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人的「芳華」二個人的孤寂《芳華》

2020-12-19 百家號

這部電影從開拍到公映,一路都是鋪天蓋地的喧囂。馮小剛一貫的風格。

一開始我是報以期待的,因為原著是嚴歌苓,一位擅長用客觀的筆觸書寫厚重與浮沉的大師。更何況簡介中提及到了一個至今仍然敏感的關鍵詞:對越自衛反擊戰。

這個發生在上世紀80年代的戰爭,可以說離我們很近,時間空間上都是。更何況筆者本人從小土生土長在這片神州大地的某個西南之都,從小聽聞不少。

嚴歌苓,和這場硝煙瀰漫的戰事為背景的架構,我相信即使無法超越《金陵十三釵》,並駕齊驅總是可以的。

但事實是,我過於樂觀和先驗地確信了。不知道是不是為了過審,對越戰爭的時長被壓縮得七零八落,而那些男男女女的嬉笑打罵、女生之間的小九九、文工團歌舞昇平的場面如裹腳布一般冗長得令人厭惡。又或者是對越戰爭的深刻含義在馮導眼中不過如此。我更害怕地是嚴歌苓女士筆下本就如此。

上圖中,一群青春洋溢、熱情朝氣的年輕人,臉上淌著對未來滿是憧憬和嚮往的笑。

現在回看,才發覺不對勁。

劉峰和何小萍身著襯衫軍褲,並沒有同其他人一道以泳裝亮相於泳池邊。暗指了旁人各自絢爛而他倆際遇坎坷。此種鮮明的對比,更讓我倍感荒涼。

片名《芳華》是指那段年代中人們已逝去的芬芳年華,而英譯名Youth則更為直白:青春。這是最美好、最美麗的名詞,本應如此。但似乎馮導的鏡頭聚焦價值觀不是如此。劉峰和何小萍按理說是戲劇衝突中的靈魂人物,是關鍵,無私或無辜,但卻不教人喜愛;那群以郝淑文/林丁丁/朱克為代表、自詡「大城市人」、永遠趕著時髦走在時代前列卻動輒霸凌、歧視、欺壓、排擠和誹謗的群像,在文工團解散的時候來了一把傷懷,反倒成了塑造「緬懷年華逝去」的形象了。雖說這是一代人的芳華,但此間混亂不堪,我看不出馮導歌頌的對象是什麼。是默默無私但卻被誣告流氓後戰場傷殘草草一生的英雄,還是外表光鮮實則勢利自私一心往上爬的女獨唱,難道這兩種形象都是可以混為一談地稱之為芳華麼?

究竟誰的、或者說怎麼樣的已逝芳華值得紀念或祭奠?

個人認為,從現今角度看,一個人都沒有。而從影片看,也只能是攫取一二才能見精華。

首先來談談劉峰。他是一位木匠的兒子,擅長各種修理製作的雜活兒,平時隨和溫厚,樂於助人,曾三次立功,被評為活雷鋒先進,就連郝淑文這般自視甚高的高幹子女,也爭著和他握手還調笑「不能洗手啦~這可是活雷鋒握過的」。當時是文化大革命期間,他心中並沒有那種「政治正確」的價值觀,而是以人最本真、實在的心態去對人和對事,他為了寬慰出身不好又初來乍到的何小萍,悄悄將她的成分改為革幹,又囑咐她不要對外提及,在那個紅衛兵動輒高喊口號、肆意踐踏人權的年代,這是何等的善良和可貴!也正是如此,何小萍對他感念一生,默默愛慕。

但劉峰也是個渴望愛情的普通青年,他默默地關注和傾慕於文工團的女獨唱,林丁丁。然而,一心攀高枝兒的女獨唱怎麼會看上一個家世普通,又因為腰傷再也無法登臺、還輕易將保送大學的名額拱手讓人的熱血青年?在理智掉線的時刻,他對林丁丁的一個擁抱,流言隨之而起,軍政審查接踵而至。心中只有純潔之愛的劉峰怎堪「流氓」這樣的侮辱,拒絕承認的下場,說好聽是下放,實際就是貶斥到偏遠處。驟然而至的變故中,除了何小萍給他送行,竟無其他一人關心……曾經傾盡一腔熱血愛著、服務著的文工團就是如此不分青紅皂白地回報於他。此時的劉峰心灰意冷。

