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12月19日,第二屆「廣東十大美麗鄉村」系列評選活動發布會在佛山召開。會議對佛山「百裡芳華」鄉村振興示範帶建設工作給予充分肯定。
2019年10月,佛山正式啟動「百裡芳華」鄉村振興示範帶建設。一年多來,佛山五區全力推進,掀起比學趕幫超的建設熱潮,力爭建出特色、創出品牌,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百裡芳華,百村蝶變。如今,美麗環境、產業興旺、群眾受益正逐漸成為佛山鄉村看得見的現實。
成效明顯:「百裡芳華」示範帶初步成型
落日江邊,三三兩兩的漁船點綴著江岸,散發著嶺南水鄉的獨特韻味......廣州美術學院學生李笠走進三水區白坭鎮富景社區,賞十裡畫廊七彩花田,嘗西江河鮮美食,盡情感受鄉村之美。
白坭鎮位於「百裡芳華」鄉村振興示範帶最西端,是三水區鄉村振興先行鎮、示範鎮。近年來,白坭鎮以建設「百裡芳華」鄉村振興示範帶為契機,利用挖掘富景社區人文生態底色,建成西江十裡畫廊七彩花田,打造西江蔬菜世界現代農業園、西江河鮮美食街、創意良倉、糧食博物館等一系列項目,西江十裡畫廊雛形顯現。
美麗的自然風景,整潔的村容村貌,樸實的文化氛圍,富景社區的美激發著李笠的創作靈感。如今,她更是頻繁地穿梭于田間地頭,拿起筆描繪她眼中的美麗鄉村。
漫步在禪城區南莊鎮紫南村,新樓古屋規劃有序、綠樹繁花連片成林、清澈的河湧環繞全村、亭臺樓閣隨處可見,宛如一幅嶺南水鄉山水畫,讓人難以想像城區鬧市中竟有一處悠然寧靜的美麗村莊。
曾獲得「中國十佳小康村」「中國最美鄉村」等國家級榮譽的紫南村,是「醉美南莊」示範片的重點節點村莊。藉助示範帶建設機遇,紫南村通過加強文旅項目建設,再次迎來蝶變。如今,阿農灣農耕文化園、「紫南船說」、「洛神雲築」等重點項目初步建成運營,紫南文化園被認定為3A景區,並有望成為全市首個「村莊上的4A景區」,村容村貌大幅提升,文旅融合實現大發展。今年,紫南村獲《鄉村振興大擂臺》「五強村」榮譽稱號。
事實上,富景社區與紫南村的「變美」故事只是佛山推進「百裡芳華」鄉村振興示範帶建設工作取得積極成效的縮影,這樣的變美故事每天在超百個行政村裡不斷上演。
一年多來,沿線14個鎮街、100多個村居全方位啟動美麗家園、美麗田園、美麗河湖、美麗園區和美麗廊道「五大美麗」行動,「百裡芳華」鄉村振興示範帶彰顯雛形。截至目前,第一批47個重點項目已全部啟動建設,計劃總投資超150億元,已完工和工程過半項目40個,比例達85%。項目類型涵蓋農村產業、文化、美食、田園等多個方面,主要包括4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5大「尋味佛山」粵菜美食集聚區、10個美麗田園或公園、13個美麗鄉村示範片等。
美麗之變:在「精準把脈」中找到百村蝶變「金鑰匙」
如今,整潔、乾淨、美麗已經成為示範帶各鎮村的「標配」面貌。從嚮往「美」,追求「美」,到打造「美」,佛山在推進美麗鄉村建設上「遍地開花」,「百裡芳華」藍圖逐漸落地。
美麗,是面子,更是裡子。百村顏值提升的背後,更是佛山高質量發展內涵的不斷升華。
對於曾經「村村點火」的佛山而言,「美麗蝶變」的過程並不輕鬆。規模小、汙染重、產出低、轉型難的村級工業園,現如今成為美麗鄉村建設的掣肘。為此,市農業農村、自然資源部門分別以創建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和村級工業園改造為抓手推進「美麗園區」行動,推動花卉、水產等現代農業向示範帶內連片集聚,完成村級工業園復墾復綠9400畝,為生態文明建設騰出發展空間,進一步改善了鄉村人居環境。
曾經雜亂無章的田頭棚有了嶄新面貌。為了給村民營造一個生態美、環境優的居住環境,市農業農村部門高度重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牽頭建設「美麗家園」。以五區或鎮(街)為主體,政府出資對示範帶內亂搭亂建、破舊不堪的農田窩棚進行集中整治,建成布局統一、標準統一、風格統一的農田「看護房」4177個。目前,示範帶內101個行政村居已全部達到乾淨整潔村標準,實現村莊環境衛生從「量變」到「質變」。美麗宜居村、特色精品村比例分別達到89%、37%,嶺南特色「美麗田園」連線成片,如畫般處處美景的宜居家園正逐步呈現。
