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奇藝正在度過一個艱難時期,被收購的傳聞已超過「狼來了」的次數,前有騰訊視頻,後有字節跳動,二次赴港上市的傳聞也自四面湧出。為什麼,為什麼是愛奇藝?是騰訊、字節的自嗨,還是百度、愛奇藝的不得已?
一
愛奇藝十年了。
李彥宏當初想鍛造一把「青鋒劍」,攪動網絡視頻江湖,誰來執劍,是個難題,一百多人的名單裡,最終要選定一人。2009年9月底,在中關村教堂附近的咖啡館裡,有兩人談了一個多小時,那是時任百度副總裁的任旭陽和時任12580總裁的龔宇,直到龔宇要藉口離開時,任旭陽才直奔想找龔宇做視頻的主題,而此時的龔宇也正在尋一把利器重新創業。
兩人見面不久後,龔宇成為愛奇藝的執劍人,十年磨一劍。
十年前,國內視頻格局是優酷、土豆、搜狐、PPS、酷6這些OG大佬們的江湖,不少男性用戶可能還不認識王欣,但他們電腦裡都有一個快播,後排的迅雷、56也在蠶食,而另一邊還籍籍無名的樂視網在創業板完成上市,優酷年底在美國完成IPO上市,隔年土豆也在美上市。
優酷土豆這兩大行業巨頭合併後,佔據整個市場份額接近一半,留給後進者的機會渺茫。
不過,這個機會也得有賈躍亭一半的發言權,彼時樂視活得很滋潤,看著其他視頻網站打得你死我活,樂視默默做著視頻網站的生意,手裡捏著龐大的影視劇的內容版權,到2013年,樂視已經擁有電影版權超過5000部,電視劇版權超過十萬集,他以版權分銷模式將這些影視劇版權賣給交戰的各方,宛如二戰時期的某國。因此,在其他視頻平臺因高昂的帶寬成本、內容成本造成連年虧損的情況下,樂視卻是逐年盈利,做中間商賺得盆滿缽滿。
都知道視頻是個燒錢的行業,也都說網際網路是「得用戶者得天下」,優酷土豆合併後,一家獨大,論燒錢能力應該沒人敢上了吧,可偏偏優酷土豆連蜜月期都還沒有度過,一天的甜頭沒嘗到,不僅虧損進一步擴大,原以為老大老二化幹戈為玉帛後,江湖廝殺就此止戰,手牽手一步一個腳印,把盈利能力做大做強,卻不想半路殺出的兩個程咬金,都是人狠話不多:一邊是龔宇帶著愛奇藝來攪局,用一年時間就把愛奇藝的月度用戶數做過億了,另一邊劉春寧帶著騰訊視頻來切視頻這塊蛋糕,上來就砸了4320萬元買斷了《宮鎖珠簾》的網絡獨播權。
一役未畢,又逢敵手,愛奇藝和騰訊視頻的入場,優愛騰開啟了視頻「三國殺」的新格局。
優酷創始人古永鏘應該挺鬱悶,上市不是終點,合併也不是終點,結果阿里成了終點。2015年,阿里把一步一虧的優酷收入麾下,新的「三國殺」升級為騰訊、阿里、百度的土豪撒幣戰。
虧損是多麼頭疼的問題。
二
利劍出鞘,鋒芒畢露。
就在阿里收購優酷的這一年,愛奇藝穩居視頻行業第一,會員數量破千萬,也是這一年,馬東離職,陳偉加盟。
《盜墓筆記》的會員全集搶先看和《蜀山戰紀》的會員獨享模式功不可沒。記得當時身邊的同事們紛紛玩著「上交國家」的梗,聽得雲裡霧裡的我默默地衝了愛奇藝會員壓壓驚,這才跟他們同頻。
在馬東任職愛奇藝首席內容官的這段日子裡,讓愛奇藝的內容既獨又多,獨是馬東看重內容獨播權,多是多元化內容輸出。
「對於獨播的內容,僅此一家,絕對不會分銷,誰用了我就起訴誰。」像《爸爸去哪兒》《康熙來了》《快樂大本營》《天天向上》等國內熱門綜藝節目,《Running Man》、《Star King》、韓國原版《我是歌手》、《無限挑戰》等韓國熱門綜藝節目,以及《愛情公寓4》《北平無戰事》等熱門電視劇,都只能在愛奇藝及PPS上觀看。馬東看重內容獨播權的優勢,「對於獨播的內容,僅此一家,絕對不會分銷,誰用了我就起訴誰。」
愛奇藝每年都有獨播爆款破圈的影視劇,例如《延禧攻略》《破冰行動》《隱秘的角落》等,這些劇為什麼沒有出現在騰訊視頻,也沒有出現在優酷?是因為愛奇藝對於內容的「佔有欲」是不計代價的,這種衝動讓愛奇藝的內容更具穿透力。
背靠百度的後起之秀,短短幾年時間成為行業第一。還是有錢好,財務自由的人說買就買。
當然,虧不虧損先不說,網際網路就是用錢換增長,但有錢也得省著點花。在成本控制上,愛奇藝自製劇和自製綜藝的步伐提速,既可以做出成本可控的內容,又能培養出平臺的用戶粘性。
愛奇藝在自製綜藝花了大功夫,《中國有嘻哈》《樂隊的夏天》《創造101》都成為現象級的綜藝。陳偉此前在浙江衛視製作過《中國好聲音》《我愛記歌詞》,來到愛奇藝後,推出《偶滴歌神啊》,反響一般,到2017年,他覺得只能做超級網綜,於是他和車澈、宮鵬等人去郊外「閉關」尋找靈感,那段時間,他們每天都討論出一個方案,推敲一遍細化一遍,然後再推翻,重想,接連推翻了6個方案,最終決定做「嘻哈」這個類型。
