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感到飢餓的人,是不是容易得低血糖或糖尿病?

2020-12-21 普雲梅

常餓的人,是易患低血糖還是易患糖尿病?

經常感覺餓,容易出現低血糖是真的,但未必就是糖尿病。

引起飢餓的疾病容易使人飢餓,說明體內消耗增加,代謝異常。而且這種情況很容易發生,除了糖尿病,還有肺結核,腫瘤,甲亢。所有這些疾病,都會使人容易挨餓。

②肺結核和腫瘤,屬於消耗性疾病,雖然吃得多,但許多營養素,並非被人體吸收,而是被結核菌和腫瘤細胞利用。

第二,糖尿病和甲亢,屬於代謝異常,吃多了就會排出體外。還有糖尿病,也會出現口渴,經常喝水的情況,甲亢則不會。檢測血糖是診斷糖尿病最可靠的方法。

2.飢餓容易引起低血糖

饑荒的出現,其實就是大腦,在血糖過低之後,感覺到一種反饋。由於血糖是大腦唯一的能量供給物質,所以它對低血糖最敏感。

在大腦給予機體飢餓回饋時,若仍不進食,血糖也無法得到補充,但消耗量卻仍在增加。這時,我們可能會出現——心慌,手抖,出冷汗,即低血糖的症狀。

總體來說,飢餓不一定會導致糖尿病,但也容易導致低血糖。

相關焦點

  • 低血糖就不得糖尿病了嗎?不注意可能會導致腦梗塞
    在臨床工作中,經常碰到患者問我:「我總是有低血糖反應,是不是就不會得糖尿病了?」實質上這是一個認識上的誤區,在一個糖尿病病人中他既可能出現低血糖也可以出現高血糖 , 而低血糖反而會是一些糖尿病病人的早期症狀,需要更多地給予重視。
  • 糖尿病低血糖的症狀
    糖尿病的主要症狀就是出現血糖升高的現象,但是隨著病情的發展和治療也會出現低血糖的現象。  當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當血糖降到3.9毫摩爾/升時,低血糖就有可能來了。若是糖尿病低血糖不及時的治療,就會向著更嚴重的方向發展。
  • 茲味正念飲食:吃的太快才容易讓你感到飢餓呢!
    飢餓是人體需要更多食物的自然提示。飢餓時,您的胃可能會"咆哮"並感到空虛,或者您可能會頭疼,感到煩躁或無法專心。還有一部分人,吃後沒多久,就再次感到飢餓……有幾種可能的解釋,包括缺乏蛋白質,脂肪或纖維的飲食,以及過度的壓力或脫水。
  • 低血糖暗示你要得糖尿病嗎?糖尿病早期的4個徵兆,別不重視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發病前期的症狀非常輕微,有些人甚至會出現低血糖的情況。臨床上,經常有因為低血糖就診的患者,但是最終卻被診斷為2型糖尿病。並不是每一個低血糖患者都有可能是糖尿病,低血糖一般會表現出心慌、出汗、頭暈、頭痛、飢餓、大量出汗等症狀,這種情況一般發生在餐前,及時就餐或食用糖果、巧克力等食物後就會得到緩解。低血糖的病因跟很多因素有關,比如肝功能異常、胃腸疾病、高胰島素血症等等,如果是因為胰島素分泌模式改變導致的低血糖,則很有可能發展為2型糖尿病。
  • 什麼是低血糖?哪些人群最容易患上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如果身體沒有攝入足夠的胰島素或者是服用過多的胰島素的話都會導致低血糖的發生。而糖尿病患者的治療藥物主要就是靠胰島素。這些症狀包括頭痛、極度飢餓、視力模糊、疲勞和虛弱。在最嚴重的情況下,葡萄糖流入大腦的不足會引發癲癇和昏迷。
  • 飢餓性低血糖怎麼辦教你4大調理方法
    飢餓性低血糖怎麼辦?飢餓性低血糖是一種生理現象,不是一種疾病,那麼它是怎麼回事呢?該如何治療呢?下面小編為你詳細介紹飢餓性低血糖怎麼辦,來看看吧。所謂的飢餓性低血糖就是指人在肚子餓過頭的時候出現的一種生理現象。醫學上的解釋為人的血糖在低於2.8毫升的時候,大腦技能會短路。要是其實治療對不會有什麼生命危險。所以飢餓性糖尿病並不是一種疾病。
  • 可能得怪「低血糖」
    什麼人容易低血糖? 什麼情況下容易低血糖? 低血糖了怎麼辦? 更好的方法是?當神經系統缺乏葡萄糖,就會出現焦慮、出汗、飢餓、心悸、心跳加快等自主神經興奮的症狀,還會感到頭暈、乏力等神經低血糖症狀。 血糖降低通常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如果能及時識別並糾正,相應的症狀通常能在短時間內得到改善。
  • 低血糖是什麼原因?哪些人群容易發生低血糖?
    低血糖常見的症狀時突然出汗、心慌、伴隨著飢餓感等症狀,多見於糖尿病患者,和一些大病初癒的患者,部分正常人也會出現低血糖。以上幾種人群為什麼容易出現低血糖呢?1、糖尿病患者,雖然是高血糖,但是因為使用降糖藥物或注射胰島素,有的患者加上控制飲食,當白天工作勞累,或工作忙碌,體能消耗增大,就有可能出現低血糖的問題,一般糖尿病患者,身上最好佩戴糖尿病卡片,以便於發生低血糖時,得到大家的救助,防止發生意外。
