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想自學中餐,特意買了本菜譜,結果看後「大罵」中國廚師!

2020-12-17 青春美食解說

外國人想自學中餐,特意買了本菜譜,結果看後「大罵」中國廚師

中國有非常獨特的地貌環境而且每一個省份的環境也都不一樣,但因此每一個省份也都有自己的特色,而且很多人也都調侃:跨個省就像跨個國一樣,由此可見中國真的是一個能體會到百味人生的地方,這一點主要是因為中國的美食實在是太多了,多到可能一輩子都吃不完。

很多人吃了幾十年的中國菜了,就會發現中國菜並沒有什麼好,但是你如果去吃一下外國的料理,你會就會發現原來咱們的中餐這麼好吃,因為國外的烹飪方式超級簡單,一般都是水煮的,用烤箱烤和油炸,煎的,而國內的煎炒煮炸燜拌燒,天吶,我都快數不過來了。

而且不僅在烹飪方式上差距很大,在調味這方面中國的菜可謂是調味料最豐富的醬油生抽醋,花椒等等,並且中國有非常多的調味料都是外國人,沒有見過的,但是反觀國外的調料,就只有鹽黑胡椒檸檬汁洋蔥基本上西餐裡面也就這幾樣了,還有番茄醬,因此很多外國人都對中餐有著很重的敬佩。

如果你問外國人,為什麼要來中國旅遊呢?我估計大多數人都會回答,因為中國的美食,中國的旅遊業會如此發達,跟美食是脫不了干係的,而且我們也知道全球華人是最多的,只要有華人的地方,也就有中國餐館,但是在國外的中餐館雖然多,但是價格都非常昂貴。

想要天天吃,幾乎是不可能的,就連本地的中國人也都覺得貴,因此很多外國人也都十分的苦惱,總不可能為了吃幾道菜而跑去中國,所以這時候就有人專門去買了個中國菜譜,想要自學中國菜,為了吃中國菜,兒子學這一點我十分敬佩,但是有很多外國人在買到中國菜譜之後,卻都「大罵」中國廚師。

並且還將自己的這個經歷發到了社交網站上面,大概意思是中餐的菜譜太不靠譜了,基本上沒有人能看懂,而且我想要「大罵」編輯這個菜譜的廚師,是故意不想讓我們學會嗎?就像書裡面這道荔枝肉,菜譜上面說,等到油溫八成熱的時候,將肉下鍋,大火定型,然後轉成中火,這裡的八成熱和中火到底是什麼?

還有就是調味料,菜譜裡面說加適量的白醋,適量的番茄醬,適量的鹽,到底是量是多少呢?就不能夠直接說出來加幾克嗎?這樣的菜譜我要怎麼做菜呀?

對於這位外國人的抱怨,我都挺能理解的,因為中餐不像外國餐的樣子非常的精細,比如這道菜要加多少克的水?多少克的食材,就連水溫也是標好的,所以做外國的食物非常的簡單,只用按照步驟就可以了,所以中國人的菜譜對於外國人來說是非常有難度。

外國人對於「油溫」,中火轉小火這些字都不明白,對於調料味的問題,每一個人做出來的菜都不一樣,因為每一個人的性格都不一樣,無需用框架框起來,所以為什麼你做出來的和我做的,味道大不相同,其實這就是中國料理,一道菜做出百味

