最後一個有「事故」
    蔣介石在重慶一共有四大官邸,分別是曾家巖府邸、林園府邸、黃山府邸以及小泉校長府邸。在重慶的八年裡,他來返於各個府邸之間,在這裡渡過了一段時光!可以說,重慶是蔣介石除了臺灣之外,待過時間最長的地方。下面小編為你一一介紹這四大官邸被後的故事。
  • 士林官邸裡的蔣介石
    他和宋美齡在這裡下棋、畫畫、看電影,度過了26個春秋《環球人物》雜誌駐臺北特約記者蕭師言蔣介石臺北故居士林官邸自1996年開闢為公園以來,堪稱臺灣最熱門的景點之一。然而,每個到此參觀過的遊客,都遺憾未能一窺蔣介石與宋美齡的生活起居處,也就是官邸正館。2011年1月2日,這個遺憾不復存在了。
  • 民國「富二代」評價蔣介石官邸:比我家差遠了
    康國雄依稀記得,他第一次陪蔣介石散步時,那不緊不慢的身影。 1941年的重慶像往常一樣酷熱難耐,還在上小學的康國雄照例在家中等候前來拜訪的國民黨要員。那年康國雄12歲,蔣介石54歲。
  • 解密重慶「黃山雲岫樓」蔣介石官邸抗日風雲
    南山的蔣介石官邸,歷史性地成為了中國八年抗戰徵途中最有力的見證。  蔣宋在此鮮為人知的國事和生活軼事,以及那一段金戈鐵馬的抗戰歲月,便衝出了歷史的風塵,走到了我們面前。  官邸遇轟炸 蔣介石險遭不測  1941年8月30日,蔣介石正在黃山官邸召開軍事會議,突然遇到日機空襲。呼嘯而至的炸彈在雲岫樓及其附近爆炸,當場炸死衛士2人,4人受傷。
  • 民國秘史:蔣介石最愛的別墅美廬,和他最神秘的官邸士林官邸!
    7月17日,蔣介石發表了名為《對時局的聲明》的演講,首次表明了國民政府抗擊日寇的決心,其中有一段頗為著名的話:「如果戰端一開,那就是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日寇的戰火使蔣氏夫婦別離「美廬」9年之久,1946年7月14日,他們夫婦重返夏都聲山,重又住進令他們魂牽素繞的「美廬」別墅。
  • 臺灣風光【臺北 蔣介石 士林官邸】處處都是故事和美景
    士林官邸是蔣介石到了臺灣後的住所,此前在日據時為總督府的園藝支所,臺灣光復後,被省政府士林園藝實驗所接收。士林官邸位於福山山系,三面環山,地形猶如口袋,既利防衛,也合乎中國人所謂藏風聚氣的格局。蔣介石從1950年入住,到1975年辭世,在這裡度過26個春秋。1996年,官邸首度開放市民觀賞園藝與休憩使用。
  • 蔣介石的青島行蹤
    第二次專程來青,住在八大關正陽關路36號臨時官邸。在青五日,蔣介石先後去過東鎮、湛山海濱、湛山寺、觀象臺、棧橋等地,併到海軍軍官學校訓話、到陸軍醫院慰問傷病官兵。編者按    抗戰勝利後,國民黨主席蔣介石曾到過青島,青島史學界對此說法不一,主要爭議在來青次數和下榻寓所上。    次數:有說一次,有說兩次,還有人說來過三次。
  • 走進士林官邸正館「觸摸」蔣介石夫婦晚年生活
    中新社臺北1月2日電 題:走進士林官邸正館「觸摸」蔣介石夫婦晚年生活  中新社記者 關向東 黃少華  臺北士林官邸正館2日正式開放,公眾有機會「觸摸」蔣介石、宋美齡夫婦晚年生活的場域。  從1950年3月31日住進士林官邸,至蔣介石1975年4月5日辭世,蔣介石夫婦在此生活長達26年。
  • 民國時期,轟炸蔣介石幕後情報來源
    抗戰期間,日本飛機對中國抗戰指揮中心重慶進行了長達5年半的戰略轟炸,針對蔣介石進行過多次轟炸「斬首行動」,企圖除掉蔣介石和國軍高級將領,摧毀軍民的抵抗意志。月11日 蔣介石重慶黃山官邸蔣介石重慶黃山官邸「雲岫樓」。
  • 胡適擔任駐美大使,逐字反駁蔣介石來電,蔣介石:我是小學生嗎?
