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臺灣「古早味」到士林夜市,山東發展地攤經濟有何可取之處?

2020-12-11 新浪山東發布

近日,「地攤經濟」在全國掀起一股熱潮。李克強總理在煙臺親自為地攤經濟點讚,各地也紛紛出臺支持地攤經濟的相關政策,提供柔性執法服務。火爆背後則是因為它能夠促進商販就業,也能讓消費者「薅一波羊毛」,有利於疫情狀態下的社會和諧穩定。更重要的是,曾經的城市煙火氣又回來了。

大概在兩年前,山東創建文明城市,地攤經濟開始逐漸被整改,地攤搬進新建的店鋪,城市道路也因此變得乾淨有序。但是,凡事都有兩面性,每當夜幕降臨,熱鬧的往昔不再,打折的叫賣聲隨之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炎炎夏日寥寥蟲鳴,讓人好不孤寂。

濟南夜市(來源:海報新聞)▲

提起熱鬧非凡的地攤經濟,我首先想到的是臺灣夜市。夜市是臺灣草根飲食文化的薈萃地,由北部到南部,臺灣每個城市幾乎都有紅火的夜市,無疑是臺灣文化的縮影,在夜市中不但供應各式小吃,還有各樣珍奇貨品,都充滿著濃鬱的臺灣特色與地道的鄉土原味。

其實,臺灣夜市也經歷了一個由散亂走向規範化的過程,那麼,在這其中又有什麼經驗教訓值得山東學習或吸取呢?

01「古早味」的品質傳承

五年前,我在臺灣訪學了近半年,完成課業之餘,最大的興趣愛好莫過於「探店」,想要把臺灣新奇有趣的吃的玩的統統都體驗一遍。和內地一線城市不同,臺灣一些地方的「網紅」產品,很多並非是近幾年研製出的顏值新品,而是代代傳承的「古早味」。

「古早」一詞出自閩南語,後演化為臺灣話,意為古時候,老派,過去,懷舊等。而古早味,則可以理解為「懷舊的味道」。古早味系列產品中,最為出名的當屬臺灣古早味蛋糕,它早期因量多份大,用料實在,受到人們的歡迎,後來又通過臺灣夜市「翻紅」。

古早味蛋糕(網絡圖)▲

近年來,「臺灣阿嬤古早味蛋糕」之類的店鋪登陸內地,受到各個年齡層的喜愛。之前,每次路過古早味蛋糕店前都能看見排得長長的隊伍。嘗過後才發現,古早味的奧秘不在於口感多鮮美奇特,而在於綿密溼潤的真材實料,讓人口齒留香、回味無窮。

實際上,無論是當地人口口相傳的古早味,還是旅遊攻略所推薦的網紅店,它們能夠經久不衰,都必定離不開兩個字:品質。只有品質經得起考驗的小攤美食,才會源源不斷地吸引吃貨們不遠萬裡去探尋,才會逐漸從市井走向餐館,乃至銷往世界各地。

這為山東提升地攤經濟質量也提供了一些借鑑。對於地攤經濟,應當摒棄低質量產品、「假貨仿品」,鼓勵商戶售賣美味有料的健康食品、有收藏價值的「手工單品」、「小眾藝術」,給青年男女「種草」「網紅好物」,讓夜市充滿態度和品味。

濟南泉城路夜市噴火絕活表演(來源:閃電新聞) ▲

目前的夜市地攤中,由於懷念以往夜市的紛繁熱鬧,加之沉浸在夜市的氛圍中,很多人會忍不住「剁手」,進行「衝動消費」。當「情懷牌」的熱度一過,被絢爛描繪出來的景象終會褪去顏色,缺乏品質的產品終會被市場淘汰。而除了看重品質,培育特色產品也很重要。

在我中學時代,臺灣偶像劇《轉角遇到愛》播出,男主幫阿嬤在夜市擺攤賣小吃,劇中有許多臺灣夜市的片段,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食物是「蚵仔煎」。以致於後來來到臺灣時,常常會點一份蚵仔煎,比較一下哪家的更好吃。相信很多人都同我一樣,「正宗」、「特色」是外出旅遊探店時,心中的一個抹不去的「執念」。

蚵仔煎(網絡圖) ▲

除此之外,大碗豐富的滷肉飯,烤香四溢的大腸包小腸,鹽酥雞、甜不辣、花枝丸等炸貨,也都是臺灣夜市中別具特色的「人間美味」。因為類似的秘制配方、特色美食是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的,所以才有代代傳承的「百年老店」。

