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之濱,浪激潮湧。
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順利開局——在「十三五」即將收官之時,瓊州兒女從習近平主席在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對話會上的主旨演講中,均聽到了海南自貿港的名字,備感振奮、備受鼓舞。
在加快建設自貿港、推進經濟社會發展中,海南始終不忘那一句囑託——
「新時代,海南要高舉改革開放旗幟,創新思路、凝聚力量、突出特色、增創優勢,努力成為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新標杆,形成更高層次改革開放新格局。」習近平總書記2018年出席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賦予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新的歷史使命。
向改革要動力,向開放要活力。厚植改革開放基因的海南,全力搶抓歷史性機遇、應對歷史性挑戰,以「一天當三天用」的幹勁和「幹一件成一件」的韌勁,推動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向縱深發展,用一項項改革開放舉措取得了一個個發展實效,奮力書寫出「十三五」的出彩答卷。
搶抓機遇
鳴笛起航的海南自貿港,發展的鼓點鏗鏘密集。
制度創新動作不斷——《海南自由貿易港制度集成創新行動方案(2020-2022年)》印發;第一屆「海南省改革和制度創新獎」出爐;《海南省創一流營商環境行動計劃(2020—2021年)》出臺;海南自貿港第九批制度創新案例公布;海南自貿港首個園區制度集成創新改革方案發布……
開放政策措施等密集落地——洋浦保稅港區率先實行「一線」放開、「二線」管住的進出口管理制度;離島免稅購物新政落地實施;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原輔料「零關稅」、人員進出自由便利、人才引進、跨境資金流動自由便利、交通運輸、產業發展、重點園區建設、建設國際教育創新島、智慧財產權保護等方面的一大批政策措施陸續出臺。
每一天,都在奮力奔跑;每一天,都在放飛希望。
省委書記劉賜貴反覆強調,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賦予新時代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新使命,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全省廣大幹部一定要拿出「一天當三天用」「不惜脫幾層皮」的幹勁,緊鑼密鼓、日夜兼程抓好學習貫徹落實,切實把全省幹部群眾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上來。
改革開放是發展海南的關鍵一招。「十三五」期間的海南,改革開放發展的身姿矯健。
向速度要效益——海南通過系列專題活動、百日大行動,辦成了一件件過去認為難以辦成的事情。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重大影響,海南以超常規的認識、舉措、行動、實效,全力應對「三個大考」,答好「三張答卷」。
向動能要發展——率先在全國開展省域「多規合一」改革試點,率先在全國完成省級黨政機構改革,農墾體制改革走在全國前列,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一枚公章管審批」,實施商事登記「全省通辦」,落實「非禁即入」,推進「證照分離」改革,立法推行重點園區極簡審批改革,「六個試行」極簡審批做法被國務院列入地方優化營商環境典型做法,海南國際經濟發展局、省大數據管理局等法定機構成立運行,完善重點園區管理體制;在全國率先形成了全省全域一體化的大網絡、大平臺、大系統、大數據的信息化體系架構,實現全天候、實時性的人流、物流、資金流進出島信息監管;優化事業單位對外籍人員的管理和服務等入選全國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最佳實踐案例;財稅金融、農業農村、國資國企、立法司法、人才發展等關鍵領域和重點環節改革加快推進。
推動落實「1+N」政策體系,主動謀劃實施先導性項目,推動中央和國家諸多部門專門制定支持方案,全面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制度,先後設立貿易、投資和人才服務「單一窗口」,海南自由貿易(FT)帳戶體系上線,實施59國人員入境旅遊免籤政策,實施瓊港澳遊艇自由行政策,放寬臨時入境駕駛許可,推動柬埔寨王國駐海口總領事館正式開館,博鰲亞洲論壇秘書處海口辦公室揭牌……