河堤路變「慢行綠道」、舊河灘變「濱江公園」......示範帶積極推進「美麗河湖」和「美麗廊道」建設,啟動農村黑臭水體綜合治理,同時積極實施向路擴綠、向水借綠工程,在示範帶內規劃建設「鄉村振興碧道環」,大力實施「三龍灣」碧道、東平水道、潭洲水道等主幹水系沿岸景觀提升工程,嶺南水鄉特色得到充分凸顯。
在「精準把脈」中找到美麗鄉村建設的「金鑰匙」,佛山不斷優化完善配套政策措施。今年,針對重點項目統一包裝問題,佛山通過編制《佛山市「百裡芳華」鄉村振興示範帶風貌提升實施指引》和《標識系統建設指引》,將示範帶風貌提升和標識系統建設納入項目建設內容一體化推進。目前,已建成「百裡芳華」標識牌100多個,示範帶內所有項目、村居均已將「百裡芳華」元素融入村居建設和宣傳,示範帶形象實現整體提升。
產業之興:「民富村旺」正成為看得見的現實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從規劃圖看,佛山「百裡芳華」似一條巨大「U」字形彩帶,不僅聚集了許多具有嶺南特色的新業態,還集聚了產業振興的新動能。
在示範帶建設過程中,佛山以創建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為抓手,高標準推進6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初步形成現代園藝、高值花卉、優質淡水魚、農業旅遊、優質果蔬等特色主導產業集聚區。
高科技賦能現代農業,三水西江現代農業產業園在科技賦能的道路上越走越快,成功帶動周邊4000多畝小農戶農業發展。園區內的康喜萊蔬菜專業合作社,打造集「高值農業、生態旅遊、科技研發」為一體的新型現代農業園,引入氫水灌溉、「吊種」種植等技術,大幅提升農產品質量與價值。康喜萊蔬菜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李廣彬介紹,園區超一半面積用於探索新的種植技術,目前已與華南農業大學共同研究黑皮冬瓜的水肥一體化,能讓化肥減量一半,明年將在白坭推廣應用該項新技術。
在「百裡芳華」鄉村振興示範帶上,越來越多像康喜萊一樣的農業企業,正在綠色優質農業發展工程的帶動下探索高質量發展新模式。
可以預見,這條跨越上百公裡的示範帶,未來不僅串起了上百條美麗鄉村,還將集聚起一批批現代化農業產地。
鄉村變美、產業興旺的同時,人氣也跟著旺了。「百裡芳華」鄉村振興示範帶上的鄉村,搶抓機遇、順勢而為,積極探索「旅遊+鄉村」模式。一大批前沿的鄉村文旅投資運營主體紛至沓來,深度參與項目建設運營,推動鄉村旅遊產業加快發展,拓寬農民致富增收渠道。
位於南海區裏水鎮東北端的賢魯島,是「百裡芳華」示範帶上的美麗田園項目之一。得益於賢魯島生態旅遊度假區的開發,當地村民和土地經營者經濟收入實現穩步提升。
無獨有偶,順德區陳村鎮充分發揮花卉產業優勢,做足仙湧村和莊頭村的「花樣文章」。其中,仙湧村在南部開發美麗橘園,在北部建設美麗水鄉,總規劃面積為3776畝,走上了生態文明發展之路,晉升為成為新的「網紅」景點。
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場持久的接力賽中,佛山正以建設「百裡芳華」鄉村振興示範帶為抓手,通過一棒接一棒的穩健步伐,逐漸讓藍圖得到延續和落地。各個村落到處可見一片火熱的建設景象,「鄉村美了、人氣旺了、農民富了」這句評價出現在越來越多佛山人的口中,每個人都期待在這場轟轟烈烈的建設浪潮中找到各自的「致富密碼」。
佛山市農業農村局局長唐棣邦表示,久久為功,要將鄉村振興「一張藍圖幹到底」。
全市五區齊頭並進
共繪「百裡芳華」
五區齊發共建百裡芳華。「百裡芳華」鄉村振興示範帶建設已一年有餘,首批47個節點項目已完工或工程過半項目40個。一年多來,佛山五區全力推進示範帶建設,推動各區鄉村振興建出特色、創出品牌,一幅具有佛山特色的鄉村振興全圖景正在徐徐展開。