實際上,我們山東也不乏「百年老字號」、「古早味小吃」。就美食而言,既有三絲魚翅、白扒四寶等「高大上」的魯菜,也有煎餅卷大蔥、水煎包、扒雞、羊湯等齊魯特色食品。因而,在如今的山東地攤中,本地食物種類也不乏多樣性,外地食物也是應有盡有。

三絲魚翅(網絡圖)▲

但有一個問題是,在地攤中,能否有幾家優質的特色食物突出重圍,不僅讓吃過的人成為「回頭客」,還能吸引其他人慕名而來。這不僅值得擺攤的商家思考,也需要政府在後方出謀劃策,讓特色、正宗的食品找到好銷路。

如此一來,便有利於帶動整個夜市的發展氛圍和氣質,讓夜市擺脫低端、同質化、粗製濫造的標籤,讓有趣的市井之氣變得溫暖,讓升騰的煙火味伴隨著文明。

02夜市「成名記」

如今,山東各地夜市剛剛放開,市民新鮮勁頭正盛,有的夜市周邊車水馬龍,煙火氣是回來了,但弊端也不少。不僅夜市周邊被堵得水洩不通、嘈雜的叫賣聲擾民,凌亂的環境也加重了城市負擔。

據媒體報導,在青島,市南、嶗山沿線的夜經濟發展迅速,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配套不足,商圈硬體設施和交通安全跟不上。其中,停車難、擁堵、餐飲配套不足問題等尤為明顯。

航拍濟南環聯夜市(來源:海報新聞)▲

實際上,類似的情況在臺灣夜市也出現過。上世紀90年代,寧夏夜市與周邊居民的矛盾升級。寧夏路居民因不堪夜市的噪音、垃圾、油汙、強光等問題煩擾,發起抗議要把攤商趕出去,這讓臺灣經濟主管部門傷透了腦筋。他們既擔心遍地的攤販影響市容,又怕過度取締後引發攤商抗議,失業問題無法解決。

後來,從2003年開始,主管部門要求攤販自己籌設自治會,由自治會籌資聘請保安來維持市場交通秩序,營業結束後要請人打掃環境、清運垃圾等。

於是,寧夏夜市的商販就成立了「寧夏夜市觀光協會」,協會每周請專業清潔公司來抽取汙水,定期將食品原材料送到相關部門檢驗以保障食品安全,叫賣時禁止使用麥克風和音箱以免擾民,第二天上午人們再路過這裡再也見不到垃圾和油漬。

臺灣寧夏夜市(網絡圖)▲

顯然,主管部門巧妙地通過自治會進行良好運作,讓臺灣寧夏夜市「脫胎換骨」。前幾年,在大陸美食網站發起的「票選全臺十大最受歡迎觀光景點」活動中,寧夏夜市還拔得頭籌,成功打敗了臺北地標101和臺北故宮博物院等知名景點。

如今,面對地攤經濟「突擊」式發展造成配套滯後問題,山東各地政府亟待出臺相關細化措施加以規範化。而寧夏夜市攤販自己籌設自治會的方法,對我們現階段發展地攤經濟也提供了借鑑。

山東相關部門可以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考慮對有條件、情況適合的夜市,讓商販組織建立自治會,減少政商不必要的摩擦,同時也能規範地攤經濟,保障民生。

青島臺東三路步行街(圖片來源:青島信網)▲

事實上,山東各地市也陸續出臺了一些地攤經濟、夜經濟的規劃。不久前,濟南出臺打造「夜泉城」2.0版的措施。根據規劃,濟南將提升寬厚裡、融匯老商埠等七大夜間經濟IP品牌,培育泉城路商業街、芙蓉街等九大特色商業街區。這是繼去年6月份,濟南對標上海出臺夜經濟規劃後的升級版。

目前,青島規劃了HI CITY項目,將打造國內首個夜經濟商業綜合體模式。該項目初步設計了泛娛樂音樂藝術空間、青年創業孵化基地、網紅孵化基地、潮流文化角、城市青年文化會客廳等五大板塊,實用面積約1萬平方米,為年輕人的社交提供新的消費場景,豐富了青島夜經濟的形態。

在廣東、上海等一線城市不乏充滿文藝範兒的市集,這種具有小資情調的市集攤位,或許更適合濟青煙等城市中空間充足的核心商圈。日前,相關領導調研泉城路商業街時指出,要通過設置咖啡座等體現時尚元素和文化特色的攤位來做好「加法」,吸引更多人氣、人流聚集,讓整條街熱鬧起來。

