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瞭望智庫發布題為《在線新經濟加速內需循環,助推中國品牌崛起》的產業研究報告(下稱《報告》),報告指出,內需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拉動力,消費是經濟穩定運行的壓艙石。在中國發展走向以國內循環為主、國際國內互促的雙循環發展新格局的背景下,在線新經濟為消費經濟內循環提供了連結紐帶,以拼多多為代表的新數字平臺成為擴大內需的新引擎。
《報告》認為,在線新經濟為中國品牌創造了新的崛起路徑,拼多多等電商平臺是中國製造品牌崛起與消費潛力釋放的重要賽道。區別於傳統歐美品牌「定位-廣告投放-分銷賺取溢價」的模式,中國新品牌與拼多多等新電商平臺共同探索出了一套「消費者定製-補貼讓利-規模出貨賺取利潤」的新模式,讓中國消費者享受中國製造紅利。
線上銷售成企業「必修課」,產品性價比、社交圈層影響消費者決策
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中國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關鍵之年。國內外經濟形勢複雜嚴峻,年初爆發新冠肺炎疫情增加不穩定性不確定性。
《報告》從供給側、需求側層面分析了當前經濟格局,指出拼多多等電商網站所擁有的龐大消費用戶群體是企業打通產品銷量,擴大我國內需,發展經濟內循環的重要渠道。
在供給側,外貿企業與此前缺乏線上銷售能力的企業,特別是農副特產相關中小微企業,經歷疫情後,需要新的渠道持續穩定地解決銷售問題。《報告》還特別提示,國際貿易「遇到的很多問題是中長期的,必須從持久戰的角度加以認識」,指出「出口轉內銷成為必由之路」。
在需求側,2018年底提出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能夠長期穩定地提供增加就業崗位、對衝產出缺口,為我國經濟長期穩定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具體到普通消費者層面,2019年中國人均消費支出達到21559元,首次突破2萬元,消費潛力亟待釋放。
▲調研顯示,網民當前購物更注重品質與價格。(圖片來源:瞭望智庫)
在調研中,研究團隊發現,新一代消費者在購物時最注重的因素就是品質和價格。《報告》分析認為,當前消費主力群體集中在80後90後,這批人「成長在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年代,更願意去花錢,但會謹慎思考而不是盲目從眾。」
藉助網際網路,這些具有個性的消費者形成了以興趣與情感為核心紐帶的各式圈層。圈層不僅是人們興趣愛好的歸屬地,也是人們生活消費的重要陣地。在購物消費時,新一代消費者更願意聽取來自圈層內部人群的建議。
中國青年報發布的一份報告也顯示,90%以上的拼多多青年消費者曾主動邀請好友拼單和購買過好友分享的商品。另據QuestMobile數據,2020年6月,拼多多中80後90後的佔比達到77.3%,超過行業平均水平14.8個百分點。
網購用戶規模突破10億大關,拼多多等新電商契合年輕群體消費特徵
同時,《報告》認為,疫情期間,在線新經濟在防控防疫、經濟社會運行,為居民生產生活保駕護航等方面發揮重大作用。在後疫情時期,陸續復工復產,經濟穩步回暖,以電商平臺為代表的在線經濟成為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增長的常態化新驅動力。
據QuestMobile數據,截至2020年6月,通過手機等行動裝置參與網購的用戶,已突破10億大關。手機淘寶、拼多多、京東等頭部三家平臺,6月APP端的日活躍用戶分別達到3.13億、2.36億和7666萬。
