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吃飯要吃七分飽?吃到七分飽是什麼感覺?飽食有何危害?

2020-12-12 三九養生堂

所謂喝酒三分足,吃飯七分飽,這句話是有道理的,以前的時代,能吃飽就已經很不錯了,但現如今,人們基本不關心溫飽問題了,更關注如何吃得好。吃好不是非得吃飽飽的,吃到七分飽才是最好的,那麼,吃到什麼程度才算呢?吃飯七分飽,對身體健康有何好處?吃得太飽會怎麼樣?吃飯裡有大學問,此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下。

為何吃飯要吃七分飽?

每餐都吃七分飽,很有利於控制體重,避免肥胖,吃到七分飽的時候,身體其實已經吸收到了足夠的營養了,繼續吃很容易過量進食,增加身體負擔;而且對於胃部和大腦的健康也有益,飯吃七分飽能能避免大腦處於缺氧的狀態下,也能夠促進胃的正常吸收和消化。

若是吃得太飽的話,易胖不說,還很容易引起腹脹、腹痛,不利於胃的健康,大量的血液集中在此,幫助消化,大腦就容易缺氧;而且有研究認為,人體攝入的能量越多,體內產生的自由基也會增多,這種物質不利於身體健康,吃得過飽,容易使細胞受到損傷,加速衰老的速度。

那麼吃到怎樣的程度才算七分飽呢?如何輕鬆的做到支持七分飽,養成一個好的飲食習慣?標準其實很簡單,下面的方法,不妨照著做,或能輕鬆做到。

當你伸出筷子時,猶豫了,腦子裡在想是吃還是不吃的時候,其實此時就可以撤走食物了,你也不會感覺到餓,這就算是七分飽了。七分飽只是一個形象的說法,可能不同的人,對營養的需求量也不一樣,這只是在提醒大家吃飯要食不過量。那麼,如何才能輕鬆達到這個標準呢?

可以改變進食的食物的順序,從以前的先吃飯換成飯前先稍微喝點湯,胃裡有了一定的飽脹感,之後你就不容易吃多了,有肉也有菜時,儘量先吃蔬菜或粗糧類,這類食物飽腹感較強,也不會增加太多熱量,之後吃肉的量也會少一些。

吃飯的習慣也要改變,儘量細嚼慢咽,這能讓唾液和胃液更好的分泌和消化食物,不要狼吞虎咽,食物進入胃裡後,神經在反射到大腦,告訴你吃飽了的這個過程需要一定的時間,吃點太快,可能等你感到飽了,實際上已經吃撐了。而人在飢餓的狀態下,往往是飢不擇食,對於七分飽的概念或早就忘記了,所以在飢餓之前還可以先少吃點,少食多餐,更容易做到吃七分飽。

最後提醒大家一下,因為疫情的影響,很多人為了積極響應號召,可能已經宅在家裡不少天了,除了要注意個人衛生與清潔,儘量少去人群聚集的地方之外,飲食也要注意調整,吃七分飽、注意清淡飲食也是提升免疫力的好方法,而且也不能光吃不動,儘量要力所能及地做一些室內運動。