上海思南公館文藝範的市集(網絡圖)▲

作為山東的省會城市,濟南特色商業街區的建設,是圍繞著「時尚」、「文化」來建設,打造類似一線城市文藝範兒的市集,青島也創新探索夜經濟新模式,順勢推出國內首個夜經濟商業綜合體。可以看出,探索更現代化、多元化的地攤經濟,山東已經邁出了步伐。

更進一步來看,把夜市地攤打造成臺灣寧夏夜市、士林夜市等文化旅遊聖地,山東也具有很大的想像空間。

作為臺北範圍最大的夜市,士林夜市憑藉豐富多樣的美食小吃,早已經揚名國際,成為遊客必到的旅遊之地。後來,一些地攤店鋪還從士林夜市走出來,逐漸品牌化,把連鎖店開到了全國各地,例如臺灣豪大大雞排就是其中成功品牌化的店鋪之一。

臺灣士林夜市(網絡圖)▲

2019年11月,在首屆中國夜間經濟論壇上,中國旅遊研究院發布了十大標杆系列項目。青島臺東夜市與上海城隍廟夜市「並肩」,上榜「遊客喜愛的全國十大夜市」。「夜間經濟十佳城市」中,山東的青島、濟南佔據兩席。足見,山東把地攤夜市打造成文旅標杆極具潛力。

接下來,倘若要讓地攤經濟走向常態化,不僅僅是「曇花一現」,就需要山東相關部門與地攤商家各司其職。一方面,攤販老闆需要不斷研究改良,保障產品品質和特色,並逐步走上品牌化道路;另一方面,需要山東相關部門靈活出臺措施,維護商家與夜市周邊居民的利益,同時思考如何讓地攤經濟成為城市新的風景線,從而帶動山東城市經濟的繁榮。