歡迎留言,謝謝

相關焦點

  • 外國人為自學中餐買了本菜譜,看完「大罵」中國廚師太不「老實」
    外國人為自學中餐買了本菜譜,看完「大罵」中國廚師太不「老實」,更是有不少外國人為了想要學習中國美食而專門漂洋過海來到中國,都是被這中國美食給吸引了。中國菜除了烹飪方法比外國多處許多之外,從調味料來看也是看出這中國和這些外國國家在烹飪上的一些差別,中國調味料種類繁多, 生抽、老抽、料酒、生蠔、魚露等,而在燉煮一些骨頭的時候還喜歡加入一些中國獨有的香料,八角、香葉等都是最為常見的。
  • 外國人自學中餐,買了本中餐菜譜,看完大罵中國廚師「不老實」?
    想來大家也都知道中國的作為四大文明古國,歷史文化傳承非常的悠久。而烹飪飲食文化自然也是源遠流長,獨具一格。中國更是作為世界三大烹飪王國,飲食文化的底蘊也是其他國家所不能比擬的,而現在中國菜大家都知道,在國外也都是非常的受到外國人的歡迎。
  • 外國廚師自學中餐,看了菜譜之後,大罵中國廚師,原因笑skr人
    外國廚師自學中餐,看了菜譜之後,大罵中國廚師,原因笑skr人我們中國作為烹飪大國,飲食文化雖然和其他國家相差很多,但是中國菜近些年來卻受到全世界人的喜愛,特別是在國外生活一段時間之後,就會覺得中國菜實在是太美味了,西餐根本就沒有辦法替代,現在有很多的外國人
  • 外國人自學中國菜,買了本菜譜,看完「吐槽」中國廚師「不靠譜」
    外國人自學中國菜,買了本菜譜,看完「吐槽」中國廚師「不靠譜」。吃慣了中國菜的人大多數都不覺得中國菜有什麼過人之處,但是如果讓你嘗到國外的料理,你就會立刻發現中國菜的好處了,因為國外的料理不僅口味單一,製作方法也是非常的簡單,國外的食材烹飪方式一般就是水煮烤箱油炸,對於這樣的簡單,而咱們國內的烹調方式就有燜燉蒸,燒燴,炒飯等等這樣的烹飪方式,還真的是說不過來。
  • 老外學做中餐,看過菜譜之後,罵中國廚師「不誠實」,理由太好笑
    這兩年伴隨著中國的崛起,中國文化也被全世界人民所熟知,很多外國人對於中國文化非常的感興趣,以前國外的唐人街,只是中國華僑的聚集點,現在卻成為了外國人體驗中國文化的一個場所。而中國文化中,中餐的歷史很悠久,我們沒有西餐的規矩那麼多,但是注重的是一種味道,都說千人百味,就算是同一道菜,在不同的人手上,也會有不一樣的味道。痴迷於中國文化的老外們,也非常想學做中餐。我們通常學做菜的時候,會參照一些菜譜,但是老外在看過中國的菜譜之後,大罵中國廚師,認為他們「不誠實」,其實說出理由之後,又太好笑。
  • 西餐廚師為什麼沒辦法跟著中餐菜譜做菜?看看我們的菜譜,太難了
    隨著中國美食的名聲越來越大,很多外國人情願千裡迢迢跑來中國,一嘗中國的美食。雖然說車馬費不少,但能吃到正宗的中國菜,也算是了卻外國吃貨的夢想。讓人奇怪的是,我們中國有廚師能到西方國家學習西餐,並且把西餐做出水平來,為什麼西餐廚師卻很少有跟著中餐菜譜做菜的呢?
  • 外國大廚自學中國菜,買來食譜,中國廚師笑著說:白買
    外國大廚自學中國菜,買來食譜,中國廚師笑著說:白買隨著社會發展的越來越快,國與國之間文化交流也越來越頻繁,中國最為世界上數一數二的文化大國,美食文化更是豐富,被譽為世界三大烹飪王國之一,起美食文化在世界領域上也是大哥大了,隨著世界的經濟發展,
  • 外國人做中國菜:明明按照菜譜一步步來的,做成這德行?
    中國美食博大精深,蘊藏著豐富的美食文化,食材之間的搭配、調料之間的中和都有很多講究,而當中餐進入國外市場之後,這些吃慣了快餐、麵包、沙拉的老外們被中餐快速圈粉。只是他們又不能頓頓下館子,就買了本中國菜譜在家研究,最讓外國人奇怪的是:明明按照中國菜譜一步步來的,為什麼會做成這德行?
  • 世界名店「米其林」,在中國卻連連倒閉,廚師:外國人別定義中餐
    世界名店"米其林",在中國卻連連倒閉,廚師:外國人別定義中餐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去吃過名聲響徹中國的"米其林餐廳",不過即使沒有吃過應該也都聽說過。米其林餐廳最初誕生於1926年,而在我們中國開始名聲響亮是從2016年才開始,共有18家餐廳得到一星,7家餐廳獲得二星,唯一一家中國大陸的米其林三星被唐閣獲得。可是經過4年的發展,米其林漸漸的從人數爆滿落到無人問津的地步。想想當年的繁榮景象,提前一個禮拜預約,可能都排不上號,即便進去了,也是人擠人,米其林究竟為什麼變得不再熱鬧非凡了呢?中國廚師一句話揭露真相。
