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醫務人員在武漢體育中心方艙醫院前豎起拇指為自己和同伴加油鼓勁。
周國紅,2020年最獨特的一抹「紅」。10個月前,她作為安徽援鄂醫療隊的一名隊員,因為防護服背後叮囑女兒好好學習的一句話而走紅。如今,她作為一名抗癌鬥士,因為向生命「硬核」喊話又紅了。
一
年初,武漢疫情告急,各地醫護人員「逆行」馳援。身為合肥市京東方醫院的一名護士,2月8日晚,剛剛結束晚班的周國紅接到了出徵令。
她沒有絲毫猶豫,在當天的日記中寫道:「組織信任我,選我出徵,一切都抵不過我出徵的決心。」她對擔心自己的女兒說:「你一直想讀武漢大學對不對?武漢現在生病了,如果我們不去治,將來你就沒有學校可以讀了。」
12月19日,在合肥市京東方醫院,周國紅準備藥品。
第二天一早,周國紅隨安徽省第三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奔赴武漢,臨行前她向著記者的鏡頭豎起拇指,姿態昂揚,眼神透著堅定。
在抗疫一線,她擔任了武漢體育中心方艙醫院病人中心主任,是那裡所有患者的「大管家」。增配生活物資、改善硬體條件、進行心理疏導、開展文化建設……事無巨細,周國紅像一隻不知疲倦的陀螺,圍繞在患者身邊,為他們解決生活難題。
12月19日,在合肥市京東方醫院,周國紅在病房工作。
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為了便於相認,當時許多醫護人員都在防護服上寫下自己的名字,而周國紅的防護服上除了名字,還有想對女兒說的話:@合肥四十五中陳彥然,認真寫作業!這句「硬核」喊話很快上了「熱搜」,網友紛紛喊話:「這下全國都在監督陳彥然同學學習了,加油!你的夢想一定能實現。」通過新聞報導得知情況的武漢大學校長立即給陳彥然寫了一封公開信,勉勵她「刻苦學習,幾年後能夠如願『常駐』珞珈山」。
二
3月8日,武漢體育中心方艙醫院宣布休艙,周國紅和隊友們再次提交請戰書,轉戰到了武漢協和醫院的重症病區,直到3月27日返回安徽。讓她沒有想到的是,迎接自己回家的,除了鮮花和掌聲,還有一份甲狀腺癌的確診病歷單。其實,在方艙醫院工作期間,周國紅曾經兩次暈倒,多次感覺不適,「感覺就像被人掐著脖子一樣難受。」
12月19日,在合肥市京東方醫院,周國紅在午休時間眺望窗外。
「武漢之戰打完了,今天開啟我的抗癌之行。」周國紅在朋友圈這樣寫道。而後的日子,她輾轉在手術、放化療、藥物臨床試驗中。
5月8日,周國紅進行了頸淋巴清掃和甲狀腺切除手術。手術前,她在手臂上寫下:「戰勝病魔,積極活著,回報社會,感恩大家。」
12月19日,在合肥市京東方醫院,周國紅向病房走去。
從耳後到前頸,周國紅的手術傷口長度足足有30釐米,因為牽扯到神經,胳膊幾乎抬不起來。一場康復訓練的「馬拉松」開始了:她雙手抓住鬆緊帶,盡力後仰抬脖子,「起初只能抬一點,唯一的信念就是要能抬頭看到天。後來我做到了,藍天白雲真美。」她把抬胳膊的訓練稱作「爬牆」,家裡的玻璃門上貼了一張身高表,她給自己劃上一行行小目標,「每天多努力一點,胳膊就能向上多爬一截。」
12月19日,在合肥市京東方醫院,周國紅在病房工作。
周國紅的朋友圈常有她的線上抗癌日記。她給自己吃的抗癌藥品優甲樂取名為「樂樂」,把自己求醫問藥的經歷形容為「讀大學」。她說,等再做幾次放療觀察,就能「畢業了」。
抗癌4個月後,周國紅籤訂了《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書》,「如果說我的人生一定要經歷這場浩劫,那我就活得更通透更自然一點。」
三
9月1日,女兒開學,階段治療結束的周國紅開工了。她重新回到京東方醫院的康復科,為患者做康復訓練。
有了患癌康復的經歷,周國紅更能與患者感同身受。每當遇到情緒低落的患者,她都會主動亮出脖子上的傷疤,用自己的抗癌經歷給患者打氣。
12月17日,周國紅在家上網。
她自豪地說:「我最堅強的時刻,恰恰是身體最黯淡的時候。」
從抗疫到抗癌,周國紅的2020年硬仗一場接著一場。然而在她看來,她付出了愛,也收穫了愛。同在方艙醫院工作的同事和曾經的患者一直掛念著她的健康,寄來湖北特產,送來思念、謝意與祝願。當慣了「甩手掌柜」的丈夫開始學做家務,女兒也愈加乖巧懂事。
12月17日,周國紅在小區裡休息。
如今周國紅對未來有了更多的期待——陪女兒圓夢武漢大學、和家人一起旅行、隨時準備「逆行」再出發。
這是12月19日拍攝的周國紅(拼版照片)。
其實,女兒陳彥然說出了我們每一個人都想對她說的話:
「周國紅女士,請你認真與病魔鬥爭,請給我們好好活下去。」
2020
口罩成為必備
請和我們一起
尋找口罩後面
那曾感動過你的面孔
說說與Ta有關的那些事
2020,你來訴說……
策劃:邢廣利
文字:陳諾
攝影:張端 劉軍喜 韓旭 肖藝九
新媒體編輯:李木子 張鐸 張豪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