作者/澍野

微信公眾號/新浪山東

參考資料:首屆全國「夜間經濟十佳城市」發布 青島榜上有名!青島新聞網,2019.11.23;臺北夜市裡的歷史味道,人民日報海外版,2018.09.14

相關焦點

  • 臺灣臺北士林夜市小吃 臺灣旅遊景點必去之處
    士林夜市是臺北頗具規模且相當知名的夜市  【臺灣臺北士林夜市小吃 臺灣旅遊景點必去之處】去臺灣旅遊去的地方有很多,如果你是個吃貨的話那麼士林夜市是你到臺灣旅遊必去的景點之一,在那裡你可以吃到臺灣所有的小吃,最有特色的小吃。
  • 士林夜市: 臺灣小吃大全
    小小的包子鋪,常常門前排滿了人 深圳報業集團記者 邸繼勇/文 程軍祥/圖      臺灣夜市是臺灣草根飲食文化的薈萃地。若想多快好省地瀏覽臺灣美食,夜市是必修的一門功課。臺北夜市中以士林夜市最負盛名。  士林夜市是由不少小巷組成的綜合夜市,在臺北市中心坐地鐵到劍潭站下車出了地鐵口就是,很方便。這兒有幾百個攤位,小吃應有盡有,最有特色的是蚵仔煎、大餅包小餅、士林大香腸、生煎包、藥燉排骨等,還有太陽餅、鳳梨酥、澎湖魚乾、烏魚子等地方特色食品,讓到了這兒的人都會吃得不想離開。  這兒的燒餅,香  在士林,我們專找最多人排隊的小店。
  • "士林夜市"美食展揚州開市 36款臺灣小吃來襲
    據悉,「士林嘉年華臺灣美食巡展」由臺北市士林觀光發展協會發起的官方背景,使得其具有獨一無二的「士林夜市」品牌認證資格。近年來,揚州各路美食節、美食街屢見不鮮,然而正宗的「士林夜市」來到揚州還是「頭一遭」。
  • 正宗臺灣菜與臺北士林夜市
    熱鬧的士林夜市士林夜市原是靠近基隆河的渡口,從士林的農產品到艋舺、大稻埕的貨物都在這裡交易,1909年設立士林市場一直發展至今。士林夜市是臺北地區最具規模的夜市之一。美食轉不停 讓你的嘴也吃不停位在慈誠宮對面的士林市場,鐵皮覆頂,市場內囊括大江南北綜合小吃、從牛排、鐵板燒到蚵仔煎、廣東粥、生炒花枝、琳琅滿目;每到夜晚,逛夜市的人潮總將狹窄的通道擠得水洩不通。
  • 臺灣名片——臺北士林夜市美食一條街
    如果你覺得自己是個美食家,可不能錯過臺北士林夜市這個吃貨的天堂,雖然窄窄的街巷只有幾塊破鐵皮覆蓋的頂端,但囊括了大江南北味道正宗的小吃,曾經士林夜市與附近的媽祖廟相通,但當時的媽祖廟周邊集中了農貿交易集市都快擠到廟裡了,於是當地管理就一聲令下,在媽祖廟的周邊建起了一堵圍牆,那些攤販就集中在圍牆外面的窄小巷子裡直接擺攤
  • 臺灣地攤經濟,是如何做到聞名世界?有哪些是值得借鑑
    最近一段時間,網上網下講得都是地攤經濟,仿佛你不關注這個事,就太落伍了。說到地攤,臺灣的夜市文化可謂是地攤經濟最成功的一項,我們也藉此來分析,當前的地攤經濟還有哪些可為。60年代的臺灣,進入一個快速發展的階段,城市建設引來了大量的勞動力。人們在出工之餘,聚集在城市的角落裡擺攤,有倒賣CD的小販,有賣炒河粉的小哥,有做家鄉小吃的大姐。
  • 臺灣小吃「士林夜市」美食展在江蘇揚州開市
    中國臺灣網11月28日揚州消息 作為臺灣最著名的「士林夜市」在全國美食巡展的其中一站,揚州站的地點放在了江蘇揚州市民熟悉的京華城中城南門停車場,今日下午5點正式開啟。  聽過許多臺灣美食的傳說,這次是否真的來自臺灣?
  • 臺灣美食攻略:臺灣旅遊必去夜市之士林夜市
    這是第22篇文章去臺灣遊玩不到夜市逛逛,就稱不上「到臺灣旅遊過」!臺灣每個縣市都有最負盛名的夜市,蚵仔煎、蚵仔面、炒米粉、肉圓、花枝羹、萬巒豬腳、滷肉飯、棺材板……不管你多晚去,總可以在夜市上找到美味的食物。
  • 臺灣士林夜市又要來上海了!這次在這裡……
    那裡既不靠地鐵,他也沒有代步車,要走路15分鐘,才能到周邊一處更為幽僻的產業園區。周俊佑看重這裡的大片空地,計劃今年底把早已撤出上海的臺北士林夜市重新開起來,但種種外部條件卻對他頗為不利。相反,隨著大陸消費群體文化意趣的轉變,以及臺灣特色美食的大量本土化複製,兩年前,大多數臺灣商家不得不離開錦江樂園,轉戰國內其他城市。今年,全國各地大舉「夜間經濟」概念,更是催化出一批又一批的夜市運營商,士林夜市仿佛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固然臺北有上百年夜市運營的成功經驗,但此時此刻,也不得不虛心一問:上海,究竟想要一個怎樣的臺灣風情夜市?
  • 「士林夜市」周日落幕 下一個「士林夜市」在哪兒?
    臺灣士林夜市為何會成為臺灣旅遊的一張閃亮名片?傳說中的士林夜市究竟是何模樣?上海到底能學到什麼經驗?上海何時能擁有自己的優質平民夜市?本周,記者走訪上海、臺北兩地的多個部門及多位人士,試圖揭開士林夜市的秘密。
  • 臺灣士林夜市有望常駐溫州
