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餓的人,是易患低血糖還是易患糖尿病?
經常感覺餓,容易出現低血糖是真的,但未必就是糖尿病。
引起飢餓的疾病容易使人飢餓,說明體內消耗增加,代謝異常。而且這種情況很容易發生,除了糖尿病,還有肺結核,腫瘤,甲亢。所有這些疾病,都會使人容易挨餓。
②肺結核和腫瘤,屬於消耗性疾病,雖然吃得多,但許多營養素,並非被人體吸收,而是被結核菌和腫瘤細胞利用。
第二,糖尿病和甲亢,屬於代謝異常,吃多了就會排出體外。還有糖尿病,也會出現口渴,經常喝水的情況,甲亢則不會。檢測血糖是診斷糖尿病最可靠的方法。
2.飢餓容易引起低血糖
饑荒的出現,其實就是大腦,在血糖過低之後,感覺到一種反饋。由於血糖是大腦唯一的能量供給物質,所以它對低血糖最敏感。
在大腦給予機體飢餓回饋時,若仍不進食,血糖也無法得到補充,但消耗量卻仍在增加。這時,我們可能會出現——心慌,手抖,出冷汗,即低血糖的症狀。
總體來說,飢餓不一定會導致糖尿病,但也容易導致低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