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想自學中餐,特意買了本菜譜,結果看後「大罵」中國廚師
中國有非常獨特的地貌環境而且每一個省份的環境也都不一樣,但因此每一個省份也都有自己的特色,而且很多人也都調侃:跨個省就像跨個國一樣,由此可見中國真的是一個能體會到百味人生的地方,這一點主要是因為中國的美食實在是太多了,多到可能一輩子都吃不完。
很多人吃了幾十年的中國菜了,就會發現中國菜並沒有什麼好,但是你如果去吃一下外國的料理,你會就會發現原來咱們的中餐這麼好吃,因為國外的烹飪方式超級簡單,一般都是水煮的,用烤箱烤和油炸,煎的,而國內的煎炒煮炸燜拌燒,天吶,我都快數不過來了。
而且不僅在烹飪方式上差距很大,在調味這方面中國的菜可謂是調味料最豐富的醬油生抽醋,花椒等等,並且中國有非常多的調味料都是外國人,沒有見過的,但是反觀國外的調料,就只有鹽黑胡椒檸檬汁洋蔥基本上西餐裡面也就這幾樣了,還有番茄醬,因此很多外國人都對中餐有著很重的敬佩。
如果你問外國人,為什麼要來中國旅遊呢?我估計大多數人都會回答,因為中國的美食,中國的旅遊業會如此發達,跟美食是脫不了干係的,而且我們也知道全球華人是最多的,只要有華人的地方,也就有中國餐館,但是在國外的中餐館雖然多,但是價格都非常昂貴。
想要天天吃,幾乎是不可能的,就連本地的中國人也都覺得貴,因此很多外國人也都十分的苦惱,總不可能為了吃幾道菜而跑去中國,所以這時候就有人專門去買了個中國菜譜,想要自學中國菜,為了吃中國菜,兒子學這一點我十分敬佩,但是有很多外國人在買到中國菜譜之後,卻都「大罵」中國廚師。
並且還將自己的這個經歷發到了社交網站上面,大概意思是中餐的菜譜太不靠譜了,基本上沒有人能看懂,而且我想要「大罵」編輯這個菜譜的廚師,是故意不想讓我們學會嗎?就像書裡面這道荔枝肉,菜譜上面說,等到油溫八成熱的時候,將肉下鍋,大火定型,然後轉成中火,這裡的八成熱和中火到底是什麼?
還有就是調味料,菜譜裡面說加適量的白醋,適量的番茄醬,適量的鹽,到底是量是多少呢?就不能夠直接說出來加幾克嗎?這樣的菜譜我要怎麼做菜呀?
對於這位外國人的抱怨,我都挺能理解的,因為中餐不像外國餐的樣子非常的精細,比如這道菜要加多少克的水?多少克的食材,就連水溫也是標好的,所以做外國的食物非常的簡單,只用按照步驟就可以了,所以中國人的菜譜對於外國人來說是非常有難度。
外國人對於「油溫」,中火轉小火這些字都不明白,對於調料味的問題,每一個人做出來的菜都不一樣,因為每一個人的性格都不一樣,無需用框架框起來,所以為什麼你做出來的和我做的,味道大不相同,其實這就是中國料理,一道菜做出百味。
歡迎留言,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