禪城區:中心城區奏響「田園牧歌」
穿村而過的水道與古建築、舊祠堂交相輝映,上百株古榕樹鬱鬱蔥蔥……來到有著800年歷史的南莊鎮南莊村裡,四時花開的田園風貌和現代城市氣息相得益彰。近年來,南莊村在挖掘本村文化,打造探花故裡的基礎上,持續提升人居環境,助力「醉美南莊」建設。
距離南莊村約2公裡的紫南村,100多棟由舊民居改造而成的紫南洛神雲築民宿部落尤為顯眼,與村中古樸詩意的環境融為一體。「項目共有200多個房間,我們在各棟民宿間留有不少小面積空地,建成小花園,讓顧客能夠有休憩的空間。」紫南民宿部落項目負責人介紹,該項目除了具備居住功能外,還將提供佛山工業產品體驗服務。
南莊村煥新,紫南村蝶變是禪城區落實佛山市「百裡芳華」鄉村振興示範帶建設任務的縮影。目前,禪城共有7個項目納入市級「百裡芳華」鄉村振興示範帶建設項目庫,已完成5個。區內的村莊也加快了各自特色項目建設:紫南村建成「紫南船說」遊船碼頭、阿農灣農耕文化園;南莊村羅園村小組建成「荷香園、耕讀園、崇文園、探花園」主題連片區域;羅南村自籌資金1.8億元用於美麗鄉村微景觀建設;湖湧村、大富村、張槎村尾村等致力於環境提升……一個個美麗鄉村正在禪城冉冉升起。
如何將散落在區內的鄉村美景串珠成鏈成片?為此,禪城通過交通主幹道串點成線、連片成帶,串連起「醉美南莊」、「織夢張槎」兩個鄉村振興示範片,途經蓮塘、大富、村尾、南莊、湖湧、紫洞、紫南、羅南等8個村莊,打造成「百裡芳華 鄉遇禪韻」鄉村振興精品路線,實現區內鄉村景觀由各美其美向美美與共轉變。
南海區:以河為鏈串聯鄉村之美
冬日下的裏水鎮賢魯島,微風輕拂,繁花盛開;及至傍晚,日落江邊,三三兩兩的漁船靜靜地點綴金溪河,嶺南水鄉景觀美輪美奐。
賢魯島是「百裡芳華」鄉村振興示範帶中嶺南農業大觀園示範片的重要組成部分。以金溪河為紐帶的嶺南農業大觀園示範片,串聯起賢僚、魯崗、湯村、小布、金溪等村居,已成為鄉村旅遊、特色觀光農業,古村活化,集休閒觀光、科普體驗等於一體的精品旅遊目的地。
以河為鏈串聯鄉村之美,是南海打造「百裡芳華」鄉村振興示範帶的突出亮點。
作為示範帶的項目之一,丹灶「有為水道」示範片全長8公裡,始於仙湖,止於塱心村,沿途串聯起仙崗、西城、銀河、良登等多個村居資源。為了進一步打造「有為精神」載體,南海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研究實踐基地、葛洪結灶煉丹古村、方獻夫和陳澹浦出生地、三忠廟、康有為故居和康園為重要節點,結合片區河流綜合治理,形成「水鄉環翠、田園探古」的有為水道鄉村振興連片示範區。如今,當遊客沿著有為水道一路而行,既有鄉村美景映入眼帘,又能感受到撲面而來的歷史文化氣息。
「佛山市『百裡芳華』鄉村振興示範帶南海段涉及區內桂城街道、西樵鎮、丹灶鎮、大瀝鎮、裏水鎮5個鎮街,共48個村(居),有16個重點項目。」 南海區鄉村振興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裡水「夢裡水鄉」風情遊示範片項目、裡水「嶺南農業大觀園」示範片項目等10個項目已經完工。下一步,南海將以創建乾淨整潔村、美麗宜居村為推手,以5個示範片、10條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特色精品示範村為著力點,以鄉村振興項目建設為依託,進一步深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
順德區:示範帶精華路線逐步成型
走進千年桔鄉陳村鎮仙湧村,村內的年桔種植場的果樹已結出青黃果實,待到農曆春節前後,一望無際的桔田將金光燦燦,獨特的田園美景風光旖旎;而在勒流街道黃連社區,緊鄰順德水道的濱水公園已建成落地,堤圍、小廣場、涼亭、綠植四處環繞,讓人暢享閒適愜意的慢生活。
仙湧村和黃連社區是順德大力推進「百裡芳華」鄉村振興示範帶建設的生動實踐。「百裡芳華」鄉村振興示範帶順德段跨樂從、北滘、陳村、勒流4個街道,23條村居,涵蓋11個大項目。
