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語裡五個常見漢字的生僻讀音

2020-12-13 夏槿日語教室

各位同學好,今天老師想談一談日語裡常見漢字的讀音問題。大家都知道,日語裡的漢字讀音分為音讀和訓讀兩種,但不管是哪種,讀音都不是唯一的,有些訓讀的單詞,漢字後的送假名不同,意思和讀音也不同。比如最常見的「生」,就有:生(なま)、生(い)きる、生(う)む、生(は)える等許多種讀音,前面這四個詞分別表示「生的」,「活著」,「生(孩子、蛋等)」,「生(蟲子、鏽等)」。

下面老師想介紹五個特別常見的漢字的生僻讀音,據說這些詞99%的人都會讀錯,看看你認不認得吧!

開かる

「開」這個字我們並不陌生,常見的詞有「開(あ)く」和「開(あ)ける」這一組,就是表示「開」,比如:

ドアが開いている。 門開著。

還有一個常見讀音是「開(ひら)く」,它表示「(由一點向四周)打開」,還有召開的意思。比如:

桜の花が開いた。 櫻花開了。

但是「開」後面是「かる」的話,讀作「はだかる」,它表示「(衣服不整齊地)敞開」,或者「(伸開雙臂或叉開雙腿)站立」,是一個較生僻的讀音。

集る

「集」這個字常見的讀音是「集(あつ)まる」、「集(あつ)める」這一組,它們表示「聚集、集合」,比如:

人々が広場に集まっている。 人們聚集到廣場上。

還有一個讀法是「集(つど)う」,也是「聚會、集會、聚集」的意思,是較為文雅的說法,常用於書面語。

若い人たちが全國から集う。 年輕人從全國聚集到這裡。

而「集」後面是「る」,則讀作「集(たか)る」,是「聚集,圍攏」的意思,類似於「あつまる」,但它可以表示「(蟲子等)爬滿、落滿」,還有一種意思是「敲詐、硬讓人請客。」,是一句俗語。比如:

友達に晩ご飯を集った。 硬是讓朋友請吃了晚飯。

健か

這個詞容易讓我們想到「健(すこ)やか」,它是健壯、健康的意思,但是健的後面只有一個「か」讀作「したたか」,表示「厲害的,強大的」,還可以做副詞表示「大量,很多,厲害」,漢字通常寫作「強か」。比如:

彼はしたたかに酔っている。 他醉得很厲害。(酩酊大醉)

萌す

說到「萌」,我們一定會最先想到「萌(も)える」,它本來是「萌芽」的意思,後來「萌え」成為了一個動漫用語,用來形容少女或動物等十分可愛。

但是「萌す」讀作「きざす」,表示「有預兆,有苗頭」也有「萌發,起意」的意思,常寫作「兆す」。它的名詞形式是「兆(きざ)し」。

疑心が兆す。起疑心。

焼べる

「焼」字我們熟悉的讀音是「焼(や)く」或「焼(や)ける」,前者表示「燒,烤;曬黑」,後者表示「烤好了,曬黑了。」

但「焼べる」讀作「くべる」,它表示「放入(火裡燃燒),添加(燃料)等」。

まきをくべる。 (往火中)放入劈柴。

怎麼樣,這幾個詞你都讀對了嗎?

