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7年,蘇聯漁民大量捕殺海豚,場面壯觀
戰後初期的幾年裡,蘇聯不少民眾都處在為食物發愁的狀態。對於生活在水域附近的人來說,捕撈漁業自然大行其道,範圍之廣,海豚也難以倖免。出海捕撈的漁船,滿載而歸,船上都是大大小小的海豚,場面壯觀觸目驚心。歷史上無論是俄國時期還是蘇聯時代,捕魚都很流行。大名鼎鼎的魚子醬,就伴隨著鱘魚鮭魚的大量捕殺。
-
多羅羅16集先行:多羅羅被抓充當鯊魚誘餌,又登場一位新人物!
地鼠和不知火碰面,根據情報來看,不知火充當地鼠的船夫。下圖是情報中地鼠和不知火以及多羅羅,三人坐在船上,不知火給他們划船,看樣子不知火對這一代很熟悉。從圖片上的情報來看,不知火應該是帶著地鼠尋找寶藏入口,可能就在大海的某一處。在第16集的先行圖裡,地鼠還對多羅羅做了很過分的事,揪著多羅羅的衣領,貌似要強迫她做什麼事。
-
獨家|臺方否認「福遠漁冷999」船上鯊魚來自臺灣漁船
【財新網】(實習記者 高佳 記者 周辰)臺灣漁政部門昨日否認有臺灣籍漁船向大陸「福遠漁冷999」轉運包括鯊魚在內的漁獲,這讓中國大陸漁船在厄瓜多被扣事件變得撲朔迷離。 因涉嫌非法佔有及運輸6600多隻鯊魚,中國漁船「福遠漁冷999」8月13日在厄瓜多加拉帕戈斯海洋保護區內被當地執法人員扣押。「福遠漁冷999」漁船上的20名船員於8月27日下午在厄瓜多聖克裡斯託瓦爾法庭接受審判,被判處一至四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
日本開始年度海豚捕殺活動 或持續六個月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鏡報》9月2日報導,當地時間9月1日,日本一年一度的海豚捕殺活動於日本和歌山縣太地町拉開序幕,按照當地傳統,捕殺期限將從九月持續到明年二月,該捕殺海豚活動被指殘忍而備受爭議。驅獵是一種將大量哺乳動物趕進狹小空間,然後再將它們宰殺的捕獵方式。驅獵活動在該地區有著悠久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606年。在這裡,漁民們把一部分海豚趕到一個海灣裡,用刀進行殘忍宰殺,平靜的海水瞬間變成了紅色的泡沫。其中有些海豚則被撈出來,賣給水族館和海岸公園。
-
臺灣一名漁民遭鯊魚咬傷 空軍派直升機救援
中新網6月29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高雄籍漁船「勝吉政號」一名臺籍男船員,29日早晨在臺東外海作業遭鯊魚咬傷昏迷,空軍海鷗直升機出動救援。 臺灣空軍嘉義基地表示,傷者的傷口在右大腿靠近膝蓋處,約一個拳頭大小的肉遭鯊魚撕咬,傷者一度因大量失血情況危急,所幸意識清楚,由直升機吊掛救援送至臺東馬偕醫院,再轉送高雄長庚醫院。
-
漁民偶遇「海豚」,結果驚叫:那是條鯊魚嗎?鯊魚:搶你一袋魷魚
漁民偶遇「海豚」,結果驚叫:那是條鯊魚嗎?鯊魚:搶你一袋魷魚倘若你身處於一望無際的茫茫大海之中,你是否會感到害怕呢?其實,不論你的回答如何,都沒關係。在捕魚的過程中,丹尼爾的漁船附近恰巧有一群海豚經過。海豚,是一種十分溫柔的生物,丹尼爾一行人看到海豚,心裡還是很舒暢的。可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當其中的一隻「海豚」與他們的漁船愈發接近的時候,丹尼爾的父親卻發出了驚訝的呼聲:那是條鯊魚嗎?