直至對越戰爭爆發,衝鋒陷陣、血肉橫飛、硝煙浴火……扛著槍奮勇抗敵、挽救隊友的他,按理說是戰火青春這種舞臺形象的最佳典型,但此時他一心求死又讓我徹底看不懂了。如果是因為理想破滅而絕望,似乎還能夠被理解,但蕭穗子的旁白卻是「他若死了,平凡的他就成了英雄,或者他的故事會被寫成歌,由林丁丁演唱,那麼她就不得不時時想到他……」馮導難道認為,設計一個妄自愛戀、戰火中還斬不斷理還亂的痴情小夥是可愛的?

一個《名利場》的多賓式無私付出、妄自愛戀的男子,只適合停留在薩克雷的世界。戰火瀰漫下,一個一心求死的人,和另一個重度燒傷、面目全非的16歲少年比起來,就是個笑話。

可以說,劉峰這個人物形象塑造很失敗了,一個淳厚善良、值得尊敬的人,卻無法讓人喜歡。

再來談談何小萍。

她是可憐的,因為親生父親成分不好,父母離婚後母親再婚,繼父根本不承認她,母親也很少關心她。一個成長過程中受盡欺負又得不到半點善意和關愛的女孩,本以為和生父劃清界限再當個文藝兵後,就能徹底告別灰暗迎來光明,可現實何止骨感,竟是刺骨寒涼。從她進文工團的第一天起,以郝淑文為首的那群女孩子並不待見她,嫌棄她身上出汗後味道重,嘲笑她槍法太菜,甚至因為「這是在敗壞女兵形象」在宿舍走廊集體圍住她要扒開衣服教訓她。文工團的男兵也公然在排舞的時候嫌惡她汗味重而互相踢皮球,拒絕搭舞。因此她總是獨來獨往,很少有笑意。但她仍然懷揣理想。直到生父去世、劉峰離團,她的那顆心也漸漸冷了下來,直到塞北慰問演出她裝病不上B角,政委強迫她跳草原小戰士她沒有按捺住舞蹈的熱情,忘記了裝病而且跳得很漂亮(電影中舞蹈場景根本沒有,此處只能承上啟下地聯想)。政委認為她無故不服從組織,把她清理到後勤醫療處。面對此種境遇,她卻是釋然一笑。

但她的可憐也是有商榷之處的。同寢室的女孩子也並非一開始就欺壓排擠她,林丁丁帶著她找生活幹事領各種物品,發現沒有蚊帳了還特意多讓給一床蚊帳,也都算耐心客氣地跟何小萍介紹了很多情況;蕭穗子也帶著何小萍去了澡堂。但何小萍太想早一些穿上軍裝,好拍照寄給不得不劃清界限的生父,竟然擅自穿走了林丁丁的軍裝。正如林丁丁自己說的,其實只要她開口問一聲,林丁丁會借給她的,所以為什麼何小萍在初來乍到之際還如此地自作主張呢……在那個年代,軍裝是一種身份和榮譽,更何況女孩子心思細膩,都不喜歡別人一聲不吭就隨便動自己的東西,何小萍按理說是應該更細膩敏感,可這樣的舉動卻是十分大大咧咧甚至粗魯,白白授人以柄。何小萍的「軍裝事件」,無論從人物本身還是舞臺形象來看,都是相當扣分的。難道馮導試圖把何小萍打造成一個有著不幸童年還能豪放不羈的少女形象?

