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有10大男弟子,你知道佛陀還有10大女弟子嗎?

2020-12-20 今古浮沉

我們都知道佛陀有著名的十大男弟子,如解空第一的須菩提、智慧第一的舍利弗、神通第一的目犍連,等等。其實,佛陀還有著名的10大女弟子,她們的修為也十分高深,所長也有所不同。

1.耆宿第一:摩訶波闍波提尊者

「耆宿」是指年長而有大德者。摩訶波闍波提尊者乃是剎帝利女,為佛陀的姨母,且是佛陀的養母,又是難陀尊者的親生母親。摩訶波闍波提尊者被佛陀的佛法深深攝受,懇請佛陀讓其出家。佛陀起初不肯,後來在阿難尊者的懇求下,摩訶波闍波提尊者才得以出家,成為最早的比丘尼。

2.智慧第一:差摩尊者

差摩尊者也是剎帝利女,出生在摩揭陀國的沙伽羅。差摩尊者最初是頻婆沙羅王的王妃,受到佛陀的教化而出家,從此精進修行。差摩尊者具有高深的智慧,在佛陀的所有女弟子之中,智慧堪居首位。

3.神通第一:蓮花色尊者

在佛陀的男弟子之中,目腱連尊者神通第一。在佛陀的女弟子之中,被稱為神通第一的是蓮花色尊者。蓮花色尊者本是毗舍女,生於舍衛城之中。其修養甚高,被譽為比丘尼中的目腱連。

4. 說法第一:法與尊者

法與尊者生於舍衛城之中,也是毗舍女。其早年結婚,漸漸厭倦世俗的生活,被佛陀所攝受而發心出家。法與尊者辯才無礙,在佛陀女弟子之中說法第一。

5. 持律第一:撥多伽羅尊者

撥多伽羅尊者出家前本是舍衛城一個長者的女兒,生活富裕。其與家丁戀愛,遭受到種種阻難,受盡痛苦。後來她的丈夫和兒子相繼去世,使她精神一度崩潰,發狂而到處流浪。最終被佛陀所點化,在持律方面無人出其右。

