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古猗園(原創文字攝影)

2020-12-27 潤物無聲楊紅俠

文字/攝影/玩遍中國

授權轉發/潤物無聲楊紅俠

從藝圃回來,感覺有點喜歡上了古典園林,今日,上海難得的一天好天氣豈能浪費,於是一大早又是一人一微單向著上海五大古典園林之一的古猗園出發了……

古猗園位於上海市西北郊嘉定區南翔鎮,始建於明嘉靖年間,原名「猗園」,取自《詩經》中「綠竹猗猗」一句。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更名「古猗園」。為上海五大古典園林之一。

秋蕊香 嘉定古猗園

現代: 伯昏子

橋曲湖心綠透,知樂魚遊驚走。

人空古榭水無皺,白鶴來翔別後。

竹憐君子雙塵袖,掬嫌瘦。

雨珠滴溜石苔漏,還似聲聲玉扣。

步入南門,穿過大片草坪,一片湖水現於眼前,此湖叫「鴛鴦湖」,湖中南北橫跨九曲橋,橋正中有一湖心亭。

站在九曲橋上,看湖水碧波蕩漾、岸邊蒼松翠竹,疊置的假山、盛開的鮮花。

走過九曲橋,登上竹枝山,我們便看見了一座很有特色的亭子。亭前屋簷下,有一塊黑色的匾額,上面是三個蒼勁有力的燙金大字:"缺角亭" 。

1933年由幾十名愛國人士集資建造。方亭缺東北一角,象徵著當時已淪陷的東北三省,另外三隻角塑以鐵拳之狀,高高翹起,象徵著中華兒女收復失地的怒吼聲。

猗猗綠竹,走進古猗園就看見鬱鬱蔥蔥的一片竹子,以竹為主是古猗園的傳統特色。

明媚的陽光透過竹林,斑駁的陽光灑在彎彎曲曲的小道上。站在竹林中,感受陽光穿透過來的溫度和竹子的高風亮節。

南苑位於古猗園枝山西南腳下,依竹傍水,環境幽靜清雅,是一座具有四百多年歷史的明代庭院。造型樸實精緻,原是古代園主書房兼臥室。

白鶴亭,亭尖成五方寶石形,尖頂有一隻形狀特異,展翅南飛的白鶴,引頸伸尾,雙翅拍擊,凌空欲飛。白鶴亭是為了紀念「白鶴南翔" 而建,是園中最古老名勝建築之一。相傳梁天監年間德齊和尚於天監四年(505年)建佛寺,落成當天白鶴便向南飛去,故題寺名為「白鶴南翔寺」,此地也因寺成鎮,取名「南翔鎮」。

園中每個建築中皆有一群老人在裡面唱歌練曲,園中滬劇、通俗歌曲到處傳入耳中,熱鬧非凡,看起來此處人們甚愛藝術,將古園當做大公園般使用。雖然人氣鼎盛,但實在有悖園林初衷。

普同塔原在南翔寺九品觀荷花池中,是為寺中僧人埋葬骨灰之處,後寺毀塔存,毀寺後,塔孤立於路旁。一九五九年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員會將其移置於古猗園土阜上。一九八七年古猗園園口東擴充部分蓮池,將此塔也置於池中。

唐代石經幢,是上海市保護最完整的唐經幢之一。唐經幢共一對,微音閣和南廳前各一座。唐經幢下方有文字簡介牌。據介紹:微音閣前的唐經幢是本市現存最完整的經幢之一,1959年移入古猗園內,列為文物保護單位。此經幢高約十米,仰蓮基座,四大天王坐立其頂,各節為束腰蓮花瓣,出於盛唐工藝,造型秀麗、雕鑿精美,人物形態豐腴典雅、雍容自若,各種紋飾簡潔傳神、裝飾性強,乃典型唐代雕飾風格。