    當時中美關係其實並不密切,中國駐美大使館還是北洋時期留下來的,總共就三個人,也沒多少業務,基本上就是照轉,把國內來的轉給美國,把美國來的轉到國內,其它就沒什麼事兒了。抗戰開始之後,常公覺得這樣不行,要加強對美外交關係,找一個熟悉美國的人去當駐美大使。他覺得,既然胡博士在美國讀過書,影響又大,在美國應該是有很多人脈的吧?
  • 臺灣臺北士林官邸,蔣介石和宋美齡的舊居,看看蔣介石有多浪漫!
    來到臺灣旅行,士林官邸是一個必去的景區。士林官邸位於臺北市,是蔣介石和宋美齡到臺灣後的居住地。士林官邸環境優美,種植了很多花草。心形的通道,滿滿的愛意。宋美齡特別喜歡玫瑰花,所以蔣介石就從各地引進珍稀品種的玫瑰,建了一個玫瑰園。
  • 走進神秘士林官邸 探秘蔣介石晚年生活(圖)
    記錄蔣介石與宋美齡晚年生活的士林官邸,堪稱臺北最神秘的建築之一,尤其是其核心「正館」,遊客從來只能隔著鐵欄遠眺,直到1月2日士林官邸正館正式開放——走進神秘的士林官邸  位於臺北市士林區福林路的士林官邸,三面環山,地形猶如口袋,既利防衛,也合乎中國人所謂藏風聚氣的格局
  • 走進士林官邸:褪去"神秘外衣"的蔣介石舊居(圖)
    蔣介石的臺北舊居正逐步脫去最後的「神秘外衣」,從一個歷史場域變為一個文化場域,向民眾敞開大門  水泥構造、墨綠色的外牆,西式建築體、中式家具陳設。走在池塘、假山、小徑邊,更能感受到一種中式園林的意趣。  這就是蔣介石夫婦位於臺北的舊居「士林官邸」正館。
  • 蔣介石士林官邸開放供參觀 被曝藏有秘道(圖)
    士林官邸原為日據時總督府的園藝支所,臺灣光復後,被省政府士林園藝實驗所接收,1949年在園內興建招待所,即後來的正館。士林官邸佔地甚廣,分為山區和平地兩部分,山區約20公頃,為警衛地帶,5.2公頃的平地則是蔣家公館及侍從人員住所。園區古樹參天群花競秀整個園區古樹參天,群花競秀,景色清幽。
  • 蔣介石官邸草山行館風華不再(組圖)
    行館中的蔣介石銅像被搬入藝文中心,成了另類的後現代藝術 中評社臺北3月2日電(記者 鄒巧韻)與陽明山花季春景融融、花比人嬌氣氛相較這裡在1949年曾是戒備森嚴的蔣介石官邸,現已被臺北市政府規畫成藝術園區,惟因2007年遭受祝融,目前不對外開放。附近僅有一間藝術家工作小屋,展示當代藝術。
  • 來看看士林官邸蔣介石家的「中...
    中國小康網訊 又到了周末,這是士林官邸裡最輕鬆的時刻,一大家子人幾乎都聚齊了。作為老人的蔣介石和宋美齡在餐桌上很放鬆,多年受美式教育的宋美齡會當著晚輩的面,直接稱呼蔣介石為「darl」,這是darling(親愛的)這個詞的簡稱。別看蔣介石在外面叱吒風雲,可在餐桌上卻很安靜隨和,活躍氣氛全靠宋美齡來主導。
  • 蔣介石官邸「草山行館」遭焚 老兵捶胸頓足(圖)
    [內容速覽]四月七日凌晨零時二十分,蔣介石到臺灣後的第一座官邸「草山行館」遭大火焚毀。     四月七日凌晨零時二十分,蔣介石到臺灣後的第一座官邸「草山行館」遭大火焚毀。圖為火災後的行館現場。
  • 蔣介石在臺灣住了二十六年的士林官邸,現在已成著名景區。
    前段時間隨旅遊團來到臺灣觀光,其中大陸遊客選擇比較多的一個景點,就是蔣介石和宋美玲在此居住並辦公的地方士林官邸。蔣介石遷移臺灣前夕,由當時的省政府主席陳誠親自甄選所謂「總統府邸」地點。因此地環境清幽,三面環山,山清水秀且交通便利,選定這裡為所謂「總統官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