節目開播後爭議不斷,節目內外的爭議將這檔說唱綜藝推到大眾視野,實際上節目製作本身要比大眾議論的更具爭議性,例如還有一些選手質疑製作組不懂嘻哈不懂說唱而不願參賽,例如贊助商對內容不滿意而撤資,例如客戶並不被熱情和實力打動,「一堆錢放在你面前,一刀一刀地拿走,1億沒了,6000萬沒了,3000萬沒了,又3000萬沒了,那種是什麼感覺?非常崩潰,是懷疑自己的感覺,開始是憤怒,說你們為什麼都不相信我能做成?兩個禮拜之後開始變得沮喪。沮喪之後開始懷疑自己。」
空有一身武藝,卻無識英雄之人,頗有「虛負凌雲萬丈才」之感。讓這個製作人沮喪和憤怒的,也因為錢。
好在2017年過去了,人們還記得那個夏天有嘻哈,有熱搜。
三
愛奇藝的內容常在熱搜出現,他自身也登上過熱搜。
愛奇藝的《慶餘年》因超前點播被人民日報點名批評,VIP搶先看6集基礎上,再交50元可在更新時多看6集,這令諸多用戶憤怒,還被用戶告上法院。
除此之外,今年以來,愛奇藝會員要漲價、B站(嗶哩嗶哩)市值超越愛奇藝、SEC對愛奇藝調查、騰訊視頻收購愛奇藝傳聞都將愛奇藝推入輿論漩渦。
在聽到愛奇藝會員可能要漲價的消息時,我的朋友小漫一邊堅決抵制,一邊續充了一年會員,不久後聽說騰訊視頻要收購愛奇藝,又懊悔會員充早了。當他得知,愛奇藝去年虧損超100億、今年一二季度淨虧損43億後,成立十年虧損超過300億,在驚嘆之餘又倍感惋惜地說,一個在疫情期間線上經濟爆發,會員量增加,竟然做了賠本生意的平臺,很難說未來能夠有續命能力。
他看到了會員數量的增加,卻沒有看到廣告業務的下滑。受疫情影響,愛奇藝今年一二季度廣告業務營收分別下滑27%和28%,盈利模式主要依靠會員和廣告業務,這兩項業務本質上又是零和博弈,用戶購買會員一方面是看優質內容,另一方面是想免看廣告,因此會員量增加勢必會對廣告業務造成影響。
愛奇藝Q2財報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愛奇藝所持現金、現金等價物和短期投資總額為人民幣95億元(約合13億美元)。3月31日,這個數字是99億,在2019年12月31日是115億元。
李彥宏在鑄劍時可能沒想到,劍有雙鋒,事有兩面,燒錢的視頻即便是十年後也需要持續輸血,龔宇頭疼的終極問題和十年前古永鏘並無二致。
優愛騰在內容版權的花費超過600億元,但鬧饑荒的年頭,地主家的餘糧食也有限。若愛奇藝虧損進一步擴大,很可能影響現金流,百度也難以持續輸血,這也是騰訊收購傳聞的原因。
在騰訊收購傳聞之後,還傳出愛奇藝曾與字節跳動、優酷有所接觸,又有二次赴港上市傳聞,但這場併購,最終意志並不在騰訊、愛奇藝,或是另一傳聞中出現的競購者字節跳動,而是百度。
百度擁有愛奇藝92.9%的投票權,愛奇藝為百度貢獻了三成收入。今年上半年,百度也受到疫情影響,營收同比下降7%,李彥宏在內部信中表示:「這主要得益於多元化的收入來源,包括面向各行各業的營銷服務、AI新業務和愛奇藝。」他將愛奇藝單獨列出,愛奇藝於百度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李彥宏在諸多場合都表達過這一觀點。在進入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後,百度從BAT中掉隊,百度版圖需要愛奇藝這把利劍以在行業中掌握一定話語權。
而愛奇藝需要持續輸血,百度是否能長期堅持下去,並不確定。雖是利劍,難免自傷。
結語
極難處是書生落魄,最可憐是浪子白頭。無論愛奇藝是否書生落魄,李彥宏和龔宇都已年逾半百,愛奇藝十年未見終局,若與騰訊視頻合併,不乏一招好棋,可破如今三足鼎立之勢,提升內容議價能力,赴港二次上市或是對愛奇藝最好的自我救贖,由此可獲新的供血渠道,再減虧前行,熬死對手(別忘了王興曾說,「阿里放棄大文娛已經是一件可以開始倒計時的事了」),即便難以盈利,也不會落到楊志賣刀,這把利劍也能在市場上有個更好的價格。
百度還未失「奇」,騰訊也未得「藝」,那再讓愛奇藝飛一會兒吧,在中關村教堂附近的咖啡館裡,不會再有第二個腰懸此利劍之人了。
好看你就點點我
作者介紹
作者:獵貓出鞘
關注科技、財經領域;
人若無名,方可專心練劍。
設計排版楊世君/祝銘
往期閱讀
慢閃之間
微信 |filmagination
深度掌故,高度人物
寬度時評,溫度漫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