    12月30日,由溫州市臺辦、商務局主辦,臺北士林夜市發展協會、溫州臺海文化交流有限公司承辦的臺灣最著名的士林夜市小吃開始在溫州為期一周的試運行擺攤。五十個攤位成三排排開,蚵仔煎、蚵仔面線、臺灣擔仔麵等士林夜市美食受市民熱捧。溫州市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副主任方棟才告訴記者,臺灣士林夜市美食有望常駐溫州。
  • 臺北士林夜市必訪之地
    臺北士林夜市營業時間表士林夜市熱門小吃:2)士林升記大香腸(士林夜市店)臺灣人從小吃到大的香腸,不管是包肥肉、瘦肉,還是肥瘦相間,都很美味,但你有看過像手臂一樣粗的超級大香腸嗎?441士林臭豆腐朱老闆最早在士林舊市場賣臭豆腐,後來隨著生意越來越好,到現在已經有臭豆腐鍋、天婦羅、蚵仔煎、滷肉飯、肉圓等十多種臺灣傳統小吃,產品多樣,物美價廉,是國內外觀光客呷臺灣味的好所在。有28年歷史的441士林臭豆腐,除了有老店親切熱情的特色,朱老闆的醬汁也是一絕,是粉嫩的紅色,走甜甜鹹鹹的味道,搭配現炸好的蚵仔煎、天婦羅香甜不膩,是美味的魔法師。
  • 臺灣士林夜市小吃排名 臺灣士林夜市必吃小吃有哪些
    去臺灣玩耍,臺灣夜市可以說是必打卡的地方,這裡有最好吃的臺灣美食,臺灣夜市中最有名的當然是士林夜市了。臺灣士林夜市必吃小吃有哪些你知道嗎?今天就為大家介紹臺灣士林夜市小吃排名。推薦店家:士林夜市多家店都有,口味差不多NO2大餅包小餅大餅包小餅是士林夜市的五大小吃之一,這款小吃從上世紀80
  • 臺灣士林夜市二闖上海,能贏嗎?
    那裡既不靠地鐵,他也沒有代步車,要走路15分鐘,才能到周邊一處更為幽僻的產業園區。周俊佑看重這裡的大片空地,計劃今年底把早已撤出上海的臺北士林夜市重新開起來,但種種外部條件卻對他頗為不利。不同於臺北的四季如春,上海很快將進入冬季,夜市的需求會出現明顯收窄;另一方面,周俊佑選中的夜市新址,相比6年前士林夜市首次來滬入駐的錦江樂園,區位更加偏遠,遊客導流情況尚不明朗。
  • 私奔到臺北 品嘗士林夜市10大精選小吃
    位在慈誠宮對面的士林市場,鐵皮覆頂,市場內囊括大江南北綜合小吃、從牛排、鐵板燒到蚵仔煎、廣東粥、生炒花枝、琳琅滿目;每到夜晚,逛夜市的人潮總將狹窄的通道擠得水洩不通。以陽明戲院為中心所圍成的夜市,則主要由幾條小巷道構成,穿梭其間,格外有一種市井滋味。
  • 大陸的地攤經濟火了:可以學學臺灣的"夜市文化"..
    當你看到萌萌噠臺灣美食小餐車你就會了解臺灣的"擺攤經濟"有多活絡在臺灣你只管負責狂吃和嗨玩!我們專供美食小吃點擊下圖.進入臺灣美食介紹那麼最適合你的,卻是用五星級草本原茶、礦泉水、鮮奶,加上400年歷史的赤崁糖調出來的茶飲… …據了解,在臺灣每個城市都有"夜經濟""地攤經濟"最直接的就是"夜市",大陸記者曾探討採訪過臺灣的夜市裡
  • 臺北士林夜市
    士林夜市是臺北頗具規模且相當知名的夜市之一,位於文林路、大東路、大南路和小北街一帶,有超過五百家店面和攤販。    位在慈誠宮對面的士林市場,鐵皮覆頂,市場內囊括大江南北綜合小吃,從牛排、鐵板燒到蚵仔煎、廣東粥、生炒花枝,琳琅滿目;每到夜晚,逛夜市的人潮總將狹窄的通道擠得水洩不通。    以陽明戲院為中心所圍成的夜市,則主要由幾條小巷道構成,穿梭其間,格外有一種市井滋味。各式店鋪及地攤挨家緊臨,小吃攤、服飾店、精品店、鞋店、唱片行、運動用品等,只要市面上流行的,在此都找得到。
  • 臺灣有什麼夜市 臺灣夜市有哪些
    臺灣夜市有臺北士林夜市,臺南花園夜市,高雄六合夜市,臺中逢甲夜市,寧夏夜市,饒河街夜市等等,臺灣夜市有很多地道的臺灣美食可以吃,到臺灣旅遊,一定要去這幾個著名的臺灣夜市。191家攤位,美食多元化,除各國美食之外,還有豐富的臺灣小吃,可以體驗到正宗的臺灣夜市文化。全臺知名創意小吃,大都源自逢甲夜市,巨無霸臭豆腐、傳統古早味大腸包小腸、逢甲特大雞排等。
  • 臺灣寫真:夜市品臺北「士林觀光夜市」的胡椒餅
    中新社臺北三月四日電 題:臺北「士林觀光夜市」的胡椒餅  中新社記者 黃耀輝 陳立宇  上世紀初葉,士林市場就以經營各種傳統小吃聞名,大餅包小餅、石頭火鍋或士林大香腸等,成為美食地標,也是今天台灣最具規模的觀光夜市之一。
  • 士林夜市經營談:要的就是臺灣味[圖]
    東方網8月29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在臺灣地區,從夜市走出的「英雄人物」無處不在:臺灣鼎王麻辣鍋總經理陳世明,從臺中忠孝夜市起家,把一個小攤打造成一個年營收逾10億臺幣的麻辣火鍋連鎖帝國;臺南女子曾鳳玉,從路邊攤起家,借60萬臺幣高利貸用7年時間,把擔仔麵一路賣到了五星級的臺北「故宮」晶華,她自己也獲選「臺灣英雄」;年營業額達10億臺幣的滷肉飯名店「鬍鬚張」,從寧夏夜市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