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飽暖思淫慾更沒品的人性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究竟有何道理?

2020-12-19 科技歷史說

人活一生,不枉一世,俗語作為我國歷史長河中不可或缺的人性思考,雖然比不上詩歌那般意境深遠,辭藻華麗,但是相比較之下,不僅十分接地氣,而且通俗易懂,老少皆宜,如飽暖思淫慾,從字面意思理解,確實俗不可耐,但是你能說他沒有道理嗎?

相信我們每個人都有這樣的經歷,作為一個正常人,基本的生理需求,無非也就那麼多,滿足了物質生活的前提下,某些生理需求作為最基本的精神需要,自然而然也就成了讓人慾罷不能的存在,讀書人有讀書人的快樂,俗人自然也有俗人的幸福,有時候往往精神需求就是這麼簡單,並非書讀得多就可以: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對於普通人而言,沒有文化人那麼高雅,但是精神方面的需求同樣重要。

比如最簡單的人之常情,喜怒哀樂,不需要文化門檻也能夠人人享受,飽暖思淫慾,相信很多人也已經知道了他的下半句,饑寒起盜心,其實這兩個說的本質上沒區別,無非就是生理需求和生活需求,滿足了生活需求的前提下,適當的追求一下生理需求,當然在生活需求都沒有滿足的前提下,自然也顧不得上什麼精神道德,禮儀,廉恥。

很多人都聽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小偷被抓了,警察問他為什麼偷錢,小偷理所當然地回答道,因為我窮,因為我餓,或許對於物質生活相對豐富的我們而言,沒有體驗過那種饑寒交迫的日子,但是如果真的有那麼一天,相信我們每個人幾乎都會做出同樣的選擇,說出同樣驚人的話語,有時候,環境真的可以決定一個人的一生,所以為什麼說要想改變命運?就要先跳出自己生活的圈子。

相比較於飽暖思淫慾,兩腮無肉不可交就顯得更加直白了,為什麼會這樣說?兩腮無肉說的其實就是尖嘴猴腮,其實也就是根據一個人的面相,來判斷一個人究竟是好是壞,當然,這樣的說法究竟有沒有道理?其實還是有待商榷的,當然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不難發現這樣的例子。

往往無論在小說中乃至於影視作品中,都是被刻畫成兩腮無肉,尖嘴猴鰓的形象,但是我覺得在日常生活中就顯得極為不靠譜了,畢竟那些藝術作品都是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的,尖嘴猴腮之所以被定義為壞人,這人也是一種特殊的藝術創作手段,比如影視劇中經常出現的這幾位壞蛋專業戶:徐錦江、計春華、黃秋生,僅僅是因為長相兇了點,難道他們真的就是壞人嗎?

就拿演壞蛋最經典的計春華老師來說,天生就是個當反派的料,但是他在日常生活中,卻並沒有影視劇中那般招人恨,反而以其精湛的演技,給我們呈現了一場場視覺盛宴,而且在幕後,計春華老師對於那些想學好表演的學生而言,認真負責,給出自己獨到的見解和建議,難道他真的就那樣十惡不赦嗎?顯然不是。

所以說在一定程度上,人性俗語,確實能反映一定的問題,但是並非絕對,也不能一概而論,作為兩腮無肉不可交的下半句,臉上橫肉為兇者,這句話又有什麼道理呢?其實關於這句話最典型的例子,就比如水滸傳中的李逵,亦或者是花和尚魯智深,兇不兇一眼是能看出來的,但是兇並不一定代表本性就壞。

看過的俗語很多,但是我覺得「兩腮無肉不可交,臉上橫肉為胸者,」基本上是沒什麼道理可言的,無非就是人們茶餘飯後的一句無聊調侃罷了,看不透的人心,豈能是簡簡單單通過臉上有沒有肉判斷的?