-
海峽兩岸漁船船員勞務合作協議(全文)_中共中央臺灣工作辦公室...
新華網臺中12月22日電 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陳雲林22日與臺灣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江丙坤在臺中簽署《海峽兩岸漁船船員勞務合作協議》。全文如下: 為維護海峽兩岸漁船船員、漁船船主正當權益,促進兩岸漁船船員勞務合作,海峽兩岸關係協會與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就兩岸漁船船員勞務合作事宜,經平等協商,達成協議如下: 一、合作範圍 雙方同意在符合雙方各自僱用漁船船員規定下,進行近海、遠洋漁船船員(以下簡稱船員)勞務合作,並對近海與遠洋勞務合作分別採取不同的管理方式。
-
臺灣漁船進入俄羅斯海域捕魚被逮 44名船員暫安全
中國臺灣網10月10日消息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高雄籍10艘漁船赴北太平洋捕秋刀魚,7日晚間進入俄羅斯經濟海域捕魚作業被發現,巡邏船員前往逮捕,船隻各自逃竄,其中一艘漁船「尚佳億號」被攔獲。臺當局「漁業署」表示,船上44名船員安全無虞,將通過「臺灣駐俄羅斯代表處」人員提供協助。
-
為什麼海豚會救人?看看海豚救人的幾個典型案例吧
通過人類的訓練,海豚能夠表演許多精彩的節目,比如玩籃球、鑽鐵環、跳高、與人握手互動、和人一起「唱歌」等,甚至有些海豚還可以畫畫。沒有親眼見過海豚表演的小編也是對於這樣的事情也是迫不及待想去看看呢。那麼海豚又是如何讓救助人類呢?小編曾經在網上看到真實的幾件事情。韓國一艘漁船在太平洋海面上捕魚時不幸沉沒,16名船員中有6名當即喪生。
-
譴責日本捕殺海豚的美國紀錄片《海豚灣》獲奧斯卡獎
譴責日本捕殺海豚的美國紀錄片《海豚灣》(導演:路易·西霍尤斯)榮獲最佳紀錄長片獎。《海豚灣》的拍攝人員潛入太地町的禁區,安裝了數臺隱藏在巖石道具內的攝像機。該片真實紀錄了十幾艘漁船將大群海豚逼入海灣,漁民們用鐵棒戳死海豚,血染海面的場景。影片拍攝地、傳統捕鯨發祥地和歌山縣太地町的漁民對《海豚灣》的獲獎表示不滿。
-
海峽兩岸漁船船員勞務合作協議(全文)
《海峽兩岸漁船船員勞務合作協議》。全文如下: 為維護海峽兩岸漁船船員、漁船船主正當權益,促進兩岸漁船船員勞務合作,海峽兩岸關係協會與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就兩岸漁船船員勞務合作事宜,經平等協商,達成協議如下: 一、合作範圍 雙方同意在符合雙方各自僱用漁船船員規定下,進行近海、遠洋漁船船員(以下簡稱船員)勞務合作,並對近海與遠洋勞務合作分別採取不同的管理方式。
-
帛琉指控一臺灣地區漁船盜捕鯊魚 可能罰巨款
中國臺灣網8月31日消息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帛琉官員昨天說,一艘臺灣地區漁船最近在帛琉外海被截獲時,政府檢查人員在船中發現大約650支鯊魚魚翅。帛琉政府的法律嚴格禁止捕捉鯊魚。
-
為什麼很少看到鯊魚吃海豚?並不是它不想吃,而是不敢吃
引言:一說到海洋中兇猛的動物,大家首先想到的應該就是鯊魚了,因為歷史上曾經發生過多起鯊魚傷人的事件,而且受害者的下場都比較慘。但是鯊魚也有不敢碰的動物,例如虎鯨和海豚。鯊魚自然是不敢碰虎鯨的,因為虎鯨也十分兇猛,但為什麼它們不敢碰海豚呢?