相關焦點

  • 日語中讀音最多的漢字,一個字竟有100多種讀音!
    學日語的小夥伴在背單詞時,很多人會為漢字的讀音而頭痛。日語裡的漢字讀音非常複雜,不僅有音讀和訓讀之分,而且同一個字的音讀和訓讀也有可能有好幾種,真是讓人傷腦筋。一般的漢字讀音也就2-3種,背起來還算輕鬆。
  • 面對最生僻的5個1筆漢字,網友:要是不說漢字還以為是符號呢
    但在中國眾多漢字中甚至還有一筆即成一字的,不是漢字「一」,而是漢字中其他五個最稀有的生僻字。它的第一個讀音就是「shu(四聲)」,這就是它最簡單的象形意思,與「豎」是一個意思,還有一個意思,差不多就是火柴棍這個意思。第二個讀音為「yi(一聲)」,是古代的一種不常見的姓氏,在如今社會都很少甚至沒有見到過這種姓氏。
  • 日語中那些漢字的讀音與古漢語,和你的方言相似嗎?
    日語中有很多的漢字,這些漢字有時候會給我我們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這些讀音就是漢字音讀,音讀又分為吳音、漢音、唐宋音、慣用音等,其中吳音、漢音是最常用的音讀,吳音大部分是有南北朝時期金陵地區傳入日本,漢音是唐朝時期的長安洛陽的日本留學生帶回日本,今天我們就根據古今漢字音的角度來解釋這些漢字吳音
  • 為何日語有些漢字讀音會和江浙方言很像?吳音是怎麼傳到日本的?
    在日語中,漢字是分為兩種讀法的:音讀和訓讀,所謂音讀,指的是保留該等漢字當初傳入日本時的漢語發音;而訓讀呢,則是使用該等漢字之日本固有同義語彙的讀音。而在音讀當中,有這麼一種發音方式:吳音。吳,這似乎是中國的一個地名,對的,日語中所謂的吳音就是從中國的吳地傳過去的讀音,不過傳過去的時間很早,那還是西元五至六世紀,日本大和時代(中國南朝)時期的事情,當時南朝政治中心建康(南京)周圍吳語區的漢字讀音傳到了日本,所以這種漢字音就被稱為吳音。
  • 日語中一個漢字兩個讀音,究竟是音讀還是訓讀?不要傻傻分不清
    你是否還在為日語漢字,音讀還是訓讀而煩惱,耐心看完這篇文章,音讀和訓讀其實很簡單。音讀 (おんよみ)訓讀(くんよみ)就是日本語中漢字的兩種讀音。為什麼日語中漢字有兩種讀音呢?古代中國和日本的文化交流很密切,日本人知道某樣事物怎麼讀,但不知道它怎麼寫,於是就來中國求教,中國漢字的發音和日本人認知的事物的發音不一樣,所以這才導致了一個漢字有兩個讀音。音讀(おんよみ):從文中演變而來的發音。
  • 你所不知道的日語讀音規則,在這裡都有~
    同樣大家都知道日語中有非常多的漢語詞,這些漢字給我們這些初學者提供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不少的麻煩,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日語中漢字的讀音系統和我們的中文有些許不同,由於單詞的組合不同,會出現不同的讀音、甚至還有濁音變、長音變、促音變等諸多變化,這就讓習慣了中文表達的小夥伴非常頭疼。
  • 我國最生僻的5個漢字,只有簡單1筆,網友:全認識的都是天才
    漢字,又被稱為「中文、中國字、方塊字」,是咱漢語的記錄符號,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6000多年的歷史。根據不完全統計,漢字的總數約10萬個,其中包含大量異體字和罕用字。
  • 日語初學者讀音方面注意事項(重要)
    如:テニス① バスケット①學習音調的最好辦法就是模仿(老師的讀法,課文的音頻資料,正規新聞聽力等)4 漢字的音讀與訓讀。日語的音讀大抵來自於中文的讀音,與中文的發音相似相近。而訓讀就是日語固有的原有的發音和讀法。所以大多數漢字詞彙屬於音讀。
  • 漢字裡的十個「活化石」
    漢字中的「品」型結構的酷似「金三角」,音、意、形,都非常有趣。可惜,這些字絕大部分不常用,極為生僻,幾乎變成了絕無僅有的「活化石」。先挑揀十個例子,請列位上眼。  (一)最土的漢字——「垚」  這個字讀「堯」,山高的意思。
  • 日文中的漢字大抵與中文的漢字意義相同,日語漢字的讀法技巧
