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捲雲舒,慣看桑田變滄海;古往今來,多少故事笑談中;分享歷史故事,了解歷史文化,感受不一樣的時代背景。
楊森在川軍軍閥中有一個綽號:妻妾多。這楊森的真實寫照,根據史料他公開的妻妾就有12人,這些人給他生下子女達43人。、楊森對自己的妻妾管理也十分有一套,在他妻妾中幾乎沒有爭風吃醋。他可以說是功成名就了,升官發財娶老婆他都實現了,那麼接下來就是要培養自己的接班人了。
楊森
民國時期,軍閥們對自己的子女要麼嬌生慣養,要麼是好好培養。其中嬌生慣養的居多,至於好好培養的,主要是想讓子女接班。這也許是受到了中國傳統思想的影響:自己創下偌大的家業,總要有兒子來繼承。比如東北王張作霖,就對他的兒子張學良火線提拔,在比如西北馬家軍的馬步芳,在兒子12歲的時候就成了少校。而身為軍閥的楊森也面臨同樣的問題,他也需要培養一個接班人。
楊森和古人一樣,身受嫡長子思想的影響,當時他最想讓自己的長子楊漢興接班。楊森對這個長子寄予厚望,但是他想不到楊漢興走向一條截然相反的道路。接受新思想的楊漢興,不僅想成為父親那樣的人,還勸自己的父親楊森不要與人民為敵。最終楊森放棄培養這個兒子的願望,而且登報和楊漢興脫離父子關係,也就是說楊森不認這個兒子了。
長子不成器,楊森將目光轉向了次子,他決心培養自己的次子楊漢烈。楊漢烈字北魂,1917年出生。他是楊森的二兒子,如果不出意外,他會成為一個富家公子哥、但是大哥楊漢興接受了新思想,楊森宣布和他脫離父子關係,他實際上成為了楊森的長子,所以楊森十分注重對他的培養,畢竟楊漢烈是楊家的希望。
楊漢烈
楊森對這個兒子的培養不是按照富家少爺的標準,相反十分嚴格。早在1933年的時候,楊森就將他送到北平讀書,此時楊漢烈16歲!那個時候的北平可不太平,日軍蠢蠢欲動,楊森此時能夠將兒子送到北平,就是為了一下磨鍊楊漢烈。
恰好此時長城抗戰爆發,楊漢烈和同學們一起到前線勞軍去了,楊森一看,好小子,有老子的風範。但是他也害怕自己的這個兒子有什麼閃失,立刻讓他回來,不過此時楊漢烈想去戰場,但是他的父親不同意,於是他考入了黃埔軍校,希望通過這條路走上戰場。
楊漢烈從完埔軍校十六期騎兵科畢業後,擔任了第133師搜索連排長。他可不是來鍍金的,因為這搜索連不僅要在戰時需要承擔偵察使命,在平時也要經常跟著部隊去搜集情報。楊漢烈這個搜索排長擔子的不輕,是需要經常上戰場去拼命。
也正是因為如此楊漢烈在部隊得到真正的鍛鍊,楊森對這個兒子的表現也十分滿意。於是在楊森的提拔下,楊漢烈擔任20軍騎兵連連長,因為20軍是楊森起家的部隊,也可以說是他的私軍。
楊森這樣的任命,明眼人都能看出來,楊森是在刻意地培養自己的兒子,不過在當時這種現象很常見,也沒有人會說什麼。不久楊漢烈擔任第27集團軍特務營營長。這兩個職務都十分重要,騎兵連擔負起拱衛軍部的使命,而特務營擔負保衛集團軍總部的使命。
楊漢烈不僅是靠關係擔任要職的,人家也有真才實學,在第三次長沙會戰的時候,當時楊漢烈是騎兵連長。在戰鬥中20軍的側翼遭到日軍的偷襲,如果被日軍攻破側翼20軍很有可能就會被全部殲滅。此時周圍只有楊漢烈的騎兵連,在這更危機的時刻楊漢烈帶著騎兵連140名官兵向日軍發起了衝鋒,楊漢烈帶隊伍堅持了兩個多小時,身體多處受傷,終於等到兄弟部隊的支援,否則楊漢烈就殉國了。
這件事傳到楊森的耳朵裡,他嚇了一大跳,自己的兒子不僅不是草包,反而如此英勇,自己應該感到高興才是,但是他也害怕兒子在戰場上有閃失,於是他就用貴州省政府主席的名義,將楊漢烈調到貴州保安部隊當團長,等到這個團長擴編的時候,楊漢烈也順利成為少將旅長。
或許是楊漢烈的英勇事跡引起了他老子的擔憂,楊森怕自己的繼承人真會在戰場上陣亡,於是便以接任貴州省政府主席為名,把自己的寶貝兒子調到貴州省保安部隊當團長去了。後來這個團擴編為整編第79旅,楊漢烈也就順勢的當上了少將旅長。
此後楊漢烈官運亨通,1947年任貴州省直轄區保安司令,同年秋任重慶市保警總隊總隊長,1948年任第20軍79師師長。其實在擔任79師(79旅改編而來)師長的時候,楊森就想讓兒子當重建20軍的軍長。其實這也是他的私心作怪。他的計劃還沒有完全實施,解放軍就兵臨城下,楊森逃離,留下兒子。
楊漢烈畢竟在北平接受過新思想,而且幼年受到過他大哥楊漢興的影響,他也傾向於和平,在1949年12月26日楊漢烈宣布起義,成為解放軍的一員。
楊森
起義後楊漢烈所部改編為解放軍第19師,而楊漢烈也為四川的局部解放做出了貢獻。此後楊漢烈先後擔任西北軍區參議室副主任、甘肅省人民政府參事室副主任、甘肅省政協副主席、民革甘肅省委副主委、民革中央委員、西安市黃埔軍校同學會副會長等職務。為國家和民族的統一,繼續做貢獻。1987年7月10日楊漢烈在蘭州病逝。
誰也想不到一個軍閥的兒子,還上戰場和日軍廝殺,最後還成了將軍,在最後的關頭投入到人民的懷中中,他的一生也算是傳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