一眼的綠色讓人心曠神怡,移步進入了古猗園深處……

水池中有一「警示石碑」,上刻有古詩「白鶴南翔去不歸,惟留真跡在名基。可憐後代空王子,不絕燻修享二時。」大意可能是指:「白鶴南翔,只留寺廟名跡,致使後來的修佛之人只顧淨心修行,一心只想為過去贖罪,替來世積德,但恰恰忘記了去珍惜現在的光陰,勸人要務實。」

不繫舟,一座石舫。建於明嘉靖年間,時由明代江南才子祝允明題額,此舟無纜可系,故名不繫舟。原扁額已毀,現在呈現在我們面前的「不繫舟」三字系現代書法家宋日昌所書。

「水」是江南園林永恆的主題,你可以看看古猗園水面悠哉遊哉的水禽,水裡的紅鯉魚。

萬安塔位於古猗園南圍牆中部以裡。原在南翔鎮西南的泰定萬安寺內,損毀得只剩三層塔身,1988年修復後移入古猗園內。由於萬安寺有「槎溪泰定萬安寺」之稱,推定萬安寺應建於元代泰定年間。

在一個春日裡,置身於古猗園古樸、素雅、清淡的氣韻中,感覺太美妙了!

相關焦點

  • 白鶴南翔人懷念,不期而遇古猗園(原創)
    邂逅古猗園,完全是偶然。來到古猗園之前,完全不知道位於嘉定的南翔古鎮上有這麼一處清幽之所在。那天清晨,只因到出差地附近的南翔古鎮品嘗聞名遐邇的南翔小籠包,於是邂逅了美麗的古猗園。路邊一面很特別的牌樓,一對似獅非獅的石雕,很是讓我好奇。
  • 古猗園江南園林舊影展巡迴展首站將亮相醉白池
    古猗園江南園林舊影展巡迴展首站將亮相醉白池 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剛剛落下帷幕 在與進博會同齡的 第二屆長三角古典園林文化論壇上啟動的 江南園林舊影展 11月12日結束在古猗園梅花廳的展出
  • 古猗園本周五將向遊客免費贈送荷葉 先到先得
    東方網記者包永婷8月25日報導:本周五(8月29日),古猗園將延續前兩屆荷花展的惠民政策,向市民遊客免費贈送荷葉。  初秋時節雨紛紛,隨著2014上海國際睡蓮荷花展的閉幕,古猗園荷花池內的大型荷花品種已有部分花落結藕,而荷葉在雨絲中也逐漸由碧綠變成了深綠。  也許大家都會問,荷葉究竟有什麼用呢?除了是「荷葉菜」的烹飪原料,用作包烤或包菜餚,如荷葉蒸雞或包米作荷葉飯等,它還具有調節血壓血脂,對暑熱口渴、頭脹胸悶、小便短赤、暑熱洩瀉等多種病症有一定療效。
  • 2019國慶遊南翔古猗園有感
    2011年7月20日我和夫人坐11號地鐵來南翔鎮古猗園參觀荷花節,這一天,天氣很熱,在結束參觀南翔古猗園荷花節後,中午便在南翔古猗園南門右面的南翔古猗園餐廳,她買了一籠16隻著名小吃——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南翔小籠包子,我買了一碗麵筋香菇面,我素來不喜歡吃上海出品的生煎、鍋貼和小籠包子,這裡面肉餡和湯汁——感覺太油膩了!
  • 古猗園應遊客需求打造殘荷美景
    如今正是「留得枯荷聽雨聲」的時節,古猗園荷塘裡雖已不再青春勃發、嬌姿嫵媚,但枯荷依然堅毅,園方特意將殘荷保留,向市民遊客展現殘荷風骨之美。   古猗園的古典園林風格與枯荷堅毅、冷峻的姿態相契合,尤其到了冬雪時,殘雪落在枯枝、蓮蓬之上,搭配古樸典雅的建築、澄淨的水面,簡直就是一幅天然的畫卷。