  • 明明按菜譜一步步來,為什麼中餐做不好?外國人表示很苦惱
    中國自古以來都是美食的聖地,隨著國際地位的提高,中國美食受到廣泛關注,外國友人也開啟了「中餐之旅」。,外出旅遊皆能吃上可口中國菜;但是很多外國人卻表示「明明按照菜譜來的,卻做不出真正的中國味」深感疑惑。
  • 一位外國人分享:他對中餐炒菜的認識「炒菜沒有菜譜!」
    在Quora上有一位老外發表一紙長篇大論來分享他對中餐炒菜的認識,下面我們就來瞧瞧這位老外是怎麼說的。這位外國人首先發表了他對中餐炒菜的認識,他說道:「對於炒菜來說,試驗和創意的機會是無窮無盡的,確切的說炒菜沒有菜譜。」
  • 外國人:為什麼中國人沒有按菜譜來烹飪?答案可能讓老外無法接受
    在中國的菜裡變化非常多,要說最多的就是家常菜了,不同家庭做飯的人都有自己的方法,還有放調料的習慣,這樣就導致炒出來的菜都一樣了,這就和我們今天的話題很像,但是有些外國人會問了為什麼在中國做飯的時候不看著菜譜來呢?但是菜譜真的對我們那麼重要嗎?
  • 外國人:為什麼我完全按照食譜,我做的中餐也不像中餐廳的一樣
    中餐廚師烹飪用的鐵勺中餐烹飪講究積累經驗,對於一些依賴烹飪器具的外國人而言困難程度可想而知。就像我們今天講到這位外國人的提問:為什麼我完全按照食譜,我做的中餐也不像中餐廳的一樣?我們可以看看外國人烹飪食物用到的十幾把廚刀,有切菜刀,剔骨刀,披薩刀,水果刀等等,而我們更多時候選擇一把菜刀就能完成所有烹飪準備。還比如外國人烹飪食物用到衡量調味品數量的茶勺,溫度計和食物秤,而我們中餐廚師可能會有眼睛來觀察。
  • 中國廚師做菜「不看菜譜」用心做,看傻了美國人,驚呆了世界廚師
    中國的文化可以說是5000年的文明代代相傳,而我們國家的飲食文化更是因為地大物博,在中國人的餐桌上有數以萬計的美食,每一道都是流傳下來的經典,一代一代的傳承,中國菜不但適合中國人的口味,就連外國人嘗過之後都讚不絕口,好像對他也沒有抵抗力了。
  • 外國網民:為什麼我在家即使按照菜譜,也做不出真實的中國菜?
    隨著中餐文化對老外的影響,一些老外家裡不僅有了烹飪中餐工具,如炒鍋,還有像筷子這樣的餐具等,一些喜歡中國菜的外國人還會在家裡烹飪中國菜。在國外問答論壇上就有外國網民提問:為什麼我在家做中國菜,但即使我按照菜譜也做不出中餐館那樣真實的中國菜?
  • 外國人到中國秒變吃貨,瞧瞧外國人第一次吃中餐有多可怕
    中國美食在全球出了名的好吃,不僅價格便宜種類還非常多,任何人都能吃的,然而我們都知道在國外的中餐菜,並不是真真傳統的中餐,很多都是結合當地人的口味做了調整。這也導致了很多外國人以為他們所吃到的中國菜就是傳統的中國菜。
  • AI設計菜譜,機器人做飯……中國「吃貨」怎麼看?
    而有消息稱,人工智慧還要嘗試研髮菜譜,儘管並不是所有「AI菜譜」都好吃。   近日,一種人工智慧一直在研究食譜,並自學如何做出有趣的新餡餅食譜——包括蘇格蘭雞蛋餡餅和一種餡料是沙拉的餡餅。   餡餅是英國人喜愛的食物,豬肉派、雞肉蘑菇派、水果餡餅、蘋果派等都經常出現在英國人的餐桌上。
  • 英國美食作家扶霞·鄧洛普:想讓更多人了解中餐
    中新網11月22日電 近日,英國《英中時報》刊登文章,專訪了英國廚師兼美食作家扶霞·鄧洛普接觸中餐、愛上中餐、傳播中華飲食文化的故事。英國美食作者扶霞·鄧洛普(扶霞社交媒體)文章摘編如下:扶霞·鄧洛普是一位英國美食作家,曾成都的高級烹飪學院接受廚師培訓。
  • 外國人不知道中國廚師做菜為啥只用一把菜刀
    事源昨天在油管看了一段《舌尖上中國》的片段,中國廚師的行雲流水般的刀工折服了數以萬計的歪果仁,他們紛紛在評論區獻上他們的膝蓋。雖為歪果仁,雖身為外國人,但凱文也深諳此道。所以第一次去麻姐家學習的時候凱文就花大價錢買了一整套的刀具,可是當凱文看見麻姐只用一把直板菜刀就可完成削皮、切片、切絲、脫骨等等一系列操作只能高喊:Oh,我親愛的上帝啊,姐姐你是怎麼做到的?
  • 外國人評論:中國廚師擅長做蔬菜,不擅長做一斤的牛肉和雞肉
    人只會看到自己想看到的東西,相信自己願意去相信的東西,這就好比一些老外看中國菜一樣,總是用問題的眼光看問題,中國菜就各個方面是問題。在美版知乎有一外國人評價中餐時說道:「肉塊越小,就越容易做的又幹又硬,中國廚師擅長做蔬菜,但不擅長做一斤的牛肉和雞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