6.禪定第一:難達尊者

難達尊者是佛陀同父異母的妹妹,其最初出家的因緣只是看到身邊的兄妹都隨佛陀出家。難達尊者在後期精進學法,佛陀親口贊其禪定第一。

7.天眼第一:古俱羅尊者

古俱羅尊者也是出生於舍衛城,乃是婆羅門女。其出家後潛心修行,被譽為天眼第一。

8.精進第一:輸那尊者

輸那尊者是毗舍女,生於舍衛城。其出家前生育了多個子女,子女長大後虐待於她。因佛陀點化而出家,修行極其刻苦,譽為精進第一。

9.信心第一:芝加羅摩多尊者

芝加羅摩多尊者出家前世舍衛城一個長者的妻子。芝加羅摩多尊者對於佛法具有無比巨大的信心,精進修行,證得果位。

10.速慧第一:跋陀若陀羅尊者

跋陀若陀羅尊者出家前具有很好的家世,是王舍城王者的女兒。她起初學的是外道,後受舍利弗指導而皈依佛陀。跋陀若陀羅尊者被譽為速慧第一。

相關焦點

  • 揭秘佛陀十大弟子 個個都是曠世奇才
    佛陀十大弟子像(圖片來源:資料圖)佛陀的十大弟子是釋迦牟尼佛在世時常隨釋尊說法度生的10位著名出家弟子,他們是:舍利弗、目犍連、阿那律、阿難陀、羅睺羅、摩訶迦葉、迦旃延、富樓那、優婆離他出家前與舍利弗同學婆羅門教,交往甚密,後遇馬勝比丘而一同皈依佛陀。目犍連出家後,刻苦修行,修得非凡的神通本領。他曾以神通力量識破了蓮花色女的誘惑,得到了佛陀的極大嘉許。他也因此在佛弟子中得到「神通第一」的稱號。目犍連積極地輔助佛陀弘法度生,是佛陀一生弘法的重要助手。因此,佛陀稱他與舍利弗為其弟子中的「雙賢」。佛陀曾說:「此二人當於我弟子中最為上首,智慧無量,神足第一。」
  • 素食文化:為何佛陀允許弟子吃三淨肉?
    初學佛的人一般都有許多問題,有關吃素的問題也許是諸多問題中比較重要的一個問題,因為它影響到一個人每日的飲食生活,如果選擇吃素,那將是他的飲食生活方式的完全改變。因此初學佛的人有如下的問題,學佛是不是一定要吃素?吃素是不是營養不足會得貧血嗎?
  • 佛陀故事會:佛陀十大弟子 神通第一的目犍連
    佛陀十大弟子,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圖片來源:資料圖)目犍連為婆羅門姓,因姓立名。本名「拘律陀」,樹名,禱樹神得子,因以為名 傳說目犍連住過去世中,是一個捕魚為生的漁夫。舍利弗監督祇園精舍工程時,外道首領勞度差要求比賽神通,目犍連顯過十八變神通,贏得最後的勝利,舍衛城裡的人民印象深刻,推為大智慧大神通的尊者。還有一次,佛陀於十五日在阿耨蓮池邊為比丘說戒,座中少了舍利弗,叫目犍連到舍衛國把舍利弗請來。目犍連現神足通,以為一定比舍利弗先到。當他到達時,看到舍利弗結跏趺坐,坐在佛的身旁。
  • 素食文化:為什麼佛陀允許他的弟子吃三淨肉?
    在佛陀時代,佛陀的弟子們都是乞食的,他們是居無定所,到處雲遊弘法。在佛陀成道三個月後,佛陀的弟子很快增加到六十位,這時佛陀對他的弟子們說:「為了芸芸眾生的善益,為了芸芸眾生的幸福,你們去弘法吧。」有一次,衛舍離的將軍西合,是耆那教的一位大居士,要想見佛,因為他是一位很有影響的人物,所以耆那教的教主大雄不許他去,他三次請求都被拒絕了。於是這位居士就不再請教他,而直接來見佛陀。
  • 佛陀十大弟子 論議第一迦旃延尊者
    他為了弄懂內容的意義,訪問了六師外道和一些有權威的老婆羅門都答不出。最後想到阿私陀仙說的悉達多太子,聽說已經成道,想必能說出碑文內容的秘密,於是到竹林精舍訪問了佛陀。佛陀以偈語回答說:王中之王是第六天王,聖中之聖是大覺佛陀。被無明汙染的人是愚人,斷除煩惱的人是智者。我執、法執者耽溺在生死海,證緣起性空者解脫在逍遙園。修道斷貪嗔痴才能離垢染,勤修戒定慧即能證涅槃。
  • 佛教:目犍連尊者,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孝慈救母開創盂蘭盆法會
