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溫酸奶近幾年市場增速趨緩,但在健康意識提升和乳製品消費升級的影響下,或將迎來新的發展機會。
雖然酸奶銷售量有所下降,但銷售額卻出現了增長,高端產品為之奉獻了不少的銷售額,而且低溫酸奶高端化細分趨勢也很明顯,新老品牌扎堆入局。不少新興品牌提前佔據了高端低溫酸奶市場的先機,未來如何讓消費者更好的接受稍高的價格,將是穩固市場的關鍵。
低溫市場不好做
經過多年的發展,中國已經成為乳製品生產和消費大國,而且國內乳製品市場依舊具備發展潛力。
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乳製品產量為2719.4萬噸,同比增長5.6%。乳製品銷售規模達到4196.3億元,2010-2019年年均複合增長率為8.6%。預計到2024年,我國乳製品銷售規模或將突破5500億元。
相比常溫乳製品,低溫乳製品市場是很難做的,主要是產業鏈條過長,只要有其中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造成的問題都是巨大的。
比較突出的就是低溫乳製品需要冷藏保存,對於品控要求更高,從生產、運輸到銷售整個過程都需要投入更多的成本和精力,但是在終端管理和獲取消費者信任方面卻存在難度。
即便乳企在生產和運輸過程保證全程冷鏈,但是在銷售時卻很可能打破這一規定,超市、便利店中常溫低溫產品混放的情況也不少見。對於這樣無法準確保證質量安全的低溫產品,消費者也容易產生不信任感。
受常溫酸奶進入市場的影響,近幾年低溫酸奶銷售規模增速明顯放緩。但是隨著乳製品消費升級以及健康意識提升,低溫乳製品市場又是有潛力的,自帶健康標籤的低溫酸奶符合消費期待和需求。
未來在低溫乳製品快速發展之際,低溫酸奶市場有望迎來新的發展機會,高品質的低溫酸奶可能會成為當下消費主力軍的首選。
高端勢頭不減
根據裡斯中國的報告,2018年高端酸奶銷售額漲幅超過4%,大眾酸奶銷售額下降3%,消費者對乳製品的訴求從價格上升到了更高的水準。
《2019酸奶行業分析與展望》報告也顯示,2019年上半年全國酸奶的銷量達到123.5萬噸,略低於去年同期的124.8萬噸。雖然酸奶的整體銷量出現下降,但是銷售額卻達到258.2億元,高於去年同期的254億元。
高端酸奶對此奉獻了不少的銷售額,同樣也反映了消費高端化的趨勢。在此背景之下,低溫酸奶向高端化進發是必然。而且相比普通的低溫酸奶,中高端低溫酸奶還是「新藍海」。
另外,高端酸奶新貴品牌簡愛、樂純能夠獲得新的融資,也說明了資本市場對低溫高端酸奶市場的看好。
2020年5月,簡愛獲得經緯中國、黑蟻資本、麥星投資、中信農業基金4家投資機構的共計4億元融資。2014年創立以來,樂純獲得了IDG資本、真格基金、英諾天使基金、華創資本等一線機構的多輪投融資。2018年4月,又獲得了可口可樂的數億元投資,老股東全部跟投。
一方面低溫乳製品是一個長周期趨勢,隨著冷鏈完善和消費升級,低溫酸奶市場是具備發展潛力的。另一方面消費者對乳製品的期待越來越高,滿足消費訴求的產品才能更長遠的走下去。
不少新興品牌正是看中了高端低溫酸奶的市場潛力,搶先在細分市場發力,成為低溫酸奶市場中突出的一抹「亮色」。
高端細分明顯
實際上自2011年以來,低溫酸奶就一直是屬於增速較快的乳製品細分品類。但是到了2018年及之後,低溫酸奶開始增速放緩,但是仍然出現了細分品類「遍地開花」的情況。
比如炭燒酸奶、濃縮酸奶等品類的出現,確實為佔據先機的乳企帶來了銷售增長,但是隨著越來越多新品的出現,替代效應也更加明顯。
如今「天然」、「無添加」、「新鮮」、「特色」等成為乳製品消費主流,低溫酸奶細分賽道逐漸衍生,以無添加、低糖、植物基、功能性等為代表,新老品牌爭相布局。
常見的新興低溫酸奶品牌如簡愛、樂純、卡士等,簡愛選擇了健康、低糖/無糖、無添加酸奶,樂純主打無添加、高蛋白、濾乳清酸奶,卡士定位高端酸奶、滿足口感和健康需求。
低溫酸奶老牌如伊利、蒙牛、光明之流,也在不斷向新興細分品類進發。伊利推出的Joy Day高端低溫酸奶零食化凸顯,蒙牛冠益乳凸顯保健功能,光明如實高蛋白、無糖低溫酸奶也迎合了當下消費需求。
除此之外,還有在植物基酸奶領域表現突出的農夫山泉,元氣森林監製的功能型益生菌酸奶—北海牧場LP28,卡士主打餐後一小時消費場景的低溫酸奶等,在高端細分領域新興品牌似乎更為突出。
低溫酸奶在向口味豐富、零食化、消費場景化、功能化、高端享受、個性化等方面演變,雖然進入這些細分領域的「玩家」不少,但大多還處於行業邊緣,沒有出現真正意義上的代表企業。
做好高端市場
對於市場上常見的高端低溫酸奶而言,除了在產品宣傳上與普通低溫酸奶不同之外,價格也更高一些。
京東電商平臺顯示,北海牧場LP28 100g售價7.7元、蒙牛特侖蘇風味發酵乳115g售價9.5元、簡愛0糖酸奶135g售價8.2元、光明如實135g售價8.7元、卡士餐後一小時250g售價14.5元、樂純風味發酵乳135g售價16元。
而普通的低溫酸奶一般售價在2-5元左右,很多主打高端的品牌價格一般在7-10元,甚至10元以上,價格差距還是非常明顯的。
雖然現在價格已經不再是影響消費的重要因素,但是對於一些價格更高的低溫酸奶,消費者可能並不願意購買。樂純在2020年7月推出了兩款新品,價格接近之前產品的一半,可以看出樂純也在接近大眾化消費市場。
高價低溫酸奶雖然是個「藍海」市場,但這一市場的消費者可能會更少,除非產品能有足夠的吸引力去吸引消費者購買。不排除有些人是為了嘗鮮購買,如何留住消費者也很關鍵。
一方面質價相符是重點,要讓消費者感受到確實物有所值或物超所值,這樣才會願意為溢價買單。另一方面還需先打好中高端基礎,然後再過渡到高端產品,做好消費者教育工作,讓他們能夠接受稍高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