相關焦點

  • 七分飽到底是什麼感覺 吃飯七分飽的好處
    相反,如果吃的很飽的話,我們的消化系統負擔會加重,大腦的供血就會減少,人的身體不僅會容易肥胖,還可能會引起很多疾病。所以很多醫學的專家都倡導飲食的時候七分飽是最佳的狀態。  但是很多人對七分飽的概念都十分模糊,那麼七分飽是什麼感覺呢?
  • 一日三餐,吃飯要吃七成飽,可吃多少才算「七分飽」?
    暴飲暴食、有一日三餐變為一日兩餐或一日一餐,所以經常造成過飽的現象,這樣會讓我們的胃腸功能變得脆弱,也可能讓我們生很多的疾病,下面我就給大家說說吃飯太飽會對我們人體有哪些影響吧!吃太飽對身體的危害正常情況下我們的胃就和我們的拳頭一樣大,吃飽的話胃就會鼓起來。如果經常吃得過飽,加重脾胃負擔,不僅引發肥胖,日久脾胃還容易受到損傷。
  • 都說飯要七分飽,吃多少才算七分飽?
    入冬後 多吃點可以幫助身體儲蓄能量 但也千萬不能貪吃 俗話說「吃飯七分飽,健康活到老」 劉先生今年32歲,平時飯局很多,大魚大肉也從不忌口,每次吃飯,都要吃到撐為止。兩周前,他的身體突然報警。
  • 飯吃七分飽,對身體會有哪些好處?營養師:3個好處慢慢浮現
    「飯吃七分飽,健康活到老」,對於這句民間俗語,大家都耳熟能詳,從健康養生的角度來說,這是有合理的依據的。那麼,飯吃七分飽是怎樣的一個狀態,它具體給我們身體健康帶來的好處有哪些呢?飯吃七分飽是怎樣的一種狀態?實際上,對於飽腹感的狀態體會,可能每個人都會有所差異,所謂的七分飽,並沒有一個精確的值,大概就是感覺自己吃飽了,對於食物不會再有強烈的熱情,但習慣性地還會想再吃一些。
  • 什麼體質的人容易胖 常說的七分飽八分飽是啥感覺
    為什麼要少吃零食「感覺控制不住自己的嘴,吃零食好像真的會上癮。」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受,每當吃完正餐,還有人會忍不住地往嘴裡塞著薯片、瓜子、巧克力、餅乾等零食,殊不知,這些含有碳水化合物的零食吃到身體內,會刺激血糖升高,進一步刺激胰島素水平升高。
  • 三分醉,七分飽,八分對人剛剛好
    喝酒的時候,三分微醉的感覺最好,肌肉放鬆,眼中的一切都是可愛的,都有了朦朧的美感,飄飄欲仙超脫世俗。 酒襲我一臉嫣紅,醉贈我一身嬌媚。微醺的樣子,最美。 適當的喝點小酒,讓自己從煩悶和無趣的生活裡解脫出來,追求一點精神上的愉悅,也是一種不錯的解壓方式。
  • 【健康養生】吃太飽,竟會對身體有這些危害!一頓吃多少最好?
    最後,小健特別提醒那些患有基礎疾病的中老年人,「吃太飽」對疾病康復不利,如有高血壓的老人吃得太飽,會導致血壓短時間升高。吃飯吃到「七分飽」,健康才不會跑「吃太飽」對身體的健康有影響,正確的飲食方法更重要。從古到今,很多人都提倡吃飯只吃「七分飽」,認為這是養生的方法之一。
  • 古訓:三分醉,七分飽,八分待人剛剛好!
    做粥要放三分米,七分水;處事要三分為己,七分為人;對朋友要三分認真,七分寬容;對家庭要三分愛,七分責任;看文章,三分在看,七分在品;喝酒要到三分醉,七分醒。三分醉為什麼要喝酒,喝酒是為了尋找刺激和快感。喝得酩酊大醉或爛醉如泥,就沒了快感,只有翻腸攪肚地難受。微微醉意,人面格外光鮮,腦子格外清醒,談吐格外流暢,氣氛格外融洽,什麼壞話都可以聽得,什麼好話都可能說出。所以,微醉是飲酒的最佳境界。
  • 三分醉,七分飽,八分待人剛剛好!(句句在理)
    民間流傳下來的老話兒,都有其存在的意義,是老祖宗們的生活智慧。口口相傳,代代相傳,只有精華才被流傳下來。千百年來相傳的智慧,我們都講究「茶倒七分滿,且留三分做人情」,不妨也把它當作人生的大智慧:「話說七分滿,且留三分看人情」「付出七分情,且留三分愛自己」。都在勸人們越糊塗,越輕鬆,而不是越精明,越幸福。
  • 晚餐七分飽,健康活到老,這兩款養生粥別錯過
    《千金要方》記載「夜飯飽,損一日之壽」,大意是指晚飯吃太飽,不利於身心健康,因此民間還流傳著一種說法——晚餐理應七分飽。 那麼,這樣的說法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呢?有實驗研究表明,長期保持七分飽,能有效預防三高等疾病,並且能夠減少心肌梗死的發生率,對心血管也有很大益處。
  • 喝酒不要超過六分醉,吃飯不要超過七分飽,愛人不要超過……
    「放棄一個喜歡的人是什麼感覺?」「我不刪你好友,不拖你進黑名單,不取消關注,也不刪你電話。我要做的就是,不慍不火,不冷不熱,不悲不喜。我就是要你看著我的一切我所有的動態,都與你無關卻又在你身邊不吵不鬧陰魂不散。」
