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成果發布會:《中國縣域經濟發展報告(2018)》暨全國百強縣案例報告」在北京舉行。報告顯示,2018年全國綜合競爭力百強縣(市):全國百強縣(市)分布17省(市),蘇浙魯三省百強縣(市)數目達65席,前五席均被江蘇包攬。
江蘇百強縣(市)佔25席,與上年持平,浙江和山東百強縣(市)分別佔21席和19席,浙江與上年持平,山東則減少2席。河南、福建百強縣(市)也較多,分別佔8席和6席。湖南和貴州各佔3席,河北、內蒙古、安徽、廣東和陝西各佔2席;遼寧、江西、湖北、四川和雲南各佔1席。山西、吉林、黑龍江、廣西、重慶、青海、寧夏和新疆都無緣全國綜合競爭力百強縣(市)。
蘇浙魯三省佔65席報告原則上根據地區生產總值、地方公共財政收入和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三項標準,在全國近二千個縣域經濟單元中遴選出400強樣本縣(市),作為分析研究比較的基礎。報告構建了縣域經濟競爭力和投資潛力指標體系,對2018年400個縣(市)的經濟競爭力和投資潛力指數進行了實證研究。
2018年全國綜合競爭力百強縣(市):全國百強縣(市)分布17省(市),蘇浙魯三省百強縣(市)數目達65席。江蘇百強縣(市)佔25席,與上年持平,浙江和山東百強縣(市)分別佔21席和19席,浙江與上年持平,山東則減少2席。河南、福建百強縣(市)也較多,分別佔8席和6席。湖南和貴州各佔3席,河北、內蒙古、安徽、廣東和陝西各佔2席;遼寧、江西、湖北、四川和雲南各佔1席。山西、吉林、黑龍江、廣西、重慶、青海、寧夏和新疆都無緣全國綜合競爭力百強縣(市)。
2018年全國綜合經濟競爭力十強縣(市):崑山市、江陰市、張家港市、常熟市、太倉市、義烏市、長沙縣、慈谿市、宜興市和龍口市。競爭力十強縣(市)中,有8個是長三角地區的縣(市)。
2018年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市):散布19省,浙江投資潛力百強縣(市)數目最多。浙江投資潛力百強縣(市)數量最多達到27席;其次是安徽和江蘇,分別佔15席和13席;河南佔6席,四川佔5席,福建、湖南、貴州和雲南各佔4席,河北、山東和廣東各佔3席,江西和湖北各佔2席,吉林、廣西、陝西、寧夏和新疆各佔1席;山西、內蒙古、遼寧、黑龍江、重慶和青海都無緣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山東只有3個縣(市)進入投資潛力百強縣(市),相對53個樣本縣(市)比例明顯偏低。
2018年全國投資潛力十強縣(市):金堂縣、嘉善縣、界首市、固安縣、德清縣、新津縣、靈武市、閩侯縣、平湖市和慈谿市。投資潛力排名第1位的是金堂縣,第2位的是嘉善縣,第3位的是界首市。金堂縣、嘉善縣、界首市其中,金堂縣、界首市、德清縣、固安縣、新津縣也是上一年度投資潛力前10名。
研究發現,縣域經濟增速總體呈現回升態勢,但是分化卻更加明顯,部分縣域經濟特別是遼寧縣域經濟表現令人堪憂,成為影響區域振興的不穩定因素。
2017年縣域經濟平均增速較之全國更大幅度回升,400樣本縣(市)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實際增速較上年回升0.86個百分點,超過全國0.2個百分點的回升幅度。貴州樣本縣(市)平均經濟增速仍然領先,遼寧平均經濟增速由負轉正但仍然墊底。三大地區經濟運行態勢發生全面逆轉,東部地區樣本縣(市)平均經濟增速由降轉升,中西部地區樣本縣(市)則由升轉降。
消費方面,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平均增速較上年繼續回落,但西部地區樣本縣(市)略有回升;由於經濟增速放緩,遼寧樣本縣(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佔地區生產總值的平均比重達到54.3%,在25個省份中佔比最高。投資方面,固定資產投資平均增速較上年明顯回升,但是中西部地區樣本縣(市)都出現回落。財政方面,地方公共財政收入受「營改增」的影響,平均增速較上年有所回落,八省出現負增長,但東部地區樣本縣(市)平均增速反而提高。人均收入方面,26縣(市)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超50000元,浙江獨佔20席,其中義烏市和玉環市攜手並超60000元;各區域縣(市)城鄉收入差距繼續趨於縮小。GDP規模方面,神木市、遷安市、如皋市和餘姚市等4市首入圍GDP千億元俱樂部,全國超千億縣(市)數量達到24個。
部分縣無節制供地推盤面臨高庫存風險主題報告認為,部分縣(市)借勢無節制供地推盤,導致房地產庫存進一步升高,在全國房地產市場轉入調整階段後,又將面臨庫存高企、風險陡增的局面。縣域經濟的脆弱性決定了其更容易受房地產市場波動的影響,特別是人口增長的有限性甚或是淨流出,亦決定了其即使在房地產市場火熱的情況下,去庫存問題也一刻不容忽視。
2017年,受到貨幣化棚改政策下沉、鄉村投資開發熱潮等因素的影響,部分縣域城鎮房地產市場庫存迅速下降,房價上漲較快,房價超萬元縣數量迅速增加。長期看,縣(市)處於城市化末端,房地產市場發展空間較小,隨著開發量的再度增長及銷量的進一步回落,庫存或將重新回升。
主題報告認為,對高債務縣(市)的風險監測,應當是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管理的重點;壓縮債務規模,則是高債務縣(市)的首要任務。三大地區中,西部地區樣本縣(市)債務負擔最大,中部地區樣本縣(市)最低。
分省份看,主要受其近年來大規模投資的推動,貴州樣本縣(市)呈現「雙高」特徵,即高債務率和高負債率,債務負擔最重;主要得益於廣東對全省債務規模的嚴格管理,廣東樣本縣(市)債務水平最低。
報告還發現,綜合各種衡量方法,約有15%左右的縣(市)債務水平都超過了警戒線,如果考慮到無法完整統計的隱形債務以及樣本選擇可能存在的偏差,這一比重會更高。需重點壓縮專項債務的規模,特別是明確和控制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的風險源。
主題報告認為,鄉村振興戰略是城市化進入中後期,面對日益畸形的城鄉關係,所提出的一種更加重視鄉村發展的城鄉發展戰略,是過去城鄉統籌發展思路和「三農」工作的再調整和再升華。
從長期來看,要實現中國鄉村的振興,從現在開始就要對一系列的方針政策進行重新審視,如區域均衡發展,在中西部地區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擴大縣權,扭轉縣域相對大中城市的競爭劣勢;加速城市化進程並穩步推進村落撤併;通過產權改革漸次推動宅基地自由流轉等。
微信編輯:陳嫡
來源:鳳凰網財經啟陽路4號——鳳凰網財經旗下原創欄目,聚焦財經大事件,對話焦點人物,穿越層層資本迷霧,還原真相!
作者:楊芳 感謝作者的辛勤勞動,本文經授權後發布
(本文原標題:《2018年經濟最強的100個縣城在哪裡?前五席均被江蘇包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