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身體很棒的叔叔來家裡做客,整個人除了頭髮花白之外,看不出有啥健康問題。偶然聽到他說已經有了好多年高血壓,當時就覺得驚訝,這位叔叔不過是剛到四十歲而已。按照他的說法,三十多歲的時候,應該就有高血壓了。
在查閱了資料後才發現,高血壓偏於年輕化已然成為了一個趨勢,我國的成年人幾乎有四分之一都存在類似問題,其中不乏剛滿三十歲的90後。面對如此高發的問題,管控血壓自然是當務之急。自己的血壓算不算嚴重,要不要吃藥,就是需要關注的問題。今天以高壓149、低壓89為例,來具體分析這兩個問題。
高血壓嚴不嚴重,到底該怎麼看?
無論年齡多大,血壓標準都只有一個,即高壓低於140,低壓低於90,一天內在不同時間的測量數據,都顯示超過了這一標準,不論超過多少,都屬於高血壓。哪怕是高壓141,低壓91,也是高血壓。在判斷高血壓時,不需要兩個指標都超標,其中任何一個超過了正常範圍,就算是高血壓了。比如高壓149、低壓89中,低壓雖然在正常範圍,但高壓已經超標,就算是高血壓了。
至於血壓超過範圍是否嚴重,還需要綜合高血壓的等級以及是否有並發問題來看。高血壓分為三個等級,高壓在140—160、低壓在90—100間屬於一級,高壓160—180、低壓100—110屬於二級,高壓180以上、低壓110以上屬於三級。據此判斷,高壓149、低壓89屬於一級範圍,如果沒有其他並發問題,如不頭暈頭痛、肢體不麻木等,只需要進行正常的生活調理,每天按時睡覺,飲食少油膩、少鹽、少糖分,鍛鍊時間在30分鐘以上,血壓是可以穩定,並回歸到正常值的。
什麼情況下,才需要吃藥呢?
對於已經有高血壓的人,怕的不是高血壓本身,而是對血管的損傷。一般高壓在120、低壓在80以上時,就會對血管形成微損傷,而有了標準的高血壓後,損傷也就更大了。為了儘可能地減少損傷,就需要將血壓儘量維持在正常範圍內。在飲食以及生活習慣調整,依舊無法讓血壓回歸正常時,就需要用到藥物幫忙了。
另外,血管受損嚴重時,也會有信號發出。一個人高血壓人群,不管血壓多高,經常頭暈目眩,四肢會發麻時,都應該通過藥來控制,並且有必要檢查下身體各個器官運轉是否正常。
高血壓所帶來的損傷,並不僅是心血管,而是表現在身體的多方面,大腦、臟腑等都會受到影響。隨著時間地推移,每個部位受損的時間也不相同,比如已有十年歷史的人,腎就更容易受損。在吃藥的問題上,就不能馬虎,該終身吃藥的人,不能中斷。
關於高血壓的等級劃分,每個人心中都應該有個了解,但不能僅僅靠等級劃分來判斷是否嚴重,或者是否該吃藥,還需要根據具體的身體反應或檢查結果來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