她堅忍倔強的一面卻又乏於時長。她經常在練功房獨自練舞到深夜,跳舞是她的最愛;她其實很想念自己的父親,趴在床上寫信時邊寫邊流淚;對越戰爭中,戰地護士形象的何小萍是艱苦卓絕的白衣天使,渾身血跡依舊忘我地投入救死扶傷之列,面對燒傷面目全非的少年,她耐心聆聽還留下了痛心的淚,甚至她奮不顧身地抱住他擋下敵襲轟炸中轟然垮塌砸下的帳頂。此時她內心依舊記掛著遠處的劉峰。無奈電影單獨給她的長鏡頭太少,潦草幾筆帶過,蕭穗子以旁人口吻時不時插入的內心旁白,襯得何小萍角色本身越發單薄。

比起劉峰,將何小萍設計成精神失常的發展,倒是豐滿了這個角色。這個無辜又經歷了太多的女兵茫然無措地呆坐在觀眾席一隅,當那首最熟悉的《沂蒙行》響起,她本能地動起四肢,在自我的世界裡盡情跳著……那些她曾經的戰友們在燈火輝煌中一派喜樂面孔,她的現狀甚至構不成郝淑文林丁丁她們的談資了。

避無可避,最後要說的是群像,郝淑文、林丁丁、蕭穗子、小芭蕾、陳燦、朱克……等等,來自首都北京的先進青年。

蕭穗子,電影全程中一直被設計成一個旁觀者,他人的內心獨白都由她完成。她對劉峰和何小萍的態度在電影中倒是始終如一的,但也並不是說就有多好,「走廊霸凌」事件中即使她面露難色,阻止的話語還是給咽了回去。她喜歡著小號手陳燦,傻傻地給他送餃子、各種搭話,在陳燦車禍牙齒受損的時候二話不說就掏出了家裡給的金鍊子讓陳燦去打一副好的假牙託……落花有意,流水似乎也是有情的,但因為郝淑文的中途截胡,這段明裡暗裡的愛戀就此作罷。

郝淑文,軍區高幹子女的出身讓她一向自詡高人一等,什麼新鮮她喜歡什麼,第一陣港粵流行風颳來時她立刻就置備起了時髦的行頭,並在小圈子裡不慌不忙的炫耀。她就像《賤女孩》裡的弗吉娜,女生小團體乃至圈子裡的Queen,只聽好聽的話、只跟洋氣時髦的同齡人抱團、只考慮家世門庭相當的男人嫁,所以她很不爽不討好自己的陳燦,更是瞧不起何小萍。精明世故如郝淑文,怎會不知好姐妹蕭穗子對陳燦的心思,但當她知道低調的陳燦也是軍區高幹子弟後,態度可謂180度轉變,她明著告訴蕭穗子自己和陳燦好上了,因為「門當戶對」,所以之前的鬥氣和敵視都跟沒發生過一樣。不難想像,在陳燦口腔受重傷、即將失去小號樂手席位之時,她是如何主動追求陳燦,意求兩人、兩家「強強聯合」的。

林丁丁,這個笑起來有兩個淺淺梨渦的漂亮姑娘,作為女獨唱,本就是文工團的明星,是攝影幹事還有其他男青年心目中女神的不二人選。她的家世或許不如郝淑文那般顯赫,但精明算計的心思絕不輸陣。其實,女孩子懂得給自己打算並不是什麼壞事,筆者對她通透得「很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麼」這一點實際上是讚賞的。但面對劉峰的愛慕和表白,她那種似乎受到了侮辱一般的過激反應,實在太傷人。她可以不接受劉峰的感情,但她不能說「就只有劉峰不能抱自己,就只有劉峰不能喜歡自己」,明著說劉峰是不能被女色腐蝕的精神標兵,但實際上是害怕自己的人生計劃被木匠的兒子打亂,於是她在劉峰的審查中誇大了事實並導致他被貶斥。