相關焦點

  • 俗語「飽暖思淫慾,饑寒起盜心」,揭示了人性的現實
    但是,經過長時間的文化積澱,人們往往會把一些生活經驗總結成通俗易懂的俗語。而有的俗語可以給後人為人處世提供寶貴的經驗,有的則有著比較特殊的教育意義。俗語一般都是有上下兩句組成,可是我們經常聽到的不是只有上半句,就是只有下半句,俗語「飽暖思淫慾」只是其中的上半句,其實下一句才是經典,揭露人性,卻少有人知。
  • 俗語「飽暖思淫慾」,下一句才是經典,披露人性但少有人知!
    俗語「飽暖思淫慾」,下一句才是經典,披露人性但少有人知!生活在農村的朋友經常會從年紀稍大一點的老人口裡聽到很多俗語,這些俗語是在咱們老祖宗根據生平經驗所總結出來的話語,雖然簡短但是富有哲理,通俗易懂。俗語一般都是有上下兩句組成的,但是很多時候人們常常聽到的要麼說的是上半句要麼就是下半句,就好比下面小編說的俗語一樣,大部分人只聽過上半句,但是其實下半句才是最為經典,披露人性但少有人知!這句俗語的上半句就是「飽暖思淫慾」,很多人對於這句俗語是相當的熟悉了,因為在平時的生活中可能都會聽到過,但是其實它的下半句才是最為經典的。
  • 民間俗語:「飽暖思淫慾」,後半句更經典!看透人性,說破現實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傳統俗語更是深入我們中國人的骨子裡面。但是呢,我們很多人對於這些廣為人知的俗語,卻經常會發生前半句滾瓜爛熟於心,但是後半句就忘了。大多數的時候,整句的精髓,卻往往都在後半句,同時,經典更是後半句。比如:我們都知道「飽暖思淫慾」這句話,但是,你能說出來它的下一句嗎?
  • 俗語:「飽暖思淫慾」,下一句才是精華所在,說透了現實人性
    老祖宗講的俗語與生活是息息相關的,即使一些俗語因文化而產生了分歧,但很多俗語還是說出人生的道理,值得後世深思,俗語「飽暖思淫慾」是人們常聽到一句話,它講的是什麼?吃飯是人想要生存,必須要做的事情,因而溫飽是非常重要的,於是有了各種各樣的食物,有了躲避風雨的住所,有了可以抵禦寒冷的衣服,而當這一切都能夠滿足時,有人就會產生一些不好的欲望。
  • 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下半句更顯老祖宗的觀人智慧,鮮為人知
    比如,今天要講的一句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這個是關於給人相面的經驗之談,但是,它的下半句更加精彩,只是很多人不知道。那麼,這句俗語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在古代,如果想要知道一個人是否靠譜,或多或少的都會運用一些相面之術,這裡面比較著名的有《鬼谷子》,近代,有晚清曾國藩所著的《冰鑑》,堪稱識人用人的千古奇書!我們先來說說「兩腮無肉不可交」,這個是什麼意思呢?
  • 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雖不能說絕對,但並非沒有道理可言
    我國有很多俗語,有一句俗語是這樣說的,那就是兩腮無肉不可交,雖然不能說絕對,但其實還是有一些道理的。其實這句話到底應該怎麼理解呢?當中講的兩腮無肉不可交,從字面意思就能夠看出一個人,如果兩腮沒有肉往裡面凹陷面黃肌瘦,這個人的面相給人感覺非常精靈而且機靈古怪,因此和這樣的人交往會讓人覺得這個人的心眼很多。
  • 「飽暖思淫慾」下一句是什麼?很少有人知道,卻說透了真實的人性
    我們知道俗語是古代勞動人民根據經驗總結而來,存在一定的道理,很多人因為知道這些俗語,可以少走一些彎路。也有很多人因為不聽俗語告誡的,最後自己吃虧。飽暖思淫慾是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句話,然而這句話的下一句話是什麼呢?
  • 俗語:「飽暖思淫慾」,下一句才是真正揭露人性的,卻少有人知
    俗語一般都有上下兩句組成,但是我們在日常的生活中經常聽到的都是只有上半句或者只有下半句,所以很多張嘴就來的俗語可能你也就知道一句,另外一句可能從來就沒有聽過,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飽暖思淫慾」的下句以及相關的故事。
  • 俗語「飽暖思淫慾」家喻戶曉,但是精髓卻在下一句,一直鮮為人知
    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經常會聽到很多民間的俗語。俗語文化在我國歷史的發展中,一直佔據著重要的位置,也更加的貼近我們的生活。俗語看似簡陋粗糙,但是背後的道理細細品讀,能夠引發我們的共鳴,開啟我們的智慧,用「一石激起千層浪」來形容俗語,再合適不過了。
  • 老話說「飽暖思淫慾」,下一句更經典,直抵人心,你知道是啥嗎?
    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一代又一代的先人為我們總結了很多智慧經驗,教導我們該如何為人處事,有道德有修養有追求的現代人。這些道理並不完全是照本宣科式的教條,很多都是以民間俗語的方式,深入淺出地給大家科普。這些俗語通常朗朗上口,通俗易懂,讓大家在嫉妒的同時,更能夠體會其中蘊含的深刻道理。