    在佛教的發展初期,佛陀以身說法教化眾生,在他諸多弟子中有十位最傑出著,被後世稱為佛陀十大弟子,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佛教:目犍連尊者,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孝慈救母開創盂蘭盆法會。目犍連尊者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亦在佛陀眾多弟子中神通第一。為古代印度摩揭陀國王舍城外拘律陀村人,婆羅門種。
  • 佛陀弟子中這個比丘,是什麼樣的因緣可以手中生金!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則佛教小故事,講述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發生的一件事情,佛陀弟子中,金財比丘手中生金的故事,世尊講述了這裡面的因緣!故事發生在幾千年前的古印度,當時的舍衛城中有一戶人家,養了一個男孩,出生後緊握著雙拳,母親覺得太奇怪,把嬰孩雙拳打開一看,拳中各握一個金錢,母親就把這個金錢取出來。可是,奇怪的很嬰孩的手中,你拿走的錢,他又會生出金錢來,無論怎樣也拿不盡。後來母親知道這是福報所致,便為嬰孩取名為「金財」。
  • 佛陀故事會:布施一杓飯汁 果報不可思議
    (圖片來源:資料圖)在佛陀時代,當時的僧團是不炊爨的,僧眾都是到城裡去託缽化緣。有一天,佛陀帶著弟子們到城中託缽,來到一梵志家門口。屋裡忙著煮飯的婦人,忽然覺得四周光明普照,讓人有一種柔和舒服的感覺。婦人回頭,看到佛陀及弟子們站在門口,佛陀的相好端嚴及比丘們的嚴整威儀,由衷生起歡喜恭敬的心,想把剛煮好的飯供養佛陀,但是又擔心被不信佛法的丈夫發現,必然會使丈夫心生怨恨。
  • 佛陀十大弟子非福即慧?
    朝氣蓬勃之「大慧」需要逆流而上;也就是說,在轉逆境的時候,仍然要經歷百般艱難困苦……所以上乘道緣環境裡面朝氣蓬勃之「大慧者」,在協調障緣的時候,雖有足夠的善巧方便,但如同打太極一樣,永遠是「借力打力」 ,「百折」的經歷成就「不撓」的慧根……
  • 佛陀故事會:佛陀現神跡 火焰化紅蓮度化室利笈多
    可是,這使晡闌拏想起了佛陀,他想這原是佛陀的弟子,所以也用供佛的場面供養他,他又知道佛陀每有說法的因緣,必先微笑,必先從微笑中口放光明,必由侍者阿難尊者請示佛陀,佛陀然後說法開示。或為弟子授記,得何果報,何時解脫生死等。因此,他也東施效顰,遂將右腳踏住門檻,張口大笑,並示意他的弟子頂禮而問:「大德,有何殊勝因緣,而作如此大笑?」
  • 法華經:佛陀授記憍陳如,為何五百弟子皆同一名號(50)
    【爾時千二百阿羅漢心自在者作是念:我等歡喜得未曾有,若世尊各見授記,如餘大弟子者,不亦快乎!】聽到釋迦牟尼佛對富樓那的授記後,法會中的一千二百位證得阿羅漢的心自在者,作念道:「我們得到了從未曾有的歡喜。若是世尊亦能給我們各個授記,如那些大弟子們一樣,我等不亦暢快乎?」
  • 佛陀一生,即使在圓寂時,都在告誡身邊的弟子要嚴格守持戒律
    佛陀和歷代祖師,高僧大德,都在勸誡世人,勸誡出家人、在家人,勸誡禪修者、學佛者,要以戒為師。要嚴格遵守佛陀當年制定的各種戒律,特別是不殺生、不偷盜、不妄語、不邪淫、不喝酒五戒,以幫助自己減弱、減少和降伏自己內心的貪嗔痴,克制自己內心的貪慾,去除自己內心的痛苦,確保自己走上正確的佛法學習和禪修之路。在四十二章經的第三十七章中,佛陀說,佛子離吾數千裡,憶念吾戒,必得道果。在吾左右,雖常見吾,不順吾戒,終不得道。
  • 佛陀這樣說,一粒米的因果竟然大如須彌山
    以及很多畜生都和人一樣吃大白面饅頭。天帝見了感到很憤怒,於是下令減少人們的福報,並且讓小麥的麥穗減少了一半,每棵小麥的麥穗減少到5個,可糧食還是吃不完,人們還是不知道珍惜,天帝於是讓小麥只保留一個麥穗,並且經常降下災害,這樣人們的收成就大大縮水了,遇到天災人禍,經常食不果腹,哪裡還有剩餘的糧食餵食狗啊,貓啊的畜生呢!