陳村鎮按照「一環、兩軸、兩區」布局建設美麗田園,結合千年花鄉和朱熹文化著力打造仙湧「耕讀傳家」文化品牌;北滘鎮加強北滘美食聚集區、黃龍、槎湧、三洪奇片區與工業設計城等周邊片區聯動發展;勒流街道結合「稔海鰻生活」、「古韻黃連」、「和美江義」三個主題,打造文旅田園示範片;樂從鎮深入開展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全面提升人居環境。目前,「百裡芳華」鄉村振興示範帶順德段項目工程已完成的有2個,過半的有9個。
與此同時,佛山市百裡芳華鄉村振興示範帶精華路線正抓緊推進。該項目初步選址在順德水道(西海大橋至菊花灣大橋)沿岸沿線,覆蓋區內倫教街道、勒流街道和北滘鎮3個鎮街、14個村居,線路總長60.5公裡,涵蓋黨建引領、碧道建設、現代農業、鰻魚之鄉、文旅田園、雲紗故裡、農耕記憶、紅色文化等主題,建成後將有力承接中心城區建設的外溢效應,帶動沿線村鎮美麗鄉村建設和城市品位提升。
高明:農旅結合描繪鄉村振興新圖景
造型各異的紫薇樹青芽在微風中搖曳生姿、農業示範園區的輸美溫室大棚拔地而建,五彩斑斕的花海連片成林……在高明荷城石洲村,讓人恍若置身在世外桃源。
石洲村與花卉的緣分已經延續近20年。2019年,石洲村引進了凌雲花谷項目,在進一步壯大村中花卉產業同時,也成為了佛山「百裡芳華」鄉村振興示範帶中的首批建設項目之一。
「目前凌雲花谷的農業示範園區、紫薇園、溼地公園等工程已經接近完工。」 廣東凌谷勝林事業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毅介紹,凌雲花谷不僅將周邊的上三臺、下三臺、新城村連片整合,全力開展美麗鄉村和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還全力帶動了項目周邊村民致富增收。
農旅結合描繪鄉村振興新圖景,是高明打造「百裡芳華」鄉村振興示範帶的重要抓手。目前,「百裡芳華」鄉村振興示範帶高明段的5個重點項目中,有3個項目已完工,1個已基本完工,工程過半的項目1個。其中,高明區花卉產業園、石洲示範片已全部完工;「凌雲花谷」美麗田園項目已完成2020年階段性目標任務;盈香休閒農業旅遊示範點已基本完工,西江新城粵菜美食聚集區建設工程進度超60%。
三水區:以水為媒勾勒西江十裡畫卷
思賢滘畔,昆都山下,是西南街道的江根村。正值隆冬,即便戶外氣溫驟降,但從村口駛入的車輛依舊絡繹不絕。「這裡最吸引人的便是三江匯流的奇觀和古村歷史文化。」三水市民阿輝正帶著外地的親友到江根村遊覽,他說,近年來江根村通過人居環境整治,村容村貌實現質的提升。
作為全省鄉村振興綜合改革試點,三水積極探索具有本土特色的美麗鄉村建設路徑,全區770個自然村已深入開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全部達到乾淨整潔標準;2019年全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萬餘元,增長11.8%,創歷史新高。
在佛山市「百裡芳華」鄉村振興示範帶建設的引領下,三水南部以「三江匯流、灣區之源」天然稟賦為核心,打造嶺南水鄉示範片;中部以「千年古韻、長壽風情」歷史文化遺產為靈魂,打造千年村落示範片;北部片區以「觀音山下、北江河畔」綠水青山為主題,打造生態屏障示範片。
其中,南部片區以千年古村江根村、沙圍片區為主體,構建起的西江十裡畫廊,入選第二屆「廣東美麗鄉村精品線路」。
沿著西江而下,西江十裡畫廊綿延至白坭鎮沙圍村。走進沙圍村,燦爛的七彩花田映入眼帘,放眼望去,創意良倉、西江農業園、河鮮美食街、西江院子等悉數呈現,構成一幅優美的自然田園畫卷。
隨著西江十裡畫廊的建設,不僅激活了沙圍村中已有的農業、生態、民俗、歷史文化資源,還湧現出餐飲、民俗、創意等新元素,攪動「美麗經濟」的一池春水。「村裡環境美了,村民腰包也鼓了。」白坭文化站站長房國輝說,七彩花田近三年接待遊客已超過50萬人次,一年四季都可欣賞花卉,通過鄉村遊帶動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