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三文魚頻繁被點名,起因源於在切割三文魚的案板上發現了新冠病毒。而談「毒」色變,三文魚一時間成為了眾矢之的,在還未明確的調查結果前莫名「躺槍」。而三文魚以肉質細膩、味道鮮美而出名,很多人都吃過或者見到過,魚肉的顏色紅白相間。很多人認為三文魚是海鮮魚類,實則三文魚主要生存環境則在深海。而捕撈三文魚數量最多的地方是日本、挪威等國家,而就挪威而言,他們也從不生吃三文魚,因為知道即使在8000米的深海,魚類極少的地方,但也有細菌存在,一般情況下,他們是配合煮土豆煎烤三文魚,沒有人生食的。
但是很多人對於三文魚到底能不能吃仍存有疑問,因為大多數的海產品是無法生吃的,不僅嚼不爛同時不易消化,最關鍵的是海產品魚類體內存在大量的寄生蟲和微生物、細菌等,吃完容易引起腹瀉等症狀。而就三文魚而言,與大多數魚類不同的是,身上沒有什麼寄生蟲,同時富含豐富的以營養價值如蝦青素,因此高溫會讓此營養物質流失,一般情況下則是生吃或者煎至五分熟。
在國內也有大量的三文魚在售賣,但價格卻有顯著差別,有些賣到100元一斤,有的卻只需要不到一半的價格,但一般人卻看不出這兩種價格的「三文魚」有怎樣的差別,很多人到店用餐的時候,點的三文魚也會感覺不好吃,而就在三文魚「躺槍」之後,卻有日料店聲明賣的是虹鱒魚,雖然官方已經闢謠,但是不乏市面上會有不良商家弄虛作假,仍然用這種魚來以次充好,但在市面上售賣的這種「假三文魚」能生吃嗎?行家:這個魚根本不能生吃!
三文魚的市場魚龍混雜則是源於這種造假成本極低,因為辨別起來極為困難,所以則有很多漁民直接從海裡捕撈,另一部分則是從國外進口,其中不乏有海裡捕撈的,同時也有人工養殖的,而養殖場的「三文魚」則在這個市場上佔比極高。這些所謂的「三文魚」則是日料店聲明的虹鱒魚。
虹鱒魚與三文魚最顯著的區別是,三文魚生活於8000米的深海環境,而虹鱒魚則是淡水魚,只不過兩種魚肉的顏色及紋理極為相似,一般的食客是無法辨別的,因此則會有日料店以假亂真的售賣現象。而真正的食客則會感覺到虹鱒魚其實沒有三文魚的細嫩,口感和風味都會有很大差別。與體內沒有寄生蟲的三文魚相比較而言,虹鱒魚不僅身上有大量寄生蟲,無法生食,同時營養價值也遠遠不及三文魚,所以市面上才會有不及三文魚一半價格的假貨出現,其實那些低價格的都是虹鱒魚,不僅營養價值低,關鍵是體內存在大量寄生蟲,若生吃則會引起身體的不適。
而瑞秋則認為在這個特殊「食」期,我們要格外注重自身的飲食安全,尤其是在外面吃飯的時候要儘量避免攝入生制的食物,要高溫加熱烹飪之後才可以放心地去吃。人和動物不同的是,懂得火種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在食材加熱之後蛋白質分解更易於人體吸收,而脂肪的融化則會揮發出更濃鬱的脂香,促進食慾。並且在這個過程中,高溫殺死了寄生蟲和細菌,保證了飲食安全,所以在這個非常「食」刻,還是以熟食為主,將各類海產品加工為各種開袋即食的熟製品,吃起來不僅安心,同時一樣的過癮解饞,在這個階段為我們的飲食安全保駕護航。
那麼你吃過的三文魚一般都多少錢呢?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美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