  • 「空」不是沒有,佛大弟子須菩提解說「空」的含義
    結果多年後,當須菩提成為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居然真的以「恆樂安定、善解空義、志在空寂」著稱,號稱「解空第一」。在佛的1250位大阿羅漢弟子中,須菩提對於「空」的解釋,無出其右。學佛之人都知道,「空」並不等於沒有。那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 佛陀故事:洗腳的木盆
    佛陀妙法培養孩子的人格(圖片來源:資料圖)羅睺羅是釋迦牟尼佛未出家前所生的兒子。後來佛陀出家修道,在悟道的那一年,小小年紀的羅睺羅也跟著出家做沙彌,禮拜舍利弗尊者做師父。請問佛陀在哪裡? 每當有人向羅睺羅詢問佛陀的去處時,他總是向來訪的客人開玩笑,佛陀明明在林下經行,他偏說佛陀在水邊靜坐;佛陀在精舍為弟子們開示,他指著遠處,說佛陀到某地弘法。看著來訪的人奔東往西的找佛陀,羅睺羅開心嘲笑別人的愚笨。佛陀知道羅睺羅說謊的行為之後,想到一個辦法來教育他。有一天佛陀要他拿盆淨水,給佛陀洗腳。洗完腳以後,佛陀就對羅睺羅說:你把這盆水喝下去。
  • 釋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
    在釋迦牟尼佛的弟子中,最傑出的十大羅漢為十大弟子。在有些古寺中,釋迦牟尼佛像和十大弟子是安奉在一殿的。現在從修行成就、尊位來簡要的介紹一下。1.上行第一摩訶迦葉詳名為摩訶迦葉婆,他專修頭陀行。他精通百藝,有很多弟子,後來便率350多名弟子皈依佛陀,因為他的皈依,使佛教團擴大,所以佛譽之法將。傳說他將以華光佛的稱號,再來人間利益眾生。舍利弗被稱為智慧第一。4.解空第一須菩提譯為空生之義。經典中記載他出生之時家室皆空,所以名空生。他本性慈善,不好諍論,所以又叫善業。他自幼聰慧,但性情暴躁。
  • 佛陀到底是什麼概念?
    我們要知道,宇宙之大,無邊無際,無始無終,無有窮盡,是什麼樣的人竟敢說「在宇宙間沒有回答不了的問題」呢?而且公開發願給聖凡兩眾五年的時間提問。這到底是什麼人才有如此高的道量、成就呢?人類怎麼會有這樣的超萬能知識?但這又不是虛構的,而且事實又證實了當時的雲高大師無所不通的證量、成了鐵的事實!這是普通聖者嗎?這絕不是普通菩薩,而是一個謎。那麼這位聖德到底是誰?天上來的嗎?還是從佛土來的呢?
  • 佛教:只因不明白這個道理,侍候佛陀24年的佛弟子,墮入餓鬼道
    佛陀在世時,教出了非常多的大成就者,這些大成就者有些當下就成為了阿羅漢,有些則被授記未來成佛。雖然佛陀智慧廣大,但是其座下也依舊出了一些惡比丘,這些比丘僧人因為未能跟隨佛陀深入佛法,或是成為了外道,或是墮入了三惡道。
  • 教師節頂禮人類最偉大的導師——佛陀!頂禮一切善知識!
    佛陀的一生是追求真理、並把所覺悟的真理無私地傳播給人類。佛陀對弟子的教化,善於觀機逗教,應病予藥,對執空者說有,對執有者說空。佛陀對於能夠依教奉行的弟子,耐心給予調教;對於不能依教奉行的弟子,也方便加以攝受;對於懈怠不知精進的弟子,激勵他上進;對於過分剛猛的弟子,則教以緩和。
  • 佛法小知識50:大徹大悟的佛陀也罵人?
    釋迦牟尼是佛法的開創者,是佛教創立者,這麼一位擁有大智慧的覺悟者,他在日常生活中是否也會罵人?答案或許會讓許多人意外,佛陀也會罵人,並且許多佛經對此進行了記載。比如《阿含經》有佛頭用「非人」來訓責弟子,「非人」一詞顧名思義就是「不是人」的意思;又比如《出曜經》中有佛陀的兒子也是十大弟子之一的羅睺羅經常說謊,佛陀說:「若有至誠執意妄語人,不知慚愧無有羞辱。如此之行無惡不涉。」大意是,如果有人說了謊話,還不知道慚愧羞恥,這樣的行為是大惡啊。