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可能成為第二個拼多多的電商品牌:淘運熊

2020-12-14 知愚品牌定位

淘運熊從校園快遞業務切入,第一步是佔據4000萬大學生的智能終端,隨著畢業生走向社會進入社區,淘運熊就有機會進入城市主流人群消費場景,成為淘寶新的對手。

如果沿著這個路線發展,淘運熊其實是複製了拼多多的戰略路徑:從行業巨頭沒有注意到的市場切入,最終成為巨頭的心頭之患。正如王興所說,創新永遠在邊緣。

從品牌定位三葉草說起

我們提出品牌定位的底層邏輯:定位三葉草。第一個要素是心智,心智是人類在漫長進化中形成的行為習慣、思維特點和行為模式。

一個社會問題就是一個創業機會,一個大的社會問題就是一個大的創業機會。普通人看到麻煩、困難和難度會感到痛苦,創業者則看到機會。

淘運熊解決的問題是校園取快遞難。不在校園生活的我們想像不到高校取快遞的場景:時間集中、排長隊、確認慢、快遞多。如果說淘寶的定位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那麼淘運熊的定位則是讓校園沒有難取的快遞。

據校內同學反映,目前,各大高校校園內外代取快遞業務如雨後春筍般冒出。遇上「雙十一」「雙十二」,快遞業務更是人山人海。業內比喻其為「快遞春運」,網友戲稱其是「快遞招聘會」,還有人諷刺大學校園正在從培養人才變成培養「大批優秀消費者」的地方,也從一個側面說明大學生取件有多難。

有學生表示,學校分四個區,相隔太遠了,幾乎每次去拿快遞,都得花一個小時!而且部分快遞還限時!如不找人代取,怎麼辦?

對於女生而言,如果快件太重的話,自己都不知道怎麼搬回宿舍。更有現實的情況,學校下課在12點以後,稍微拖堂就到了12點10分以後,有些送到學校門口的快遞要求12點至12點30分取件,時間衝突在所難免。

——36氪《淘運熊:獨創校園免費代取快遞模式, 多平臺購物「免費直達」》

淘運熊的商業模式很簡單,利用電商平臺的返利支付取快遞的費用,將電商平臺的推廣返利補貼給了傳統的校園有償代取的團隊。淘運熊對自己的定位也很清晰:一款專為大學生提供的免費代取快遞平臺。

流量產品、形象產品與盈利產品

在我們提出的理解品牌定位的36個思維模型中,有一個模型是產品金字塔模型。

我們能夠看到的常常是品牌的流量產品和形象產品,例如我們看到汽車專賣店都在宣傳他們的汽車,然而真正的盈利產品是汽車後服務如配件更換、汽車保養等等。

例如搜狐開發過一款特別好用的輸入法,這是她的流量產品。通過輸入法她進入了用戶的心智,又引導用戶下載她的瀏覽器,在瀏覽器上主推她的搜狗搜索。搜尋引擎才是她的盈利產品。

戰略的落地,就是要找到一個容易上手的切入點,讓用戶像鯊魚聞到血腥味一樣撕開防線。曾鳴稱之為「眼高手低」,戰略的視野要高遠,戰略的執行則要低一點,再低一點。

戰略的切入點,我們稱之為流量產品。流量產品的定位是導入流量,但可能不是最賺錢的部分。

淘運熊的流量產品毫無疑問是免費代取快遞,用這個產品引導用戶下載APP,完成流量沉澱。然而真正賺錢的是其他服務。

中國有3000所高校、4000個校區、4000萬大學生。一旦淘運熊佔據了這個流量入口,她就成立電商平臺的流量分發平臺。

早期的網際網路人還記得hao123網站的故事,其創始人只是做了一個網站綜合平臺,就成了三線外網民的上網入口,後被百度高價收購。因為百度從自己的訪問數據看到,太多的點擊來自這個網站。

