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常州彭氏家族從美國請回「家譜」
歷史上流傳下來的各種彭氏家譜。檔案局提供
流傳下來的彭氏家譜。
中國素有「盛世修譜」的文化傳統,而家譜也被世界稱為「穿越時空的家族聚會」。近年來,興修家譜熱悄然升溫,僅常州就有400多個家族修了家譜,其中80%都是近5年修撰的。記者在溧陽市檔案館查閱資料時了解到,在這些家譜修撰過程中,還有很多有意思的尋脈插曲。溧陽《彭氏宗譜》就是一例,「彭」氏是溧陽大姓望族,其家譜本分東門、南門兩支,但其中南門一支的家譜早已被美國人收藏,而其產權屬於日本東洋文庫。在修編彭氏家譜的過程中,上海圖書館無數次施以援手,美國猶他家譜學會多次從中周旋,後經日本東洋文庫授權,修撰者,就拿到了美方複製的南門家譜的膠片,最終如願完成宗譜。
要修家譜,先到常州
在清代常州曾是四大印譜中心之一
家譜,流傳至今已有數千年的歷史。它起源於周朝,自漢以後,盛行於民間。如今,要修家譜,先到常州已成為業界共識。據常州市譜牒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吳之光先生介紹,常州家譜編修在全國很有影響力,這與特定的歷史文化有著密切的關聯。常州享有「天下名士有部落,東南無與常匹儔」之譽,經濟發達、文化繁榮,以「陽湖文派」、「常州詞派」、「常州畫派」、「孟河醫派」等飲譽全國。同時,常州還曾是中國清代四大印譜中心之一,至清朝晚期,除書坊外,民間有譜師、技工攜帶字盤、工具上門修譜。因此,常州民間修譜熱潮早於蘇錫而興起,體現了常州修譜傳統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特點,突出表現在藏譜、修譜人才眾多,舊譜收藏既早且豐。
在當代修譜蔚然成風,印製更為考究
近年來,隨著常州譜牒文化研究的開展和深入,當地興修家譜蔚然成風。據常州市民俗研究會譜牒文化研究委員會會長朱炳國介紹,這一波修譜主要以武進地區為主,溧陽彭氏、毗陵莊氏、牛塘馮氏、湖塘餘氏、橫山橋梅氏、宋氏、雪堰徐氏、馬杭賀氏、三河口湯氏、鄭陸姚氏以及宜興張氏和無錫張氏等數十部家譜相繼得以面世。
這批家譜不同以前,完全實行男女平等,婦女都可入譜,同時家譜的印製質量也比先前更考究,自從前幾年三河口牟氏家族採用宣紙印刷開了先河後,家族修譜幾乎全部採用了更利於保存的宣紙,裝幀古色古香,很有書卷氣。
牽動眾人,萬裡尋譜
1族人合力
匯集失落的族譜殘本,搭起編修班子
彭氏,是溧陽五大姓氏之一,一直有「彭馬史狄周,吃穿都不愁」之說,溧陽始遷祖為彭顯。從2005年起,彭氏家族準備續修家譜。要修家譜,第一個先決條件是要有老家譜,但是經過戰亂及「文革」之後,很多家族都已尋不到老家譜了。彭氏族人在宜興等地僅尋到10多冊老家譜,據說這些還是在文革期間,彭氏族人用塑料紙包裹沉在水塘底才得以保存下來,而其餘被當作封建殘餘在破四舊時被焚毀。
萬幸的是,溧陽彭氏族人從常州譜牒專家朱炳國編著的《常州家譜提要》中找到了線索:在上海圖書館還藏有一部《溧陽彭氏宗譜》殘譜。彭氏家族派人去複印來後,又尋訪到族人保存的部分宗譜殘本。在此基礎上溧陽彭氏家族正式啟動了續修家譜行動。
現已退休的溧陽市經貿局彭自寬老人自小便從長輩口口相傳中知道,家譜三十年小修,六十年大修,不修譜是不孝子孫。當初,他的父親在病危時,把他叫到跟前提及修譜一事,觸動了他要續編家譜的決心。他與在市級機關工作的彭氏宗親一拍即合,便請同是退休人員的彭留雙牽頭搭起《彭氏宗譜》的編修班子。編修過程中,他們發現還有幾支族人在收集來的家譜中沒有反映,應該還有其他版本的《彭氏宗譜》可以補充。他們雖花了大力氣,但在國內各大圖書館卻遍尋不著。
2海外力量
因產權保護,在美國圖書館複製宗譜不成
後來,修譜人員找到常州譜牒文化研究會會長朱炳國幫忙。多年來,常州譜牒文化研究會在興起的家譜熱中推波助瀾,功不可沒,也與國內各大圖書館和海外一些研究機構建立了聯繫,給常州興修家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2007年年初的一天,溧陽彭氏族人得到一個讓他們激動的消息:遠在大洋之外的美國收藏有他們的《彭氏宗譜》。這讓他們續修彭氏宗譜的願望有了希望。
朱炳國立即與上海圖書館聯繫,通過他們了解到美國猶他州圖書館確實藏有一部完整的溧陽《彭氏宗譜》。於是,他又與在美國有貿易業務的上海森壓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美籍華人是裕興聯繫,請他無論如何幫忙複製一份過來。美國一直以來比較重視智慧財產權保護,是裕興到猶他州圖書館後,圖書館工作人員告訴他,只能在這裡看,不能複製,因為這部家譜的產權屬於日本東洋文庫,每一次使用都要對方授權。日本東洋文庫1924年成立於東京都,1948年起成為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的分館,主要是收藏東方學圖書資料的研究圖書館。
3專家相助
與美日協調數月,終獲家譜縮微膠捲
是裕興十分失望,他把這個「不幸」的消息告訴了朱炳國,溧陽彭氏族人也很無奈。朱炳國說不管怎樣總要再努力一下,他想到了對自己研究譜牒文化幫助很大的上海圖書館原黨委書記、歷史文獻研究所所長、《中國家譜總目》主編王鶴鳴,還有另一位專家周秋芳,他請兩位專家出馬與日本東洋文庫理事長木真原稔和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理事長沙其敏周旋交涉。
「由於語言不通,牽涉到兩個國家,再說對國外法律也不太清楚,不知從哪下手,主要是王先生和周女士幫助做了大量工作」,彭自寬說。經過數月的電話溝通和多次協調,日本東洋文庫終於同意授權美國猶他州圖書館,讓溧陽彭氏家族使用一次收藏的《彭氏宗譜》,並且給予使用優惠,只收取120美元工本費。2007年國慶節前,彭氏家族得到了來之不易的4卷家譜縮微膠捲。這些縮微膠捲屬於幻燈片性質,只能看而無法直接使用。他們又找到上海圖書館用幻燈轉換機刻成光碟,至此,全套46冊的溧陽《彭氏宗譜》歷盡周折終於回到家鄉。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