    近代產生的日文: 汽車(きしゃ):火車 人造人間(じんぞうにんげん):機器人 日語漢字的讀法技巧 日語詞彙 除了上述幾點外,絕大多數與中文意義相同,而且其讀音對華人來說欲徵服並不難.
  • 讀音如此相似,日語真的來自麗水古越語?
    很多學日語的人發現,雖然日本使用漢字,但是日語的發音跟漢語普通話中的發音相去甚遠。如果沒有學過日語,根本就聽不懂他們說話,即使漢字的讀音也是如此。不過日語中的漢字分為訓讀和音讀。音讀是模仿中國古代不同時代或不同地方的讀音。
  • 無料≠免費,十個最容易讓你誤解的日語漢字
    日本和中國都是寫漢字的國家,在國際上都是屬於漢字文化圈,日本人在遠古的時候因為沒有形成自己的文字,便借用了中國的漢字作為日語的文字,連同很多漢字的意思也一起帶過去,所以如今中國人到日本旅遊才那麼方便,看很多路牌竟然不用翻譯!
  • 小測試:這些日語漢字詞彙你認識幾個(7)?
    日語有平假名、片假名和漢字三種書寫形式,其中,完全由漢字組成的詞彙不在少數。筆畫多、書寫困難、讀音複雜等等,漢字對日語初學者來說是一大難題。本文繼續為大家帶來10個日語漢字詞彙,快來自測一下認識幾個。
  • 日語裡面的漢字是怎麼來的?發音有什麼區別?
    這些經書的漢字當初是模仿中國僧侶的發音來讀的,不過一套稱為「漢文」的書寫系統開始得以發展。漢文主要是中文文章插入日語獨有的助詞,讓日語使用者可以依從日語的語法去閱讀漢字寫成的文章。中日兩國使用的漢字,本來都是漢字的繁體字。但後來兩都進行了文字改革,有的字我國簡化了,日本沒有簡化;有的字日本簡化了,我國沒有簡化。有的字兩國雖都簡化了,但簡化的卻不相同。所以要注意它們的區別。
  • 多音字:漢語中讀音最多的兩個漢字,最多的1個字有6個讀音
    這都是一個字有兩個讀音,但是它們所表達的意義不同,語言屬性、用法也存在差異。在今天的這篇文章當中,我們就列舉了2個最常見的多音字。最多的一個字竟然有多達6個讀音,在我們以往的漢語知識的儲備當中,或許並沒有怎麼注意。NO.1 :6個讀音。
  • 這5個漢字非常常見,每個字都有3個讀音,不妨來挑戰一下
    正如前文所說,漢語當中的多音字是非常常見的。畢竟漢語的漢字比較少,要用這些漢字表達出更多的意義,就需要藉助讀音。所以一個漢字有好幾個讀音,在漢語的發展歷程當中不斷地被認可。今天我們就尋找了漢語當中5個最常見的多音字,而且每一個漢字都有三個讀音。都經歷過義務教育的我們,對於這些漢字讀出來應該是手拿把攥。以下就是挑戰時刻:NO.1 哄(hǒng、hōng、hòng)關於這個字,我們用到的頻率非常高。
  • 我國最生僻的5個漢字,只有一筆,認識的人卻鳳毛麟角
    漢字的數量並沒有準確數字,只能有個大概的估算,也就是接近十萬個,而常用字只需要3000字,就能覆蓋99%的書面資料。 那麼剩下的漢字中,就會出現很多平日裡無法用到的、很多人都不知道讀音和意義的生僻字。
  • 日語中的這些漢字,中國人或許都不認識!
    了解日語的同學們都知道,在日語中存在著大量的漢字,就算一點日語也不會的人,去日本旅遊也沒有多大的問題。日本街頭的各種指示牌、宣傳冊上的漢字,就算是日語小白也能猜個八九不離十。實際上日本曾在1866年提出過廢止漢字,但是卻無法實行。畢竟漢字在他們語言系統裡已經根深蒂固了。
  • 漢語中5個最常見的多音字,每個漢字都有3個讀音,看看都會讀不
    正如前文所說,漢語當中的多音字是非常常見的。畢竟漢語的漢字比較少,要用這些漢字表達出更多的意義,就需要藉助讀音。所以一個漢字有好幾個讀音,在漢語的發展歷程當中不斷地被認可。
  • 讀音最多的漢字是哪一個?「和」字有7個讀音,竟然只能排第二
    漢字的博大精深,不僅體現在象形上,也體現在讀音上,比如多音字。所謂多音字,顧名思義就是指一個字有兩個或兩個以上讀音,用以區分同一個字在不同語境下的不同詞性、不同詞意或者不同用法。(常見多音字)情況一:不同讀音,詞性或詞意不同。這種情況又被稱為「破音異讀」,是多音字的主流用法,佔比在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