  • 「吃飯只吃七分飽」能讓人少生病嗎?真相很多人都不了解
    為什麼吃飯要吃七分飽? 俗話說,飯吃七分飽,才有利身體健康。 而從中醫的角度來講,當人經常飽食就會使身體攝入的總熱量遠遠超過機體所需,從而導致機體脂肪過剩、血脂增高,最終易誘發腦動脈硬化,極不利於人的健康發展。因此,中醫養生一般建議吃飯要吃七分飽。
  • 株洲市中醫傷科醫院:每餐七分飽 健康活到老
    紅網時刻株洲9月8日訊(通訊員 尚客君)最近,節約糧食這一話題很火,其實對於節約糧食,我們古人早已有詩相告,「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株洲市中醫傷科醫院內科主任,主任醫師羅政香告訴大家,關於浪費糧食的一種類型——吃飽了撐著。此舉對健康危害頗多,應引人警惕。
  • 飯吃七分飽,對人七分好
    你要敢好的沒有底線,別人就敢壞的肆無忌憚。在一所監獄裡,犯人子墨和子寒成為了非常要好的朋友。每天早上他們兩個人都能領到一個雞蛋,子墨卻捨不得自己吃,便打著不愛吃雞蛋的幌子,把雞蛋全給了子寒。一次,在甄甄身體抱恙的時候,有個朋友遇到了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來請她幫忙,甄甄拒絕了,並且說明原因。可是對方非但沒有關心一句,還甩下句話:「不幫就不幫,裝什麼裝?」甄甄這才發現:自己的好從來沒有被珍惜過,一次拒絕竟然讓人懷恨在心。曾經所有的善良全盤清空,留下的只有她的無情無義。
  • 上遊•文薈丨午讀丨國學智慧:三分醉,七分飽,八分對人剛剛好
    若沒有三分薄醉,哪裡有李白「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浪漫;杜甫「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的灑脫,李清照「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的雅致呢?但,三分微醺最愜意,也要留七分清醒在心間。過了,就失了該有的美好。
  • 喝酒不要超過六分醉,吃飯不要超過七分飽,愛人不要超過八分情
    1:時間久了什麼都會變,衣服會褪色,書本會變黃,牆壁會斑駁,他會變冷而且很陌生,你別笑了,眼淚都掉了2:放的下世間的是非對錯,紛紛擾擾,對人不會過分苛刻計較,心胸坦蕩,內心強大,能容能忍。3:沿著這條路一直朝前走,在不遠的地方就會有一個路口,你可以向左轉,也可以朝前走,但是你不能停留。4:心腸太軟,容易被當軟柿子捏;心眼太好,容易被當缺心眼看,最初的善意幫助,會變成最後的惡意後果。晚安!5:喝酒不要超過六分醉,吃飯不要超過七分飽,愛人不要超過八分情。
  • 經常吃太飽有四大危害 如何控制七分飽飲食
    我們吃飯的時候,都會吃飽,很少有人會願意吃飯吃不飽,但吃太飽其實並不好。我們經常聽醫生說吃飯不要吃太飽,吃七分飽就可以,這樣才最健康,但什麼才算是七分飽呢?如果吃的太少,總會覺得餓,吃的太多又會太撐。如何才能控制好七分飽呢?吃太飽有哪些危害?
  • 夜飯飽,損一日之壽,七分飽是正道
    2、容易引起腸胃病偶爾一次吃太多或許感覺不到有什麼異常,如果每天晚餐都吃很多,久而久之長會極大地增加消化系統的負擔,引起消化不良。人的消化系統需要定時休養,才能保持正常工作。如果飽食,上頓的食物還未消化,下頓的食物又填滿胃部,消化系統就得不到應有的休養。消化功能會下降,胃腸功能出現障礙,進而引起胃腸疾病,胃炎、胃潰瘍,腸炎、便秘、腸癌等等。
  • 經常吃太飽,容易撐出什麼問題?吃到什麼程度才有益健康?
    「多吃點,吃飽點」這些話語在我們吃飯的時候會經常聽長輩說,而美味佳餚當前,不吃豈不是浪費,自己就不知不覺吃了很多。但飽食過度百病生!很多健康問題都犯在這個飽字上,與飲食不節制有著密切聯繫,不論是中醫還是西醫上的觀點,飲食有節,不宜過飽是健康的前提之一。
  • 吃飯也得有講究!「八分飽」剛剛好
    其實,吃得過飽危害很多,不僅會撐壞胃腸,嚴重的需到醫院進行胃腸減壓或手術「保胃」,而且還會引起其他疾病的發生或加重。 平時身體健康,就可以大吃大喝?事實並非如此。過飽尤其是長期過飽或者晚餐過飽,容易引起以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