陳燦,不願意到處宣揚高幹子弟的家世,看起來似乎低調。但泳池嬉水、靶場比試、率先聽鄧麗君等等他沒少摻和,表明他也就是個普通男孩。他並不是真的不看重權勢地位,他只是不喜歡郝淑文那般趾高氣揚不服軟的樣子。面對前途,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能助自己少奮鬥幾十年的郝淑文和她的家庭,拒絕了蕭穗子卻又收下了她的金鍊子。

小芭蕾、朱克之流無需贅言,不過是司空見慣的嘴臉罷了。

有這樣的言論:在文革時期尤其是這樣的師級文工團,集體主義大過個人大過天,蕭穗子、郝淑文、林丁丁、陳燦、朱克、小芭蕾等等心中裝著集體,所以他們在思想行動上都保持一致,本質上並不是什麼壞人,也沒有做什麼錯事。而何小萍像一隻格格不入的離群之鳥,她遭到不公對待是那個充斥著集體主義的時代的錯,不能歸咎到她隊友的頭上。

集體主義和多數人霸凌的界限已經模糊至此,又或是影片中的時代背景蒙蔽了誰?如果電影中有由於出身、成分因素揪鬥何小萍的場面,那確實是當時集體主義肆虐的表現。但本文開篇就提到了,電影中有、且只有大量的女生小九九,用今天的時髦詞兒就叫撕逼,這無關什麼政治正確,這就是一群狗眼看人低的人霸凌一個來自鄉下的女孩,這在當今社會比比皆是,何苦推脫到特定年代?更何況劉峰和何小萍為集體付出得少麼。或許馮導是想要把故事往這上邊兒靠的,但用錯了方式,又或許是真靠上了,片子就過不了審了。

兩個完全正面、正能量的角色,生逢於動蕩的歲月,迷失於無常的世事。無論是劉峰還是何小萍,即便角色本身背負了諸多,甚至付出了一生,令人同情卻還是無法讓人喜愛。相比之下,《金陵十三釵》中的神父和玉墨,一個是好色又酗酒的半吊子入殮師,一個是家道中落在聲色犬馬中漂泊的船妓,在設定上都不如劉峰、何小萍那般有正氣,但隨著故事情節的推進,神父和玉墨越發光輝熠熠,直指人性和靈魂深處,舞臺形象飽滿而令人信服。

