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吃粽子是我國的傳統習俗,北方人喜歡吃甜粽子,到了端午前夕就會用葦葉包裹著糯米或者大黃米,再配上豆沙和果脯用棕樹的葉子緊緊的紮成小巧玲瓏、長不及兩寸的三角形狀(當然也有個頭叫大的「兜粽」)經過大火煮4小時以上,葦葉的香味結合糯米的香糯,成了北方人應節的佳品,最具有代表的就是蜜棗粽子了。
在南方粽子的味道偏鹹最有名的就是廣東的鹼水粽了,造型也是多樣化,有四角的,有長條的,也有形如枕頭的。除了外形上不同之外,在餡料上的差別也是很大的,南方的粽子會放豬肉,鹹蛋黃和一些海鮮幹入瑤柱,蝦仁等等。在一個就是糯米的處理上,光聽名字大家都知道肯定與鹼有關,是的傳統的鹼水粽用的鹼可不是蘇打,而是採用獨葉埔姜等天然還有鹼性的植物燒製成灰然後濾渣製作而成的鹼水,把糯米洗乾淨放到這種水裡泡一晚上才用來包粽子,也只有泡過鹼水的糯米做出的粽子才叫鹼水粽。
但是南方可不僅只有鹹水粽,在廣東深圳的南澳島大鵬半島有一種特殊的粽子叫「海膽粽」,有人調侃說它是粽子界的愛馬仕,因為市場一般的粽子貴也就10元一個,然而一條普通的海膽粽卻價格要30元一個。雖說價格不便宜,但是吃過的人都覺得值。它到底憑什麼得到大家的喜愛,宅男在這裡給大家說說的它的做法,大家看了就知道了。
首先說食材,一條純正的海膽粽,除去主料海膽和糯米還要五花肉、瑤柱、蝦米、花生、蘿蔔碎粒等,不說糯米的價格,海膽肉現在的價格在230元一斤,瑤柱的價格一般都在150元一斤,蝦米相對要便宜些也去到了60元一斤,花生蘿蔔就不算了。一條海膽粽需要用到15克海膽,25克瑤柱,蝦米25克,這成本價格都去到了十幾元,加上糯米和其它配料成本基本都要20元了,到這裡是不是覺得其實30元一條也不算貴?
在說包法:海膽粽子不是用葦葉或者荷葉而是把2條芒葉交錯折好,先鋪上一層糯米然後放醃製好的五花肉和蘿蔔再用勺子鋪上一層海膽肉,然後再鋪上1層花生碎粒,最後再鋪1層糯米,然後把對摺的芒葉折下來,用鹹水草一圈一圈的紮好,就變成長條形的粽子,我想很多人好奇為什麼小編一直用「一條」來形容,到這裡大家應該就明白了。
最後說煮法:一般的粽子都是用水直接下鍋煮,而海膽粽子是用柴火蒸煮4個小時,期間火勢不能下降。
就這樣結合了海膽的鮮味的粽子就做好了,在當地還有向北方人一樣沒有酒解決不了的問題,在這裡沒有海膽粽子解決不了的問題,不行就兩個。如果喜歡這種粽子,不妨去試試,應為很多人喜歡吃,在南澳島很多飯店都會有,不過還是要端午時節去,這時候的海膽肉是最肥的,平時吃的基本都是冰鮮的海膽,口感會差很多。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謝謝您的閱讀,宅男每天會給大家介紹美食的製作技巧和故事,如果您喜歡請動動手指轉發分享給更多人知道,最後不要忘記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