流量分發平臺是一個易懂、易操作的模式。還有一種新的機會是自建平臺。自營電商。

利用長期積累下的數據,淘運熊比其他電商品牌更了解高校用戶需求,就可以根據他們的特點打造專屬產品。一方面形成堅固的護城河,一方面打造新的盈利方式。

側翼戰要在無爭的地帶發起

側翼戰要在無爭的地帶發起。

王興說,網際網路領域的競爭規律沒有本質改變,不是在原有的領域把原來的人擠掉,而是新的戰場擴大,新的玩家佔住了新的戰場,創新永遠在邊緣。

美團的戰略就是在一線城市之外,避開了千團大戰的主戰場。同時聚焦本地生活服務類電商,避開了聚划算的強勢競爭。

我們再來看品牌定位三葉草的第二個元素:競爭。就是在強調這一點,雖然一個社會問題就是一個創業機會,但是如果不考慮競爭,你也很難把握這個機會。

側翼戰要悄悄地進行,所謂無爭的地帶並不是真的沒有競爭,而是行業領導者沒有發現或者沒有看得上。

拼多多就是在淘寶沒有看得上的三線市場扎穩了腳跟。美團的本地生活服務類業務,也是阿里沒有看上的小業務。但是就在巨頭們忽視的縫隙裡,長出了新的巨頭。

馬化騰曾說騰訊最大的危機就是看不到對手。這貌似是一句略顯自大的總結,事實上卻是騰訊的盛世危言。看不到的對手才是最危險的對手。

《三體》中有一句箴言:消滅你,卻與你無關。《三體》在網際網路大佬中備受推崇不是沒有理由的。

用這種視角看淘運熊,我們發現她也是在巨頭們忽視的市場裡存在,並具備發起進攻戰的可能。

如果說拼多多是在三線城市外低消費人群裡建立了根據地,那麼淘運熊則是在城市低消費人群裡建立了根據地。

甚至淘運熊的的根據地更加優質:相比拼多多的首批用戶,他們更加集中,個性更為趨同,消費能力和習慣接近一致。甚至更有優勢的是,他們一旦畢業就會留在城市,逐漸成為高消費人群。

如果淘運熊能夠把握他們消費升級的趨勢,就會成為進攻淘寶的有效戰術。

側翼戰要轉化為進攻戰

側翼戰原則:追擊與進攻同樣重要。

側翼戰是進攻戰的準備階段。每一個側翼戰的最終目的,就是發起對領導品牌的進攻戰,成為新的巨頭。

理解側翼戰和進攻戰的關係,需要通過這個模型。當品牌的企業實力不足的時候要打側翼戰,在貼近領導者的地方悄悄地進行

當企業實力足夠的時候,要站在領導者的對立面發起進攻戰。商戰的四種戰術模型要結合品牌定位三葉草模型來理解。

當你的企業實力和品牌勢能足夠的時候,就可以發起對競爭對手的進攻了,同時要記得利用好消費者心智的能量。

例如農夫山泉在發起進攻戰之前,只是在江浙滬地區測試市場鍛鍊隊伍,只是說天然水更健康。當發起對純淨水的進攻戰的時候,就不再滿足於天然水更健康,而是強調純淨水不健康,會帶走體內的營養物質。

攻擊到了競爭對手的弱點,同時調動起消費者心智的能量。

淘運熊該如何發起對淘寶的進攻戰?攻擊點就是淘寶的弱點。而發起進攻戰的實際,要綜合考慮社會環境、品類趨勢、競爭環境、自身實力等等。

其中最關鍵的是資源法則和聚焦法則。

資源法則和聚焦法則

移動網際網路創業特別能體現認知的作用。

神州出行、瑞幸咖啡、滴滴出行、瓜子二手車都不是品類開創者,開創者分別是至尊租車、連咖啡、優步、人人車。但是由於前者搶先一步融資,通過時間窗口內的飽和攻擊,佔據了用戶心智,成為品類代表者。

淘運熊的未來同樣如此。

如果淘運熊能夠搶先一步融資,就可以領先同品類品牌,佔據先發優勢。這篇文章或許能起到一些作用,讓投資者率先發現這頭熊而不是別的動物。

也有可能另一個創業者發現了資源法則的重要,反而成為第一個融資成功的品牌。歷史的弔詭和無限可能就在這裡,有人說如果馬克思不發表他的理論,資本主義也許已經滅亡了。因為資本家也會看馬克思,他們會根據馬克思的理論調整調整自己的策略。