  • 糖尿病患者總是飢餓難忍怎麼辦?
    主講專家 張梅 江蘇省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 有許多糖尿病患者經常會出現飢餓感 糖尿病患者總是飢餓難忍怎麼辦?
  • 患上糖尿病,卻發現低血糖是怎麼了?別慌,優先考慮6個因素
    很多人認為血糖升高就應該增加劑量,自行調整用藥,藥物服用劑量過多,或者一次性注射了許多胰島素,都會在血糖降得過低的情況下出現不良反應,低血糖明顯也會有身體的不適感,甚至容易昏迷。可見,在藥物使用的過程中方法要合理,不可過量。
  • 你可能得是低血糖
    當神經系統缺乏葡萄糖,就會出現焦慮、出汗、飢餓、心悸、心跳加快等自主神經興奮的症狀,還會感到頭暈、乏力等神經低血糖症狀。血糖降低通常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如果能及時識別並糾正,相應的症狀通常能在短時間內得到改善。
  • 糖尿病病友需警惕!低血糖更可怕,嚴重低血糖可致命
    本文由深圳市龍崗中心醫院 黃振華 醫師原創 糖尿病患者會經常關注高血糖對自身的危害,想方設法通過飲食、運動、藥物等多種途徑控制自己的血糖,
  • 糖尿病也會低血糖?總結3個誘因,糖友得了解清楚
    糖尿病在持續發展的過程中會引發各種不良症狀,如果可以通過穩定控制血糖來改善病情,或許可以將糖尿病帶來的傷害減輕。另外,在糖尿病治療期間要注意血糖的控制。 很多人認為血糖降得越低越好,很有可能在不正確行為的影響下而導致低血糖產生。
  • 飢餓療法,把血糖值餓下來,對於糖尿病患者靠譜嗎?
    糖尿病在我國有著廣泛的人口基礎,2017年的一個調查數據顯示,我國成年人患糖尿病的人數已達1.4億,佔成年人口的11.6%!而未確診糖尿病的人,被歸類為糖尿病前期的也佔到了50.1%!但是糖尿病作為一大慢病,病程長難治癒,始終困擾著每一位糖友!
  • 你為什麼經常感到飢餓? 飢餓感是怎麼來的?
    你為什麼經常感到飢餓? 飢餓感是怎麼來的?時間:2016-11-16 12:11   來源:觀察者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你為什麼經常感到飢餓? 飢餓感是怎麼來的? 保持身材很重要,可為什麼就是覺得餓餓餓呢?要有效瘦身,首先最好知道你源源不斷的飢餓感來自哪裡。
  • 糖尿病低血糖的飲食防治措施
    所以臨床醫生在對糖尿病患者進行疾病宣教時,應重視低血糖相關知識的宣教。雖然很多糖尿病患者現已逐漸重視合理飲食對控制血糖平穩的重要性,但從飲食方面來看,很多患者使用降糖藥後,由於沒有及時進餐或進餐量不足,很容易出現低血糖;也有部分患者因盲目減少主食攝入量,導致碳水化合物攝入不足,最終出現低血糖或酮體; 另外,有飲酒嗜好的患者因過量飲酒或空腹飲酒導致進食量少,且酒精代謝消耗時,也會導致低血糖並加重病情。因 此,臨床對糖尿病患者的飲食進行合理指導,有利於預防發生低血糖。
  • 低血糖進食後無效——糖尿病患者發生低血糖需要個性化處理
    糖尿病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可能發生血糖過低的現象,低血糖可出現心悸、焦慮、出汗、飢餓感等不適症狀,甚至神志改變、昏迷等生命危險。預防和及時治療低血糖,可以幫助患者達到最適血糖水平,延緩並減少併發症的發生。然而,有些糖尿病患者出現了低血糖,進食後血糖卻不能很快回升。
  • 低血糖是身體差的信號嗎?身體有這些症狀,需要警惕低血糖
    而在沒吃飯的情況下,肝糖原也會輸出分解,維持正常的血糖平衡,因此不容易出現低血糖的情況。 然而,部分人日常生活中經常出現低血糖的情況,認為是身體差的信號,對此十分擔心。
  • 低血糖怎麼辦 做到這三點讓你遠離低血糖
    在生活中,有時候不少的人因為忙碌顧不上吃飯,常常會出現低血糖的情況,而低血糖往往多發生在不按時吃飯的人身上,那麼,如果您出現了低血糖應該怎麼辦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了解與喜愛,低血糖怎麼辦?以及低血糖分為哪幾種類型?
  • 經常低血糖尤其要當心
    年輕人常表現為頭暈乏力不願動,被人誤解為好吃懶做;中年人會表現為記憶力減退,有時連回家的路都會忘,被人誤以為患精神疾病;老年人會表現為突然昏厥,則被誤以為患心血管病。江蘇省人民醫院胰腺中心副主任蔣奎榮教授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胰島素瘤在臨床上非常罕見,發病率約為1/1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