幹勁足、成果多——海南充分發揚特區精神和椰樹精神,在推動制度集成創新、培育增長新動能、構建全面開放新格局等方面取得累累碩果,為未來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激發動能
8月31日,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創一流營商環境動員大會上,省委、省政府對第一屆「海南省改革和制度創新獎」的獲獎項目進行表彰。這一獎項,是全國改革和制度創新領域唯一一個由中央批准設立的省部級評選表彰獎項,向外界釋放出海南鼓勵改革、激勵創新的鮮明導向和強烈信號。
18個獲獎項目中,有的被中央充分肯定,有的獲得全國通報表揚,有的被中央相關部門在全國複製推廣。
「因循守舊沒有出路,畏縮不前坐失良機。我們一定要深刻領會習總書記關於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重點在體制機制改革方面先行先試、大膽探索。」劉賜貴強調。
「十三五」期間,海南站在更高起點謀劃和推進改革,下大力氣破除體制機制弊端,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改革舉措一項接一項,創新思維融入方方面面。
2015年,海南率先開展省域「多規合一」改革試點——這是一項在全國沒有先例可循的改革,涉及對主體功能區、城鄉規劃、土地利用規劃、海洋功能區劃等各類法定規劃的修改,融合全新的一本國土空間規劃,形成一張「規劃藍圖」,需突破城鄉規劃法、土地管理法、海域使用管理法等法律條文規定。
「經過5年改革攻堅,海南在推動形成全省統一空間規劃體系上邁出了步子、探索了經驗,為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奠定了基礎、夯實了保障。」省自然資源和規劃廳負責人表示,意義更深遠的是,這「新一步」獲得了中央充分肯定,指出海南發揮了試點對全局性改革的示範、突破、帶動作用。
產業園區是落實中央政策、大膽改革創新、推動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海南重新規劃布局全省3類20個重點產業園區,推動「一園一策」權力下放,打造自由貿易港核心政策的「孵化器」、做大流量的「量點」和突出實效的「亮點」。
管得住才能放得開。海南社會管理信息化平臺初步形成近海、岸線、島內三道防控圈,通過大數據、信息化手段對「人流、物流、資金流」進行嚴密監管。
先後發布的9批91項海南自貿港制度創新案例,涉及營商環境、「放管服」、產業發展、園區開發、社會管理、民生保障等領域。智慧財產權證券化、商事主體信用修複製度、領事業務「一網通辦」、野生動植物進出口行政許可審批事項改革等改革試點經驗獲國務院向全國複製推廣。
自貿試驗區強調製度創新,海南自貿港強調的是制度集成創新,改革的強度和力度更大。
今年10月,海南發布了自由貿易港制度集成創新行動方案及任務清單(2020-2022年),提出了18項行動、60項任務,對多方面多領域多層次政策制度和體制機制進行「脫胎換骨」式集成再造。海南自由貿易港首個園區制度集成創新改革方案《海南自由貿易港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制度集成創新改革方案》今年9月出臺,國外已上市國內未上市的臨床急需特許藥械審批時限由27個工作日壓縮至3個工作日。
創一流營商環境是高質量高標準建設自由貿易港的目標要求。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營商環境建設。今年8月召開的海南自貿港創一流營商環境動員大會,更是海南史上規模最大的營商環境動員大會。
「要善於用改革的辦法、制度集成創新的思路,解決企業瓶頸問題,全心全意為企業解決實際困難。」省長沈曉明指出。
海南主動對標一流營商環境,堅持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連續三年發布優化營商環境的行動計劃,先後制定優化營商環境40項措施、29項措施、31項措施,逐步提升企業辦事便利化程度,不斷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伴隨著營商環境的不斷優化,海南市場主體大幅增加,為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2018年4月13日至今年10月底,我省新增市場主體43.62萬戶,是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年累計市場主體(68.57萬戶)的63.6%。截至今年10月底,全省市場主體超過113萬戶。
廣拓空間
