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二九一農場第三管理區養鹿能手康海玲
【中國食品報融媒體】(張藝偉 劉軍豔)2008年春季,看到梅花鹿養殖的潛在價值,二九一農場三管理區的康海玲便和丈夫司良珊一磋商,夫妻一拍即合,當時正逢整個東北地區梅花鹿價格處於低谷時期,原來5000元一頭的鹿仔那年330-350元就可以買到家。康海玲夫婦在對市場進行充分考察的基礎上,夫婦建起了200多平方米的鹿舍,花7000多元從吉林買回20隻母梅花鹿,走上了創業之路。
全身是寶梅花鹿
「鹿茸、鹿血、鹿鞭、鹿胎膏都是貴重的藥材和高級滋補品,在廣州、香港、澳門等地,這些鹿產品被視為營養保健珍品,價格一路高揚。而且鹿適應能力強,生長發育快,容易養殖,這使得養鹿成為一項周期短、見效快的致富好項目,我從養鹿中嘗到了甜頭。」近日,康海玲指著一頭頭可愛的小鹿跟筆者說。
說起最初割鹿茸,打麻藥要研究麻藥使用的用量,下手還要狠,看著割完拉拉流血的鹿茸傷口處,海英揪心的疼痛,她怕萬一失血過多,影響鹿的健康。處於對梅花鹿的疼愛,每當割完鹿茸後,儘管頂著炎炎烈日在田間幹了一上午活感覺又累又渴,夫婦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扎」進鹿圈,當看到早上被割過鹿茸的公鹿安然無恙趴在那時,夫妻才會感到懸著的心落地了。
經過幾年的琢磨、實踐,現在手腳麻利的夫妻兩人不一會就割下一副鹿茸,準備加工好後賣個好價錢。今年康海玲養殖梅花鹿已經是第十二個年頭了,說起養鹿,康海玲可謂是頭頭是道。「鹿的食量很小,一天我就餵它兩頓,每天(每隻鹿)有1公斤飼料也就夠了,(一年飼料)它的成本也就七、八百也就夠了。鹿茸一年割兩次,在5月到8月份的時候割鹿茸,鹿茸的營養價值相當高了。而且,採鹿茸的時候我還接了一些鹿茸血,把它做成鹿茸酒,鹿茸酒我在市場上是賣是200塊錢一瓶,這樣一來,一隻成年公鹿可達效益6000元以上吧。」拿著一支剛剛割下的鹿茸,康海玲算起了經濟帳。
除了傳統的養殖、加工、銷售外,康海玲還通過網際網路平臺做大了梅花鹿產品市場。為了保證產品的真實,每次割鹿茸前,她都會在朋友圈發布割鹿茸的信息,讓顧客親眼所見、第一時間當場取走新鮮的鹿茸和鹿茸血,著實讓顧客信服。當面割茸當場銷售,她說這樣做,一是讓買家放心,做到貨真價實,二是保證鹿茸的品質,現割現封存營養價值高。她家的鹿茸、鹿鞭、鹿胎膏等產品供不應求,未長成的鹿茸早早被訂購出去。為了讓大家方便使用,她買回了切片機,讓大夥立等可取,既能保證鹿茸的產品質量,還能讓大家拿回家即可泡酒、藥用。在康海玲眼裡,梅花鹿渾身都是寶,只有發展精深加工,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梅花鹿產品的商業價值。為此,她大膽嘗試,致力於科學化養殖和保健食品研發,康海玲不光求產品好賣,而且她要讓顧客用的順心,她把鹿胎膏加工成口感好、有獨特口味的天然營養保健品,並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支撐,積極開展梅花鹿相關產品的研究與開發。通過上網了解和從書本上學習,她現在有了一套自己加工鹿胎膏的手藝,而且通過口碑宣傳、網際網路、朋友圈銷售,她家的鹿胎膏遠銷到北京、廣東、雲南等各地,傾心打造出符合農場特色的鹿胎膏。「我熬一鍋鹿胎膏得3天吧,像裡面有人參、益母草、上等的阿膠,現在市場上我賣是100克150塊錢吧,一鍋鹿胎膏大概能收入10000多點吧!」顧客反應她家產品質量都很好,在她家買過好幾次鹿胎膏,用著還不錯,買的挺放心的。每當顧客給予她好評讚賞時,她會美美地把自己的成果曬到朋友圈。她說, 能夠得到顧客的誇獎是最大的心慰,顧客給她點讚,給了她前行路上的巨大動力。
今年,康海玲家的23頭公鹿成年。康海玲告訴筆者:「拿這23頭成年公鹿計算,這些公鹿在5月中旬和8月下旬開始割鹿茸,一年割兩次,每隻梅花鹿產鹿茸3斤多,現在鹿茸品相好的可達(每公斤)6000元左右。光賣鹿茸就賺了7萬元左右。梅花鹿的壽命也特別長,在20年至35年,收穫在高產期的鹿茸(年限)也得達到15年以上。出去3年成長期不產鹿茸,公鹿一生所產的鹿茸可賣到12萬元左右。不產鹿茸的梅花鹿還能以每隻6000元的價格賣到餐館,梅花鹿的全身都是寶,再加上鹿鞭、鹿筋、鹿尾、鹿心血等產品的銷售收入,除去一隻梅花鹿每年大約1500元的成本,養一隻公鹿能賺10多萬元。」
生態養殖效益高
