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口魚是溪流可以作釣的一種魚類,分布的地域廣闊,除了我國的西北沙漠地區以及青藏高原地區以外,只要是有山有溪流的水域,都是有它的生活軌跡的。馬口魚的特點是頭很尖嘴巴很大,身體呈銀白色,背部呈灰黑色,最大的馬口魚有20釐米左右。它們比較喜歡在大江大河裡和湖泊水庫,以及山澗的山水出口的地方棲息,特別是在一些溪流山澗的水域更多一些。站在潺潺的溪流旁邊,我們可以看見它們成群結隊的上下遊動,在水體的上層找食吃餌。
大家別看馬口魚很小,它們可是肉食性的一種魚類,專門吃水裡的昆蟲以及小型的幼魚。一些家養魚的魚苗遊動的很緩慢,常常會成為它們的美餐。所以,水庫的養魚人都把它們看作危害很大的魚,都非常歡迎垂釣者免費過來作釣馬口魚,並且也會提供茶水便飯。不管是南方或者是北方,每年的3月到4月份桃花水從山上流下來以後,那些在水庫池塘,以及江河山澗裡躲藏了一個冬季的馬口魚就會集體跑出來,沿著溪水往上去,或者是在溪流和江河水庫的聚集處,快速的集合在一起活動攝食,吃鉤特別的兇猛,為了儲備夏初繁殖需要的營養。
馬口魚在每年的3月份到11月份底的這段時間裡,都是可以作釣的,特別是3月份到6月份的時間裡釣獲量是最多的。因為馬口魚的體型很小而且非常的兇猛,被釣上來的大部分是一些50克到150克的魚,所以大家使用輕柔的2到4米的手竿進行作釣就可以了,線可以稍微的粗一些也是可以的。使用3號的尼龍絲,中小型的魚鉤,有倒刺或者是沒有倒剌的魚鉤都是可以的。使用2到5克的鉛墜。漂子我們可以使用單子的,也可以使用散子的浮漂。不過散子浮漂的就要多一些,要10到12粒,這樣在溪流裡也會比較明顯一些。餌料可以用紅姐蚓或者是蛆蟲來作釣。
馬口魚在一天當中都是會攝食的,在太陽要落下來的傍晚時間裡攝食是最兇猛的。大家想要在山區溪流作釣的時候,可以多採用以下這幾種垂釣方法。一個是順著水流浮釣。在溪流的轉彎的地方站在突出的岬灘上,順著水流拋魚鉤,讓誘餌順著水流往下去,這個時候水裡的馬口魚就會過來搶食吃的。如果我們看見單子浮標沉下去了,或者是看見散子浮標慢慢的減少,我們提魚竿就會上魚的。如果魚量少了,可以摘一些溪流邊的青草混在泥裡撒進溪流裡,馬口魚就會聚集過來。
或者是我們可以穿上雨靴站在有水的泥灘上,當釣了幾條魚兒以後如果發現沒有多少魚了,就用雙腳使勁踩,把腳底的泥漿踩到水裡去,溪流的水質就會變得渾濁,馬口魚就又會來吃食了,拋魚鉤作釣,十分的快。在湖南和貴州以及廣西民間把這叫做踩灘作釣。第二個就是追著馬口魚的活動軌跡進行作釣。溪流的水不僅小而且也很淺,馬口魚的活動範圍也就很小,太淺的地方它們是不肯去的,這個時候釣友們就需要拎著魚竿去找尋魚兒的影子了。當看到溪流的凹陷的地方水比較深的時候,就會有馬口魚的身影,我們就可以躲起來拋魚鉤釣魚了。
小編建議大家,等把這裡的魚釣沒了,或者是魚群受到驚嚇逃跑了,我們再沿著溪流前進,再找有魚的地方進行作釣。小編個人認為,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在晴朗沒有風的天氣裡馬口魚的上鉤率會高一些,在陰雨天或者是大風天氣的時候大家就要去垂釣了。因為馬口魚都是在水域的中上層活動的,岸上的色彩會對它們的攝食情況有很大的影響的,所以釣友們在垂釣的時候就不要穿白色和黃色或著是紅色的衣服了,而是要穿灰色的,綠色的或者壞死青色等色彩暗一些的衣服。
小編個人覺得,我們在大江大河以及湖泊水庫等這些水域環境和溪流相交集的地方,也是可以進行作釣的。大家可以站在山根流水口的上側,把誘餌跑向溪流的中心,也就是順著水流朝向水庫和江河的方向。一些聚集在流水口下方的馬口魚攝食的欲望非常的積極,是非常容易釣上來的。以上這些就是關於春季裡作釣馬口魚的作釣技巧的簡單分析,有什麼不合適的地方,也請釣友們指出來,小編也會積極改正的。希望釣友們在作釣的時候,可以多多的留心這些方面,在作釣的時候都可以有一個非常豐富的漁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