最近,《海南省關於開展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境內股權投資暫行辦法》出臺,引來三亞索斯福股權投資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周弋欽點讚。去年4月,全球知名風險投資公司美國SOSV基金在三亞設立索斯福公司,這是我省首家外商投資股權投資企業。「開放創新是吸引SOSV基金進入海南的重要原因。」
全面開放是特區建設的精髓,是島嶼經濟體的生命,也是自由貿易港的第一價值取向。「十三五」期間,堅持開放為先、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海南,緊鑼密鼓展開一系列行動,啟動一批配套措施,向開放要更多發展空間。
政策措施釋放能量——離島免稅購物銷售火爆;以「中國洋浦港」為船籍港的國際船舶已達16艘;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進口特許藥械品種突破113例,可用抗腫瘤新藥、罕見病藥達100種;德國比勒費爾德應用科技大學將在海南自由貿易港獨立辦學;首艘免擔保進境自駕遊艇在三亞入境;試點開放第七航權;首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明年將在海南舉辦,受到市場熱捧……
互聯互通空前便捷——海南加密直達全球主要客源地的國際航線,截至去年底共執飛境外航線103條,通達境外62個城市,基本實現了「四小時八小時飛行經濟圈」;推動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國際航運樞紐和航空樞紐,海南自貿港首條洲際貨櫃航線、首條洲際航空貨運航線陸續開通。
對外交往合作加密——海南積極打造成為我國面向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對外開放門戶,加強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開展多層次、多領域的務實合作,對外交往渠道在增加、領域在拓寬。
博鰲亞洲論壇是海南走向開放、不斷融入世界的重要平臺和提升國際知名度的重要名片。博鰲亞洲論壇2019年年會期間,「美麗鄉村會客廳」開門迎客。海南著力把博鰲地區打造成充滿中國特色、海南風情的重要休閒外交基地,更好地服務我國總體外交和「一帶一路」建設,不負中央的信任和重託。今年9月,博鰲亞洲論壇秘書處海口辦公室揭牌,更好地支持海南參與亞洲區域合作。
今年8月,37國73位駐華使節訪瓊開展經貿交流合作,這是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以來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一次駐華使節集體來訪活動。
連續舉辦兩屆的海南島國際電影節,搭建了海南與世界對話交流的新平臺;實施「百國千企」計劃,「全球貿易之窗」項目面向全球招商,已迎來26個國家和地區的企業入駐;首屆中非農業合作論壇、世界頂尖科學家三亞論壇等展現海南開放新形象;促進與粵港澳大灣區聯動發展,深化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粵桂瓊合作,推進瓊州海峽港航一體化,建設瓊州海峽經濟帶;服務海洋強國戰略,加快三沙市建設發展,深入推進軍民融合發展。
針對發展短板,海南積極招商引資引智,並注重引進外資、注重引進國際人才,努力形成中國利用資本和人才的增量,既為海南也為全國作貢獻。
新加坡淡馬錫集團、美國普洛斯集團、德國歐綠保集團、英國哈羅公學等一批外資企業和普華永道、德勤、安永、畢馬威等國際會計師事務所進駐海南。2018年和2019年,海南實際使用外資均實現翻番。今年前三季度,全省新設外資企業同比增長130%,實際利用外資同比增長93.1%。自2018年4月13日以來,截至今年9月30日,我省共引進人才16.1萬多人。
大海之南逐浪高。加快建設自貿港的海南,高舉改革開放旗幟,真抓實幹大步踏上新的徵程。
原標題:
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站在更高起點謀劃和推進改革,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
奮楫逐浪天地寬
11月23日
海南日報新媒體部推出新媒體產品
《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海南這樣幹!》
通過H5的形式
展示海南
如何奮力書寫出「十三五」的極不平凡
↓↓
海南日報新媒體創意工坊出品
H5策劃:陳成智
H5統籌:張毅
H5文案:張毅 史雅潔
H5圖片:袁琛 陳元才 張茂 李天平 林容宇
H5視覺:張雯旻
來源:海南日報
記者:羅霞
值班主任:楚煜
值班總監:李國棟
原標題:《發展海南的關鍵一招,這五年屢屢建功!》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