  • 遭遇三次兵火之前的南翔古猗園,只在這張清末老照片裡
    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更名「古猗園」。清代末年的南翔古猗園本圖是清代末年的南翔古猗園,吸引著本地的文人墨客。如今,位於上海西北角的嘉定區南翔古猗園已經成為上海的一張名片。古猗園始建於明嘉靖年間,原名「猗園」,取自《詩經》中「綠竹猗猗」一句。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更名「古猗園」。
  • 張燈結彩年味濃 古猗園迎春活動火熱進行
    原標題:張燈結彩年味濃 古猗園迎春活動火熱進行  以「迎新納福、小籠旺春」為主題的上海古猗園迎春活動這兩天正火熱進行中,園內張燈結彩,小籠化身「嘻哈俠」,帶來濃濃年味。  遠近聞名的南翔小籠,今年成了古猗園迎春活動的「主角」,不管是公園景點還是講述江南名園歷史的動畫,都有小籠的身影。
  • 上海嘉定南翔.古猗園—《古猗園記》「清」沈元祿
    古猗園,坐落在上海南翔鎮東。初建於明萬曆年間,系河南通判閔士籍所構。園中樹石俱朱三松布局,取《詩經》「綠竹猗猗」之句,定名「猗園」。後園歸貢生李宜之,之後又歸陸、李兩姓。清乾隆十一年(1746),又易主蘇州洞庭山人葉錦。
  • 上海古猗園春節民俗廟會即將啟動
    即日起到春節期間,2016上海古猗園新春遊園會壓軸大戲——「百子鬧新春」春節民俗廟會將精彩上演,為市民遊客送上年味濃厚的新春祝願。春節期間,市民遊客不妨來古猗園,尋找年味、感受文化,品味中國傳統文化的別樣魅力。 逛:新春百子「氣質爆表」 在中國傳統中,子孫滿堂有家族興旺、多子多福之意。古時已有《百子嬉春圖》描繪古代兒童嬉戲、玩耍的場景。
  • 南翔古猗園今日恢復開園!美爆了!
    幾場瀟瀟的春雨後 柳青了,水綠了,花開了 園裡那淙淙流動的一條小溪 愈發湍急秀麗起來 3月13日 小雨 今天迎來了南翔古猗園開園的日子
  • 上海:去古猗園 與「睡美人」約會
    中國園林網6月27日消息:從明天起日至8月3日,遊客可赴上海古猗園觀賞2014上海國際睡蓮展中各類睡蓮的曼妙身姿。此次睡蓮展以「地球—美麗家園」為主題,通過塘栽、缸栽、盆栽等多種形式,展現睡蓮那幽幽之美。
  • @古風愛好者,上海古猗園招募中秋佳人啦,專業攝影師為你免費拍攝!
    @古風愛好者,上海古猗園招募中秋佳人啦,專業攝影師為你免費拍攝!上海古猗園尋中秋佳人2020年國慶中秋雙節將至上海古猗園再發「英雄帖」邀請古風愛好者在擁有近500年歷史的古園
  • 古猗園舉辦「荷風細雨」朗讀者廉潔文化活動
    東方網記者柏可林7月19日報導:今天上午,以「用朗讀致敬新時代、用故事激勵新徵程、用廉潔營造新風尚、用行動續寫新輝煌」為主題的「荷風細雨」朗讀者廉潔文化活動在上海古猗園成功舉辦
  • 煙雨江南,賞蓮荷,品古典園林,第八屆荷花睡蓮展明天在古猗園開啟
    明天,第八屆上海荷花睡蓮展將在古典園林古猗園開啟,為期一個月。市民遊客可以看到成片的荷蓮花海,亦可以品味一些特色品種的與眾不同,觀賞國風濃鬱的展覽,參與活動體驗,還可以在古猗園餐廳品嘗荷香盛宴。時值公園夏季延長開放時間,正常情況下,古猗園將開放至夜間7點半,市民可賞荷塘月色。「白衣戰士」等特別品種展出,還有「超長待機「的荷花古猗園裡,荷花睡蓮已經開成花海。