梅花鹿是以自然青綠樹葉為主,到生茸期加料增補一些養分。完全避開了農藥、化肥、重金屬及有害物質對人體的風險。它的養殖情況是生態的,梅花鹿的草料是無公害的,瘦肉率高,肉質鮮嫩,抗病力強,因而梅花鹿肉產物必定是優質、健康的綠色食物。
為保證梅花鹿營養均衡,特意種植一公頃青貯玉米,挖了兩個青貯窖儲存,她說青貯適口性強,青貯後乳酸菌發酵她家長年收購小作坊榨油剩的豆餅和豆粕,買麩子。購買攪拌罐按比例混合「黃金搭檔」,為了提高鹿產品的品質,康海玲藉助生態二九一這個名片,實施了生態養殖,改擴圈舍400平方米,種植了紫花苜蓿草,有機玉米。她不再盲目的養殖了,而且走上了科學、生態、健康的養殖之路。她自製的鹿胎膏產品被親朋好友推介到北京、廣東、雲南、青海等各地。今年,她還要註冊一個微商號,她想讓更多的人知道生態二九一,知道她的生態鹿場。
在養鹿方面,通過走出去學,實踐中練,在養鹿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康海玲夫婦不斷掌握一些餵養的技術要領。從日常餵養、飼料配製、疾病防治到鹿茸採收,加工等方面的技術都已實現了本土化,能夠滿足養鹿所需各項技術。
經過幾年的發展,康海玲家的梅花鹿生意越做越大,她不斷研究從單純賣鹿產品到鹿產品深加工進行轉型,從開始單純的售賣鹿茸、鹿肉、鹿心血等鹿貨到後來加工而成的鹿茸酒、鹿血粉、精心熬製的鹿胎膏……產品轉型很快帶來了收益,購買鹿貨的人多了起來,正趕上現在梅花鹿的市場前景看好,鹿貨的價格也隨之上漲甚至達到翻倍。嘗到甜頭的康海玲夫婦繼續擴大養殖規模。去年,她家又新建了400平方米的養殖場地,到年底梅花鹿可以發展到78隻。
前年,康海玲家賣掉15頭仔鹿和所產的全部鹿茸、鹿胎膏可純收入20多萬元,康海玲自豪地說,目前夫婦二人完全可以靠養殖梅花鹿過上輕鬆幸福的生活。去年7月,夫妻懷揣幸福的喜悅,帶上收穫後的憧憬心情,一臺嶄新的價值20多萬元的「邁騰頂配」小嬌車開回了家。
誠信經營闖富路
近兩年,先後有兩隻母梅花鹿由於產仔後體質虛弱,打針未治癒,個別不法商販完全可以將剛死的梅花鹿肉和副產品賣掉,根據市場行情,當時一個鹿心就能賣500多元,一隻梅花鹿價值高達近5000元。好心的鄰居聞訊後,安慰她「把這些鹿產品賣了吧,就打這兩針,沒人能看出來,也吃不壞人,只要咱們不說,別人不會知道的,扔了怪可惜的。」可是康海玲夫婦賣的都是「良心帳」,夫婦硬是含淚深埋了兩隻梅花鹿的全屍,自己親手餵養得病未治癒扔掉的滋味比丟失一萬元要傷痛的多……
為了保證鹿產品的質量,梅花鹿的生長過程中,從不餵養添加任何添加劑的飼料,一直始終餵養原生態的苜蓿草、柳樹葉、豆粕、玉米和麩子等自家混合的飼料。她說:「梅花鹿全身都是寶,我要對得起梅花鹿,更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即便在養殖過程中,多次遇難,時常提心弔膽,多次受到驚嚇,剛開始割鹿茸打麻醉藥掌握不好藥量時,她被嚇得渾身發抖,心噗噗跳,臉色發青,但她從不靠歪門邪道謀取暴利。
通過近年養鹿,接觸到了不少賣鹿產品的商家,她完全可以從外地進貨來滿足附近顧客的需求,梅花鹿屬於特色養殖,產品可做高檔營養品,極易摻假以謀取暴利。她說外地商販賣假鹿茸、鹿鞭、鹿胎膏等產品的特別多,而且因為是特色產品,容易賣,顧客識別能力差,每年她家能積攢40多個鹿頂帽,由於鹿頂帽材質硬,不易粉碎,她專程帶上這40多個鹿頂帽到吉林加工,而且鹿頂帽磨成面後,極易摻假。有人問,「你值嗎?順便進一些貨回來賣,不就把車票掙出來了嗎」 吉林有「鹿鄉」的美稱,經營鹿產品的特色小店很多,但為了心安,踏實,她從不從外地進貨,不會以次充好,不賣不能保證質量的產品從中獲得更大利潤。當顧客反饋回來告訴她服用產品後起到的效果後,康海玲打心眼裡高興。
記得今年年初,一位青海的顧客以前從未服用過鹿胎膏,拿不定主意要買幾塊鹿胎膏時,她沒有建議人家一次性多買,建議顧客服用一塊先試試,要因個人體質需求決定,從不忽悠人家而賺取更多的利潤,她說「我寧可郵一塊讓人家服用下試試,才放心,哪怕多付幾次運費,也不會搞促銷。」即便自己吃虧,也要讓顧客用的放心,完全靠一步一個腳印地、踏踏實實地經營著自己的特色養殖產業。
以誠待人,人人敬;以信辦事,事事成。由於誠信經營,價格合理,服務至上,安定有序,夫婦靠養殖梅花鹿致富後自豪、自信、充滿活力的勁頭溢於言表、魅力十足。
(來源:二九一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