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服從大自然,才能戰勝大自然。——達爾文
在人類剛剛出現在地球時,人類無疑是處於弱勢地位,既沒有鋒利的牙齒和爪子,也沒有強健無比的身體,仿佛到處都是圍捕人類的「獵人」。但是人類憑藉自己的大腦,運用智慧,不僅一直生存了下來,而且還站在食物鏈的頂端。隨著人類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逐漸忘記了曾經的歷史,開始變得狂妄傲慢,認為自己能夠徵服自然,能夠擁有造物主一樣的能力。但是,歷史的記錄告訴我們:人類可以改造自然,但是不能徵服自然。
在歷史上有很多災難都能證明人類在大自然力量的面前多麼的弱小無力,而這些災難中,有一些是自然發生,不可抗的;另外還有一些是由於人類的愚蠢和傲慢而導致的。今天就來講述一件人為導致的災難——「人兔戰爭」。
人兔戰爭的發生地是在澳大利亞,而這場戰爭直到現在已經持續了150年,甚至未來還將繼續持續下去。儘管兔子也在這場戰爭中死傷慘重,但是敗方依然是人類。現在人類的總數大約是在70億,而澳大利亞的兔子最多時高達100億,人類不可能吃得下這麼多兔子。那麼這場人兔戰爭到底是什麼引起的,而在這場戰爭中又發生了什麼呢?
澳大利亞是一個特殊的國家,它位於七大洲之一的大洋洲,而大洋洲又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大洲,這也導致了它和其他大洲有些不同,不僅有很多像鴨嘴獸一樣的特殊物種,也缺少了一些常見的物種,比如兔子。是的,澳大利亞本來沒有兔子,那這兔子又是從哪裡來的呢?
這就要讓時間跳回到1859年,這一年澳大利亞迎來一位普通而又特殊的居民——託馬斯·奧斯汀。說他普通,是因為他和其他從歐洲移民而來的人沒什麼不同;而說他特殊,是因為他喜好打獵,還帶來了兔子。為了滿足自己打獵的興趣愛好,奧斯汀在澳大利亞放生了一批兔子,大約只有20多隻。
就這20多隻的兔子,在後來繁殖成上百億的種群。可能許多人都會感到不可思議,事實上原因很簡單——澳大利亞環境適合又缺乏兔子的天敵。澳大利亞氣候溫和,青草遍布,同時這裡的土壤相對疏鬆,十分有利於兔子打洞做窩。澳大利亞雖然擁有食肉動物,但是由於兔子的靈活性,使得當地的食肉動物不屑於捕殺兔子,這也讓兔子在這塊天堂一樣的土地上無憂無慮地繁殖開來。在1926年,僅僅不到70年的時間,兔子就從原來的幾十隻增長到了100多億隻,對澳大利亞的生態環境造成了極大破壞。
為了保護這片土地,並且遏制兔子的繁殖和擴散,澳大利亞的人民和政府可謂是使盡了渾身解數。最初他們的想法是引進天敵——狐狸。眾所周知,狐狸是捕兔的能手,可是萬萬沒想到,來到澳大利亞後的狐狸不但不捕兔,反而開始捕殺當地珍貴的動物。和其他肉食動物一樣,在澳大利亞,兔子是一種性價比極低的獵物,狐狸果斷放棄了它,轉身尋找行動遲緩、易捕殺的獵物。這一次人類不僅沒有解決兔子,還引進了新的災害狐狸,可以說是大敗。
之後,當地政府高額懸賞,徵集殺滅兔子的有效辦法。儘管重賞之下有很多有志之士,但是他們的辦法都不太理想。無奈之下,當地人民只能採用最笨的辦法——修築藩籬。歷經七年,他們一共修了三條非常長的籬笆,創下了最長籬笆的世界紀錄,但是取得的效果平平。兔子能打洞,再加上因為自然因素而受損,沒過多久,這些籬笆就被兔子視若無物。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本來已經沒招的澳大利亞人民又擁有新的武器。首先是化學藥劑。當地政府動用飛機在澳大利亞進行全面、立體地噴灑毒藥,這一招可謂立竿見影。兔子們一時之間傷亡慘重,可惜並沒有傷到元氣,沒過多久就恢復了過來。可是化學藥劑不能一直噴灑下去,之前噴灑的已經產生了不小的危害,最終兔子再次取得勝利。
到了20世紀50年代,當地政府採取了生物武器——粘液瘤病毒。這種病毒一經使用就獲得了非凡的效果,大約有90%左右的兔子被消滅,人類終於取得了一次短暫性的勝利。為什麼是短暫性的呢?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患病的兔子開始出現免疫能力,死亡率也越來越低,兔子的數目又開始回升。直到現在,澳大利亞仍然進行著人兔大戰。
僅僅因為幾十隻兔子就演變成這樣的災難,並且在這場持續150年的戰爭中,人類可謂是屢戰屢敗。不得不讓人類反思,在大自然面前,人類應該保持敬畏之心。人類並沒有掌控自然的能力,有些自然災害一旦發生,人類也會無能為力。同時,中國也應當吸取澳大利亞的教訓,在引進和審查新物種時,要萬分注意,不要讓這種災難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