  • 俗語「飽暖思淫慾」,下一句才是經典,揭露人性,卻少有人知
    我們的祖先認為,生活本身就是殘酷的一場修行,內心的滿足是人生幸福最根本的基礎,不然就算有金山銀山外加廣夏萬千,也依然逃不過生活的魔咒。五千年的傳承離不開語言,在華夏語言文化裡,除了有各種生產、生活和思想的智慧、陽春白雪的詩詞文化;還有民間流傳的許多俗語,在勞動人民的代代相傳中也深具智慧。
  • 「麻面青須不可交,兩腮無肉大彎腰」,有何深意?令先輩如此忌諱
    並且通過這種學問提煉出了許多朗朗上口的古語,比如「麻面青須不可交,兩腮無肉大彎腰」。那麼這句話有何深意,又有何依據呢?令先輩如此忌諱,對此專家表示,這是先輩留下的醒世名言,我們只需辯證地去看待就好。由此看來,不論是哪一種說法,「麻面青須不可交」確實有一定的道理,不過人們卻需要辯證地去看待這個俗語。02那麼,除去「麻面青須」的人不可深交,還有什麼樣的人不能夠結交呢?那就是這句俗語後半句所指的人:「兩腮無肉大彎腰」。
  • 古人云「飽暖思淫慾」,你知道下半句嗎?道盡了人性的險惡
    我國是一個文化底蘊非常深厚的國家,有著5000多年的燦爛文明史,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老祖宗也憑藉他們的聰明才智,在日常生活中總結出了很多的經驗教訓,經過幾千年的發展,一代一代地流傳了下來,哪怕如今時代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是仍然有很多的道理,對如今的我們也是很有用的。
  • 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下半句被奉為經典,這樣的話能信嗎?
    當然還有一部分,不但不科學,還有些誤導的作用,可是依然有很多人對此深信不疑。 小編今天就來聊聊這麼一句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臉上橫肉為兇者"。這句俗語,小編看來就不太妥當,為什麼說這句俗語不太妥當呢?接著往下看。
  • 農村俗話:「兩腮無肉不可交」是什麼意思,怎麼看?
    兩腮無肉不可交,你怎麼看?「兩腮無肉不可交」,這句話是農村裡的一句俗語,也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至理名言。但是這句話是不完整的,只是俗語中的其中一句,其原意是:「尖嘴猴腮黃臉婆,麻面青須水蛇腰,兩腮無肉不可交,矬子肚裡三把刀」。
  • 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其實下一句更經典,古人的觀人術
    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其實下一半句更經典,古人的觀人術。古代面相術古時候把看面相的術士稱之為相士,最早有關相術和相士的記載是在《左傳.周書》中,當時只是初步體現,並未形成相關體系。隨著朝代發展,這個技術逐漸成熟,在隋唐時期,相術更是得到長足的發展。
  • 「飽暖思淫慾」都知道,下半句才是揭露人性的經典,卻少有人知
    孔融寫了首詩,其中有兩句是"家中客常滿,杯中酒不空"。孔融本就是好客之人,他對自己這兩句詩很滿意,所以他寫下來貼在自己的書房裡。這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很多俗語、諺語、警句,都是出自中國古詩詞或者對聯。比如:"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等等。
  • 俗語「飽暖思淫慾」下一句是什麼?那才是經典,很少有人知道
    在我國傳統文化中,俗語也是很重要的一個部分,它不像《詩經》、《離騷》、《論語》等典籍那麼高大上,但它總結了古代先民千百年來的生活智慧。不過,很多俗語在流傳過程中,往往沒被人記全,大家都知道上半句,卻總忽略了下半句,因此鬧笑話的人也不在少數。
  • 「麻面青須不可交,兩腮無肉大彎腰」,農村俗語在教導我們什麼?
    農村俗語:「麻面青須不可交,兩腮無肉大彎腰」是啥意思,有道理嗎?農村俗語在教導我們什麼?古人們是很有智慧的,在古時候科學技術自然沒有現在這麼發達,所以古人們通過長期觀察天文地理、人文物語來總結出豐富的社會經驗。
  • 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寓意是什麼?
    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寓意是什麼?我們的算命,算卦之類現在還在社會中流傳,並且有不少人會相信,像現在大多數人相信科學,但在古時候人們都是普遍相信算命的,不管大事小事,都會想著去算一卦,看看自己的命運,福氣之類的,或者在做某件事前去算算看會不會順利結束,或者如果有件事,自己解決不了,也會去請教「高人」,讓其指點一下,算命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看手相,一種是看面相,今天我們要談的是面向,俗語說「兩腮無肉不可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