上帝站在兵力優勢的一方。戰爭中多數情況下是人多的一方獲勝,商戰同樣如此。這就是資源法則。

和資源法則對應的,是聚焦原則。當你的資源不是足夠豐富的時候,就要聚焦兵力在一個關鍵點上。軍事家毛澤東早就總結過:集中優勢兵力逐個擊破。

聚焦在哪個區域,就是創業者的判斷力。

淘運熊的第一步是佔據高校市場,建立根據地之後就要發起對淘寶的進攻戰。淘寶的弱點也很顯然:淘寶是阿里系的血液,是阿里系其他產品的彈藥來源,淘寶不得不實行流量分發原則,對平臺商家進行競價排名的遊戲規則。

這就導致了淘寶商家的強者恆強,弱者恆弱。購買流量的費用也轉嫁給了消費者。這是淘寶的固有弱點,也是拼多多的進攻點。

拼多多的戰術就是打造便宜商品的閉環:誰便宜,我就把流量給誰,商品越便宜,消費者越喜歡,拼多多的流量就越多。

淘寶的弱點、拼多多的戰術,都是淘運熊值得學習的。在和高校同品類品牌的競爭中,以及未來和行業巨頭的競爭中都用得到。

總之我們認為,淘運熊有成為第二個拼多多的機會。但是歷史的發展不可能以我的判斷為轉移,團隊能力、組織能力、融資能力、政策變化都會成為品牌發展的不可抗力或有力支持。

商戰的無限可能也在這裡。

相關焦點

  • 瞭望智庫:拼多多等電商平臺成為中國製造品牌崛起重要賽道
    《報告》認為,在線新經濟為中國品牌創造了新的崛起路徑,拼多多等電商平臺是中國製造品牌崛起與消費潛力釋放的重要賽道。區別於傳統歐美品牌「定位-廣告投放-分銷賺取溢價」的模式,中國新品牌與拼多多等新電商平臺共同探索出了一套「消費者定製-補貼讓利-規模出貨賺取利潤」的新模式,讓中國消費者享受中國製造紅利。
  • 淘集集徹底「完了」,創始人宣布破產,終沒能成為第二個拼多多!
    大家都知道,國內電商產業已經達到空前繁榮的景象,電商產業已經成為了國內支柱性產業,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連國外的網友都羨慕不已,尤其以淘寶、拼多多和京東三家電商平臺最為出名,這三家電商平臺也成為國內其他電商平臺效仿的對象。
  • 為什麼拼多多無法成為下個阿里巴巴
    拼多多並不真正擁有用戶,而是依靠鋪貼換取的流量。拼多多所在的下沉市場也會被阿里巴巴擠壓。許多人認為拼多多會成為Costco這種嚴選模式電商,但是在通過對於Costco的研究後,我們認為兩者具有本質的差異。而昨天阿里巴巴財報的背後,更是驗證了我們一些觀點。
  • 直到今天,終於明白了,為何淘集集無法成為第二個拼多多
    了解電商的朋友應該都知道,拼多多在電商領域的異軍突起可以說是一個意外。當初拼多多入局電商時,國內已經有天貓和京東牢牢把持市場的風向,而當時天貓和京東對拼多多也沒有過多的留意,外界對於拼多多的發展模式也不看好,隨處可見的拼團信息讓人不堪其擾。然而就是憑藉這股韌勁,拼多多4年間籠絡了超過5億的用戶群體,超越京東用戶數,直逼天貓市場第一的寶座。
  • 拼多多的品牌升級之路並不容易
    (1)增長勢頭強勁 擁有騰訊支持拼多多營收的增長趨勢足以說明其良好的發展前景,拼多多上市後的首份財報顯示,2018年第二季度,拼多多營收27.0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489%。截至2018年6月30日的前12個月平臺GMV為262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583%。
  • ...品牌」白雪文具全線發力拼多多,借力新電商打造「中國的百樂」