靈魂人物的靈魂殘缺甚至沒有靈魂,不令人信服,對於電影來說是毫無疑問的失敗。

相關焦點

  • 《芳華》中沒有涉及的兩個話題(上)
    演員有海選,評論也有海評,上座率達到《芳華》的火爆,也一定形成海評。不過看了很多評論,我覺得有兩個話題沒有涉及。首先《芳華》為什麼如此火爆?我周日和兩個朋友一起去,沒想到只有1張票了,以前還真沒遇到過,我第二天才看上,也幾近滿員。
  • 《芳華》編劇20年前作品 讓李小璐獲得影后桂冠
    馮小剛導演重回賀歲檔,《芳華》一舉拿下十億票房。賀歲檔是「馮氏喜劇」20年前一手締造的檔期。而這次馮小剛一改喜劇賀歲之風。以青春為主線講訴在時代大背景下,每個人不同的人生軌跡。為我們帶來一次關於靈魂深處人性的思考。
  • 馬雲點讚馮小剛《芳華》說有兒時吃西紅柿的餘味 感動到還要二刷
    文/懂小姐(頭號電影院topcinema715原創,嚴禁私自轉載)今日,馬雲發微博點讚馮小剛的《芳華》,說「從頭到尾的感動「,並表示自己還會二刷。其實,這不是馬雲第一次誇讚《芳華》了。據說早在觀影的時候馬雲就數度落淚,可見《芳華》對這位商業巨頭的觸動。《芳華》講述的是70、80年代的人都經歷過的青春年華,馮小剛在部隊文工團的經歷成為故事的主線。就是這樣一部電影,讓馬雲感慨「我還會再去看這部電影,裡面有每代人都會鎖不住、放不下的青春、情懷、挫折的共鳴「,他是否想起了自己年輕的時光?
  • 炊煙裡的的芳華,是常德人的味蕾牽掛
    從內心深處來講,我不願意看著「梧桐樹下」的「芳華飯堂」,變成「穿紫河旁」的「芳華飯堂」。《芳華》首演女子們經過一個多月的排練,終於在我的建議之下,融入了更多的電影《芳華》元素,時代感頗強的服飾,在「芳華公社」的牌匾下恍惚回到那個艱苦而快樂的年代。
  • 《芳華》:青春是一段青蔥歲月
    最近,電影《芳華》票房一路飆升,應該說得到了60·70·80後的追捧與共鳴。周日晚,朋友相邀,齊聚影院一觀芳華。而今,很難有此心境有此閒暇靜坐影院,靜謐,默然,在優美而激情的音樂中,一群正值芳華的青春少年,在70年代和80年代經歷的人生命運故事,通過蕭穗子的旁白展現在我們眼前。
  • 電影《芳華》要告知我們什麼?
    我是掛著激動淚花看完電影《芳華》的,莫誤解,這不是說我與影片有著強烈的共鳴,而是《芳華》中的主人公與我們這些50和60年代的人經歷相仿,在正值青春年華時遇到了突如其來的社會大變革難道要告知官二代都自私與傲慢。郝淑雯是文工團的手風琴手,也是女生宿舍舍長(部隊那有這個官銜),她是「幹部子弟」,郝淑雯與眾人一起污衊何小萍做「假胸」,她處處給何小萍發難,官二代為何就容不得何小萍這樣的人才呢?
  • 《芳華》:紅顏彈指,剎那芳華,誰才是你心中的「紅顏」?
    如花朵般的「芳華」由嚴歌苓創作,馮小剛執導的文藝片《芳華》,相信大家都已經看過了,而網友們一直爭論不休的,就是誰才是真正的女主角放飛青春,展現獨屬於你自己的「芳華」蕭穗子,這個善良美麗的、沉浸在對美好純真愛情幻想中的姑娘,卻輸給了那一句「我們倆門當戶對」。
  • 芳華插曲歌名是什麼電影裡用到的歌曲有哪些?芳華主題曲歌曲插曲盤點
    id=396944  10.那些花兒 (芳華中的主題曲)  《那些花兒》,是中國內地男歌手樸樹演唱的一首歌曲,樸樹親自作詞作曲,收錄於樸樹1999年發行的首張個人專輯《我去2000年》中,同時也是2002年電影《那時花開》的片尾曲。
  • 《芳華》新推廣曲玩Freestyle!
    時光網訊 將於12月15日全國上映的電影《芳華》,今日發布嘻哈推廣曲《想把你留在這裡》MV。這首由Tizzy T和Jony J創作並演繹的歌曲,不僅展現了他們對影片的理解,更用嘻哈的方式詮釋了年輕人心目中的芳華。
  • 佛山五區齊頭並進,共繪「百裡芳華」
    會議對佛山「百裡芳華」鄉村振興示範帶建設工作給予充分肯定。2019年10月,佛山正式啟動「百裡芳華」鄉村振興示範帶建設。一年多來,佛山五區全力推進,掀起比學趕幫超的建設熱潮,力爭建出特色、創出品牌,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百裡芳華,百村蝶變。如今,美麗環境、產業興旺、群眾受益正逐漸成為佛山鄉村看得見的現實。