手機淘寶、拼多多、京東分別代表了三種電商平臺經營模式與思路,經過具體分析,《報告》指出,電商巨頭們在擴大消費內需,促進經濟內循環方面將發揮極其重要的作用,而拼多多作為更加契合年輕群體消費特徵,充分滿足用戶消費體驗的新興電商平臺,在未來在線新經濟發展過程中將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報告》分析認為,淘寶和京東作為起步較早的電商網站,是以搜索為內核的中心化電商平臺,消費者主要通過廣告吸引和購買需要,在電商平臺主動搜索自己想要的產品形成購買。近年來,淘寶在一二線城市人群中持續提升對消費升級的需求服務,促進大品牌與精英人群的匹配。京東則以自營採銷+POP相結合的方式,通過高度自主的經營管理為消費者提供高品質服務。
「電商新秀」拼多多則基於拼購實現性價比+遊戲社交多場景交互玩法,形成類似「Costco+迪士尼」的新型電商模式。以多多果園、多多愛消除、拼團等各個場景為代表的「遊戲+電商」玩法,增加用戶的消費樂趣,從而獲得更高的用戶粘性,最終降低品牌營銷成本,提升用戶買單概率。
另外,拼團的基礎購物模式,激活了線下親朋好友推薦場景,匹配圈層經濟趨勢,使得拼多多獲得了空前的用戶增速,這種紅利最終惠及平臺商家及品牌。通過需求聚合降低了單個購買成本,也滿足了消費者對性價比的消費追求。
在商家端,需求聚合後形成的「爆款」生態也成為外貿企業轉向內銷市場的第一落點。有「中國宜家」之稱的泉州「家世比」,是家具行業知名的外銷品牌,公司年產值接近10億。受疫情影響,家世比外貿業務下降三分之一左右。
家世比負責人賴水清認為,基於消費者數據開展柔性生產是大勢所趨,與新電商平臺的合作,能夠充分發揮外貿工廠的產能優勢和價格優勢,「我們有成熟的生產體系,大批量的產品能夠做到僅僅15天的交付期,第一時間滿足平臺消費者需求」。
拼多多成中國製造品牌崛起與消費潛力釋放的重要賽道
綜合空前活躍的供需兩端和不斷成熟的在線新經濟基礎服務設施,《報告》認為目前中國製造品牌正在迎來新的歷史機遇。
QuestMobile數據顯示,2020年6月,下沉市場月活躍用戶規模已達6.74億,佔全網用戶比例58.4%。熟人社交拼團模式下的拼多多等新電商不斷開拓下沉市場新消費人群,新消費人群消費需求亟待滿足。拼多多、淘寶、京東先後推出相關扶持計劃,支撐中國製造升級轉型。
以加入拼多多「新品牌計劃」的家衛士為例,該公司是一家常年為國際大牌做貼牌代工生產掃地機器人的工廠,兩條相鄰一模一樣的生產線,一條大牌貼牌生產市場售價超千元,一條專供拼多多的價格僅為兩百多元,唯一的區別僅在於品牌標籤。拼多多平臺龐大而穩定的需求量,讓家衛士工廠實現產銷結合的同時,家衛士的自主品牌也迅速斬獲了可觀的知名度。
《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7月,拼多多與製造企業合作推出的「銷量10萬+」爆款產品數量超過2000款,累積定製化產品訂單量突破2.8億單。
《報告》指出,在持續探索過程中,藉助在線新經濟,中國製造品牌實現了形成了區別於歐美傳統品牌塑造的「中國品牌」新模式。傳統歐美品牌的創建思路多是以高強度廣告曝光吸引消費者以尋求溢價,除產品研發外,核心能力更多在品牌故事的敘述能力以及投放渠道篩選與把控。
▲傳統品牌模式與新品牌模式對比。
根據《報告》提煉的品牌模型,中國新品牌更傾向於讓消費者定義品牌,通過整合產能創造優質平價的產品,以低價補貼、優惠券等形式吸引消費者,讓消費者在產品的使用過程中建立品牌認知。核心能力體現在數據能力,聚合消費者需求並付諸實踐的能力,產品質量把控以及長期低價的能力。
老字號品牌「王麻子」煥新就是數據賦能中國品牌的典型案例。在廣東陽江,雙立人、WMF等世界超一流廚具品牌的生產商「金輝刀剪」,嘗試自主品牌折戟後,收購了行業著名IP「王麻子」。
在拼多多新品牌實驗室」的專家團隊支持下,基於國內消費者需求,金輝刀剪研發了一款「王麻子」砍切兩用菜刀,用國際大牌的材質,功能更多,且價格只有前者的四分之一。這把刀幫助金輝刀剪劈開了內銷市場,也刷新了消費者對「王麻子」的記憶。目前,僅拼多多上的「王麻子」相關刀剪銷售額就近5000萬。
「傳統的以計劃、生產、銷售等『推』式經營將更難及時與消費需求匹配。利用自身數據能力升級或藉助電商等數字平臺實時了解消費者的需求變化,及時研發設計匹配消費需求的產品,從而實現『拉』動生產方式將越來越成為發展趨勢」,《報告》認為,隨著中國的發展向新常態躍遷,將會有越來越多新品牌在拼多多等新賽道上湧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