    陪伴90後走過校園時代的「國民書寫品牌」白雪文具,如今借力新電商拼多多,繼續成為00後、10後的書寫工具首選。自2018年入駐以來,白雪文具已逐漸坐穩拼多多中性筆類目的前三名,如今,各種筆類商品在拼多多平臺月銷量接近千萬支,深受消費者好評。
  • 中國7億人都在拼,拼多多的拼單玩法為什麼會成為消費潮流?
    實際上除了拼多多的「幫忙砍一刀」在微信群內傳播外,京東、天貓、蘇寧易購等電商平臺的「拼單」玩法兒同樣在微信群內流行。據我的觀察,部分線下的實體商店裡,也逐漸流行拼單玩法,拼多多的拼單玩法為什麼會成為消費潮流?
  • 拼多多(PDD.US):利用3+1個品類進行突破,「拼品牌」與多多買菜推動...
    一、拼多多研究框架:以「人」起量,以「貨」提價,進入增長第二階段1、電商研究框架:從變現模式差異分為平臺型和直營型電商行業發展至今,業態不斷演化,競爭逐漸充分,眾多競爭者從不同維度相繼入局,華創證券曾在《電商行業深度研究報告:薅羊毛的內在邏輯:從營銷方式看電商平臺差異》對比國內幾大電商平臺GMV與營收結構,本篇在其基礎上
  • 國民羽絨服品牌鴨鴨全面擁抱拼多多,48年老字號借新電商喚醒暖冬記憶
    雙11落下帷幕,鴨鴨成為拼多多平臺上最受歡迎的羽絨服品牌之一,這個溫暖了中國三代家庭冬日記憶的國民老品牌,正在新電商持續煥發新的生機。目前,鴨鴨已成為拼多多平臺上最受歡迎的羽絨服品牌之一。(周一 攝)「在秉承超高品質的基礎上,我們的產品迭代也根據不同年齡定位,結合了多種流行元素,以滿足各個年齡層的需求。同時,我們也正在向拼多多、抖音等年輕人聚集的平臺傾斜資源,多渠道重塑鴨鴨國民羽絨服的品牌印象。」鴨鴨電商銷售部總監倪蓓表示。這是鴨鴨全面擁抱拼多多的第一個冬季,也是老品牌與新電商碰撞的初章。
  • 第二大電商平臺再次易主:市值9190億,超京東、拼多多,直追阿里
    隨著行動支付的不斷普及,網上購物,已成為人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們知道,馬雲開創了電商B2B模式,打造了淘寶和天貓兩大知名APP;劉強東則逆勢開拓出自營(B2C模式)超級陣營,締造出京東品牌;黃崢,則兼顧了社交和購物,創新地開發出拼多多,主打拼購更便宜的模式。
  • 拼多多(PDD.US):社交裂變與低價爆款鑄造第二大電商平臺 公司增長...
    京東躍居第二大電商平臺。   2。「提質擴容」(2018-2019年):嚴控商品質量,發力品牌營銷向高線用戶滲透。公司2020年1月上線直播功能,2020年10月拼多多APP進行了改版,將底部第二個Tab由「關注」改為直播,優先級前置。與淘寶以KOL帶貨為主的模式不同的是,拼多多直播定位是一種提供給商家運營私域流量的工具,作為店鋪的一種展示和服務形式,提高商品可信程度,進而提高產品購買轉化。預計隨著未來新品牌計劃的深入,直播帶貨未來階段內可能會發力創新的模式,直播間互動也會推出更多的玩法。
  • 店寶寶:拼多多勢必成為內循環陣地
    原標題:店寶寶:拼多多勢必成為內循環陣地拼多多第三季度財報顯示營收142.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了89%,超過了市場預期,並實現了拼多多上市兩年來的首次季度盈利。在過去的12個月裡面,拼多多擁有7.3億的活躍買家,貢獻了14576億元的GMV,比去年同期增長了73%,顯示了非常強大的購買力。
  • 拼多多 OR 騙多多?騰訊助攻拼多多成為3億人都在買假貨的APP