  • 《芳華》有些人註定只能陪你一段路,沒有遺憾算什麼芳華
    《芳華》遊戲而註定只能陪你一段路,沒有遺憾算什麼芳華每個人對於自己的過往都是有遺憾的,而人們最懷念的無非就是自己的青春時光,那段時光是最美的年華,也有著最真的感情,以及最純真的美好,無數人都渴望能回到孩童時代,不為重新來過
  • 《芳華》:芳齡永繼,華色含光!
    「韶華不為少年留」前幾天又把馮小剛導演的《芳華》二刷了一次,不由得感慨在那個年代、那段日子裡文工團確實是一個「世外桃源」。「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段屬於自己的芳華,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段刻骨銘記的青春,只有經過歲月的洗禮,才能沉澱美好的芳華,願芳華永存,一路芬芳。」
  • 蒙太奇影視藝術中心的《芳華》之旅
    青春最芳華藝術語言讓我們成為最美麗的自己2017年底,《芳華》如火如荼地席捲了中國無數人的青春情懷。但《芳華》給予蒙太奇影視藝術中心孩子們的《芳華》之旅,卻是一份真實的青春記憶。蒙太奇影視藝術中心的孩子們,是幸福的!先來一組我們與黃軒哥哥的幸福!
  • 詩詞丨芳華留不住,歲月已白頭
    芳華,在歲月中消殞。待到芳華留不住,歲月已白頭之時:繁華褪盡,芬芳不再,多少前塵往事化成心裡的一抹白月光,多少激昂的熱血化作胸前的一顆硃砂痣。逝去的芳華告訴我們:人生幾何,最是當下;唯惜今夕,不悔幾夕。
  • 除了啃西紅柿《芳華》這幾個鏡頭也超美
    在《芳華》的紀錄片裡第一段話是這樣的:「這,怎麼說呢,這就是他們的一個成長經歷吧,就是70年代,部隊文工團的一個故事,差不多是我們這一批人的經歷。    馮小剛現在回望芳華時在文工團的日子,很多記憶也許已經模糊,但根植在記憶中不變的,是對那段日子的美好印象,馮小剛搭建文工團大院,海選未整容的女演員,對美術吹毛求疵,連燈具都要求找到那個時代的產物,百分百還原的裝上去,皆是努力把他認為最美好的一面呈現出來
  • 青春吐芳華,小花苗苗銀幕初綻放
    馮小剛的 《芳華》 是今年最富挑戰的影片之一,文工團+越戰的罕見題材,讓這部影片充滿神秘感。可喜的是, 《芳華》上映後5天4個多億 ,市場的高認可度妥妥證明了馮導的實力。而《芳華》在獲得高票房的同時,在口碑上更是前所未有的好。
  • 《芳華》原型亮相,芳華不老,馮小剛:希望當年有你給我送西紅柿
    近日,電影《芳華》大火,各個年齡層的人都被影片中有時代特色的故事打動了。一檔節目也請來了《芳華》裡文工團女兵的人物原型,網友們看了節目紛紛表示驚呆了,怎麼50多歲還可以保養得這麼好!
  • 解鎖家門口的花漾時光,時代芳華裡絢麗綻放
    12月22日,「趣芳華,遇見裡」時代芳華裡品牌發布會於中山喜來登酒店盛大啟幕,時代中國與時代商業代表、政府代表、品牌商家代表、合作夥伴及主流媒體等300餘人齊聚一堂、共襄盛舉。會上,首度揭開了社區生活中心代表作——時代芳華裡的神秘面紗。
  • 「曇花一現,只為韋陀」,想你在剎那芳華!
    也只有這樣的氣息才能催生出春天的花,在某個時點突然就開了,為你綻放出剎那芳華!很像對你的思念!「芳華憑俗賞,風味與誰親?」據說,花開只在一瞬的曇花,花開時非常美麗,如果有幸得見,就會知道什麼叫剎那芳華了。佛國把曇花稱作神花,也像紅樓夢裡說的絳朱草一樣,與澆花人發生了美好的情感,給絳朱草澆水的是神瑛侍者後來的賈寶玉,給曇花澆水的人就是後來的韋陀菩薩。
  • 常德本地美食探店之湘味十足,芳華飯堂
    今天我們去的芳華飯堂位於朗州路與濱湖路交匯處,萬業城一樓。交通便利,停車方便,但更吸引人的是店名,難忘芳華歲月,難捨舌尖美味,對於我們每一個人,差不多都會有同樣的感受,還在門外,就有一種芳華歲月的美好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