  • 上海古猗園遠離塵囂 清幽雅致勝過蘇州名園 門票僅拙政園六分之一
    坐車大老遠到上海嘉定區南翔鎮,參觀了這座始建於明代嘉靖年間的園林,算下來四百多年了。古漪園雖然只是國家4A,但它的秀麗和雅致,不輸拙政園,不輸留園個園網師園何園瞻園這些。尤其面積還比較寬敞,讓人遊的愜意,就像自己就是園主,在自家園子閒庭信步一樣。
  • 春遊記事——上海嘉定古猗園、南翔老街
    原標題:2017春遊記事——上海嘉定古猗園、南翔老街(2017-4-22)原作者:cuih19079到了嘉定城,又怎能不去吃著名的南翔小籠包呢?說起來今天的行程裡南翔公館的午餐也是個重頭戲,不過從紫藤園出來還早得很,便先到了附近的古猗園消磨時間。古猗園始建於明嘉靖年間,原名猗園,取自詩經「綠竹猗猗」,是上海五大古典園林之一,門票12元,真心不貴。原本以為是個小公園,不料進去以後發現還蠻大的。
  • 古猗園開啟「智慧旅遊」 掃描二維碼獲取景點介紹等信息
    東方網3月7日消息:隨著申城氣溫回升,明起至24日,古猗園「踏青周」與市民見面。記者昨天獲悉,園方首次整合微信、微博、移動網站等多種新興技術手段,為遊客沐陽賞春開啟「智慧旅遊」新體驗。  面對市民日益增長的個性化需求,古猗園今年積極打造「智慧公園」,今年初已實現「i-Shanghai」無線網絡信號全覆蓋,市民進入園內便可通過PC、PAD或手機等移動終端,享受每天2小時的免費無線上網服務。
  • 春節申城遊園權威指南發布 古猗園首位代言人竟是……
    原標題:春節申城遊園權威指南發布,古猗園首位代言人竟是……  2月6日,在上海市綠化市容局推出的上海公園春節活動指南上,古猗園推出公仔「小籠」作為整座古典園林的代言人,成為一大亮點。  記者注意到,相比之下,目前古猗園「小籠」周邊產品的數量和品種相對有限,以靠墊、冰箱貼、卡套、筆記本、鑰匙扣等為主,有20多種,而且要經過市民投票後,才決定量產哪些品種。「目前還處於探索期,我們先要強化古猗園和『小籠』之間的聯繫,說好故事,讓公眾以後一看到『小籠』,就聯想到古猗園。」吳松表示。
  • 南翔小籠玩跨界 造型多變有文化 古猗園裡年味足
    原標題:南翔小籠玩跨界 造型多變有文化 古猗園裡年味足2月8日至3月8日,以「迎新納福、小籠旺春」為主題的上海古猗園迎春活動將舉行,小籠化身「嘻哈俠」,帶來濃濃年味。  以古猗園手繪地圖為背景,以動感嘻哈RAP為曲風,《史上最萌小籠,春節邀你來古猗園》節奏感十足。園方表示,古老的江南園林今年首次玩起了跨界,將中國傳統文化與歷史結合,將「竹寶土遁」「小籠誕生」「巧改饅頭」三個典故串聯,呈現古猗園誕生的故事。
  • 觀音山將舉辦「尋春賞春」攝影交流,攝影大咖用鏡頭捕捉春天
    春天裡,集合了世間美好的人、事、物,值得好好駐足與品味,突然發現身邊的美景留住瞬間與記憶,拿起相機一起到東莞觀音山隨手拍下身邊的春色吧。自從景區恢復開園以來,陸續有很多攝影愛好者,扛著心愛的「長槍」走進觀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