    導語:7月26日晚間,成立不到三年的拼多多在納斯達克上市,股票暴漲40%。這個號稱「3億人都在拼」的電商平臺,還沒好好感受到上市的喜悅,幾天後,質疑拼多多售假、山寨、侵權的問題,一波接著一波席捲而來。
  • 勻思電商談拼多多攜手國美,「雙黃」組合或將重洗電商格局!
    在 2018 年期間,國美在拼多多上開設的品牌旗艦店就被業內人士視為二者的『試水之作』。從平臺到服務再到現在資本層面的合作,兩年的時間,國美和拼多多的合作正在逐漸深入,彼此滲透。國美品牌大家電正式接入拼多多『百億補貼計劃』,同時國美全線商品上架拼多多,拼多多與國美二者宣布達成全面戰略合作協議。那麼,『雙黃』組合對於整個電商市場而言,又有著怎樣的意義呢?說到這裡,先介紹一下整個電商市場的攻防戰。通過數據分析,勻思電商發現:光從用戶數量來說,拼多多的用戶數量僅次於阿里,是第二大電商平臺。但是,如果從交易規模上來看,京東卻又遠超拼多多。
  • 拼多多的商品是各大電商平臺之中最便宜的嗎
    大家好,最近拼多多好像在雙十一被大家更多的有所認可,但拼多多裡所售的商品真的很便宜嗎?拼多多的主要營銷模式是以拼團的形式,讓大家拿到最有力度的價格,其實價格真的特別優惠嗎,有的真的還是不便宜約。例如買一個小小的裝飾品,在淘寶有可能幾元就可以購買,但在拼多多它的初始價格雖然比淘寶低,但是配置上分出了三六九等的價格,要想買配置好一點的,還要再加上一些價格才能拿下,並且還是以團購形式的購買。也就是說,拼多多裡的價格雖然便宜,但配置真的很低,如果要好一點的,比其他的電商平臺還要貴。
  • 武漢網柚科技 拼多多如何玩轉了三農電商?
    儘管拼多多各種大牌補貼、策劃品牌館,邀請高中檔品牌入駐,可是,「9.9水果包郵」這個讓拼多多爆紅的成名作標籤,短期內還是撕不掉。作為一個三農電商從業者,從去年到現在,我下單的農產品不下500種,瓜果梨桃、魚蝦蟹蠔、雞鴨肉蛋林林總總,淘寶、京東、魔筷星選、快手小店、拼多多我都下過。
  • 店寶寶:拼多多「拼」的秘訣
    拼多多第三季度財報顯示營收142.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了89%,超過了市場預期,並實現了拼多多上市兩年來的首次季度盈利。 在過去的12個月裡面,拼多多擁有7.3億的活躍買家,貢獻了14576億元的GMV,比去年同期增長了73%,顯示了非常強大的購買力。
  • 拼多多聯姻安溪鐵觀音 電商搶佔農產品灘頭
    北京商報訊(記者 趙述評 實習記者 何倩)在聯姻褚橙後,拼多多再次迎來農產品龍頭品牌安溪鐵觀音。近日,拼多多與福建省安溪縣雲嶺茶業有限公司等首批近10家當地龍頭茶企結成「安溪縣茶產業新品牌聯盟」。據了解,這也是拼多多首次在農業領域啟動的新品牌計劃項目。
  • 日化產品成拼多多山寨貨「重災區」,哪些品牌被坑得最慘?
    五天市值增發近500億,拼多多再現中國零售「傷疤」 深扒拼多多的發家史不難看出,它是搭上了淘寶、京東、微商的末班車,然後實現彎道超車的。拼多多上市之後,一躍成為國內第七大網際網路公司,僅次於BAT三巨頭和小米、京東、網易,市值等於京東的一半,高達270億美元。
  • 被母嬰品牌「盯上」的拼多多,史努比兩天「拼掉」一個月貨
    雙十一期間,員工都穿上了紅色的馬甲,一側印著「SNOOPY」,另一側是拼多多的標誌。  雖然在其他電商平臺也有店鋪,但從史努比童裝的準備來看,拼多多無疑是他們現階段最重視的平臺。  「老樹開新花」的史努比  史努比首度登場於1950年美國的《花生漫畫》,2020年正好7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