-
海協會海基會籤海峽兩岸漁船船員勞務合作協議
新華社臺中12月22日電 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陳雲林22日與臺灣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江丙坤在臺中簽署《海峽兩岸漁船船員勞務合作協議》。全文如下: 為維護海峽兩岸漁船船員、漁船船主正當權益,促進兩岸漁船船員勞務合作,海峽兩岸關係協會與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就兩岸漁船船員勞務合作事宜,經平等協商,達成協議如下: 一、合作範圍 雙方同意在符合雙方各自僱用漁船船員規定下,進行近海、遠洋漁船船員(以下簡稱船員)勞務合作,並對近海與遠洋勞務合作分別採取不同的管理方式。
-
恢復捕鯨後日本又開始圍獵海豚,但大多日本人並不知「血腥屠殺」
在日本備受爭議的捕鯨季節開始之際,日本又開始了一年一度血腥殘忍的海豚(dolphins)捕殺活動,漁民昨日(9月2日)的漁船揚帆出海。上個周末,一年一度的活動在日本南部的太極鎮(Taiji)拉開序幕。在這個人口稀少的小鎮上,平靜的海水變成了紅色、白色和藍色的泡沫,漁民們把動物趕到一個海灣裡。
-
鯊魚為什麼不吃海豚?原來不是不吃,而是有原因的!
鯊魚為什麼不吃海豚?原來不是不吃,而是有原因的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地球上生存的生物,每一種都有著自己的生存法則,作為海中霸主鯊魚,位於食物鏈頂端的生物,在海中橫行霸道,不管是遇到什麼,它都會一口咬下去,或者與之搏鬥,在大海中鯊魚少有敵手,大海中的每一種生物,幾乎都逃不過鯊魚的捕殺,可是鯊魚為什麼不吃海豚?
-
海豚肉又不好吃,為何日本人寧願背負罵名,也不放棄捕殺海豚?
歡迎大家關注【八品巡府】,為你帶來世間奇妙之事。本文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海豚是一種十分活潑可愛的海洋精靈,雖然說很多人可能沒什麼機會可以在大海中見到海豚,但是這並不妨礙我們對它們的喜愛。
-
揭秘瘋狂魚翅貿易:每年7300萬頭鯊魚遭捕殺
美國皮尤環境組織表示,魚翅驅使下的全球鯊魚鰭貿易導致每年有多達7300萬頭鯊魚慘遭捕殺。通常情況下,漁民將鯊魚鰭割掉,而後將仍然活著的鯊魚拋入大海。10月19日,皮尤環境組織公布了一組照片,展現正準備出售的鯊魚鰭以及其他身體部位。這些鯊魚鰭來自於包括路氏雙髻鯊和遠洋白鰭鯊在內的易危鯊魚種群。 皮尤環境組織表示,魚翅驅使下的全球鯊魚鰭貿易導致每年有多達7300萬頭鯊魚慘遭捕殺。通常情況下,漁民將鯊魚鰭割掉,而後將仍然活著的鯊魚拋入大海。
-
日本漁民為何無節制的捕殺海豚,原因是這個!
文/冰辰 前言 海豚是人類的好朋友,很多人都非常喜愛海豚,就跟海豚喜歡人類一樣,在動物園中,海豚可愛的樣子還記憶猶新。為了保護海豚,很多國家都禁止捕殺海豚,在多方的保護之下,海豚數量越來越多,生活環境也越來越好。可是,有一個國家卻以獵殺海豚為樂——日本。
-
記者隨漁船記錄撈貝風險:最怕碰到鯊魚(圖)
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永端 4月10日7時,魯青漁78116號漁船離開黃島的一處漁港。當天,漁船前往竹岔島周邊海域,潛水員下水捕撈帶子。半島全媒體記者一早隨船前往,記錄風浪中的潛水員與船員在水下和水上捕撈過程中的艱辛。據了解,帶子也稱鮮貝。其幹製品即為江瑤柱,也被稱作乾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