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又到了燒烤夜宵「橫行」的時候。烤串,海鮮,啤酒都是夏天必不可少的,其中田螺應該是很多人的最愛,無論是在大排檔還是家中自製。
田螺的製作方法也不需要很複雜,可以爆炒或者直接蒸煮蘸料吃,而且味道也很好,肉質也很鮮美。但是有一種「蝸居」生物和田螺長得非常相似,如同雙胞胎一樣,但是它的命運卻沒有田螺那樣好,反而受到大家比較「抵制」。它就是福壽螺。
(一)福壽螺的「簡歷」
福壽螺是一種外來「入侵者」。它的原產地是南美亞馬遜河流域。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引入中國臺灣,1981年又引到廣東。但是由於味道不是很好,又養殖過度,就把它隨意「扔」到了野外。
但由於它的繁殖很快,適應環境能力很強,又長在田野水溪旁邊,屬於雜食性,所以它的成長破壞了很多莊稼田野植物,很快就「獨霸一方」,在我國南方比較多。雖然看它破壞性強,但是對環境的要求也還是很有要求的,喜歡在清澈且資源豐富的淡水生長。
(二)吃福壽螺時如何儘量避免寄生蟲的「侵擾」
有些人喜歡吃田螺,也喜歡到野外體驗一下,自己到野外去撿田螺,可是因為它和福壽螺長得很像,所以有時會撿錯,並且因為烹飪錯誤而導致「中毒」。
福壽螺中有很多寄生蟲,需要長時間的充分加熱才能「殺死」它們,但是很多人不了解而導致寄生蟲感染。如果沒有完全熟透,其中的寄生蟲會侵入人體,會破壞神經組織,引起頭疼,發熱,頸部僵硬等等,嚴重的可能會導致痴呆,破壞人體中樞神經,甚至導致殘疾或者死亡。
所以,如果在不確定是田螺還是福壽螺的情況下,一定要注意不要生吃,煮久一點,要徹底煮熟!在處理時,也要與平時用的廚房用具分開,比如菜刀,切菜板。以免把寄生蟲再沾染上,汙染其它食物。
另外,不光在烹飪上注意,處理完還要注意個人衛生和飲食衛生。寄生蟲可能依附到衣服上,桌子上,把手上等各種地方,會不知不覺的「粘」到你的身上,所以一定注意個人衛生,在處理完之後要換衣服,洗手,最好可以洗澡,以免不小心進入人體。
(三)福壽螺和田螺的區別
雖然它們長得很像,但是也還是有很多細微的差別的。
從外形上看,福壽螺的個頭比田螺大一些。在構造上福壽螺的尾部比較短,蓋頭偏扁,整體類似圓盤形狀,而田螺和它卻不太一樣,尾部呈錐體形,蓋頭片是圓形。顏色上來看,福壽螺偏黃,但是田螺偏青褐色。口感田螺的比較嫩。在卵的顏色上是最容易分辨的,田螺是透明色,而福壽螺是非常「少女心」的粉紅色。
其實不光是福壽螺有寄生蟲,其他生的肉類也有寄生蟲。只是可能福壽螺比較難「熟透」。所以為了我們的身體健康,還是要少吃生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